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猿揖别,到人类文明诞生,工艺文化起源最早,又延续不断。当人类对第一块天然石进行加工使其合使用的时候,原始先民的工艺创造活动便开始了。中华古代,“工”意近“技术”,“艺”意近“才能、技能、本领”,“工艺”合成为双音词,指向“手工工艺”或“手工技能”。《新唐书·阎立德传》记:“父毗……本以工艺进,故立德与弟立本皆机巧有思。”可见,“工艺”一词,中华古已有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学原理的不断被发现、手工技艺的不断被创造,中华先民的工艺创造活动也愈来愈丰富。工业化时代到来以后,大而至于航母、宇宙飞船等的制造,无不由工艺活动产生。那么,本书的论述范围是否大而至于航母、宇宙飞船的制造呢?显然不是。
中华先民的工艺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东周,工艺活动与工程活动并无区分,春秋时《考工记》将工程活动、车辆制造活动统统囊括在考工范畴之内。其时,“国有六职”——王公、大夫、百工、商贾、农夫、妇功,百工包括建筑工匠、车辆制造工匠,被排在第三位,地位高于商贾、农夫和妇功。随着人类智能的开发,木机进入了工艺加工。汉魏,建筑工程、水利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先民生活需求也愈来愈复杂,愈来愈精致,渐渐,建筑营造成为既需要专门技术又富有审美意匠的庞大工程系列,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各各被独立管理,独立记录。近代,指向生活用品艺术加工的“工艺美术”一词,从日本辗转进入了中国。
由上可见,人类工艺活动从工艺、工程不分,到工程制造独立。当代,人类工艺活动从操纵木机以手工技艺制作,到电动机械、电子机械介入产品加工,“工业设计”大举进入了实用品制造行业,同时进入了工艺美术品制造行业。这是人类科技进步、人类生活用品需求量空前扩展的必然。于是,“工艺美术”“工业设计”各自成为独立学科,工艺美术史研究进入了科学研究的层面。玉器、陶俑、佛像等不具备实用功能,因其加工过程所需要的特殊技能,约定俗成归入工艺美术;纯供欣赏的牙雕、核雕、犀角雕以及附属于建筑的雕刻等等,因其加工过程手工技艺的高难度,被称为“特种工艺美术”,也约定俗成归入工艺美术。本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热潮,手工艺人频繁出镜,民间美术如泥人、剪纸、风筝、绒花、灯彩等,不再是民间即兴创造而越来越具备了专门技艺性,也为工艺美术史特别是手工技艺史所记录。本书梳理记录的对象,正是江苏工艺美术、民间美术中流传有绪的手工技艺,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
早在商末,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因让位“奔荆蛮,自号句吴”,太湖流域便走上了文明开化之路。东周,这里拉开了吴越争霸的大幕:春秋时以吴国居胜,吴王阖闾曾经是春秋五霸;战国时,越国取代吴国,雄踞于江南约百年而为楚国击败。两汉,江苏地望为刘姓宗室王势力范围,宗室国中,强者能与朝廷争胜。西晋永嘉南渡,推动江南经济文化走上了繁荣昌明的道路。东晋继东吴于建康(治今南京市)建都,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六朝疆域内,经济全面繁荣,文化全面领先。隋朝,大运河通航,中国的政治中心虽然还在中原,经济中心却移到了江南。安史之乱使北方士族再度南迁,也使江苏地望的文化一步一步具备了融会南北的性格。因叛军未能进入江淮,中唐时候的江淮更加富庶。唐五代至北宋,江南成为皇室用品的专门供给区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南手工技艺的长足进步。南宋,都城南迁使江南经济更趋繁荣,江南手工技艺成为全国手工技艺翘楚。如果说元代前期文化中心在大都(治今北京市),元代后期,文化中心复归江南。永乐皇帝以应天(治今南京市)为都城,十九年(1421年)才迁都北上,因此,明初三朝手工技艺的成就,主要是在南京及其周边取得的。明都北迁以后,南京作为留都,政治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手工业和商业却更为迅猛地发展了起来。明中晚期,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经济极度繁荣,士大夫文化蔚成体系,加之江南人喜变求新,江南手工技艺奇巧,花式百端,其中不小的部分背离了它作为生活日用品的用途,装饰化、陈设化、纯艺术化了。康熙、乾隆各六次南巡,使江南文化高潮又胜明代。由于江宁织造、两淮盐政、苏州织造与清廷特殊亲密的关系,苏州、扬州、江宁工匠常年为清廷制造御用物品,“苏州工”“扬州工”就此名动京城。近代,苏州因太平军战事余喘未息,扬州因票盐法的实施和水路运输的衰落迅速衰败,上海一跃成为远东国际化的大商港。靠上海出口的提携,江苏手工技艺文脉未断,作品在世界博览会频频亮相,为中国手工艺术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江苏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为今人留下了无可计数的不可移动古迹、可移动文物和传世文物。