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走上神坛的KPI管理

一路走来,KPI管理经历了两个维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体系。

其一是越来越走向精准量化。 KPI管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据考证,这一方法最早来自德鲁克 1954年的著作《管理的实践》,其中专门提出了设置目标的管理方法。德鲁克认为,“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那么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目标管理方法被提出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其后,它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推广,被公认为是一种加强计划管理的先进科学管理方法。

后来,为了让考核更精准,管理学者们提出应将企业的目标尽量翻译为指标(indicator)。因为,目标的考核是用里程碑(milestone),这是不精确的,而指标的考核是用数字,这是精确的,这就进一步让管理走向“科学”。

其二是越来越走向平衡量化。 事实上,企业在工厂制的时代,最倾向于考核生产效率。而后,财务指标开始进入KPI系统。早在1903年,杜邦火药公司就开始使用“投资报酬率”法评价公司业绩,将业绩评价对象从内部生产效率扩展到公司整体业绩。杜邦火药公司的财务主管唐纳森·布朗(Donaldson Brown)甚至将投资报酬率发展为一个评价各个部门业绩的手段,并发展出了“杜邦指标体系”(杜邦系统图)。

在工业经济的后期,随着信息化趋势的抬头,财务化的KPI开始受到挑战,人们甚至认为企业过度关注财务指标会导致忽略真正的竞争力。1990年,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一家研究机构诺兰诺顿(Nolan Norton Institute)资助了一项为期一年的研究项目——未来的组织绩效衡量。这个项目由诺兰诺顿的CEO戴维·诺顿(David Norton)挂帅,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担任学术顾问,12家来自制造业、服务业、重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企业参与了研究。研究者们发展出其他评价维度,形成了财务(financial)、客户(customer)、内部运营(internal businessprocesses)、学习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四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平衡计分卡”(见图3-1)。由此,企业从内至外产生价值的全过程就都有了KPI的覆盖,计量了所有的“关键要素”(而不仅仅是财务)。在此之后,各类“计分卡”满天飞,它们大都是秉持这种逻辑的变种工具。

图3-1 平衡计分卡

资料来源:卡普兰,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为[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13. 2/Z2irHEd9tFTLsf1dAC+nMrmT2sIllemwTU628LV/NAM5zIrk3YWvHOJQerFFF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