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异军突起的中国式管理

究竟是谁提出了“中国式管理”,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向这个方向前进的人大概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学者。他们希望从范式层面去颠覆传统的管理,但这类学术成果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反思,而非具体的操作方法论。即使有若干的管理场景可以支撑这类哲学层面的反思,但零散的“管理艺术”并不足以从体系上改变一个组织。在现实中,几乎没有企业愿意为一个“中国式管理”的咨询项目买单。

第二类是培训师。中国式管理更像是他们课程里的点缀,时不时引用一句《论语》《易经》中的话会瞬间提升课程的档次。同样的一个观点,本来可以用简单的话语说出来,但如果后面跟一句“古人云”,会让受众瞬间服气——人家可不是乱说,古人都这样说。这群人依然无法为企业提供成体系的方法论,却好像一个个的“接引者”,将企业家引到了“经典古籍”里。培训师随着经济的上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们覆盖了大量“分散市场”,满足了无数体量不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家的自我提升需求。显然,这类“中国式管理”的喊话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三类是企业家。MBA、EMBA课程里的工具失效让他们更愿意独辟蹊径。说起来,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家确实试过管理工具,也发现了这些工具的漏洞,迷惘之下走向“中国式管理”;另一种则可能是企业家根本没有尝试过管理工具,基于对自己过去成功的自信,他们本能地希望“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后者来说,庞大的现代管理科学体系显然太复杂,他们哪有时间从头学起。既然如此,与其和一群不接地气的MBA比拼不落地的管理概念,不如投身真正的“大智慧”。

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学者们对于中国式管理的思考既没有替代管理学的旧范式,也没有渗透到应用层面,依然是在学术细分领域内孤独地起舞。另一方面,有实战主义情结的老板们忙于市场,埋头前行,笃信自己,所以才有若干自以为是的“中国式管理”冒出来。一个典型事例是,企业家都喜欢对外界说:“我们的管理方式独一无二,没有人能看懂我们。”哪有那么多“看不懂”?只是他们没有往外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培训师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鸿沟中游刃有余,学术界无法也无暇对他们的内容进行证伪,而企业家还真有自己的需要,所以培训师赚到大钱的并不在少数。

但是,随着一些标杆企业的成功,中国式管理开始异军突起,大有成为主角的趋势。这些耳熟能详的“现象级企业”包括海底捞、德胜洋楼、胖东来、苏州固锝等。它们的管理普遍都有如下特点。

◎或多或少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借力,有高举高打的“善念文化”;

◎“善念文化”大多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强调秩序和伦理;

◎老板秉持善念,拥有大爱,疯狂释放激励,威信极高;

◎员工不仅训练有素,而且不计代价地投入;

◎企业内人际关系和谐,员工普遍感到特别“幸福”;

◎企业的产品是细分市场内的王者。

大爱无疆的老板、不计代价的激励、无限投入的员工、亮眼的业绩……这类“反常”的现象最容易点燃媒体的热情。在一篇篇纪实文学一样的案例报道中,这类企业成为明星,其被包装为“中国式管理”的范本。到了这一步,似乎大道至简,管理上的工具完全可以让位于“善念”了。 TndiEUlrqb1UjHmszGluUxU+EKsYG3h0ahQBegIo7kwqzho1ViKAIkMQKoOWImu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