如春秋吴国地面遗迹和地下文物,两汉广陵国、楚国地面遗迹和地下文物,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计十朝都城在南京及其周边遗留的地面遗迹、地下文物、传世文物等;加上唐代扬州、明代苏州、清代扬州风流冠绝全国,不可移动之古迹星罗棋布,可移动文物不胜枚举。南京博物院作为中国第二大博物馆,藏品达42万余件,集江苏古代文物精华之大成,其中,国宝级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总数在200件以上。南京博物馆作为南京市第一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0余万件。镇江市博物馆藏品中,以吴国青铜器最具特色,六朝青瓷、唐宋元金器、宋丝织、明清书画等各有千秋。苏州博物馆以北宋二塔所出、明代吴门画家绘画、明清苏工工艺品享名;扬州博物馆则以汉墓出土漆器与明清八刻、清代扬州八怪作品取胜;徐州博物馆藏汉画像石与汉王陵出土文物数量极丰;常州博物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件、国家一级文物51件,尤以区内出土良渚玉器、宋元漆器压阵;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遗址瓷器堆积层令人震撼;常熟博物馆藏玉器数量既多,时间跨度又长,虞山派书画专馆陈列自成特色。其他如:无锡博物院藏品特色在于钱裕墓出土文物、紫砂器、泥人与近现代书画,武进博物馆藏品特色在于良渚文化玉器与土墩墓陶瓷器,江阴博物馆藏品特色在于宋元明金器,句容土墩博物馆藏品特色在于各土墩墓出土的陶瓷器,江宁博物馆以三国青瓷、明代沐英墓出土金器自成特色。它们共同印证了辉煌灿烂的江苏工艺文化。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遴选机制;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全球第一批19种“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5月,中国国务院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颁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手工技艺138项,占非遗项目总数的1/4以上。2007年,江苏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指向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江苏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受到有关部门和媒体空前重视。
本书从江苏版图上实用审美并无分野的史前工艺活动开始叙述,随文明演变的脚步、行业分工的细化,渐渐指向手工制作的、与实用紧密关联的、有审美意匠的手工技艺。遵循现代学科分类规范,同时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本书记录梳理的范围限定在江苏手工技艺与民间美术,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江苏手工技艺流变和文化特质不厌其详进行梳理记录。江苏手工技艺不单通过典籍,更通过实物记录、通过工匠手艺流传了下来,所以,一部江苏手工艺史,囊括了文物实录、典籍记载和活态技术三大部分。本书对文物实录、典籍记载和活态技术三大部分予以同等重视、同等记录。砖瓦、兵器、农船、农具等的制造,非为寄托情感,不带审美目的,不在本书记录的范围之内,当由科技史详细记录;化工合成材料机器产品制造,产业化、集成化、程序化的人工材料工艺美术产品制造,不在本书记录范围之内,当由工业设计史详细记录。雕版印刷不属于指向造物的工艺美术,却有专门的手工技艺、固定的手工流程;雕版年画既有专门的手工技艺、固定的工艺流程,又属于民间美术。所以,本书对雕版印刷、木刻年画的手工技艺予以记录;对缺少历史渊源的新型手工技艺、未成地方符号的小微手工技艺,恕不罗列。
中国古代长期是农耕经济的社会形态,农业社会缓慢形成的手工技艺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符号。迨至今日,江苏省仍然是中国手工技艺最为丰富、品种最为密集的地区,许多手工技艺已经固化成为该城该镇该乡的名片与符号。在时代发展的动态脚步中,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江苏手工技艺折射出各时代江苏各地区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折射出江苏各地区的历史人文变迁。现代,江苏传统手工技艺在全国仍然首屈一指,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对江苏版图上的传统手工技艺加之以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对于传承江苏文脉乃至中华文脉,对于传承手工技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加以弘扬创造,有着不待言说、填补空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