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与形势

(1)土地整治目标已从单纯追求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向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转变。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以农地整理、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等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治已经成为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罗文斌,2011;刘海楠等,2015)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重大成效。国外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已经朝着综合化、生态化、规范化、科技化以及多样化(王军,2011;张正峰,2007)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目标(郭飞,2013),也从最初的单纯追求补充耕地数量向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注重综合效益(高淑梅等,2013)转变,土地整治建设逐步向以生态农田建设、修复土地、改善人居环境等为目标的绿色化土地整治阶段转化(郧宛琪等,2016),向“永续发展、要素整合、全域协同”(严金明,2016)迈进。土地整治研究也更加综合化、内涵化(吴次芳,2011)和多元化(刘彦随等,2008)。

(2)土地整治研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越来越关注其生态环境效应。

土地整治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科学研究,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与农业(Yaslioglu et al.,2009)、农村(Sklenicka,2006;Lerman et al.,2006)发展的关系(Lerman et al.,2007),土地整治模式(吴兰田等,1998;张正峰,2007;赵伟等,2010),土地整治效益(Miranda et al.,2006;Niroula et al.,2005;Njoh,2006),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成生权等,2013),土地整治差异研究(Sklenicka,2006),土地整治评价(苗慧玲等,2013),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研究(David et al.,2003)以及土地整治相关专项规划(刘彦随等,2008)等方面。目前,土地整治研究在两个方面呈现出了明显特点:一方面,多元化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土地整治的定量评价研究,GIS可视化(李原存,2013)、SWOT分析(Yan,2015)、能值分析(刘元芳等,2013)、格序结构(刘瑞卿,2012)、综合评价等方法与模型(金晓斌等,2006)在土地整治发展、模式、评价(周生路,2006)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土地整治潜力、耕地质量、生态评价(Frolenkova et al.,2014)和经济评价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另一方面,整治的资源、环境效应(罗文斌,2011)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王军等,2016)。当前及未来,以“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为导向,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土地整治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郧婉琪,2016;严金明,2016)。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维护粮食安全、促进用地节约集约等的同时,应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土地整治与其资源环境效应的有机耦合已成为共识。

(3)当前土地整治资源环境效应研究对象和时空局限性明显,难以全面反映其产生的资源环境效应、反馈指导区域土地整治的优化布局。

现有土地整治研究与生态、环境等(Pa akarnis et al.,2010)的关系愈发紧密,既丰富了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同时在完善、规范与指导土地整治的实践活动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樊荣,2011;潘珍妮等,2012;姜珊,2014)。但是,现有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直接限制了土地整治深入、可持续的发展。①空间上,已有研究着重评价土地整治地块(王瑷玲等,2011;王超等,2010;杨维国,2011)、项目实施区域(鲍海君等,2009;程晋南等,2009;程久苗,2002;崔邢涛等,2004;冯应斌等,2008;胡渝清等,2007;刘建生等)的整治前后变化,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效应(杨绪红等,2013)关注不足,今后应注重从项目区、地块尺度向区域尺度延伸,注重土地整治项目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效应;②时间上,已有研究大多针对整治前后效应(刘世梁等,2012)进行分析,国内缺少长时间尺度和对不同时期、不同工程项目叠加效应的分析与探讨;③研究对象上,已有研究主要针对政府有立项、资金支持的项目,而对没有明确立项(张蚌蚌等,2013),但对耕地数量、质量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土地整治行为(Yaslioglu et al.,2009),却鲜有考虑;同时研究中缺少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罗文斌,2011),从而忽视整治后农业生产力潜能发挥的条件和动力,不能表征区域土地整治的综合程度或水平;④内容上不管是整治活动本身还是效应评价上,对单个指标如规模、投资,单个效应如资源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环境效应(张贞,2009;田劲松等,2011;喻光明等,2008)研究较多,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机理分析不足(黄燕等,2013)。

(4)大丰市土地整治活跃且形式多样,也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城市,是土地整治资源环境效应的理想研究区。

研究区大丰市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城市,其生态理念全面体现在绿色农业、绿色教育、绿色工业、绿色城建,这一局面在中国独此一家,被命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21世纪议程典型示范市等,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实验区”。大丰市是江苏省最早开展大规模土地整治的县市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首个国家级土地整治项目“大丰市四卯酉闸南荒地开发项目”立项、获取批复并开展以来,十余年来,大丰市各部门已经开展的各类土地整治项目涉及区域面积已经占到其行政区域面积的40.68%,其中国土部门组织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占到了区域内所有已经验收项目的92.08%,土地整治必然对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张正峰等,2013)、农业生产力、区域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土地整治活动活跃、资源环境相对高要求的现实(成生权等,2013;何如海等,2013),使得大丰市成为研究土地整治资源环境效应的理想区域,在此区域开展土地整治与资源环境的作用机制、影响机理研究更为迫切,更能为类似地区开展土地整治活动提供实践指导。 JPUIQ2BK7D5OBxHaTKGF5qhD7BjnUp+40urd1z3NiKZvf4B87T7bRLZcEWbIwd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