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源在天上:黄河上游

黄河的正源是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雪山(海拔4900米,东经95°55′18″,北纬34°55′52″)流出的卡日曲,长约156千米。它流经大面积出露的第三纪红色地层,携带大量红色泥沙,被当地的藏民称为“红色的河”(藏语卡日曲)。

黄河的另一个源头约古宗列曲发源于约古宗列盆地,处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巴颜喀拉山的主峰雅拉达泽山海拔5214米,山脊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冰雪,是黄河水的主要来源。约古宗列盆地河汊交接,泉眼溪流遍布,草甸湖盆相映。西南隅有一个三四平方米的小泉,被称为黄河第一泉。无数涓涓细流汇聚起来,逐渐形成源头最初的河道——玛曲曲果(藏语,意为小河源头)。河宽水浅,流速缓慢,形成大片沼泽草滩,穿过18千米长的茫尕峡谷,进入星宿海。在卡日曲于2008年被确定为黄河的正源之前,这里的玛曲曾被当作黄河源,并树有“黄河源头”碑石。

◆无数涓涓细流汇聚起来,逐渐形成源头最初的河道——玛曲曲果

◆数以百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湖泊星罗棋布,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夜空中闪烁的星光,故名“星宿海”。

在河源区域的最北部,还有一条发源于查哈希拉山南麓的扎曲,长70多千米,河道宽,支流少,上游平坦,中间要穿越峡谷,小湖密布,但水量有限,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断流。

卡日曲、玛曲、扎曲汇入约古宗列曲后进入一个狭长的盆地——星宿海,东西长30多千米,南北宽10多千米。河水流到这里,因地势平缓,河面骤然展宽,流速变缓,形成大片沼泽和众多湖泊。数以百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湖泊星罗棋布,登高远眺,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夜空中闪烁的星光,所以早就得了“星宿”之名。唐朝贞观九年(635),大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就曾“次星宿川”,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再探河源,有更具体的描述:“有泉百余泓,或泉或潦,水沮洳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弱,不胜人迹,逼观弗克,旁履高山,下视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恼儿。火敦,译言星宿也。”

黄河经星宿海流入扎陵湖。扎陵湖面海拔4293米,东西长,南北宽,形如贝壳,湖面集水区面积约542.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8.9米,水色澄碧。湖心偏南是黄河的主流线,像一条宽阔的乳黄色带子,将湖面分为两半,一半清澈碧绿,一半微微泛白,故有“白色的长湖”之称。湖西南角有三个小岛,栖息着大量水鸟,夏季是斑头雁等候鸟的乐土,群鸟飞舞,遮天蔽日,鸟鸣声闻数里。湖滨亚高山草甸,是当地重要牧场。

出扎陵湖后,黄河在巴颜郎玛山南面进入一条300多米宽的河谷,河水分成九股道,散乱穿过峡谷,流入鄂陵湖。鄂陵湖被称为“蓝色的长湖”,湖面海拔4268米,东西窄,南北长,状似葫芦,面积65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7.6米,最深处30多米。湖水清澈,风和日丽时,蓝天倒映,美不胜收。

黄河在鄂陵湖北端流出,转向东南流,65千米后到达玛多县黄河沿。在此以上的河道又被称为玛曲,在此以下的干流正式称为黄河,此时的河道已达40米宽,有了大河的规模。玛多县是黄河通过的第一个县城,建有黄河上的第一座桥,从西宁至玉树的公路在桥上通过。这一带是高寒草原分布区,地势平坦,流速减慢,河水清澈见底。玛多县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星星海(藏语称阿用贡玛错)碧波粼粼,如漫天星辰洒落在高原。黄河的西北横亘着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巍峨磅礴,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正处于黄河一个大拐弯中间。

黄河有34千米流经达日县。达日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江河、冰川、雪山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江河源区,在巴颜喀拉山南北两侧形成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0多条、小湖7个。

从达日到久治县段黄河蜿蜒曲折,显示典型的曲流河形态,心滩发育,又有不同时期的牛轭湖形成。牛轭湖又称河迹湖,多见于平原,当某一段弯曲的河流随着水势冲刷侵蚀,最终弯道的两头直接贯通,“截弯取直”后,留下原先近圆形的河道就成为湖泊,因形状仿佛古代驾驭牛车时放置在牛颈上的曲木而得名。

