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神仙体系的建构

葛洪在道教信仰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率先论证了仙人的存在。我们知道,儒家一直恪守“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实用理性传统,孔子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教育学生尽心于人事,而不要沉迷于六合之外、虚无缥缈的鬼神之事。而道教思想其旨归在于通过修炼成为神仙,因而神仙的存在对于道教理论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建构道教神仙系统,葛洪就要先论证神仙是实际存在的。葛洪在《论仙》一篇中以问答的方式回复世人对神仙存在的疑问,问者提出“神仙不死,信可得乎?”答曰:“夫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故三五丘旦之圣,弃疾良平之智,端婴随郦之辩,贲育五丁之勇,而咸死者,人理之常然,必至之大端也。”这即是说,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圣人、智者、辩才及勇士没有不最终走向死亡的,这是必然的规律,“故不可为者,虽鬼神不能为也;不可成者,虽天地不能成也。世间亦安得奇方,能使当老者复少,而应死者反生哉?”针对世人对“神仙”与“长生”的怀疑,葛洪称:“虽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毕见焉。虽禀极聪,而有声者不可尽闻焉。虽有大章竖亥之足,而所常履者,未若所不履之多。虽有禹益齐谐之智,而所尝识者未若所不识之众也。万物云云,何所不有,况列仙之人,盈乎竹素矣。不死之道,曷为无之?”他认为,人的感觉经验的有限性导致人不能洞察世间的万事万物,因此,我们不能从狭隘的经验出发去否定未知的世界。葛洪正视世界的纷繁复杂,认为“万殊之类,不可以一概断之”,生物界中都有破茧成蝶、龙蛇之变、龟鹤长存等种种神奇之事,那么,作为“有生最灵”的人修仙不死也不足为奇。葛洪在论证了人不能从感观经验出发去否定神仙存在之后,又从正面列举了许多古籍中所记载神仙的存在之事例,如曹植记载左慈,“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常云可五十年不食”,董仲舒《李少君家录》中少君尸解成仙之事,刘向所撰《列仙传》记载有仙人七十多人,凡此种种,皆是古人所见所闻之成仙例证。普通人之所以难以睹见成仙之事,多是因为“神仙幽隐,与世异流,世之所闻者,犹千不及一者也”。为了让更多的人相信仙人的存在,葛洪整理了各种“仙经”、“服食方”、“百家之书”以及先师、耆儒之说,整理出《神仙传》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

不过,仅仅论述仙人的存在是不够的,原始道教的信仰是驳杂的,既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王母娘娘这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也有一些地方信仰,如土地公公、龙王爷、河神等等,道教中这种多神信仰最终导致信徒的信仰薄弱,宗教也就失去了虔诚性与凝聚力。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由于缺乏类似佛教中的佛陀、伊斯兰教中的默罕默德、基督教中的耶稣等这类明确的创教者,道教的神灵信仰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着极其复杂的文化背景。从最早产生的天师道来看,其信奉的主神是“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简称“太上大道君”,这种信仰主要源于先秦道家思想“道”的概念,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道成为化生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师道信奉的“大道”在民间传布的过程中逐渐与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相联系,化作所谓的太上老君。到了两晋时期,葛洪在著作中创造了道家至高神“元始天王”,从《枕中书》的记载来看,“元始天王”的原型是民间神话中的“盘古”,有开天辟地之功。到东晋南朝时期,由于道教还未形成统一的教派,分散的道教理论家们创造出众多的道家神灵,比较著名的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虚皇天尊、妙行真人、五方帝君、西王母、西城王君等,这些神灵从名字上看,有的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的来源于各地区和各民族的神话,它们还不可避免地受到盛行于南朝的佛教影响,如“天尊”的称呼就是源于佛教语汇。

由于道教没有一个像佛教那样秩序井然的统一信仰体系,这使得道教的传播受到限制,且难以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教派,难以与佛教相抗衡。陶弘景在道教信仰体系的建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认为在道教信仰的神仙当中,“虽同号真人,真品乃有数;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级千亿。若不精委条领,略识宗源者,犹如野夫出朝廷,见朱衣必令史;句骊入中国,呼一切为参军。岂解士庶之贵贱,辨爵号异同乎”。为了能够“比类经正,雠校仪服,埒其高卑,区其宫域”,陶弘景专门梳理了魏晋以来道教诸神纷繁变化的名号,撰写了《真灵位业图》,构建出一个清晰的、秩序井然的道教神灵信仰体系。陶弘景搜罗了道教中的七百多位神灵,对此,任继愈先生做了如下归纳:

按从上天至地下的次序,将诸神依此排列为七个阶层;每一阶层有一位主神排在中位,其余诸神则分列于左位、右位、散仙位和女仙位。第一阶是以中位主神“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为首的玉清境三元宫诸天帝道君(共29名);第二阶是以“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首的上清境诸神(共104名);第三阶是以“太极金阙帝君李宏”(即太平真君)为首的上清太极金阙诸神(84名);第四阶是以“太清太上老君”为首的太清境诸神(174名);第五阶是以“九宫尚书张奉”为首的诸天曹仙官(36名);第六阶是以“右禁郎定录真君茅固”(即中茅君)为首的诸位地仙(共173名);最后,第七阶是以“酆都北阴大帝”为首的阴曹地狱诸鬼官(88名)。

以上神仙阶等在中国思想史上都有着一定的开创性意义,对后来的道教思想、文学创作都着深刻影响。陶弘景所建构的神仙体系改变了道教繁杂的多神信仰体系,建构出完整的道教神灵系统,在此系统中,他仿照人间的社会等级,将神仙纳入不同的等级序列,每一等级中都设一位为首的主神,而在各主神中,又以元始天尊地位最高,这就使得道教向着“一神教”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道教神仙体系当中,陶弘景吸收了儒家的纲常伦理和等级秩序,是儒道调和的一个重要体现。 FiarGsY3JmU8pPl2LuZj/E73u9rPDGLycs0WQfLfot0ANEQdW0N9uAspXMKU1I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