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千帆竞发向大海
——“通航射阳港·放飞新梦想”系列报道之活力港口篇

这一刻,声震海空的打桩机、推土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挺拔的橘红色门机;这一刻,气势如虹的挖泥船、吹沙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乘风破浪的万吨巨轮;这一刻,尘土飞扬的泥土地、砂石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疏港通道;这一刻,建港工人嘹亮的号子声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祝贺射阳港通航的声声喝彩……

10月1日,一个让鹤乡百万干群翘首以待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承载着鹤乡百万儿女希冀与梦想的射阳港万吨级进港航道正式通航,她打开了江苏沿海中部出海新通道,拉近了射阳与世界的距离。

射阳,面对的将不仅是黄海,而是整个世界!

科学论证,描绘深水良港“新蓝图”

激烈的辩论,科学的论证,射阳港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将射阳港建成深水大港。

翻看史料,射阳港地处射阳河、黄沙河等4条内河的入海口,与通榆河、京杭大运河相通,河海联运的独特优势无可比拟。上世纪30年代,就有3000吨级的海轮往来于上海和射阳之间,并沿射阳河上溯至阜宁县城一带。

建设射阳港,射阳人一直在努力。早在1978年,省政府就批准盐城在射阳建港。1994年,射阳在全市第一家获批国家二类开放口岸。

然而,由于海洋潮汐作用,洋流裹挟着黄河、长江入海的大量泥沙在这里淤积,距离射阳港海岸2.5公里向外,一道近3公里宽的拦门沙横亘在航槽上。为穿越拦门沙,射阳人曾尝试内河建港、在拦门沙外使驳平台,但都无功而返。

拦门沙、财力有限、货源不足,三大因素成为射阳建港的制约条件。能不能建港、要不要建港,一度让射阳人十分纠结。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射阳新一轮港口建设的希望和激情又重新点燃了。县委主要领导充满激情地发出号召:“没有港口,沿海就是交通末梢;拥有港口,沿海就是开放的前沿。射阳未来的希望在沿海,沿海重要的龙头是港口,要把港口作为沿海开发的头号工程!”

有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有一张云帆,足以笑傲海洋。所谓“支点”“云帆”,其实就是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让机遇变为现实?县委、县政府积极策应国家和省、市沿海大开发战略,抢抓历史机遇,确立了港海兴县战略,按照“聚焦沿海、突破港口、主攻项目”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港口、港产、港城“三港”联动战略。

坚持力量聚合、政策聚焦、要素聚集,集中全县资源合力建港。建设射阳港成为县委、县政府向全县百万人民做出的庄重承诺。

但是,光有决心是不行的,建港更需要科学的论证。

我县邀请交通部一航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上海航道勘察设计院等10多家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参与建港勘测论证,开展海岸稳定性、潮流泥沙等各种数学、物理模型试验,完成了《盐城港射阳港区总体规划》等多个层面、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射阳港泊稳条件好、港口腹地广阔、河海联运优势明显,拦门沙完全可以通过建导堤、疏浚航道的办法解决。”各路专家的意见高度一致。

建港手续的报批迅速展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带队跑部去省协调,先后获得地质灾害论证、海域使用论证、水利防洪论证、海洋环评等18项行政支撑性文件。2009年9月7日,终于获得省发改委核准,射阳港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众志成城,打赢港口建设“攻坚战”

射阳港建设是射阳有史以来最为浩大的工程。我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成立集人权、财权、事权于一体的射阳港经济区,抽调最精干的力量充实到港口建设第一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精力倾斜在沿海,他们每天都查看天气预报看港口能否施工,每周都到港口去检查督促一次;率领射阳港经济区、港口局等部门和镇区负责人多次跑部去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坐镇沿海,及时协调解决港口建设中的各种难题……

资金难题是绕不过的坎。工程实施期间,我县走市场化运作之路,全力破解资金难题,保证了港口的顺利建设。

将5万亩芦苇地经营权抵押给银行,融资1亿多元;通过滩涂发包,获得收益3000多万元;以施工单位的信誉,向中行广州海珠支行融资2亿元;加上港口公司的融资平台,共组织了约5亿元建港资金,建成了双导堤。又采用BT模式,由青岛海西重机有限公司制造、概算0.5亿元的4台门机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正式投入使用;码头后方场地工程概算3.2亿元,由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公司开工建设,已建成钢材、南侧煤炭、件杂货三块堆场……

