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砥砺奋进奏凯歌
——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年中大盘点

1月2日,总投资5亿元的五环高档面料项目在纺织染整服装工业区盛大开工;3月5日,由台湾杰腾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兴建的江苏杰冉游艇制造项目在海通镇隆重奠基;6月30日,东莞(射阳)数控机床暨电子综合产业园首批入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年初以来,我县项目推进捷报频传、好戏连台!

打开我县今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更是令人振奋: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8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11.1%;税收占比达83%,列全市第二;国税中的工商各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8%、30.7%,均列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项指标增幅在全市进位。

新型工业撑起县域经济“四梁八柱”

在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我县进一步确立“3+2”的产业发展体系,县级层面重点发展纺织染整、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能源及其装备、新型建材产业,经济开发区侧重发展精密数控机床、电子信息、高端纺织产业,射阳港经济区侧重发展新能源及其装备、食品加工、新型建材产业,纺织染整服装工业区侧重发展高端染整及装备、高档面料等产业,努力走出一条放大优势、错位发展、壮大产业之路。

走进市纺织染整服装工业区,由全国印染行业前十强——江苏沙印集团投资兴建的沙印工业园里一派繁忙,多条德国进口的印花生产线全面投产。悦达染整、盛泽高档面料染整、七彩纺织、尚嘉印染等一批企业生产车间机声轰鸣,各类机器高速运转。荣泽、亿昌等两个市的三百工程项目顺利竣工验收,沙印热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纺织产业迅速前延后伸,实现了由单一的棉纺向纺织—织造—染整—面料—服装“龙”型经济的精彩跳跃,园区已形成“龙头大、龙身强、龙尾长”的发展格局。

现有企业是区域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增长点。今年以来,全县工业经济紧紧围绕“扩大总量、提升质量、突破项目、优化结构”的要求,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和契约式扶持,加大要素协调,优化发展环境,工业经济经受到了严峻考验。我县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2亿元,同比增长11.8%;实施技改扩能项目58个,累计投入12亿元;实现开票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20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共帮助11家企业争取到科技贷款1700万元,顺利通过“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县”验收。

6月30日,总投资60亿元的闽商(射阳)国际石材综合产业园项目在射阳港经济区盛大开工。此情此景,令射阳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人感慨万千:“从去年10月份通过代理招商得到项目信息,11月份邀请客商来射考察,同时派驻专人全力跟踪服务这个项目,先后8次对该项目进行考察、洽谈,赴多地调研,还专门形成调研报告,帮助项目方更加全面地了解投资射阳的巨大潜力。终于在4月15日完成签约,今天正式破土动工。”

我县牢固树立“项目为零、一切为零”的理念,始终坚持把重大项目推进作为第一抓手,扎实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进一步聚集力量、聚合要素、聚焦政策,重抓项目会审、重抓项目服务、重抓项目推进、重抓工业项目招商、重抓项目审批、重抓督查考核,通过创新思路,拓展领域,健全机制,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重大项目突破势头良好。我县成功引进辉山乳业、闽商石材产业园、东莞数控机床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投产亿元以上项目7个;列入市“三百工程”的项目中有8个通过市竣工验收;港口2座万吨级码头已经正常运行,一类开放口岸申报取得新的进展。

工业经济无大不强,无小不稳。我县制定出台了《射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为全民创业“遍地开花”松绑助力,编制《创业服务手册》,推动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全民创业提供“一窗多能”服务。同时,我县深化创业培训,上半年集中组织开展创业培训28期,培训786人;活化创业融资,上半年各园区创业服务机构累计帮助创业个人和企业担保融资3亿多元。1—6月份,全县新发展私营企业67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442户,新建标准厂房8.1万平方米。

特色发展加快农业强县“迈进步伐”

6月6日,省农委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片测产验收组一行10人来到四明镇新南村联耕联种的现场,对成熟的麦子进行实打实收的测产。经过一个小时紧张忙碌的测算,最后专家组宣布:联耕联种田块小麦亩产量达1031斤。测算结果高出了全县小麦统计年报的亩产191斤,比去年同期高出了272斤。权威的声音让受测田块的主人顾正亮开心地笑了,曾经的疑虑也荡然无存:“去年村里动员我参加联耕联种,我差点就打了‘退堂鼓’,今天这个产量让我吃下了‘定心丸’。照这样算下来,我一季麦子每亩可以增加收入414元。”

小麦亩产1031斤、单季增加收入400多元,是联耕联种交出的最直接、最生动的答卷。去年秋播以来,我县探索创新联耕联种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继获得“2013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之后,再获2013年“江苏农业创新十大举措”之首。今年上半年,我县按照市委朱书记“因地制宜、配套跟进、稳妥有效、不搞‘运动’、不搞一刀切”的批示要求,在夏季推广中坚持“不重形式重内容,不重速度重质量”的原则,以高标准落实联耕联种面积11.5万亩,建立128个商品化育供秧基地,新增插秧机1150台,示范推广了钵苗移栽机、无人植保飞机、激光整地机等一批新农机。

