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当代政治经济背景

下面我们就会看到,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不仅是今天政策选择的结果,而且是数百年来形成的态度、措施和体制的结果。然而,当今中国的环境政策主要是在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这场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2000多年来,王朝兴衰更替,都是在巨大的动荡中进行的。中国建立共和政府的第一次实践始于1912年,不久就因为内忧外患而失败。其后经历了30多年的动乱,首先是内战,接着是日本侵华,然后是蒋介石要统一中国。但由于蒋介石刚愎自用,腐败无能,最终在1949年败北,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胜利。

毛泽东借鉴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然而,由于坚持“继续革命”的理论,给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带来了不利影响。他发起群众性的运动,比如“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以根除那些思想上不够革命的人;他追求建立一个共产主义乌托邦,掀起“大跃进”,确立了不切实际的钢铁、粮食生产目标。由于这些运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被隔绝,中国经济濒于崩溃。

1976年毛泽东去世的前几年,中国领导人开始着手拨乱反正。从1971年起,中国开始重返国际社会,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则被逐出联合国。此外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包括与美国建交等。1975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以振兴中国经济,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邓小平和他的支持者把“四个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启动了一场涉及经济、政治领域的全面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以多种方式放松中央自1950年以来在经济、政治领域的严格控制。

在经济领域,这种改革标志着由中央下达指令的计划经济,向更加重视市场作用的市场经济转变。中央把经济发展的很多权限下放给各省和地方政府,去除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些政治限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干预。中国还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吸引外国参与中国经济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积极改革曾一度作为城市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鼓励私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经济增添活力。

在政治领域,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从人治转向法治,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制度。(2)从中央向地方下放大量权力。(3)中国欢迎国外技术援助,接受国外政策建议和金融援助。(4)接下来的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在退出市场的同时,也改变了包揽社会福利的传统角色,鼓励私有、非国有部门从事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这些行业。

中国的改革极大地减少了中央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充分发挥市场和私人企业的作用,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正如下面将要谈到的,中国的改革强化了一些传统政策和方法,有时强化的方式令人惊叹。中国目前的环境挑战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都反映出过去和现在之间密切的、有时是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深深植根于过去,又体现在目前面临的不断变化的新压力和新机遇上。 qhoh+xfWrbo+hetEHYimakhEE0ewJKv5rzye5K97Apv1HmWNxyiQgJmP6+87UBn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