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失效的考核“神器”

按理说,当每个部门、团队、个体都被绑定了数字,他们的行为应该都指向一个方向,公司的战略协同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KPI管理存在天然的硬伤,并不能驱动战略协同。

一方面,KPI管理不是一个市场化的激励工具,它具有天然的“弱激励基因”。

根据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收集到的样本数据(样本包含近百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企业),我得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首先,大多数企业中个人薪酬的40%是与绩效挂钩的可变工资(考虑不同管理层级的平均数)。

其次,每个人的可变工资(上述“40%”)中,绩效考核真正能够引起的变化在5%以下。这个“5%”的数据来自我设计的一个名为“激励真实指数”的算法。 通过对企业考核场景进行分析发现,理论上绩效得分可以在0~100分之间完全浮动,但实际上企业的考核现状是,很大一部分得分都会“按部就班”地送给员工,成为无效的考核部分。

最后,每个人的薪酬中,仅仅有2%(40%×5%=2%)以下的实际变动部分,这显然无法激活员工。

我的结论是,除非引入拍脑袋的“强制分布”的下策,否则KPI管理之下的企业实际上还是在依靠岗位(升职诱惑)而不是绩效进行激励。

另一方面,由于上下级之间信息天然不对称,KPI管理的方式始终算不上有效。这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第一,确定指标一般是采用“下级上报,上级认可”的模式,但下级一定不会上报自己不可控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往往又是验证业绩的关键。所以,指标层层下沉但层层耗散,最后底层的指标加总并不等于顶层的战略目标。我辅导的一家企业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某年年末的KPI考核中,80%的员工都完成了自己身上的所谓“KPI”(有的成绩很优秀),但公司业绩下滑了50%(营收、利润双降)。最后,相关人等被老板一顿痛骂。

第二,即使指标准确了,也很难确定科学的目标。按理说,科学的目标一定是让员工“跳起来摸得着”的,但谁又能确定哪个刻度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由于根本找不到标准,“定目标”就成了一个痛苦的博弈过程,上级要“压”,下级要“躲”,都在“拼演技”。

第三,即使指标准确、目标科学,数据也会出问题。当下,除了基于IT平台的互联网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未能把工作变成数据流。所以,KPI的结果都是通过报表由下属向上级报送的,而下属天然就具有“报喜不报忧”的动机。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考核培训经理执行培训项目的“学员满意率”,结果次次优秀,但这位经理实在不放心,一次就将原始问卷翻出来抽查,结果发现没有一次的得分与原始数据对得上。原来,统计问卷的工作量太庞大,培训经理认为上级不会详查,于是就随便写了个数字。

第四,即使指标准确、目标科学、数据真实,员工也还有一大堆客观原因作为借口。KPI管理是要激励员工的主观努力程度,但绩效是主观努力程度和客观环境共同的结果。我观察到的大多数情况是,面对一个十分努力但绩效不佳的员工,很少有上级能“痛下杀手”。

其实,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天然不对称,即使不断加大投入,让这个“对付”下级的监督系统变得越来越精密,上述问题依然无法根除。一旦进入KPI考核的“套路”中,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工资包(下发的预算),在看似严谨的工具中折腾几下,让老板放心,自己安心地拿到全额工资。市场在哪里,用户是谁,谁关心呢? XjhidDUGeKdIbjOYbcEIo7Skyka4SJMvziVbia2RNHveC96wYV2bYy2PZv6G9vM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