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中流砥柱:黄河中游

托克托县河口村(曾设镇,或称河口镇)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黄河由此结束在土默川平原的流程,向晋陕峡谷过渡。下游河道为南北走向的吕梁山所阻,折向东南,奔腾于晋陕峡谷之间。这里河面宽阔,水势平缓,曾经是黄河上一个重要的渡口,带动晋、蒙、甘、宁等地的贸易和交流。

大黑河,蒙古语名为伊克图尔根河,后因流域内土质黝黑而称大黑河,是黄河上游末端的大支流,也是内蒙古境内最大支流。发源于卓资县十八台乡东躺子南山顶,流经呼和浩特市近郊,在托克托县双河镇注入黄河。全长238千米,年径流量4.2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24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向由西向东,大黑河干流由北东方向流来,形成对流格局,故称逆向支流。

黄河的东岸是清水河县。黄河自县境西北的喇嘛湾镇入境,至万家寨水库,流程70千米,区域面积196平方千米,河面宽200—400米。在县西南近30千米的峡谷段,两岸奇峰壁立,气象万千。这一带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中间地带,峡谷地貌开始发育。由于地形条件的独特性,灰岩峭壁呈怪石嶙峋、犬牙交错状,峡谷最上端两壁岩石比峡谷出口处的岩石成层性差,呈块状,谷底发育河流阶地。长城在这里沿陡峭突兀的山峦延伸,与黄河并行向南。在万家寨大坝以上13千米处开始,是包子塔湾,老牛湾、四座塔湾和杨家川小峡谷。黄河在悬崖峭壁中反复曲折,形成一个接一个的大湾。在包子塔湾转了一个近360度的圆弯,将岸壁围成一个半岛。

黄河流经准格尔旗段长238千米,西依鄂尔多斯高原,河东是晋北山区的偏关县和河曲县,河水混浊,波涛汹涌,两岸黄土丘壑泥沙俱下,自河口至龙门河段的泥沙量占黄河的55%。至此,黄河的东岸早已是山西省,西岸还留在内蒙古。

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峡谷内,是黄河中游规划开发的8个梯级中的第一个工程,也是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的起点。左岸隶属山西省偏关县,右岸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控制流域面积39.5万平方千米,总容量8.96亿立方米,调节库容4.45亿立方米,每年向内蒙古和山西供水14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08万千瓦,年发电27.5亿度。库区在晋蒙峡谷之间绵延数万米,高峡平湖,形成黄河水清奇观。

黄河在内蒙古的最后一段流经龙口镇,长72.5千米。太子滩位于蒙、晋、陕三省区交汇处,处于黄河河道中心位置,远望像开阔河面上一艘巨舰。黄河的东岸自万家寨镇老牛湾以下属山西偏关县,至天峰坪镇寺沟村流入河曲县,长32千米,有关河、县川河、杨家川河等支流注入。关河发源于平鲁县利民沟,在老营镇贾堡村入境,由东向西,从天峰坪镇关河口村流入黄河,全长154千米,流域面积2040平方千米,年径流量5900万立方米。

河曲县处于晋陕峡谷北段,但河谷开阔,呈盆地状,发育有典型的曲流。县城西濒黄河,恰当河道弯曲处,因名河曲。县城北的河道中央有一冲积形成的河心滩,地势平坦,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500米,名娘娘滩,是塞上有名的小绿洲。

县城东北约15千米处,与对岸准格尔旗龙口镇段之间形成龙口峡谷。两岸石壁陡峭,黄河夹持其中,河水至龙口喷薄而出,声若雷鸣。至梁家碛后,豁然开朗,展开了一片河谷平原,水流骤然变宽变缓,形似龙口,以故得名。

