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绿色引领,奏响科学发展“最强音”
——我县探寻后发崛起绿色增长之路纪实

六月的射阳,到处绽放着绿色魅力。工业园区,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田野,平畴万顷,绿意葱茏;公路河流,绿龙游弋,翠浪涌动……

年初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党代会上提出的“绿色引领、调转同步、扩量提质、改革创新、奋起直追”的新要求,致力发展绿色经济,全力推动绿色增长、绿色转型、绿色开发,在探寻后发崛起的绿色增长之路上铿锵前行。

调优结构 绿色增长 唱响工业经济“主旋律”

放眼沿海滩涂,高空中风车徐徐转动,地面上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风能和光能在这里转化成清洁能源,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东电网。

走进计划总投资70亿元的辉山乳业全产业链乳制品加工项目建设现场,好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乳品厂仓库、宿舍楼、洗车车间桩基工程全部结束;供电、供汽、供水等管网配套工程快速推进……射阳港经济区负责人介绍说,我县以辉山乳业全产业链项目为龙头,在射阳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占地5500亩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充分利用射阳的啤麦、大蒜、水产、中药材等绿色资源,开展产业招商,打造富有射阳特色的健康产业园。

我县按照“环保生态优先、产业集聚导向、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精心培育机械装备、新能源、生物食品、纺织染整、生态造纸业等新兴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企业和项目向重点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工业企业集中布点、集中治理、集中控污、达标排放。我县坚持生态经济的发展思路,加速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纺织染整服装工业区全面转型,发展生态染整产业,被评为省级特色园区;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先后建成30兆瓦国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和两座总容量5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年发电2.4亿度;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达标考核,新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研究生工作站2家、高新技术产品19个。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滩。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招商引资。”“污染企业一个不要,宁可慢些,也要坚持走后发崛起绿色增长之路!”我县严格遵守生态红线的管控要求,寻求新的符合县情特点的经济发展平衡点,保持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留住低碳高端产业项目,一批超亿元、10亿元的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先后落户,并逐步成长壮大;拒绝高污染、高风险的外来投资项目,强化工业废气整顿治理,严堵污染源头;严格执行环评前置审批制度,坚持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不批、重污染的项目不批,坚决杜绝在新建项目上开“绿灯”、闯“红灯”,未通过环评审批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实行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今年以来,有13家企业因为不符合环保要求被我县婉拒。

念绿字经 走品牌路 演绎农业发展“交响乐”

眼下,走进鹤乡的广袤田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迷人的画卷。海通镇苗木基地,一排排枣树、女贞、紫薇等树木迎风而立、绿意盎然;合德镇万亩蔬菜基地,钢架大棚里瓜果飘香、花卉争奇斗艳,一派生机勃勃;特庸镇大码头村的桑田,连绵数十里,农民养蚕采桑忙……我县念活绿字经,走品牌之路,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业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县加大生态、品牌农业建设力度,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蒜薹之乡、中国药材之乡等称号。“射阳大米”入选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洋马菊花”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范围内共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15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297个,“三品”基地总面积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1.96%。制定一系列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创立了一批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品牌。

我县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生产特点,围绕优质稻米、大蒜、梨果、中药材、蚕桑、食用菌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作物,逐步培育发展十大10亿元特色产业;把“一园区、三基地”作为高效设施农业的重要抓手,在完善升级射阳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合德凤凰、海河有机果蔬、临海大蒜三个国家级菜篮子蔬菜基地。年初以来,我县新建省级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1个,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4210亩,建立33个粮食高产示范片。

又到夏收时节,四明镇新南村的农户少了一份忧虑:零散小田块不会再因为大中型机械受界沟、田埂的影响而使秸秆无处放、还田难。县里全面推广的联耕联种,解决了这些难题,种出了生态效益。我县通过推行联耕联种,使农户的分散田块成匡连片,大型机械进田作业,不仅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还有利于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绿色生产。“联耕联种”经营模式,获得了《求是》杂志“2013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奖。

望见绿水 留住乡愁 谱写美好家园“和谐曲”

“这里真是处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5月20日,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与会人员在射阳观摩时,走在清洁的道路上,望着清澈的河水、碧绿的树木庄稼,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赞叹不已。

去年11月份以来,我县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举全县之力集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截至目前,累计清理陈年垃圾70万吨、疏浚河道5219条共1.2万公里、移位草堆15.1万座。为完善农村环卫设施配套,全县新建环卫设施4.58万处,其中建垃圾池1.58万个、添置垃圾桶3万只,新增环卫拖拉机170辆。建立完善道路、河道、绿化、垃圾、公厕“五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机制后,全县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一场以“建设生态射阳,打造宜居环境”为目标的县城市容秩序综合整治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全县共清除卫生死角12225处,清理垃圾6万余吨,拆除各类招牌700余块,疏导流动摊点1500处,清理拆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2200处。规范的摊、有序的车、宽敞的路、干净的城……县城形象得到了明显改善。我县还以建设“绿色射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主题,以提高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为主攻方向,坚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增量扩绿与增效提质并举,总投入3.89亿元,实施城市绿化工程26项共39个,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新增和完善绿地面积139.9公顷,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扩大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走进盘湾镇南沃村,绿树红花相依相偎,房屋建筑整洁雅致,犹如在风光长廊里漫步;休闲广场上,老人们在闲聊,孩子们在玩耍,温馨惬意、其乐融融……在射阳,像这样的村庄还有好多。为了更好地实现让老百姓“望得见绿、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县坚持把创建生态镇村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条件、人文积淀等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动生态镇村创建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13个镇实现省级生态镇全覆盖,合德、海通、盘湾、黄沙港4个镇已建成国家级生态镇,特庸、洋马、海河等6个镇已通过国家级生态镇考核。

水,还是那片水,却时时涌动着诱人的清;家,还是那个家,却处处洋溢着醉人的美。实干睿智的鹤乡人,坚持绿色引领,在科学发展的大道路上快步前行。

(2016年6月) Ao/T91YHhbKLXgJTIY6aZY5FS6Kes2IQ26HOx8DfxIbWefFDV/7WkgXR5YPH8L7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