黄河在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流向东南,流经四川、青海交界的松潘草原,又遇到岷山的阻隔,蜿蜒徘徊于草原之上,不得不拐了一个180度的大弯,沿着阿尼玛卿山的北坡向西北流去,重新回到青海,穿过一系列峡谷,又转了一个大弯,向东流入龙羊峡。这个河段就是九曲黄河的第一曲。在大拐弯的顶端,黄河迎来了发源于四川红原县查勒肯的白河。在曲果果芒,又迎来了发源于岷山西麓的黑河。白河、黑河等支流流入时的水流量占黄河总流量的20%,流出时的水流量增加到65%,黄河在玛曲段的补充水量占总流水量的45%。在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中,流经四川省的距离最短,只是从若尔盖县的西北边缘流过。但就在这短短的一段,四川对黄河还是作了不小的贡献。

白河又称嘎曲,长279千米,自南而北,流经红原县,至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唐克镇北约7千米处汇入黄河。黑河发源于红原与松潘两县交界处的洞亚恰,由东南流向西北,经若尔盖高原流入黄河,长511千米。两河间分水岭低矮,无明显流域界,存在同谷异水的景观,堪称“姊妹河”。黑河又称墨曲,因两岸泥炭发育,河水呈灰黑色而得名。白河地势较高,泥炭出露不明显,河水较清。

◆落日余晖中,星星海碧波粼粼,如漫天星辰洒落在高原。

黄河从青海久治县流入甘肃玛曲县境内。玛曲县是黄河源区降水最充沛的区域,也是“中华水塔”的重要涵养地。县境内沼泽湿地平坦广阔,坡丘平缓,水草丰满,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所产河曲马名闻天下,也栖息着丹顶鹤、黑颈鹤、白天鹅、黄羊、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

黄河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从甘肃再次返回青海境内。河南县处于青藏高原东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600米以上,最高海拔4539米,最低海拔3168米,高差1371米。地貌类型属典型青南浅切割高山区,是九曲黄河第一右旋弯曲部的弦部的南端。由于上段经流水量的增加,水势增强,冲刷河谷,下切峡谷两岸,河道变深,蜿蜒曲折,形成典型的峡谷地貌。境内宁木特乡的宁木特峡是黄河上游最险峻的峡谷,两侧的高山被河水深切,山岩陡峭壁立。河中礁石丛生,跌水漩涡不绝,急浪险滩相接,惊心动魄。

泽曲源头海拔4320米,源头不远处便是地势平坦的沼泽草甸地带,于泽库县城附近接纳北来支流夏德日河后称泽曲,藏语意思是高山地带的河。向南流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境,东北—西南流向切穿西倾山汇入黄河。中上游段河谷开阔,多为平坦草原;下游在宁木特附近入峡谷,两岸高山耸峙。全长256千米,流域面积475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2.9立方米每秒。

黄河流经玛沁县东北军功乡一带,是典型的高原山地类型,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遍布高寒草地。在兴海县境内的黄河干流长达146千米,唐乃亥段位于曲安什河汇合点的下游,河谷分布在高山峡谷之间,右岸是陡峭的悬崖,受河水冲刷严重;左岸为丘陵和河间谷底,河道蜿蜒曲折,发育为高原曲流河。黄河就像一根飘忽不定的黄色丝带,绕行在白云和峡谷之间。河北的河卡镇拥有天然草原18.67万公顷,被誉为草原第一镇。县南的温泉乡属隆起带断裂构造,地热水资源丰富,有19处温泉点。兴海段黄河可供开发总装机容量354万千瓦,其中黄河干流国家水电重点开发项目有班多、羊曲和茨哈三座梯级水电站,支流曲什安河、大坝河流域内开发的水电站有莫多、尕曲、党村、满龙、温泉、双龙、百盘峡等19座梯级电站。