◆太子滩处于黄河河道中心位置,远望像开阔河面上一艘巨舰。

◆黄河在悬崖峭壁中反复曲折,形成一个接一个的大湾。在包子塔湾转了一个近360度的圆弯,将岸壁围成一个半岛。

流出准格尔旗后,黄河正式进入晋陕峡谷,东岸是山西省保德县,西岸是陕西省府谷县。该段河道受河势影响,冬天容易形成冰凌,宽阔的河道上遍布白色的形态各异的凌花,冰盖不断延伸,层层堆积,高低错落,颇为壮观。但冰凌阻塞河道,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天桥峡谷在保德县东北15千米天桥村附近。峡谷全长20千米,两岸狭处仅距20余米,峰峦延绵,峡底急流翻滚,浊浪排空,涛声震谷。横截峡谷中部的险滩,被称作“雾迷浪”。险滩中央,几座犬牙交错的礁石如山峰耸立,又相互搭成一座座拱门,急流从拱门中冲过,浪花腾涌,水雾排空,遮天蔽日。若在严冬,峡中河水上层结冰,行人可从冰桥往来于两岸,犹能听到桥下滔滔水声,人们便称这冰桥为天桥,天桥峡之名也就由此而来。峡谷中泉水多从河底向黄河排泄,少数泉水出露在岸坡。从天桥到铺沟沿河10千米,分布有百余泉点,出露高程820米左右,总出水流量8立方米每秒。

天桥水电站上游距万家寨水利枢纽95千米,是黄河中游北干流上第一座低水头、大流量、河床式径流试验性水电站。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排凌、排沙、排污等综合效益,在山西电网中承担着重要的调峰、调频作用。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6.07亿千瓦时。

在陕西府谷县墙头农业园区墙头村附近,黄河西北岸出现了“莲花辿”的奇观。这是一种莲花状的丹霞地貌,红白相间、层层叠叠的砒砂岩形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距今已有2.5亿年。莲花辿高一二百米,绵延上万米,巨石巉岩,高低错落。壑周有圆尖大小石墩上万个,墩上植被覆盖时,与山峦红绿相映,美不胜收。

黄河流经陕西神木市和山西兴县间,自府谷县白云乡进入神木市界,至万镇界牌村后进入佳县,流程98千米。窟野河在沙峁头村注入黄河。

窟野河的正源乌兰木伦河,发源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合同庙乡杨家壕北山顶,流向东南,至乌兰木伦庙进入陕西省境内;最大支流悖牛川,发源于准格尔旗铧尖乡与东胜区塔拉壕乡交界处的神山豁子,向东南流至头道柳与暖水川汇合后,流向转为西南,至沙家塔出境;两河在神木县城以北房子塔相汇合,以下称窟野河,于沙峁头村注入黄河。全河长245千米,流域面积8710平方千米。陕西境内河长159千米,流域面积4865.7平方千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的东段,出露岩层为砂岩和砂岩页岩互层,强度低,易风化,加上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特别严重,河水多粗沙,年输沙量达1.36亿吨,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对下游河道淤积有严重影响。近年来经过持续有效的治理,毛乌素沙地面积缩小,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在黄河东岸的山西兴县、临县,有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等支流汇入,西岸的陕西佳县有秃尾河汇入。这一带群山逶迤,丘陵棋布,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加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给黄河输入大量泥沙。

岚漪河发源于山西岢岚县荷叶坪山马跑泉,至兴县木崖头乡育草沟村南东1千米处流入兴县境,至裴家川口汇入黄河,全长120千米,流域面积216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0.94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1170万吨。

◆“莲花辿”奇观高一二百米,绵延万米,巨石巉岩,高低错落。这是一种莲花状的丹霞地貌,红白相间、层层叠叠的砒砂岩形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距今已有2.5亿年。

蔚汾河发源于山西岚县野鸡山,由界河口流入兴县境,至张家湾村汇入黄河,全长81.8千米,流域面积1478平方千米,输沙量较大,水量变化季节性强。秃尾河,汉代称圜水,后称吐浑河,明代称秃尾河,发源于陕西神木市瑶镇西北的公泊海子,称为公泊沟,与圪丑沟汇流后称秃尾河,下游为神木与榆林、佳县的界河,在佳县武家峁注入黄河。全长140千米,流域面积3294千米。

湫水河发源于山西兴县吕梁山中段黑茶山南麓大坪头乡山脚下湫水寺,由东会乡阳坡村流至临县境内阳坡水库,出库后纵贯县境中部,至碛口汇入黄河,全长122千米,流域面积1874平方千米,年平均输沙量2400万吨。

