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学经典诵读》序

既然书名叫“国学经典诵读”,还得先聊聊什么是“国学”。

我们很早就有“国学”一词,古时的国学就是太学,即朝廷兴办的最高学府,后来也指书院讲学藏书之所。今天大家常说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干的华夏传统文化学术,与现在常说的哲学、文学、数学等不同,“国学”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广义地说它是指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清代以前不会将传统学术称为“国学”,“国学”是与“西学”相对而言的,它是西学东渐以后的产物——因“西”而有“东”,对“他”而称“我”。在与西学的对比中才凸显了传统文化学术的独特性,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才发现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传统文化学术这才有了“国学”之名。

有些父母可能急切地想问,学了国学对我们的孩子有什么用?小孩将来很可能选择理工科,学这些人文科学的东西干什么?不管你的小孩学什么专业,很多基本的人文素养是通用的,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名校,都要系统地开设很多人文必修和选修课。一个人能否成才,不是一个纯智力问题,而是主要取决于人的志向、心态、毅力和韧性,数学、生物、电脑、机械对它们无能为力,这些素质要靠人文科学来养成。即使培养纯智力的因素,人文科学的作用也无可替代。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文素养的确能让人富于灵气和诗意。国学经典能让小孩想象更为丰富,感觉更为敏锐,观察更为细致,它还能丰富孩子的语言,增强孩子的记忆。

另外,各民族的文化本质上是相通的,古人早就懂得“东海西海,心同理同”,受传统文化的浸润越深,接受西方现代文明就越容易。“五四”前后那一代学贯中西的大师,正是小时候对民族经典烂熟于心,后来学习西方文化才得心应手,这样才有了他们那“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心胸与眼界。

这套书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小学生呈现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既能丰富他们的文化历史知识,又能全面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也使他们逐渐树立刚健进取的人生态度,还使他们能“坐言而起行”。

根据小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兴趣,程度从易到难,解读由浅入深。如前两册选篇较少,诗词部分也只有品读,没有不易理解的注释及翻译。全套书内容从自然到社会,从群体到个体。如第一册四个单元分别是“天地”“动物”“植物”“才艺”,遵循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古训,好让刚上学的小孩认识大自然。第二册四个单元分别是“佳肴美味”“日月穿梭”“季节轮转”“建筑风物”,侧重点也是自然变化与风味风物。三、四册各单元分别为“善于学习”“和睦亲友”“尊敬师长”“以诚待人”“了解时令”和“体万物”“有智慧”“练勇气”“展谋略”“长相忆”,第三册的“和睦亲友”“尊敬师长”和“以诚待人”,主要是让小孩学习与群体相处,而第四册的“有智慧”“练勇气”“展谋略”等,则是讲个体的长智和修身。五、六册各五个单元,分别是“广心胸”“拓思维”“当自律”“享生活”“叹聚散”和“辨是非”“做自己”“有担当”“通文艺”“富情思”,无论是“拓思维”还是“辨是非”,无论是“广心胸”还是“有担当”,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让每个孩子能成就自我——既成人也成才。

每一单元分为三讲,每一讲又分四个板块:“名言佳句”用世代相传的格言警句,作为该讲内容的“关键词”,学习起来便于把握要领,学习以后又有助于写作;“诗词诵读”是与主题相关的经典诗词,“国学”通常都偏于“意义”说教,诗词诵读则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意味”形象,在理解之中又加上体验;“国学故事”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有益也有趣,让小孩读起来像看动漫一样捧腹大笑;“知行合一”设计了一些活动和游戏,让小孩参与其中并乐此不疲,让他们从“知道”进而能“做到”,实现“知”与“行”的完美统一。

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后代,就有什么样的未来。衷心希望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修习《国学经典诵读》以后,彬彬有礼却不矜持拘谨,人格独立而又敬业乐群,仁爱博雅而又豪迈奔放,博闻强识而又想象丰富,继承传统而又勇于独创……

是为序。

戴建业
2020年5月17日夜 8BxDjboOlR654RbyB6ab53D4ZJD1zxH+VECvieqptPoqQ9efUrTR+9xR/MDpFv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