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他的学说为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柱,影响广泛深远。

《文明与缺憾》出版于1930年,是弗洛伊德晚年的作品。对心理学研究者来说,自己的童年记忆、人生经历,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参照系。本文将以较多的笔墨介绍弗洛伊德本人的生活环境、成长历程及其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书中出现的一些关键术语,也将略作说明,以便读者更加顺畅地阅读此书。

弗洛伊德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今属捷克)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羊毛商人,母亲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弗洛伊德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五个妹妹,一个弟弟。弗洛伊德9岁进入学校学习,比一般同学小一岁。17岁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25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6岁订婚,30岁结婚,婚后育有三子三女。弗洛伊德毕业之前做过军医,毕业后做过外科、内科医生,之后转向精神病治疗、研究、教学工作,几年后以神经病医师身份私人开业行医。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写成《歇斯底里症研究》一书,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首次提出“精神分析学”这一概念。父亲去世后,弗洛伊德开始进行自我分析,并长期坚持下来。1900年出版的精神分析学经典著作《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早期代表作。该书出版后,弗洛伊德身边聚集了一批年轻学者,其中有阿德勒、C.G.荣格,他们成立研究小组和协会。之后,精神分析学派渐渐成型,逐步赢得了国际声誉,最终发展成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但因理念不合,精神分析学派开始分裂。1911年,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1914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一年,C.G.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创立分析心理学。1919年一战结束,弗洛伊德创办出版公司,专门发行精神分析学方面的书刊,直至1938年被纳粹查封。

1933年纳粹执政迫害犹太人,在柏林公开焚烧弗洛伊德的著作。1936年,弗洛伊德加入英国皇家学会。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纳粹占领维也纳,弗洛伊德的女儿被捕,他被迫去到伦敦,他五个妹妹中有四个在奥地利被纳粹杀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弗洛伊德在伦敦去世。

在世界大战的酝酿期、爆发期,精神分析学派得到蓬勃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成为“戴着假肢的神”,像上帝一样征服自然,然而个体并未因此感到更加幸福(本书第三章)。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激烈的生存强竞争加重了人们的心理压力,这是精神病医师和心理学家应该取得成就的时代。

弗洛伊德的职业生涯,从内外科医生到精神病医生再到心理学家,他的学术研究的兴趣,也从早期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发展到晚年对集体社会心理的思考。弗洛伊德意识到,解决个体幸福或痛苦的问题,靠征服自然、治愈肉体疾患、深入意识底层解决心理问题,还不够,还需要“对文化集体作出病理探究”,他把治愈“社会精神病”的希望寄托在未来(本书第八章)。

1930年,《文明与缺憾》出版的时候,弗洛伊德已经74岁高龄。可以说,《文明与缺憾》是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的“社会精神病”间歇期,一个心理学领域的思想大师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作者对比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共性和差异性,尝试利用经过修正的精神分析学原理,来解释“社会精神病”,探索治疗“社会精神病”的方法。了解这一点,结合书名的指引,读者对本书“无题”式的八章内容,就不至于理不清头绪。

一战期间,弗洛伊德三个儿子全部从军,两个儿子参战。1920年,他年仅26岁的女儿去世了。此时弗洛伊德64岁,人生步入晚年。这些都促使他去思考死亡的问题。这一年,他提出了“死亡本能”概念,完善了他的本能理论。在本书中,弗洛伊德使用了死亡本能、破坏性本能、攻击性本能等提法,用以说明有机体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它是一种负能量,是破坏和战争的根源,个体通过攻击对象或自身来消除生命中的焦虑和挣扎。与死亡本能相对的是生存本能,生存本能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群体繁衍发展的本能,可以说是广义的性本能或者广义的力比多(libido),本书中也常用“爱神厄洛斯”来表示生存本能。

在弗洛伊德学术研究的不同阶段,在精神分析学派其他成员的著作中,力比多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力比多也称“性力”,它最初来源于各种身体器官获得快感、回避痛苦的欲望,潜藏在人的潜意识中成为本能力量;力比多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是创造性的力量。一个人的力比多是有限的,在此方向投入多,则在其他方向的投入会减少。

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都存在于人或群体的潜意识中。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是深层的、原始的、非理性的本能欲望的老巢,对潜意识的研究,是精神分析学的首创。精神分析学将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对应精神世界中的潜意识;中间一层是“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和协调者;最上层是“超我”,它从自我中分化出来,遵循道德原则,承担监管审查、自我批判的角色。

此书善于从不同角度说明问题,分析精到入微,即便不熟悉精神分析学的人,也能理解作者的想法,相信它会给读者带来不错的阅读体验。

余雄杰 apVSmnxG9d80cnPUxF4OdJuDhi7uMdqThi/WzShsagCd5P9nMkBlh93MPLkHnqD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