碛口因黄河第二碛——大同碛而得名。碛,意为浅水中的沙石。大同碛是由湫水河的冲积,河床上布满沙石而成。

山西临县和陕西佳县间的黄河段两岸,由于流水侵蚀,河谷下切,加上岸边出露基岩主要是第三系砂岩夹薄层泥岩,岩性差异性明显,在河水冲刷和风化作用下形成状态各异的水蚀地貌。从克虎、曲峪到碛口的黄河沿岸,黄河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最为著名。由于厚层砂岩内含有大量正长石和石英石,在地下水溶蚀、河流冲蚀、风蚀和日照条件下,正长石逐渐分化分解,石英石从厚层砂岩中脱落下来,因此在砂岩中形成了石沟、石龛、石窟、石书等形状及各种动物形态的天然崖壁浮雕。

黄河从临县南下进入柳林县,县境内流程57千米。河床下切,两岸奇峰突兀,形成秀美壮观的峡谷。柳林县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黄土塬、黄土柱、黄土梁等黄土地貌发育较广。发源于石楼县东石楼山西侧的屈产河,又名龙泉水,由曹家垣流入柳林县,至石西乡下塌上村汇入黄河,全长74.9千米,流域面积1205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0.484亿立方米。

◆石英石从厚层砂岩中脱落下来,因此在砂岩中形成了石沟、石龛、石窟、石书等形状及各种动物形态的天然崖壁浮雕。

佳县南黄河流经清涧县,境内流程57千米,流域面积407.8平方千米。该段流域基岩裸露,岸高谷深,河口至贺家畔一带河道曲折,舍峪里以上有险滩。黄河与支流无定河、清涧河三大水系的长期剥蚀和堆积作用,使这里形成地表破碎、峁梁起伏、河谷深切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

无定河,古称生水、朔水、奢延水。唐五代以来,因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故有恍惚(忽)都河、黄糊涂河和无定河之名。唐代诗人陈陶曾有名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无定河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上游称红柳河,流经靖边县新桥后称为无定河,至横山转向东流,至鱼河堡转向东南,经米脂、绥德,至清涧县高杰村镇河口村注入黄河。全长477千米,流域面积3.05万平方千米,陕西境内河长442.8千米,流域面积2.1万平方千米,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和毛乌素沙漠边缘。年径流量15.35亿立方米,年输沙量2.17亿吨,平均含沙量141公斤每立方米。输沙总量仅次于渭河,居各支流第二位。

在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畔村和山西石楼县辛关镇之间的黄河段被称为太极湾,是“九十九个拐峁”中的一个拐峁。阴极是靠近清涧的弯曲黄河,阳极是石楼一侧的黄土山坡,一阴一阳,仿佛太极图像。

黄河进入陕西延川县和山西永和县之间,在这里形成五个大湾,由北而南依次是旋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一般称此类大湾为河曲,科学名称是蛇曲,更具体的分类称为嵌入式蛇曲,是峡谷中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黄河蛇曲段位于华北板块南缘、鄂尔多斯地块陕北斜坡的东缘,与晋西挠褶带相邻,属于蚀余黄土丘陵峡谷地貌,以土石梁峁和沟谷为主,河道及右岸支流强烈下切,沟深坡陡,两岸黄土覆盖较薄,坡面沟谷受流水侵蚀和重力侵蚀。伏寺湾也称为凤凰湾,黄河在此画出一个规则的半圆弧形,形成一个320度Ω形的大转弯。乾坤湾的S形大转弯气势磅礴,左河道中有一块鞋状沙丘,人称鞋岛,是一片清丽的在河之洲。清水湾的蛇曲呈305度弯曲,形如C,地形奇特,地势宏伟。延川和永和分别建有蛇曲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临汾段(含永和、大宁、吉县、乡宁4县)处在山西断陷盆地,由于地壳拉张,盆地陷落,边缘上升形成系列断层,加上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盆地中心到边缘的多级台地,表现为河道两岸的地层垂直出露,层叠展现,基岩之上分别出露灰绿色、红色砂砾岩和红土,随着地势起伏而随机分布。

