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等收入陷阱”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是否也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考虑到“中等收入陷阱”是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停滞问题,本文以Solow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同时在新结构经济学的框架下对其进行扩展,为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基础设置跟不上,始终无法过渡到使用资本劳动比较高的生产方式,即使勉强采用,经济也会较大程度地偏离生产可能性边界,因而无法完成产业升级,经济也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只能停滞在较低的稳态水平。而进一步对亚洲四小龙和拉美国家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如阿根廷)在基础设置投资显著低于跨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如韩国)在基础设置上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理论分析逻辑提供了经验支持。
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而且对中国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如何让基础设置更好地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让基础设置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升级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为此,一方面,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当通过采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并对公共领域进行大量投资以改善硬性基础设置;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相关制度、规制的改革与建设,适时地改善软性基础设施。通过改善硬性基础设施和软性基础设施,让其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升级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降低经济偏离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程度,相信“中等收入陷阱”不会成为一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