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遵循人类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时代

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这个时代就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迈进的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这个大时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恰如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所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习近平在2014年2月曾经指出:“我们说过,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大家想一想,几十代人是个什么时间概念?孔夫子的后人到现在也就八十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这个大时代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这个大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辉煌的未来。这个大的历史时代注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能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展现巨大生机活力的时代。2013年1月5日,在新进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第一条鲜明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在坚持国体的基础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考察和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在1875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第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他把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并认为它“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邓小平则明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界定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半程中的一个伟大时代,这个时代要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历史任务。党的十三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党的十五大更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极端重要性。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他就明确指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 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推进工作都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艰巨的历史任务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肩负的使命:这个新时代,要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历史任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向一个更高阶段;这个新时代,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制造业强国;这个新时代,要把一个科技教育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这个新时代,要把一个几乎“被开除球籍”的国家变成一个进入世界舞台中央的国家;这个新时代,要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现在算起,到2049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30年的时间。这一阶段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变的历史阶段,是中国走向强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强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建设制造强国,到2020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2049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建设人才强国;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我们要建设法治中国,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我们要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我们要推进宽带中国建设,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便利和发展机遇;我们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使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这是各方面制度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时俱进,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形式更为丰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各层次各领域上持续扩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充分展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日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日益激发,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

这是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主要以自身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同时以自己的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在自身长期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敢于承担起与自身发展状况相一致的国际责任,不断为人类进步注入强大能量。1950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 00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 000多个,其中成套项目近3 000个,举办11 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不仅如此,我们还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中国道路。 yFMbeKoqaMDxzy1uMM5BLtXHrg0Tz6i7yt/HNrnvy9cM+RdrIpS3ECoQ0Yp8Z7W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