清涧河发源于子长县李家岔乡周家崄,东流经子长县马家砭镇入清涧县,折向南流,由营田进入延川县,经马家河后流向东南,在延川县苏亚河村注入黄河,全长175千米,流域面积4078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29亿立方米。

黄河东岸的大宁县有昕水河注入。昕水河发源于蒲县摩天岭,在隰县午城镇附近有东川河和城川河汇入,在大宁县西注入黄河,全长140千米,流域面积4325平方千米。流经黄土残塬区,水量不大,含沙量高,年输沙量2830万吨。

◆伏寺湾(上图)和乾坤湾(下图)

黄河西岸的延长县有延河注入。延河,曾名区水、去斤水、洧水、延水等,发源于靖边县天赐湾镇周山,是延安市第二大河,也是陕北第二大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城前河村,由镰刀湾乡杨石寺入安塞区境,至沿河湾罗家沟出境;由河庄坪乡李家湾村入宝塔区,到西沟门出境;由黑家堡镇盖头坪村接甘谷驿入延长县境,东至南河沟乡凉水岸汇入黄河。全长290千米,流域面积7686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93亿立方米。

黄河流至宜川县,有云岩河注入。云岩河又称汾川河,发源于延安市宝塔区崂山东麓南泥湾镇九龙泉,至临镇折向东南,在善马桥入宜川县,至高柏乡小河口注入黄河,全长112.5千米,流域面积1781.4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4618万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479万吨。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宜川县和山西吉县间的黄河干流上,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前进不到500米距离内,被骤然压缩到仅23—30米的宽度。每秒1000立方米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所处的河道河床坡降大,河谷下切作用强烈,河谷断面在这一带呈U形状态,开阔宽展的谷地中河水以瀑布形式再次在河床中央又下切,形成特殊的谷中谷现象。

在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交界处,黄河流经龙门。相传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所开凿,因而又名禹门口。这是北起内蒙古托克托河口的晋峡大峡谷的终点,两岸高耸入云的龙门山和黄龙山形如门阙,黄河夹中,河宽仅105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声震山野。出禹门口后,河宽突然增加到1800—3000米,潼关段黄河又有渭河和北洛河注入,河道进一步变宽。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每秒1000立方米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惊涛拍岸,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汾河在河津东湖村汇入黄河。汾河,古称汾、汾水,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雷鸣寺泉(近年考察结果可上溯至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纵贯山西省境中部,流经太原和临汾两大盆地,沿途汇入岚河、潇河、文峪河、昌源河、洪安涧河、涝河、洰河、浍河等支流,经忻州市的宁开、静乐,太原市的娄烦、古交、万柏林、阳曲、尖草坪、杏花林、迎泽、晋源、小店、清徐,吕梁市的文水、孝义,晋中市的祁县、平遥、介休、灵石,临汾市的霍州、洪洞、尧都、襄汾、曲沃、侯马,运城市的新绛、稷山、河津、万荣等6市29县(市、区),全长713千米,流域面积3.97万平方千米,占山西省总面积的25%。因受黄河东侵夺汾之势的影响,汾河入黄河口常出现南北向移动变迁,北至河津市中湖潮、东湖潮一带,南至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故道。

20世纪60年代,三门峡大坝的建设使上游水流变缓,水面变宽,随着季节交替,在陕西合阳沿河形成宽阔的狭长形湿地区域,适宜的自然环境逐渐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水禽动物的天然过冬区和迁徙站。

