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烟消雾散天更蓝
——我县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纪实

炎炎烈日,走马鹤乡,万顷平畴被绿色掩映,充满生机、分外妖娆。仰首是蓝盈盈的天,低头是清粼粼的水,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美好景象。

今年麦收时节,我县张弓搭箭,禁烧秸秆工作动手早,采取大力度“堵”、宽渠道“疏”的方法,标本兼治,往年弥漫空中的滚滚浓烟消失了,禁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止6月25日,我县115万亩麦田已全部收割,在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卫星遥感监测,省巡查组检查通报中,我县均无着火点,是全市较好的四个市县区之一。

上下联动,吹响禁烧“集结号”

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现有耕地面积203万亩,常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135万多吨,秸秆禁烧工作压力不可谓不大。凡事发力,必有契机,再难的工作有了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大头”就下去了,有了科学的方法,就会迎刃而解。

早在3月份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推进大会上和4月份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会办生态县创建工作时,县委主要领导就对今年秸秆禁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5月份,又先后到兴桥镇、千秋镇督查,要求镇村干部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教育和引导,动员村民自觉将秸秆统一运送到收储点进行集中处理,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影响环境的问题。

秸秆禁烧有哪些难度,农机手、农民、收购企业还需政府做些什么?带着这些秸秆禁烧相关的难题,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去基层调研情况。他深入到海河镇烈士村农户家中和农民座谈,走进国能发电厂现场解决实际困难,驱车100多里到良洋农机合作社了解农机购置补贴享受情况,提出在全县建立秸秆禁烧长效机制,出台以奖补农机手为主的扶持政策,推动了秸秆的机械还田和综合利用。

县政府分管负责人先后30多次带领农委、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到镇区调研,指导秸秆收贮点建设工作;走访县收贮点经营业主、草业经纪人,了解收贮量、经营状况及收贮难点。先后专题会办20多次,要求镇区主要领导做好农机具的配备和管理工作,农委做好镇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服务、指导、考核工作,环保部门做好禁烧的调研工作,制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工作方案和禁烧奖补的建议。

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和方方面面的庞大社会工程,单靠某一职能部门是很难完成的。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监察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势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为使禁烧秸秆工作有法可依,我县形成了《关于射阳县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奖补方案》《射阳县2013年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3年射阳县秸秆机械化还田推进工作实施办法》《射阳县2013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

为提高群众的禁烧秸秆意识,使禁烧秸秆工作家喻户晓,调动全社会力量来推动和促进禁烧工作的开展,县环保、农委、水利及妇联、团委等10个部门共同联手,以秸秆禁烧为鲜明主题,先后开展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一系列社会宣传活动。不少中、小学校发动中、小学生“下乡村、走亲戚、到田头、唠家常”,现身说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县报社、电视台、政府信息网等媒体按照天天有声音、期期有报道的要求,播放了电视讲话,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流动字幕,以及县委、县政府和镇区、部门禁烧工作的动态新闻。各镇区在做好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黑板报等常规形式宣传的基础上,有的开出流动宣传车,巡回田间村头;有的自编文娱节目;有的制订村规民约……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禁烧氛围。

标本兼治,打赢禁烧“攻坚战”

秸秆还田每亩能减少肥料投入20元,秸秆离田利用每吨相当于1吨标准煤,禁烧是治标之举,利用是治本之策,只有通过综合利用,实现农民实惠、企业获利,环境才能受益。

6月1日上午,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在海河镇革新村召开的全县秸秆禁烧工作推进会依然如期进行,县农口部门负责人,各镇区农业副镇长,农林中心主任,部分农机手和种田大户共300多人在雨中观摩了麦秸秆水还田、旱还田等五种模式演示……县环保、农委等有关部门联袂组织活动,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方法,到镇区的田间地头巡回举办“秸秆耕整还田作业现场推进会”,把秸秆耕整还田技术鲜活地展现到群众眼前,使之深入民心。

年初,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形成了“在全县13个镇、230个村居全面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耕整还田”的重要决策。利用县内农机企业新研发的实用型机械作业,将秸秆全量收割粉碎,并直接上水浸泡12小时,使麦秸碎秆普遍软化后深耕入土10至15公分。使用机械耕整技术作业既节省了农时,节约了机械成本投入,又增加了后续土壤肥力,使农民亩均减少支出40元左右,有效地解决了全县总量近40万吨剩余秸秆的出路问题。全县20多个农机合作社成为秸秆全量还田的实施主体,与8.5万农户签订机械秸秆还田协议,4000多台农机投入到夏熟秸秆的收割还田作业中。全县秸秆还田总面积接近夏熟大小麦种植总面积的60%。

为使农民群众手中的秸秆有个去处,我县广泛建立了镇、村两级秸秆集中收储点和临时集中堆放点,使秸秆由分散转为集中。在此基础上,简化手续程序,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和扶持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以及能人大户购置运输设备和秸秆打捆设备,开展秸秆市场化收贮与输出。上半年,全县各镇区分别新建了2至5个容量达3000至5000吨左右的秸秆集中收储点,每个村还配套新设了3至4个临时堆放点,全年贮量15万吨。

疏堵结合,筑牢禁烧“防火墙”

禁烧秸秆只有向前,没有退路。必须一手抓“疏”,一手抓“堵”,两手都要硬,两手都不放松。

农村是秸秆禁烧工作的主战场,农民是主体,而镇、村两级是县域秸秆禁烧的行政监管与责任保障的核心。我县在落实禁烧责任和逐级追责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全面推行县、镇、村三级干部“保证金”制度。禁烧督查首次使用GPS定位仪,全天候精准测量着火点的经、纬度,方便及时扑灭和追责。实施24小时全天候联防联动,重点强化县对镇、镇对村、村对组、组对户的“连环式”管控与考核考评工作。实行严密的“村包组、组包户、户包邻”模式,将各村、组干部的具体责任逐一落实到具体农户与田块。将禁烧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镇区主要负责人,定人定村,形成镇干部—包村—村书记—组长—农户的责任体系。

为使今年秸秆禁烧工作的考核、问责工作落实到位,机械还田和秸秆收贮各级奖补资金按时发放到位,专门成立了综合督查组、秸秆巡查组、条线工作组、挂钩联系工作组。秸秆巡查组由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督查组负责全县镇区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着火点情况检查,环保、农委条线工作组分别负责各镇区的着火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督查,挂钩联系部门和单位包保到村组,帮助、指导、考核村组秸秆机械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由县纪委、县政府办、县委办牵头,成立3个综合督查组,县环保、农委派员参加,负责禁烧工作的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对全县第一个出现着火点的镇(区)一次性扣减保证金5万元,同时召开后进典型现场分析会,追究镇(区)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县环保局专门设立“举报投诉热线”,4个巡查组和应急监测、快速反应2个组,实行全天候巡查值守,24小时接报处置,全方位构建秸秆禁烧监控、巡查和调处体系。县“禁烧办”编制《工作简报》《督查专报》,并通过县政府网站,对禁烧工作的进度、典型做法、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一天一报”。

“问天哪得蓝如许,为有源头治理来。”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以疏为主,从源头治理,让秸秆还田,使射阳的天更蓝、地更绿、人更欢。

(2013年7月) lKH+gwaHaGYsy8gz4yAOQoHxv0qwN1lLZxmPRPd/BrUhWujJuKcjaRxOPq1/03g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