走进国家级“菜篮子工程”——合德镇凤凰万亩蔬菜基地,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连片的日光温棚内各种瓜菜翠色欲滴、清香四溢,菜农们在大棚里采摘,去田头市场交易,忙得不亦乐乎。

我县按照“做大基地、做优园区、做响品牌和做强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一园三基地”建设,制定了药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在完善升级射阳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基础上,加快合德凤凰、海河有机果蔬、临海大蒜三个国家级菜篮子蔬菜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9.8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9万亩,蔬菜在田面积达47.4万亩,产量76.8万吨;春蚕茧产量6.24万担,跃入全省第三,成为全省唯一增量县;全县家禽、生猪稳定发展,总量分别为2068万羽、88万头;植树总量141万株,成片造林1.08万亩,金海林场再建3200亩;粮食生产按照攻单产、增总量的思路,以粮食万亩高产创建为载体,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夏粮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52.6万吨,比去年增加10.6万吨,为再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奠定了坚实基础;渔业总产量8.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8.4亿元,同比增长8.5%;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7015元,同比增长11.5%。我县正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我县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今年以来,我县围绕蔬菜、大蒜、中药材、水产品等主导产业,成立专业招商小分队,利用招商会、展销会等平台,推介我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吸引客商到射阳投资。我县实施“多位一体”招商机制,重点推进产业集群专题招商,对10万头奶牛产业化、特庸茧丝绸一体化、海河果蔬园光伏电站等项目实行跟踪服务、跟踪协调、加速推进。全县上半年招引和服务农业项目19个,开工项目6个,引进台资100万元美元建成创汇林500亩,完成农产品出口创汇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3倍。

实事工程提升城乡群众“幸福指数”

炎炎烈日,走马鹤乡,全县区域供水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县通镇的184公里一级供水管网全部铺设到位;县城老水厂提标工程即将完成;成功处置镇村小水厂143个,处置率达83%;改造二级管网697公里、三级管网3800公里,分别完成总任务的71%、54%,经济开发区、特庸、兴桥、长荡等镇区的二、三级管网改造基本结束;已有8个镇区实现区域供水,其余镇区将在今年年底全部实现区域供水……

“现在我们就跟城里人一样拿‘工资’啦,老两口每个月加起来能拿1000多元,生活过得不要太惬意哦!”7月20日,在四明镇徐庄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内,67岁的三组村民张国胜一提到新农保就立马打开了话匣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笔笔民生投入在改善着民生,一批批实事工程在温暖着民心。我县坚持民生优先,深入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让全体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城乡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就业服务开通“绿色通道”。我县组织开展了集中招聘、巡回招聘和送岗位到农村支持联耕联种等服务企业用工、服务劳动者就业活动30多场次,170家用人单位进场设点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1000多个(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8500多人;日常劳务集市成为永不闭幕的招聘会,为2100多求职人员提供职介服务,为企业招聘1200多人。县政府出台了公益性岗位开发使用管理办法,投入再就业资金820万元,用于就业困难对象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和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奖补。

社会保障擎起“幸福大伞”。我县出台了《射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整合了新农保和城镇居保制度,调整完善筹资标准、待遇提高、丧葬补贴、新老农保衔接、重度残疾人及计生失独家庭补贴等政策,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到每月90元,并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标准每年上调10%。建立了退休人员医保待遇稳定保障制度。全力做好全省城乡大病保险示范建设工作,制定出台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统一筹资标准,取消最高封顶线,提高补偿待遇。认真贯彻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政策,人均月养老金增加195.2元。社会救助抓覆盖,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720元提升到820元;五保供养抓提标,及时对农村五保供养提标,集中供养每人每月492元,分散供养每人每月400元。

民生文化铸就“精神盛宴”。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四位一体”全覆盖,数字电视整转今年完成1.5万户,全县累计已突破20万户,整转率达85%。“全县新春群众文艺调演”“新征程·新梦想——元宵文艺演出”“书法名家、书法童星送春联”“文化惠民巡演新春走进双山集团慰问”等节庆文化活动红红火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文艺巡演”,安全生产、法制教育等专题演出走进社区、村组开展巡回演出;文化四送工程普惠于民,完成下乡送电影1462场次、送戏32场次、送图书2000册、送展览100多版次……一个个精彩的活动,让人们品尝了文化发展的丰硕果实;一项项民生福祉,犹如涓涓清泉滋润着人们的精神家园。

海阔潮涌正当时,风劲扬帆启新程。鹤乡百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激情拼搏、砥砺奋进,全力谱写中国梦的射阳精彩篇章。

(2014年8月) mg6fJblz0304iInk+tDunmQEsp5SzRqL4Mgcj865bIeLp1XeZve0UN5BYMZqj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