在共和县境内,黄河进入峡谷区,第一个峡谷就是龙羊峡。“龙羊”在藏语中就是险峻沟谷的意思。龙羊峡长33千米,落差235米,峡口附近峭壁陡立,两岸距离仅30多米,坚硬的花岗岩两壁直立近200米高。峡口以上共和县与贵南县交界处是盆地与峡谷相间的谷地,一边是起伏险峻的茶纳山,一边是绵延不断的莽原,最窄处60—100米,最宽处11千米。如此优越的条件成就了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坝”。水库最大蓄水量247亿立方米,次于长江三峡(393亿立方米)、珠江龙滩(272亿立方米)而居全国第三。

黄河由西向东穿过贵德县,河道长74.7千米,有12条支流汇入,北岸有多龙、浪麻、昨那、多拉、曲卜藏、龙春、尕让、松巴,南岸有暖泉河、莫曲沟(西河)、高红崖河(东河)、清水河,其中清水河至同仁县才流入黄河。贵德县全部河流年径流量3.56亿立方米。境内水电资源丰富,黄河干流上的拉西瓦水电站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规划的第二座大型梯级电站,最大坝高250米,总库容10.79亿立方米,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02.23亿千瓦时,是黄河上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基地,也是黄河流域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水电站。

贵德湿地属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属新生代断陷盆地,地处羊龙峡水电站和李家峡水电站之间。在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作用下,形成了美丽壮观的溶蚀地貌和丹霞地貌,山、水、林交映,风光宜人,建有黄河清湿地公园。

黄河纵贯尖扎县南北,流程达96千米,河道宽阔,水流平缓。境内建有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才塘、古浪堤和当顺“一大两中三小”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0.23万千瓦,是青海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水域面积广阔。随着几座水电站的相继建成,全县境内已形成面积60平方千米的水域。李家峡水电站建于尖扎县与化隆县交界的李家峡河谷中段,水库的左侧是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周边由红色砂岩形成的丹霞地貌的群山围绕。阳光下山阳面红褐,山阴面深褐,水浅处碧绿,水深处湛蓝,山水辉映,景色壮美。这里的坎布拉丹霞地貌,是青藏高原腹地乃至我国一、二级阶地过渡地貌单元中唯一的第三系红层丹霞地貌景观区,由红砂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霞,是第三纪以来地球内外应力作用,青藏高原隆升、气候环境演变和黄河形成发育历程的真实记录,是国家级地质公园。

隆务河在尖扎县昂拉汇入黄河。隆务河又称隆务格曲、格曲,在藏语中意为“九条溪流汇合的河”,发源于海拔4482米的黄南山地夏德日山,上游段称曲玛日河,接纳马科曲后称麦秀河。北流麦秀山峡谷和林区,出峡后纳支流扎毛河,进同仁县境始称隆务河。全长170千米,流域面积495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22.9立方米每秒。

黄河流经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段全长79千米,其中东西两峡共长39千米,占49.3%。峡谷两岸大多有第三纪红层分布,在构造运动和河流冲刷作用下,发育为典型的丹霞地貌。

西峡南岸石壁上有著名的奄古鹿拱北,故名拱北峡,又写作公伯峡,曾称古石群峡。建有水电站,大坝高127米,水库总容量6.2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年发电总量51.4亿千瓦时。

东峡即积石峡,因位于小积石山下而得名,又称孟达峡,是黄河流出青藏高原的最后一道峡谷,长约25千米。这一段的黄河因长时期强烈下切,河面与两岸相对高度多在100—500米,两岸大山插云,峭壁耸立,峡道狭窄,水急浪险,落差大,多漩涡,最窄的“野狐桥”河段只有4—5米。积石峡水电站大坝高100米,水库总容量2.94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02万千瓦,年发电量33.63亿千瓦时,是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最后一座大型水电站。

清水河,又称清水沟,发源于县境东南隅达里加山的达力加错天池以西约1千米的砾石地,海拔4155米,在县城积石镇以东约7千米处的清水乡境内汇入黄河,总长52千米,流域面积691平方千米。

◆李家峡水电站建于李家峡河谷中段,水库左侧是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周边的坎布拉丹霞地貌是青藏高原腹地乃至我国一、二级阶地过渡地貌单元中唯一的第三系红层丹霞地貌景观区,由红砂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霞,阳光下山阳面红褐,山阴面深褐,水浅处碧绿,水深处湛蓝,山水辉映,景色壮美。

