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旧序

文有悬 笔立就、倾泻而出,又复至精至妙者,韩文公《祭十二郎文》 是也。文有久已脱稿、日改月更、千锤百炼,至数十年而始为定本者,欧阳文忠公《泷冈阡表》 是也。袁了凡先生以韩欧 之笔,具韩范之才 ,将其生平所得,著此四训;以数十年修身治性、日新月盛之阅历体验,又加数十年字锻句炼之润饰,故其文精深而博大,其理中正而精微。

“改过”“积善”两篇,是正文;“改过之法”,发挥“诸恶莫作”“积善之方”,细讲众善奉行;“立命之学”,是现身说法。

一篇大文,惟谦者肯反躬内省;惟反己能自讼其过;惟自讼,庶 改过不吝;惟改过,斯善事真切;惟善真,然后可以立命。故首从“奉母命,弃举业习医”“既信孔公数,淡然无求”“后听云谷教,转移定数”叙起。此三段,公之所谓“谦则受教有地也”。夫以鹤立鸡群之俊秀,肯弃青紫 如敝屣 ,不独其品之高,而其孝亦可知矣。袁母命子语,宛如《泷冈阡表》“我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一段语,表太夫人之贤,于此亦可见矣。公之信孔公数,非漫 信之。必待试其数,纤悉皆验,然后深信不疑,而遂起读书之念。何等谨慎!孔公起数,必待其考校名数皆合,然后再卜终身;使他由目前之不爽 ,以坚其久远日后之信。何等稳重!

云谷教了凡改过曰:“将向来之相,尽情改刷。从前习气如死却,从后日新如重生。”在公听之已了了,而岂常人所能领会?故于“改过之法”一篇中,反覆痛切言之,传“耻”“畏”“勇”三个方法,讲“事”“理”“心”三层难易。又恐人自谓无过可改,将蘧伯玉 改过一段,以证“人必有过,自不察耳”。云谷教了凡积善,曰“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毋将迎”“毋觊觎”数语,在了凡已尽得其旨矣。仍恐人不穷理,自谓行持 。岂知造孽?故于“积善之方”篇,细论深辩之。文分三大段,段每十小股。首叙往事十条,以证因果不爽,为后人之效法;次论精理十六层,以防冒昧承当之错误,终标十大纲,以统领乎万德。公自叙行持,由勉强以臻自然。首誓三千善,历十余年而始克告竣。次许三千,只四年而已满。复许万善,止三年,而以一事圆之。可见初行似不胜其难,行之既熟,自有得心应手之乐。人亦何惮而不为哉?

自“孔公算余”至“世俗之论矣”一段,先将立命一结,“汝之命”承上文,起下六想、六思、改过三小段余波。文虽余尾,而言则愈紧,意则愈切。六退想,就宿命上教之谦德。此文以谦始,以谦终,而末明提一“谦”字,故以谦德之效为终篇。上半篇,写丁、冯、赵、夏四君谦德。读之,如见其人。下半叙“畏岩不逊,遇道者改过”一段,是一篇小立命。道者,宛然一云谷。畏岩何幸遇之?云谷摄淡然无求自谦之了凡易,道者折有求自满之畏岩难。觑得准,打得重,责其心气不平,文安得工?直探骊珠 ,使其不得不服。既服,而请教焉。教之转变,积善立命,仿佛云谷与了凡语。呜呼!茫茫天下,何处得逢宗匠如云谷、道者两人乎?即或遇之,亦要受得起这般辣手。庶不负善知识一片菩心也。敢不勉哉?“内思闲 己之邪”,顺接“日日知非”一段,以起下“改过之法”一篇文字,赞叹云谷,归结“立命”本题。

故“四训”不独为千古名言,亦千古妙文也。此略言其段落耳。至于言外之旨,字中之意,非言可尽,细读之自会。

注释

①悬:提。

②《祭十二郎文》:唐代文学家韩愈对其侄十二郎的一篇祭文。

③《泷冈阡表》:宋朝欧阳修在他父亲死后六十年,所作的墓表,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祭文之一。

④韩欧:指唐宋八大家之唐代的韩愈与宋代的欧阳修。

⑤韩范:韩指宋代的韩琦,范指宋代的范仲淹。二人同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当时,边疆传颂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⑥庶:近,差不多。

⑦青紫:典出《汉书》卷七十五《夏侯胜传》。本为古时公卿绶带之色,因借指高官显爵。亦指显贵之服。

⑧敝屣:破草鞋。

⑨漫:模糊,糊涂之意。

⑩不爽:指没有过失。

⑪蘧伯玉:即蘧瑗,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封“先贤”,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一位。

⑫行持:佛教语。谓精勤修行,坚持不怠。

⑬骊珠: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⑭闲:防备。 +dFYOs+00Xsym9Hhw8BTGsxwSvdtG9MEpSwbJZYkY9hybAOGSFM9W9QUjP/KOa6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