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员工要什么

要想让企业文化管理起作用,取决于两点:第一,了解员工要什么;第二,用一种“塑造文化”的方式让员工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一致。但遗憾的是,在现实情境中,这两点都没有办法满足。

认可企业文化管理的老板,都喜欢假设人性,喜欢想象员工的需求。什么是老板们想象出的那种员工呢?老板们喜欢不断地用Y理论 来为自己背书,他们强调,金钱只是员工追逐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激励模式的效果是衰减的(边际效用递减)。

他们喜欢举一个例子:一群小孩砸一户民宅的玻璃,户主多次劝说,软硬兼施,孩子们仍然继续捣蛋。于是,户主对孩子们说:“这样吧,你们来砸,砸中一块我就给你们一元钱。”孩子们砸得更起劲了,也如约拿到了奖励。过了两天,户主降低了奖励额度,砸中一块玻璃给五角钱。孩子们没有那么积极了,但仍然继续砸玻璃。又过了两天,户主说:“我没钱了,给不了奖励了。”孩子们就不干了,这户民宅再也没有被骚扰过。

说到这里,老板们开始理直气壮:金钱激励是不可持续的,还得靠文化。于是,他们纷纷帮助员工寻找“人生的意义”。务实一点的,将团结、求实、拼搏、奉献等口号挂上墙。一大帮咨询公司因此而致富,它们更像广告公司,而企业文化的咨询项目几乎成了一门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的“好生意”。境界“高”一点的,老板们开始引经据典,将自己打造为“世外高人”。事实上,他们都在“想象”员工。

过去,老板想象员工是“信徒”。 看着员工在“佛堂”潸然泪下,老板以为员工也开始“皈依”了。但现实是柴米油盐,当员工从“佛堂”回到现实,一切又被打回原形。有一件趣事,在一家名义上笃信稻盛和夫的企业里,大家开始相互埋怨,都说对方不够“敬天爱人”,不遵守稻盛哲学。当每个人都扛起道德大旗时,指责就会无比激烈。本来是一个心理契约,只要有一个人不遵守,游戏就玩不下去。当大家的信仰开始崩塌,要想再建立,就不容易了。

现在,老板又开始想象员工是“创客”(maker)。 他们认为,“90后不在乎钱,他们只在乎个性、好玩”。他们眼中的90后就是一群“小鬼”,心中根本没有把他们看作和自己平等的人。90后员工呢?他们根本没有感觉,自然是我行我素。 90后在乎个性、好玩,但90后也在乎钱,他们要有个性、好玩地赚钱,这才是现实。

时至今日,一些中国的企业家仍然“高居庙堂之上”,只听得到顺耳的声音,去“想象”他们的员工,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那些想象中的判断,但事实上,他们想象出来的那种员工是不存在的。 1Iiimaer+gojRr4TTKjlBDg98f0X6Hqxvp+/QXpdPAPu1y1NheVccfODN/LXzB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