县东黄河南岸是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五条河沟,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孟达天池位于保护区内,是一个面积约26万平方米、深30米的高山湖泊,群山环抱,水波荡漾,风光旖旎,宛如仙境。

黄河清水湾,俗称“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背依小积石山,南临滔滔黄河的拐弯处。小积石山红色的岩石山体峥嵘挺拔,山脚如万丈深渊,形似夹缝。大河家古渡口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这段黄河也是青海与甘肃的分界线,曾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渡口,相传文成公主即曾在此渡河。

黄河流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的黄河谷地,流程25千米。民和县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主产区,享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流出青海后,黄河进入甘肃省永靖县境,也进入了黄土高原,呈S形穿流而过,流程107千米,有大夏河、洮河和湟水河汇入。

大夏河的源头是夏河和洛河:夏河发源于甘南高原大不勒赫卡山,源地海拔4220米;洛河发源于腊力大山,源地海拔3685米;两河于完尕滩汇合。主河道全长215千米,流经夏河县、临夏县、临夏市区和东乡族自治县,在康家湾注入刘家峡水库。流域面积7169平方千米,上游有桑科草原,海拔高程2336—4281米之间,草原面积达7000公顷,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下游流经黄土高原丘陵,干燥少雨,植被较差,暴雨和泥石流频发。

洮河发源于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东麓,上游主河道向南流经甘肃省碌曲、临潭、卓尼,至岷县急折向北,经临洮、康乐、东乡、永靖,在茅龙峡汇入黄河刘家峡水库。洮河全长699千米,流域面积2.55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5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29亿吨,平均含沙量仅5.5公斤每立方米,水多沙少。洮河年水量仅次于渭河,在黄河所有支流中居第二位,是黄河上游地区来水量最多的支流。这是由于洮河的上游是河源草原区,中游是土石山林区和黄土丘陵,大多数地区草场辽阔、森林茂密,地面覆盖度高,水源涵养条件好。而且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气候交绥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湿润多雨,降水量较大。只有下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稀少,黄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是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大河家古渡口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这段黄河也是青海与甘肃的分界线,曾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渡口,相传文成公主即曾在此渡河。

在洮河主要支流周科河源头的尕海湿地,有一个尕海湖,是永久性的淡水湖,也是黄河流域少有的天然湖泊之一。虽然面积不大,但在涵养水源、蓄洪减灾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湟水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大坂山南麓,全长300千米,年平均径流量46.5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0.24亿吨,流域面积1.56万平方千米,其中约88%面积属青海,仅12%属甘肃。流域地形复杂,沿途峡谷盆地相间,状如串珠,自上而下流经巴燕峡、湟源峡、西宁盆地、民和盆地,与支流北川河汇合,流入小峡、大峡、老鸦峡,在民和县享堂镇汇入湟水—大通河,进入甘肃境内,至八盘峡附近付子村汇入黄河。两岸支流众多,呈平等对称排列,较大支流有药水河、西纳川、北川河、沙塘川、引胜沟等。湟水流域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大地构造属祁连山褶皱带,地质条件复杂,水系构造十分独特。流域地貌的主要格局是由北西走向的三条相互平行的山脉及其所夹的两条谷地组成,构成湟水与大通河两个并行但自然条件迥异的地理景观区。干流谷地为黄土丘陵,土层深厚,气候温和,人口稠密,农业开发早,水土流失较严重。

大通河位于流域北部,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脉东段,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和甘肃两省,出享堂峡,在享堂镇与湟水汇合。干流全长643千米,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千米,地处内陆高原,周围群山环抱,地形连绵起伏,海拔高,气候寒冷,林草繁茂,人烟稀少。

以往湟水与大通河汇合后仍称为湟水,即湟水为干流,大通河为支流。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后,已将湟水与大通河汇合后的河段称为湟水—大通河,并确定大通河为干流、湟水为支流。

在永靖县西南约40千米的积石山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公元3世纪的西晋初年就开始开凿石窟,到西秦建弘元年(420)建成上下四层石窟。最早称为唐述窟,羌人称为“鬼窟”的意思。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永乐后称炳灵寺。“炳灵”是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意思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现存窟龛183个,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总面积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以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为主体。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址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河从积石峡奔涌而出,先后进入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这一段峡谷也被称为黄河三峡,建有刘家峡、盐锅峡两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大坝高147米,长840米,总库容量57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年发电量55.8亿千瓦时。刘家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面积7.3万平方千米,具有发电、防洪、灌溉及工业和城市用水等综合效益。

