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东方人虽无灵、肉对立的观念,但有所谓心、物对立。惟此所谓心、物对立,亦并不像西方哲学上唯心、唯物之比。 孟子 所谓“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的物、心对立,即是《小戴礼记》中《乐记篇》里的“天理”与“人欲”之对立。此天理人欲,亦非西方之灵魂肉体。天理只是人心之同然处,而人欲则知己而不知人,因私昧公,未达于人心之所同然,未能冲破小我肉体之封限而十足表现其人心相互映照交感之功用的一种境界。因此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违道不远”,忠恕只是以己度人而到达人心之所同然。“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推广,便可认识人心一元之大世界。故 孟子 曰“尽心知性”,《中庸》说“尽己之性可以尽人之性”,正为人心都有此同然处。

若称 中国 儒家思想为东方的唯心论,则道家思想 一派,可以说是东方的唯物论。唯此所谓唯心、唯物,仍与西方的唯心、唯物不同。在东方虽有 的唯物论,却仍不能与儒家唯心思想相抗衡。何以故?因儒家之所谓心,本从物中发展成长,本不与物相对立,因此儒家思想仍可吸收 思想为己有,如《中庸》《易传》便是其例。故《中庸》既说“尽己之性以尽人之性”,又说“尽人之性以尽物之性”。如此一串说之,则心、物仍可打成一片。即在 孟子 已说“尽心知性,尽性知天”,由知心知性到达知天工夫,则已由人生界转入宇宙界。因此东方人思想是一种非个人主义之一元论,正可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之二元论恰恰相对。墨家明鬼尊天,似乎依然保留古代的灵魂观念,因此 孟子 斥其“无父”。因既主有灵魂,势必转成个人主义,势必与儒家现世人心一元 (此一元, 孟子 称之曰 “本”。) 之理论相背驰。然此后墨家理论即不占东方思想之主要地位。

本文只在约略指出东方思想从 春秋 以下渐渐不主张或不看重灵魂的说法,而转到现实人心方面来,只求约略提出这一个趋势,以与西方思想注重灵魂观念者相对照。此处不拟再有详说。下面则约略把佛教流入 中国 以后的情形大概言之,以明 中国 思想界之流变。 /M1Ni2z/pKsX1TC9DXHCTp0u7AnroaB0/pKGvCzCwh0hV0ZpjXEU2Fo10hByw5p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