发源于山西绛县横岭关陈村峪的涑水河,西南流经闻喜、夏县、运城市盐湖区、临猗,至永济市伍姓湖,在弘道园村附近汇入黄河,全长199千米,流域面积5526平方千米。

在陕西潼关段,黄河接纳了最大的支流渭河。渭河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有二源:南源清源河,源于渭源县西南豁豁山,长30千米,东北流至渭源县清源镇,与西源合;西源(正源)名禹河,源于渭源县西鸟鼠山,东流与南源合后始称渭河。东流过陇西县,东南流入武山县,南岸有榜沙河、山丹河、大南河汇入;东流入甘谷县,北岸有散渡河注入;于鸭儿峡入天水市麦积区,葫芦河由北岸注入,精河由西来汇,东汇牛头河,过小陇山,入陕西省境;经宝鸡市的陈仓、渭滨、金台、岐山、眉县、扶风,咸阳市的杨陵、武功、兴平、秦都、渭城,西安市的周至、户县、长安、未央、灞桥、高陵、临潼,渭南市的临渭、大荔、华县、华阴,至潼关的港口入黄河。渭河全长830千米,流域面积13.48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00.5亿立方米,年输沙量5.34亿吨,分别占黄河年水量、年沙量的19.7%和33.4%,是向黄河输送水、沙最多的支流。

渭河水系发育,受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和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形构造体系的影响,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渭河干流偏于流域南部,沿秦岭北麓东流。其中河源至宝鸡峡流经山区,河谷川峡相间。宝鸡峡以下,流经地堑断陷盆地,称关中平原,河谷宽阔,比降平缓,水流弯曲。南岸水系源于秦岭,流经石山区,多系流程短、比降大、水多沙少的支流。北岸水系发育于黄土高原,源远流长,集水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是流域内主要产沙区。较大支流多集中在北岸,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大支流有三条,即葫芦河、泾河、北洛河。

葫芦河发源于宁夏西吉县月亮山,流经甘肃省静宁、庄浪、秦安,至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南三阳川注入渭河,全长298千米,流域面积1.07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5.03亿立方米。流经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7270万吨,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1210公斤。

泾河发源于宁夏泾源县六盘山东麓,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以上,北源出于固原大湾镇,至平凉八里桥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从长武县西南边缘流过,是长武县与彬县、永寿、礼泉县的界河,再自谢家沟入泾阳县,东流至西安市高陵区,于马家湾乡泾渭堡村东北注入渭河。泾河长460千米,流域面积4.5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0亿立方米,年输沙量2.82亿吨,是渭河主要来沙区。泾河和渭河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在汇合处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形成“泾渭分明”现象。但自古至今,“泾渭分明”现象发生过明显的变化。由于泾、渭两个流域植被和水土流失的变化,河水的的含沙量、清浊程度也会不同。西周时泾清渭浊,泾渭分明,以后泾河有过由清变浊、由浊变清的反复,但到唐朝人们已经常感叹泾渭也清浊难分了。近代泾、渭虽仍有差异,但经常不太明显,而且因水量、含沙量的变化而呈现季节性差异。

马莲河是泾河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定边县境,全长375千米,流域面积1.91万平方千米。第二大支流是蒲河,发源于甘肃环县境,全长198千米,流域面积7482平方千米。两河都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沟壑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是泾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定边县白于山南麓,河源分三支:西支为石涝川,中支为水泉沟,东支为乱石头川,在吴起汇流后始称北洛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宜君、白水、澄城、蒲城、大荔,至三河口入渭河。河长711千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9.24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98亿吨。流域的上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沟深坡陡,地形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流域的主要产沙区。明成化年间,朝邑河岸崩溃,北洛河改为直接入黄河,至清嘉庆年间,又由大庆关溃出后复入渭河,后又直接入黄河。1933年黄河东移后,北洛河在黄河、渭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徘徊达10余年,时而入黄,时而入渭,直到1947年才固定入渭河。

泾河、北洛河虽属黄河二级支流,但因流域面积大,水沙来量多,汇入地点又离渭河入黄河口近,多把它们作为独立水系研究,常与渭河干流并列,称为“泾、洛、渭”。

渭河下游河道比降平缓,入黄口附近河段历来受黄河河道摆动和洪水顶托影响。三门峡水库修建后,黄河河床淤高,渭河下游河道也发生溯源淤积,河道及洪水位升高,洪涝灾害加重。

