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述 叔孙豹 范宣子 一段对话,代表了当时人的一种思想与见解。这一种思想与见解,直要到 孔子 手里才能组织圆成,而且又得到比 叔孙豹 范宣子 更进一步的发展。不朽与永生,本来是人类内心对其自己生命所共有之一种自然的要求与想望。现在既知道人的生命别无不朽,只有在别人的心里常常的反映到,便是真不朽。则期求不朽的,莫如希望别人的心常常的把我反映到、留念着。但到 孔子 手里,却把这一个期求,倒转来成为一种人生的义务与责任。所以《论语》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孝经》亦说显亲扬名是为孝道。这已不是父母祖先对其儿女子孙之一种希望与期求,而倒转来成为儿女子孙对其父母祖先之一种义务或责任。这一种义务或责任,依照 孔子 意见,也并非是从外强加的,而实为人心之自然内发的。如在婴孩少年,对着父母兄长便知孝弟。长大成人,其对人接物便知忠恕。孝弟忠恕都只是指的这一个心。此在《论语》里时时提及,又总而名之曰“仁”。仁便是人心之互相映照而几乎到达痛痒相关、休戚与共的境界。只以一人便可推知人人,只以一世便可推知世世。人人世世都把着这一个孝弟忠恕的心,即仁心,来互相映发,互相照顾。由是而有之一切,便是 孔子 理想中的所谓“道”。《论语》 有子 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本立而道生。” 孔子 曰:“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 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又说:“忠恕违道不远。”可见儒家所谓道,只在人心孝弟忠恕上。孝弟忠恕便是仁,便是一种人类心之互相映发、互相照顾,而吾人之不朽永生即由此而得。故 孔子 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不闻道,便加不进这一个不朽与永生之大人生。你明白了这一个大人生之不朽的道理,那你小我的短促生命自可不足重轻了。 中国 人俗语常说“世道人心”,世道便由人心而立。把小我的生命融入大群世道中,便成不朽。而其机括,则全在人心之互相照映相互反应之中。我们可以说:世道人心,实在便已是 中国 人的一种宗教。无此宗教,将使 中国 人失却其生活之意义与价值,而立刻要感到人生之空虚。

在此又可举出一东西相异之点。西方人观念里,人生常在上帝的爱顾下活着;而东方观念里,则人生常在同时人乃至异代人的爱顾下活着。举例言之,父母常希望在儿女的孝心里活着。父母的生存意义,只在儿女的孝心里得其存在。若是儿女不孝,那人便譬如没有做了父母。推广言之,任何一人也只在大群的仁心与世道中有其存在。若举世尽是不仁无道,那一个人生在这样的世界里,便孤零零地尝不到人生真滋味。幸而人终有人心,儿女只要有人心,自能懂得孝道,此便是所谓仁。既有此仁,儿女自然知道对父母有孝心。儿女对父母之孝心,其实只是一个十足全尽的人与人间交互映发照射的一颗仁心而已。此心又可说是忠恕。孝弟忠恕便合成世界大道,便把人生之不朽与永生问题获得解决。

孔子 以后继起的是 孟子 孟子 曾说:“仁,人心也。”又补出一个“性善”的学说来。性只指的“人心之所同然”处。此所谓人心之同然,有从本原方面说的,亦有从终极方面说的。只把人类彻头彻尾这一个有所同然之心名之曰“性”,而指说之曰“善”。性善亦便是仁,便是人心之相互映发、相互照顾处。故 孟子 又说:“尽心知性,尽性知天。”一切宇宙人生,便都在此人类自身的心上安顿。从人心认识到性,再从人之心性认识到天。如此便由人生问题进入到宇宙问题,这里便已到达了西方哲学上所谓形而上学的境界。这是 以下儒家思想之主要精神,可说是一种“人心一元论”。若用流俗语说之,可谓“良心一元论”。而其渊源,则自 春秋 以来已见。此番理论,有与西方思想一个重要的相异点,即在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舍弃灵魂,则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又舍弃了灵魂所从来与所归宿之另一世界。这便成为只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上之本原的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这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精神。

中国 人这一种的人生观,如上所言,大体上可谓认定人生之意义与价值,即在于此现实世界上人与人间的心心相照印,即在于人心之交互映发,而因此得到一个本原的与终极的同然。此即所谓“性”。性之善即心之仁,而“心”则与“灵魂”不同。就其与身体之关系言,灵魂与肉体对立,在肉体未成长以前,灵魂早已存在。在肉体已破毁之后,灵魂依然存在。所以肉体与灵魂二者成为各自独立。至于心则常依随于肉体,依随肉体而发展成长,亦依随肉体而毁灭消失。所以在西方有灵、肉对立,在东方则不能有身、心对立。在西方可以有个人主义,在东方则不能有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之最后祈求为灵魂不灭,东方人则以心通心,重在人心之永生与不朽,决不能不打破个人观念之藩篱。在西方既系灵、肉对立,因此又有感官经验与理想思辨之对立,因此而有一个对立的世界观。在东方人则心、身不对立,理性思辨与感官经验亦不分疆对立。 孔子 之所谓人,便已兼包理性与情感,经验与思辨,而不能严格划分。因此东方人对世界亦并无本体界与现象界,或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即现象中见本体,即物质上寓精神。因此东方思想里亦不能有西方哲学上之二元论。

从东方人的观点来看西方,则西方人之科学、哲学乃至宗教,虽是三个路径,发展成三个境界,而实由一个源头上流出,也依然在一个范围内存在。若从西方人的观点来看东方,则东方思想既非科学,又非哲学,亦非宗教,因为他是在别一道路上发展,与西方人的各自成了一个系统。 SEfPcnGtHzN9e7iIBEKUTxVMvrAJrCDIiliLekwy5ptyVaXBNl37iMzLLHh8zU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