由此形成的水库自炳灵寺峡口至水库大坝,呈西南—东北走向,岸线长54千米,水面最宽处6千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千米。峡谷中奇峰对峙,层岩壁立,湖上水天一色,炳灵寺石林倒映水中,景色独特。

盐锅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4万千瓦,年发电量21.7亿千瓦时,坝高57.2米,总库容量2.2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6.1平方千米。

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千米,其中流经市区45千米。这是黄河流经的第一个省会城市,也是唯一一次穿城而过。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穿过兰州市与白银市,切穿山岭,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有八盘峡、柴家峡、桑园峡、大峡、乌金峡,新城盆地、西固—城关盆地、泥湾—什川盆地、青城—水川盆地等。

八盘峡水电站位于西固区,距兰州市中心52千米。总装机容量22万千瓦,大坝高41米,长396米,总库容量0.49亿立方米,水库面积11平方千米。

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宣统元年(1909)建成,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中山桥。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是西北地区第一座现代桥梁。铁桥四墩五孔,每孔跨径45.9米,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出兰州市后,黄河有258千米流经白银市,占黄河甘肃段的58%,流域面积1.47万平方千米。黄河从白银区南部水川镇西峡口入境,自西向东经流水川盆地,穿越乌金峡谷,从景泰县东北黑山峡下北长滩乌龙漩口进入靖远县。

大峡水电站位于榆中县与白银区交界的大峡峡谷出口段上,电站以发电为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4.65亿千瓦时,还可发展自流灌溉和改善灌溉给水条件约86.67平方千米。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2.78万平方千米。

这一带的黄河两岸,除河谷外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地貌,河道较为平坦,中间发育心滩,沿着河道形成绿意盎然的天然绿色通道,与褐黄色的河水、土黄色的黄土高原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大峡村段黄河在构造上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地层发生褶皱和断裂,发育了成因类型复杂的陆相沉积,周围山脉常以黄土和砂砾层交替出现,从上往下伴随河道的演化形成不同时期的河流阶地。

黄河进入靖远县后,经县城后北折,过红山峡,从黑山峡出境,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大体上呈S形状,过境流程154千米。靖远县是甘肃省拥有黄河流程最长的县,素有“甘肃黄河富靖远”之说。红山峡地区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表现为强烈的沉降和局部的升起。新生代第四纪时期以来,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地层分带性明显,发育完整,成因类型也比较复杂。第四纪沉积发育陆相沉积,包括河流冲积扇、塬梁地区风成黄土、山前洪积相及断陷带内的冲洪积相等四种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各异的沉积物,因此在不同地层出露表地层颜色差异明显。

祖厉河发源于会宁县南部与通渭县交界的华家岭北麓,及会宁县党家岘乡砖井村。上源两支,东源为祖河,西源为厉河,分别长33千米、36千米,以厉河为主源。两河在会宁县城会合后北流,90千米后入靖远县境,流经48.2千米,在县城会师镇西3千米处汇入黄河。因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故又称苦水河。河水含沙量较高,最大含沙量为1110公斤每立方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流域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地貌形态是黄土丘陵和残垣,植被稀疏,地表冲刷严重,属甘肃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祖厉河携带巨量泥沙汇入黄河,因与干流黄河悬沙浓度不同,形成显著的颜色差异。两岸众多黄土塬一望无际。

景泰县位于黄河西岸,是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黄河石林位于县城东南部,黄河自东向西在其中穿行。石林生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由于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上风化、雨蚀、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黄褐色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的石林地貌奇观。2004年被定为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50多平方千米,其中石林群约10平方千米。

乌金峡、红山峡和黑山峡俗称为“鬼门三峡”。其中黑山峡起于靖远大庙村,终于宁夏中卫小湾村,全长71千米,是黄河上游最后的大峡谷。黑山峡河段呈S型,前半段属黄土丘陵区,河谷开阔,河谷内发育有2—4级阶地,后半段流经石质山区,河谷狭窄,水流湍急。V字形的悬崖峭壁有30余千米,有龙王坑、老两口、七姊妹、三兄弟、黄石旋、一窝煮(猪)、阎王砭等险滩,50多道弯,有“远见航道去无路,过弯转舵又一村”之说。两岸岸坡陡峻,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支离破碎,分布大面积的旱川地。

