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部分

命而已!

子舆和子桑是朋友。刚好下了十天的雨,子舆就说:“子桑可能有麻烦了。”于是他包好一些食物带给他。来到子桑的家门口,他听到奇怪的声音,有人正一边弹琵琶一边唱:

“父啊!母啊!天啊!人啊!”

歌者的声音听上去好像即将要消逝了,却努力要唱完那诗文。子舆进门后就问:“子桑,你为何如此歌唱?”

他答道:“我正努力弄明白是什么让我衰败至此?我的父母肯定不想让我这么穷吧?天待万物都是一样的。地承载万物也是一样的。天地也不想我贫穷,不是吗?我想弄明白是谁如此安排,但是我找不到答案。如果你非要下个结论,这不过是命而已。”

……

天根在去殷山南面旅行的路上。他抵达蓼水,在那里碰到了无名人,就问他:“我想问问你如何治理天下万物?”

无名人答道:“走开,你这愚蠢的笨蛋!多么让人讨厌的问题啊!我正和造物主一起遨游。要是太累了,我便乘着自在虚无之鸟,去那世界四方之外,遨游于无处之所、无有之地。你为什么要打断我并用如何治理天下万物这样的问题来扰乱我的心?”

天根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无名人答道:

“让你的心在质朴之中旅行。

与那无法定义的合为一体。

让万物都保持自然的样子。

而不要怀有你个人的观点。

这就是治理天下万物之法。”

阳子居前去拜访老子,他说:“有这么一个人,他热情且谨慎,有清晰的见解和智慧,并且从不间断地学习道。这样的人肯定是有大智慧的君王了吧?”

老子说:“和圣人比,这样的人只是一个谦卑的仆人,被他的工作所束缚,疲惫不堪、心中苦恼。据说,人们猎杀老虎和猎豹是因为它们的皮毛美丽。猴子和狗也因为它们的技能而被人套上绳索。它们怎么能够和有大智慧的君王比呢?”

阳子居吃惊地说:“恕我大胆问问有大智慧的君王是如何治理的?”

老子说:

“这就是大智慧君王的治理之道!

他的工作影响天下万物,却好像什么都没做。

他的权威延伸到所有生灵,但没有人依赖他。

他虽没有名望或荣光,然而万物都达成完满。

他于神秘之处立足,并且于虚无之境中遨游。”

郑国有一个鬼神巫师叫季咸。他能够预知人的生死;他知道天降的好运和灾祸;他知道幸福和痛苦、人生和寿命,能具体到年、月、周和日,好像他自己就是神一样。郑国的人一旦看到他走过来,就会逃走。列子前去看他,却被迷住了。他回去就告诉壶子:“先生,我原以为你的道是完美,但是现在我找到更好的了。”

壶子说:“我以前向你展示的只是我讲道的外在文本,不是它的内核。你怎么能认为已掌握了我的道呢?如果你有母鸡却没有公鸡,你怎么能够获得鸡蛋呢?你在世界面前炫耀你的道。这个人因此才可以算出你的运数。你把这个巫师带来我们见见面。”

第二天列子就把这个巫师带来见壶子。当他和列子一同离开壶子的家时,巫师说:“天啊!你的老师要死了。实际没几天可活了——他可能最多活七天。我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如同打湿的灰烬一般。”

列子回到屋内,哭得那样厉害,泪水都浸湿了大衣,并把他听到的告诉了壶子。壶子说:“我让自己看起来如同大地。我就像山一样坚固,什么都没向他显露。他可能把我看成了一本合上的书,看上去没有德行。如果可以,你再把他带来。”

第二天,列子又和那个巫师一起来见壶子。当他们出去后,巫师对列子说:“你的老师碰到我多走运啊!他好多了。没错,他确实有活力了。生命又重新流动起来了。”

列子回到屋内,将巫师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我让自己看起来好比是天,名声和财富都不存于心。我的自然之状在我身上自然流露。他在我身上看到了生命全部的和自然的运行。如果可以,你再把他带来。”

第二天,他们又一起来见壶子。出门后,巫师对列子说:“你的老师每次都不一样。我在他的脸上捕捉不到运数。如果他能回归到某种一致性上,我再来看他。”

列子回到屋内向壶子转告了此事。壶子说:“我向他展示自己,就像那伟大的虚无,其中万物皆平等。他几乎必然在我身上看到了我内心力量之间的和谐。当水流动的时候,会有旋涡;水域平静的地方,会有旋涡;水域聚集的地方,也会有旋涡。一共有九种类型的旋涡,我只向他展示了三种。如果可以,你再把他带来。”

第二天他们两个又来见他。可是,都还没有坐定,巫师就慌慌张张地跑掉了。壶子说:“去追他!”

列子在后面追他。但是追不上他。回来后他对壶子说:“他跑了,我没追上。我追不上他。”

壶子说:“我只是向他展示迄今尚未揭示的潜能。我所展示的自己不知道谁是谁,也不知道何物是何物。我达到随心所欲地流转和变化。因此他才逃离。”

由此,列子意识到迄今为止真正的道他什么都没学到,所以他就回家了。三年期间他从不出门。他为妻子做饭,像待人一样养猪。对于学业他毫无兴趣。他排除自己的欲望,追求真理。他的身体如同变成了土地一般。万物之中,他一直与一相合,终身如此。

不要渴求名望。

不要谋划打算。

不要尽力作为。

不要努力求知。

保持自然,但不要将其视为任何。

配合天赋予的一切,但不求拥有。

只是保持虚无。

完美之人心如明镜。

它不探求事物。

它不寻找事物。

它不寻求知识,只作回应。

故能应对一切,不受伤害。

……

踏上真理之路的人不会丢失内在天性。

对于这样的人,那联合的没有问题;

那分开的没有关系;

那长的不会太长;

那短的不会太短。

比方说,鸭子的腿短,

但要拉长会造成痛苦。

鹤的腿长,

但要缩短会导致忧伤。

天生为长的我们不应削减,

天生为短的我们不应拉长。

因为那是无济于事的。

或许,可以说,仁和义不是人性所固有的?看看那些想要表现友善的人所忍受的焦虑有多少吧。 G2tbRTYfLDaBb0iOfZ9VnP1CfHcy51485ozJQrxqg0Xip8rcqN2PgQNh1Ad4tS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