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邹律回春

刘向《别录》:燕有寒谷,黍稷不生,邹衍吹律,暖气乃至,草木皆生。

译文

刘向《别录》里说:燕国有个寒谷,黍稷都不能生长,邹衍在那里吹了一回律管,暖气就吹入寒谷,草木于是都能生长了。

端月

《索隐》曰:“秦二世三年正月,以避秦始皇讳,改名端月,至汉始易。”

楚俗立春日,门贴宜春字。唐人立春日作春饼、生菜,号春盘。

《史汜·索隐》里说:“秦二世三年的正月,因为避秦始皇名‘政’的讳,被改名为端月,到汉朝才改回来。”

译文

楚地风俗是立春那天,在门上贴“宜春”的字样。唐朝人在立春那天制作春饼、生菜,被称为“春盘”。

元日

译文

伏羲置元日。汉武置岁元、月元、时元。

伏羲才开始设置大年初一。汉武帝设置了岁元、月元、时元。

人日

宋富郑公于正月七日朝见,真宗劳之曰:“今日卿至,可谓人日。”

宋真宗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

晋人日造华胜相遗,剪彩缕金插鬓。

译文

宋朝郑国公富弼在正月初七朝觐皇帝,宋真宗慰劳说:“今天您来了,可以说是人日了。”

宋真宗下诏以正月初三为天庆节。

晋朝在正月初七人日这天制作“华胜”互相馈赠,剪彩色布条插在女人鬓发上。

桃符

黄帝于元旦立桃板,门上画神荼、郁垒。尧时献重明鸟如鸡。国人利宝鸡,户上悬苇索,插符。三代异尚,夏插茭苇,即今插芝麻秸。殷螺首以谨闭塞也,一名椒图。周桃梗。

译文

黄帝在元旦这天竖起桃木做的板,在门上面绘画神荼、郁垒两位神明。尧帝时代有人献来重明鸟,长得像鸡。国人珍爱这只鸡。门上悬挂着苇绳,插上桃符,夏商周三代尊尚不一样,夏朝门上插茭苇,就是如今插的芝麻秆。

殷朝用螺首来看护门户,又称作“椒图”。周朝用的是桃木偶。

屠苏酒

屠苏,庵名。汉时有人居草庵造酒,除夕以药囊浸酒中,辟除百病,故元日饮之。其饮法:先少者,后老者。以少者得岁,故先之;老者失岁,故后之。

译文

屠苏,是一个草庵的名字。汉朝时有人居住草庵里酿造酒,三十晚上用药囊浸入酒里,据说可以预防各种疾病,所以大年初一喝它。饮用的方法是:最先让年纪小的喝,最后让年老的喝。意思是小孩一年比一年大,是增加年纪,所以先喝;老年人则一年比一年老,是减少寿命,所以后喝。

椒觞

元日取椒置酒中饮之,谓之椒觞。以椒为玉衡星精,服之令人却老。

周制迎春。唐中宗制迎春彩花。

译文

正月初一那天取来花椒放置酒里面饮用,称作“椒觞”。因为花椒被认为是玉衡星精,喝了能让人年轻。

周朝开始设置迎春的仪式,唐朝中宗年间开始制作迎春仪式所用的彩花。

元夕放灯

以正月十五天官生日放天灯,七月十五水官生日放河灯,十月十五地官生日放街灯。宋太宗淳化元年六月丙午诏,罢中元、下元两夜灯。

译文

正月十五是天官的生日,所以这天放天灯:七月十五是水官生日,所以这天放河灯;十月十五是地官生日,所以这天放街灯。宋太宗淳化元年 (公元990 年) 六月丙午下诏书,命令中元、下元两夜禁止放灯。

金吾不禁

《西京杂记》:“西都京城街衢,有执金吾晓夜传呼,以禁止夜行,唯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译文

《西京杂记》记载:“西京长安的街道有执金吾昼夜巡逻宣告,禁止夜里在路上走,只许正月十五夜里让金吾宽松禁令,十五夜前后各一天,被称作‘放夜’。”

卯刚

正月卯日,佩卯刚辟邪。唐制:正月下旬送穷,晦日湔裳。

译文

正月的卯日,佩带“卯刚”辟邪。唐朝制度规定:正月下旬“送穷”,三十号去水边洗下身衣服。

青藜照读

元夕人皆游赏,独刘向在天禄阁校书。太乙真人以青藜杖燃火照之。

译文

元宵节晚上众人都出门游玩,唯独刘向在天禄阁校勘书籍。太乙真人把青藜杖点成火炬为他照明。

花朝

二月十二日谓之花朝。俗传是日为百花生日。徐文长考是十五日,谓的确不差。东京以是日为扑蝶会。

译文

二月十二日那天被称作花朝节。民间相传这天是百花的生日。徐渭考证后认为应该是十五日,他考证得确实不错。东京汴梁城将这一天定为“扑蝶会”。

探春

《天宝遗事》:都人士女,至春时,郊外为探春之宴。

译文

《天宝遗事》记载:京都的百姓,到春天的时候,喜欢在郊外开探春的聚会。

飞英会

范蜀公居许,作“长啸堂”,前有荼 ,花时宴客,有花落酒杯中,饮以大白,举座无遗,谓飞英会。

译文

蜀郡公范镇住在许地时,建造了“长啸堂”,堂前种有荼 ,开花时宴请宾客,如果有花落在谁的酒杯里,就灌他一大杯酒,宴会上没有一人遗漏,被称为“飞英会”。

斗花

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士女斗花,栽插以奇,多者为胜。皆用多金市名花,以备春时之斗。