黄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的夜明山流出黑山峡,跨过香山—天景山弧形断裂后,向东北流入中卫盆地。其间黄河地貌上呈现出美丽的“几字形”河曲形态,地质学家对其成因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沙坡头黄河大湾处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高平原的过渡地带。

黄河自西向东穿过中卫市,流程182千米,占在宁夏流程397千米的45.8%,年均流量1039.8立方米每秒,年均过境流量328.14亿立方米,最大自然落差144.13米。水能蕴藏量200多万千瓦,可利用能量160万千瓦,属国家黄河上游水利水能开发的重要梯级地带,是西北可利用水资源最优越的城市。已建成的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是西部大开发十大项目之一,设计控灌面积713平方千米,每年可供电6.06亿千瓦时,解决卫宁平原8万公顷耕地的灌溉。

在中宁县的泉眼山西侧,有清水河汇入黄河。清水河,古称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境内的黑刺沟脑,向北流经原州区、海原县、同心县、中宁县,长319千米,流域面积1.46万平方千米,其中宁夏境内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的流域面积最大、最长的支流。受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清水河显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河流特征。干支流大部分流经含盐量高的第三系红层或石膏地层,导致河水矿化度极高,并且呈现出愈到下游,河水愈苦涩的水况,既不能饮用,又难以灌溉。

黄河在吴忠市的流程有69千米,东岸是利通区。发源于牛首山东麓的清水沟由南向北穿过吴忠市城区,在古城镇党家河村流入黄河,全长27.3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07.73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85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72.13万吨。

黄河西岸是青铜峡市,流程58千米。青铜峡是一个单斜构造,发育众多扭曲和小型褶皱及断层,地跨两个地貌单元,呈U型。两岸地形不对称,右岸为二级阶地,左岸地形陡峻,峡谷段上游为新生代沉降盆地,地势平缓,河口宽达4千米。

青铜峡水电站位于青铜峡峡谷出口处,是中国最早的闸墩式水电站,以灌溉与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和工业用水等效益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总容量27.2万千瓦,年发电量10.4亿千瓦时。枢纽布置了三大灌溉渠道:秦汉渠、唐徕渠、东高干渠,灌溉面积3667平方千米。枢纽的兴建结束了宁夏灌区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

银川平原又称宁夏平原,在广义的河套地区中,被称为西套。银川平原西南起于中卫市沙坡头区,经吴忠市、银川市,北止于石嘴山市,斜贯宁夏自治区北部,由黄河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引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青铜峡以北至石嘴山以南又称银川盆地。

◆黄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的夜明山流出黑山峡,跨过香山—天景山弧形断裂后,向东北流入中卫盆地,呈现出美丽的“几字形”河曲形态。

银川市是黄河流经的第二个省会城市。黄河流经银川市辖区80多千米,南北贯穿。银川平原引用黄河水自流灌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引黄干渠有唐徕、汉延、惠农、西干等渠,年引水量数十亿立方米。配套排灌干支斗渠千余条,长数千千米,形成灌有渠、排有沟的完整的灌排水体系,保证了13万多公顷农田的灌溉。

由于历史上黄河不断改道,银川湖泊湿地众多,古有“七十二连湖”之说,现有“塞上湖城”之称。全市有湿地面积397平方千米,主要为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其中天然湿地占湿地面积的60%以上,自然湖泊近200处,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20多处。较著名的有鸣翠湖、阅海、鹤泉湖、宝湖、西湖等。

黄河自平罗县南端进入石嘴山市,流程146千米,在惠农区出境。沙湖位于平罗县境内,面积8.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是宁夏最大的天然半咸水湖。沙湖地处内陆半干旱荒漠地区,沙、水、苇、鸟、山五种景观结合,构成独特风光。

都思兔河,蒙古语意为“油脂河”,因水面仿佛浮动着油脂似的波纹,故名。发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鄂托克旗包日浩晓苏木海图滩,在查布苏木境与后都思兔河汇合,西流至平罗县红崖子入黄河,长160千米,流域面积7949平方千米。