黄河在潼关、风陵渡间转向东流,流经河南三门峡市与山西运城市之间。

宏农涧河发源于河南省灵宝市南部崤山北麓罗家沟,向北流至灵宝市北寨村注入黄河,全长97千米,流域面积2062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6亿立方米。此河冲积的砂质黏土和淤泥质砂砾石层的黄河河段河滩平坦,河槽窄深,水流较集中,河势变化以弯道发育为主,部分较宽河道中央发育心滩。

山西芮城大禹渡位于三门峡水库回水变动区,是黄河淤积的主要部位之一,受水库蓄洪泄洪影响,该河段冲淤变化迅速,左岸淤积,右岸侵蚀,主流摆动频繁,岸滩崩塌剧烈,弯道发展过分弯曲,多处形成深湾、截弯取直等河流地质现象。

黄河自常乐镇大坪村流入平陆县境,在中条山南麓沿岸形成一片湿地,由西向东呈带状分布。这一湿地区既有峡谷地貌和三门峡宽阔河道,又有分布广阔的滩涂,不仅有典型的河流湿地特征,也有库塘湿地特征,出现了杨树林、斑竹林、桑林及柽柳和荆条等灌木丛,岸边也有芦苇、香蒲等草丛植物。

三门峡在河南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在黄河形成过程中,西部的水汇集至今潼关以下一段相对较低的地段,在今陕县一带受到太行山脉的阻挡,以巨大的水力持续冲击,年深日久,终于冲出三个口子,形成三股水道,汇为一条大河流入平原,流向大海。后人将这三股激流,自东至南称之为人门、神门、鬼门,而三门之间依然屹立河心的岩石,分别被称为人、神、鬼三岛。大禹治水的传说形成后,又称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所以将屹立河中的巨石称为砥柱、砥柱山、中流砥柱。建造三门峡水利工程时,砥柱得以保留,现存于大坝前水中。

在三门峡以下130千米、洛阳市以北40千米的黄河干流,建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排沙灌溉和发电设施系统三部分组成,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国内仅次于长江三峡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千米,占黄河流域面积的85.3%。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坝顶高程281米,正常高水位275米,库容126.5亿立方米,淤沙库容75.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千米;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1亿千瓦时;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它的建成可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几乎可100%控制黄河向下游的输沙量,利用淤沙库容可滞拦泥沙78亿吨,可使下游河床20年内不淤积抬高。

在济源市小浪底大坝上游20千米处水库中,有已建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黄河三峡——孤山峡、龙凤峡、八里峡。八里峡是黄河中游的最后一个峡谷,也被称为“黄河之门”或“万里黄河第一峡”。这里山势险峻,传说大禹治水时劈开王屋山,使黄河冲破阻碍,滚滚东流;实则大约由于10余万年前的地质运动而贯通。小浪底水利工程竣工前,峡谷内崖壁耸立,黄河激流奔涌,纤夫在两岸峭壁上艰难行进,自古不知多少船只在此触礁沉没,有“鬼门关”之称。大坝截流后,谷内水位逐渐抬高,风景宁静而优美。

洛河发源于秦岭山脉东侧的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木岔沟,于王岭乡兰草河口进入河南省卢氏县,流经洛宁、宜阳、洛阳、偃师,在岳滩村东约1千米处与伊河相汇,向东北经巩义市神堤村北注入黄河。总长445千米,流域面积1.89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34.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18亿吨,水多沙少,是黄河的多水支流之一。洛河流域处于暖温带南部,年降水量大于600毫米,南部山区高达900毫米。流域内暴雨较多,而且降雨强度大,雨区面积较大。由于洛河邻近黄河下游,洛河发生大洪水对黄河下游会产生严重威胁。

◆黄河中游地区示意图

伊河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陶湾镇,流经嵩县、伊川,穿伊阙而入洛阳,至偃师注入洛河,与洛河汇合后称伊洛河。全长267千米,流域面积5974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为7.22亿立方米。

涧河发源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流经渑池县,义马市,洛阳市新安县、西工区、涧西区,全长104千米,流域面积1430平方千米,于洛阳市区瞿家屯流入洛河。 Ch+FBtpcS4+TTrCx1VHpXRuzoHm4MqdHz/WJ4CdNguL0LflpHr3G6OtRaoD0ig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