译文

长安城一到春天,游赏的风气特别盛。有钱的男女互相攀比花卉,种植栽培以珍奇繁多的胜出。他们往往都提前花大价钱购买名贵的花,以预备春天斗花用。

花裀

开元时,学士许慎,春日宴客花圃,不张幄设座,使童仆聚落花铺坐下,曰:“吾自有花裀。”

译文

开元年间,有个叫许慎的学士,每到春天就在自家花园里请客,既不搭棚子也不搬凳子,只让年轻的仆人捧来许多落花放在客人屁股下面,说:“我们自有花做的垫缛。”

移春槛

开元中,富家至春时,以各花植木槛中,下设轮脚,挽以彩 ,所至牵引,以供观赏,号移春槛。

译文

开元年间,富人家一到春天就把各种花种在木栅栏里面,栅栏下装有轮子,前面用彩绳子系着让人牵着到处走,让众人观赏,这被称作“移春槛”。

护花铃

宁王春时纫红丝为绳,缀金铃,系花梢。有鸟雀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号护花铃。

译文

唐睿宗长子宁王李宪一到春天时就让人把红丝搓成绳子,上面缀着金铃,系在花树枝上。每当有鸟雀飞到枝上,就让园里的官吏拉扯金铃的绳子吓跑它们,这被称作“护花铃”。

禁火

《十六国春秋》:石勒下令寒食不许禁火。后有冰雹之异,徐元曰:“介子推帝乡之神也,历代所尊,未宜替也。”勒从之,令并州复寒食如故。

译文

《十六国春秋》记载:石勒下令说寒食节不许禁止生火,后来便下了冰雹,让人奇怪。徐元说:“介子推是帝乡的神明,历朝历代都尊崇他,不应该废除禁火的习俗。”石勒便听从这个建议,让并州恢复寒食节的旧风俗。

寒食

冬至后一百六日谓之寒食,以介子推是日焚死,晋文公禁火而志痛也。

译文

冬至以后一直经过一百六十天被称作寒食节,来历是介子推在这天被山林大火烧死,晋文公便让百姓禁止生火以铭记这一悲痛之事。

雕卵

周制,季春雕卵斗鸡子,始为寒食戏。

译文

周朝的制度:农历三月在鸡蛋上雕刻花纹互相比斗,从此以后就变成寒食节的游戏活动之一。

玄宗制,寒食秋千舞。

后唐庄宗制,寒食出祭。

译文

唐玄宗规定寒食节要进行秋千舞的活动。

后唐庄宗开始规定寒食节要上坟的习俗。

拜墓

唐制,清明拔河戏、踏青,士大夫拜墓。

译文

唐朝的制度:清明节要有拔河游戏,要出城踏青,官员要扫墓祭祖。

上巳

洛阳上巳日,妇女以荠花蘸油,祝而洒之水上,若成龙凤花卉之状则吉,曰油花卜。

祓禊,起于汉成帝。三月上巳日,官民皆祓禊于东流水上。禊者,洁也,于水上盥洁之也。巳者,止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

译文

洛阳城每当上巳节那天,妇女们用荠菜花蘸上油,边祈祷边洒在水面上,如果变成龙凤或者花卉的形状就代表吉利,被称作“油花卜”。

祓禊,这项习俗起于汉成帝。农历三月份的上巳那天,官员和百姓都要在向东流的水边“祓禊”。“禊”的意思是洁净,要在水面上把身体洗干净。巳是指停止,邪祟的疾病被赶跑,祈祷大的幸福到来。

踏青

三月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侍臣于是日进踏青履。王通臾诗:“结伴踏青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译文

三月的上巳那天,皇帝会赐宴于曲江池上,京都的人们会在曲江池边祓禊和饮酒,踏踩青草,叫作“踏青”,侍臣在这一天进献踏青的丝履鞋给皇帝。王通叟的诗说道:“结伴踏青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柳圈

唐制,上巳祓禊,赐侍臣细柳圈,云:“带之免虿毒瘟疫。”今小儿清明戴柳圈,本此。

周公制,上巳女巫禊于水上。郑制,上巳溱洧祓除,秉兰招魂续魄。

译文

唐朝的制度规定,上巳节时举行祓禊活动,同时赐予侍从大臣们细柳环,并说:“戴上可以预防毒虫和瘟疫的侵害。”如今的小孩子在清明节戴柳环,源于这里。

周公制定制度,规定上巳节时女巫要在水边举行祓禊活动。郑国的制度规定,上巳节在溱水、洧水边祓除不祥,要手拿兰草花为去世的人招魂续魄。

流觞

兰亭流觞曲水,不始于兰亭。周公卜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诗曰:“羽觞随波。”

译文

兰亭的“流觞曲水”,并不是始于王羲之那时候。周公在洛邑选房址的时候,把酒杯放在流水上漂浮,这是“流觞曲水”的来由,所以《诗经》逸诗里说:“羽觞随波。”

社无定期

一云春分后戊日为春社,秋分后戊日为秋社。春社燕来,秋社燕去。一云立春立秋后第五戊为社日。

译文

有一种说法认为春分以后的戊日是“春社”。秋分以后的戊日是“秋社”。春社时燕子从南边飞来,秋社时燕子从北方飞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分别是“春社”“秋社”。

梅花点额

刘宋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点额上,愈媚。因仿之,而贴梅花钿。

译文

南朝宋时有个寿阳公主,人日那天躺在含章殿屋檐下面,梅花飘落,落在了她的眉间,显得越发妩媚动人。后来宫女和民间妇人都仿效,开始贴“梅花钿”。 trZ2Nfh3mCdJL9cDDBL1e3HMo1hjh2d46jPPolJAYxMEJPET6qsaB9uBH+82605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