黄河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由乌海市海南区西边、海勃湾区与乌达区中间,再沿海勃湾西边纵穿流过,流程105千米,平均河宽250—500米,水深2.5—11.6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69亿立方米。由于受上游融雪、降水及上游水库调节等影响,年内水位变化较大,幅度一般有2—4米。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杭锦旗,在242千米的河道中有毛布拉格孔兑沟、巴拉贡沟、朝凯沟等支流汇入。毛布拉格孔兑沟发源于锡尼镇锡尼补拉格嘎查,于杭锦淖尔乡隆茂营村北入黄河。主沟长110.9千米,流域总面积1260.7平方千米,其中丘陵沟壑区752.7平方千米,中游流经库布齐沙漠带面积425.8平方千米,下游平原区82.2平方千米,在杭锦旗1201.7平方千米。

黄河西北岸是巴彦淖尔市,在市境流程345千米。这是河套平原的黄河“几”字湾的北端的后套平原,“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即指此地。

黄河沿磴口县境东界自南向北流过,全长52千米。“磴口”名称源于旧磴口(今阿拉善盟阿左旗巴音木仁苏木驻地)。磴,指石阶。黄河流至磴口处为南北向,磴口在黄河西岸,由于该岸河槽基层坚硬,河水不易冲淘,而上层覆盖的砂壤土松散易冲淘,水涨水落,久而久之便留下一级级台阶。磴口又是黄河东西交通之重要渡口,因而得名。由于地势平坦,河道出露大量河漫滩、险滩、心滩。县城巴彦高勒镇一带黄河三盛公段由于受到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影响,是黄河受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区段,多年平均入黄沙量0.24亿吨,使河道淤塞,水流极其平缓,河道中央也发育出面积较大的心滩,两岸出现范围较大泛滥平原。磴口县地处河套黄灌区上游,拦河闸控制着整个河套的灌溉,长180多千米的灌区总干渠及乌审干渠横穿县境而过,绝大多数耕地可引黄灌溉。黄河水侧渗丰富,加上古地理环境及黄河改道,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黄河上游地区示意图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建于总干渠入口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减少泥沙输入,兼有航运、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拦河大坝长2.1千米,有3处进水闸和一个2000千瓦的渠首电站等设施。

黄河流经临河区。临河湿地是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黄河河滩芦苇沼泽地,是温带候鸟迁徙繁殖的重要区域,也是北部重要的防沙生态屏障。自清代以来,修渠引黄灌溉后套,孕育了八百里河套米粮川。临河已形成以永济、黄济两大干渠为主体的引黄灌溉网,年引水量达11.02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12.73万公顷,沟渠占地1.37万公顷。

五原县境内的黄河是全河的最北端,阴山山脉横亘其北。黄河冲积层在长期风蚀作用下形成许多风蚀洼地和黄河改道时冲刷的天然壕沟,长年积水,形成大小不同的海子(湖泊,俗称泊尔洞)。全县有面积数亩至千亩以上大小不等的海子数百个,总面积近8万亩。

黄河在巴彦淖尔市的最后一站是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就在该旗的东北。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生长红柳的地方,是黄河改道后在此形成的河迹湖。总面积300平方千米,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世界罕见的荒漠半荒漠地区的大型草原湖泊,有“塞外明珠”的美称。

黄河流经包头市境内214千米,水面宽130—458米,水深1.6—9.3米,平均流速为1.4米每秒,最大流量6400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径流量260亿立方米。包头黄河湿地位于黄河流域中游“几”字形段上,属内陆干旱半干旱高纬度河流湿地,自西向东分别是昭君岛片区、小白河片区、南海湖片区、共中海片区和敕勒川片区(又称土默川平原),是黄河冲积形成的湿地平原,包括滨河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等类型。

黄河在包头市属土默特右旗大城西乡李五营村西1.8千米处入境,横贯旗境南缘,至程奎海乡八里湾村东南1千米处出境,流入托克托县,全长106千米,河宽0.2—0.95千米。 fexky49tgDlwEB+JhU0EW3qgtUyA0sPO3p6UrlJj6EVhq4i1KvWJ0D4MGCn3XH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