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形态包括了旅游合作的主体、领域、内容、结构。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可分为政府、旅游企业、其他社会和民间组织和个人。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包括金融、文化、政策等多个国民经济的相关产业,涉及面广泛而全面。从区域旅游合作的结构来看,首先是从微观角度上进行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客源市场互换、交通连线、建设等层面的联合。其次,是以形成条带状合作区的形式进行区域旅游合作。除此之外,就是进行跨界的区域联合,通常以互送游客、互相投资、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展旅游合作。在此基础之上,可将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从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1-1 区域旅游合作的三个阶段
区域旅游合作空间模式是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区域空间联系、区域旅游经济的条件下形成的。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的形成,是在区域经济与旅游一体化的外界条件作用下,旅游系统各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杨荣斌等(2005) ,从旅游地理学角度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结构模式,并提出点轴发展模式、单核福射模式、双核联动模式、核心边缘模式和网络互动模式。五种发展模式无论从产业联系还是空间扩散角度来看,都具有一定先后序列关系,这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和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化的产物。
图1-2 区域旅游合作五种典型的空间模式(杨荣斌等,2005)
1.点—轴模式
该模式是以发展轴为沿线,向两侧的增长极核辐射的发展模式,如沿丝绸之路各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单核辐射是以某个具有较强旅游吸引力的地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合作模式,如以省会城市为中心所形成旅游城市圈。双核辐射模式是在两个发展较好的增长极核之间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拓展,形成资源互补,市场共轭的合作关系,如大连与沈阳之间的区域旅游合作。核心边缘模式是由竞争力较强的核心地区向外有层次辐射带动所形成的旅游合作模式,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水平较高,如珠三角核心城市群所形成的旅游辐射带动圈。网络型模式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高级形式,具有多核心多层次的梯级网络机构,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程度较高,旅游市场较为成熟,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理想化形态,如长三角的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2.旅游中心地模式
旅游中心地是在目的地体系中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强游客集散、旅游与游憩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功能的城市或集镇(吴必虎等,2010) 。由此可将其分为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中心集镇两个部分,旅游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格局中处于核心龙头地位,对周边旅游地(景区、景点)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而旅游中心集镇一般本身作为中心吸引物、或者捆绑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区而自身作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而存在。根据旅游城镇的服务功能强弱和辐射范围大小,旅游中心地表现出鲜明的等级差异性,作为高级中心地的旅游中心城市为区域内次级中心地旅游中心集镇提供服务,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空间层次结构的旅游中心地体系。
图1-3 旅游中心地体系空间结构模式
从上图可以看出,旅游中心地模式其实是一个城市旅游地域系统,城市或集镇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点轴扩散结构模式
将点轴结构模式应用于地域旅游发展中,其中的点即是旅游中心地或重点旅游区,其中的轴就是连接各个中心地或旅游区的旅游交通廊道,既可以作为旅游交通衔接轴,亦可作为旅游产业发展轴。旅游地域系统的点轴扩散结构模式是在时间积淀的结果,从最初的较为孤立的旅游中心地或者旅游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交通廊道与其他中心地或旅游区建立关联,最终扩散形成具有一定网络体系的空间结构。
图1-4 点轴扩散空间结构模式
由此可见,旅游地域系统点轴扩散结构模式是在旅游中心地基础上的延伸,并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从中心城镇延伸至重点旅游区。对一个区域发展旅游来讲,不一定从中心城镇的点进行轴线扩散,也可能从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区进行扩散,而且中心城镇与旅游区是互动关联发展的关系,而非时间先后关系。如黄山市的汤口镇,一方面作为重要旅游中转地,补充服务着遗产地黄山;同时黄山旅游的发展,也推动了汤口镇的旅游型城镇化发展,形成新的吸引物。
4.旅游目的地模式
冈恩(2005) 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地带模型,即一个发育较为成熟的旅游系统空间应由对外通道、入口、区内连接通道、吸引物组团、服务社区等5个方面的空间要素组成。这一模型实际上是一个“社区—吸引物”地域综合体,其中吸引物组团由一系列吸引物组成,是旅游目的地满足游客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社区是提供餐饮、住宿、购物、交通集散和信息服务等接待服务的中心地;旅游通道决定了目的地的可达性,为旅游地提供客流输送服务,并将社区与吸引物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地带。
图1-5 旅游目的地地带模型(Gunn,2005)
此外,网恩根据旅游地空间关系,还将旅游目的地划分为三种类型:A.都市型(Ur-ban)、B.放射型(Radical)和C.扩展型(Extended)第一类是典型的都市旅游目的地,吸引物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周围,类似于旅游中心地结构模式;第二类是“社区—吸引物组团”地域综合体,中心城镇与乡村、旅游区一体化,形成一个城市区域旅游目的地,是对都市旅游目的地的二次放大;第三类是第二类的扩展,随着区域旅游的发展,在城市边缘地带发展出独立的旅游目的地,而城市承担着旅游中转地的功能。
图1-6 旅游目的地地带的三种类型(Gunn,1988)
5.区域旅游结构模式
网恩在区域旅游规划理论中,将区域旅游空间划分为社区—吸引物综合体、流通廊道以及非吸引物腹地三个地理单元。其中社区—吸引物综合体亦称为目的地地带,一定数目的旅游目的地通过游览通道在区域空间上的串联整合便形成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如下图1-7)。该地域系统模式是在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基础上,对客源市场、旅游交通与旅游吸引物等方面的更大地域尺度上的整合,适用于跨省市地区、国家某一区域乃至国家等尺度的旅游地域系统。
图1-7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模式(Gunn,2005)
对于区域内的非吸引物腹地,在客源市场需求的指引下,通过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输入,有可能发形成新的社区—吸引物综合体,即旅游目的地。
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的参与主体是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旅游从业人员等。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开发”就是在共同的开发理念下,实现区域旅游物质资源的整合协调开发和区域旅游服务水平标准化建设。因此,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开发模型构建的框架是“理念统一是前提,物质资源开发是核心,旅游服务标准化是支撑,旅游市场开拓是动力”,发展理念的载体是区域旅游产业定位和形象定位,资源开发载体是旅游产品规划与设计,旅游服务标准化载体是企业服务质量和地区旅游公共服务。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发框架的主要构成要素总结为:区域旅游产业战略规划、区域旅游产品功能体系、区域旅游市场开发一体化、区域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区域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政策体系,以六大体系相互协作、协调整合,构建了“六位一体”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模型(图1-8)。
图1-8 区域旅游经济“六位一体”开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