县领导和射阳港经济区负责人多次跑省、跑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去年获得交通部专项补助资金1.211亿元,目前正在申报二期补助资金。

在发现民营企业建港的路子难以奏效后,我县果断决策由政府主导,面向全国招标,选择全国专业性航道建设王牌施工单位——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实施导堤、航道、码头建设工程;选择国家大型综合施工企业——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开展码头后方陆域堆场建设。

“码头工程时间紧、难度大,我们这支建设队伍冬战严寒、夏熬酷暑,连续奋战了一年时间,保证了工程如期竣工。”负责万吨级码头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王金国介绍说,“今年2、3月份实施码头桩基横梁工程时,每天潮汐间可作业时间只有3个小时,我们采取候潮施工的办法,只要潮位合适,不管是凌晨三四点钟还是夜晚十一二点,都不顾严寒开始施工。”

在广袤的码头后方堆场上,负责工程的中交一航二公司工程科长张金涛告诉我们,堆场场地有很大部分是航道疏浚的淤泥吹填形成的,土质承载力差。他们创新技术破解难题,运用“加土强夯”和“井点降水”的办法硬化土基,最多时400多人常住施工现场,不分昼夜赶进度,仅用了5个月就在“烂泥巴”里建起了钢材、南侧煤炭、件杂货三块堆场。

百年梦圆,铺就三港联动“黄金道”

2009年8月,射阳港进港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2011年3月,射阳港深水航道整治双导堤工程正式启动;2012年2月,射阳港进港航道疏浚工程实施;2012年9月,总投资4.6亿元的万吨级通用码头工程开工建设;2013年5月,总投资5.16亿元的射阳港港区物流园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奋斗,如今,总长12.5公里南北导堤如同两条巨龙伸向大海,在进行了550万立方航道疏浚后,形成底宽80—160米,长7.2公里,水深-8米的深水航道,一举攻克拦门沙;吹填成陆5000亩,形成30公里岸线资源;两座长337米、陆域纵深510米的万吨级通用码头雄踞港口;两台45吨位和两台25吨位的门式起重机稳稳矗立在码头之上;满载1万吨集装箱的“新海悦号”货轮和2万吨原煤的“万祥899号”货轮停泊在万吨级码头;开阔的后方场地已经建成钢材、南侧煤炭、件杂货三块堆场;宽阔、平坦的省道S329东延连接码头、货场的道路上……

“我们电厂是港口万吨级航道通航的最大受益者。航道未建之前,1500吨的运煤船趁潮进港来回驳运,运输成本较长江沿线及其它沿海电厂高出70元/吨。2011年底双导堤建成后,航道自然冲刷加深,3000吨运煤船可经过射阳港直接开到电厂码头。现在万吨级航道建成了,万吨货轮直接进港,按照一年用煤量300万吨计算,每吨节省35—40元运费,一年下来可节省运费1亿元!”射阳港电厂总经理陈顺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谈到港口的发展,射阳港经济区党工委书记王旭东更是踌躇满志:“万吨港口通航了,我们要加快申报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让外籍船顺畅通关,在更高层次上发挥港口的积极作用。我们在目前完成进港航道一期整治第一阶段工程和一期万吨级码头建设的基础上,还将重点实施进港航道一期整治第二阶段工程,对射阳港进行扩容升级,尽快形成3.5万吨级通航能力。航道按照万吨级起步、中期实现5万吨级、远期达到10万吨级的通航能力建设;规划建成31座码头,其中‘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建设5千吨级码头4座,万吨级码头5座,5万吨级码头2座。预计到2020年,射阳港年吞吐量将达到2400万吨、集装箱15万TEU;开辟到日、韩、台湾、东南亚等地的近洋航线,努力把射阳港打造成国际航运干线港。

繁忙的港口,广纳四海潮涌、五洲云霄;广阔的工业区,四大产业蓬勃发展、活力四射;崭新的港城,服务港口、配套港产,充满无限生机;“三港联动”,托起了春的播种、秋的收获……射阳,正阔步走向港海经济新时代。

(2013年9月) KI5THxluCpe5LgTRrtSbWe4kjYLI2X74+6hS55mHbFicLqiplq8oIHtRYvHx88x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