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分析主要是以Solow(1956)的基本框架为基础,不过在生产技术的设定上,考虑引入新结构经济学的逻辑,进行两个方面的扩展。
首先,经济发展是人均收入水平持续增加的过程,也是现有产业不断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新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的过程。处于初级发展水平的国家,其要素禀赋结构一般会呈现出劳动力相对丰富,同时资本相对稀缺的特点,因而生产也多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整个生产中使用劳动的比例也会比较高;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中资本积累越来越多,其相对劳动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此时最优的决策就是生产更多的资本相对密集商品,以逐渐取代劳动相对密集商品,整个生产中使用资本的比例会逐渐增加。整个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因此,为体现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同时又为了简单起见,假定生产函数是CD型的且规模报酬不变,一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生产方式: ,其中 和 分别是生产所投入的资本和劳动, 是中性技术进步过程,0<α<β<1。 low生产方式表明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较低,一般会在一国的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使用;high生产方式表明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较高,当一国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使用。可以进一步将生产函数变换为: ,其中 ,若无特殊说明,本文中所有小写字母所表示的变量的定义原则都为: 。
其次,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基础设置 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将基础设置作为经济体禀赋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引入 。基础设置包括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信系统、电力设施等硬性(有形的)基础设置和制度、规制、社会资本、价值观体系以及其他社会和经济安排等软性(无形的)基础设置。基础设置对于一国企业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它能影响每个企业的交易费用和投资边际回报,同时也决定着经济离生产可能性边界有多远。一般而言,企业能够控制其自身的部分成本,但对它们所面临的大部分交易费用却无能为力,这些交易费用主要取决于政府所提供的硬性和软性基础设置的质量。因而对于单个企业来说,绝大多数硬性基础设置和几乎所有的软性基础设置都是外生供给的,无法被企业自身决策所内化(林毅夫,2010)。
在一国发展初级阶段,生产多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农业、畜牧业、渔业等),采用的是传统的、成熟的技术,所生产的产品也拥有成熟的市场,因而生产和交易所需的硬性和软性基础设置不仅有限,而且相对简单初级,经济体的基础设置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能运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而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将逐渐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整个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会变大,经济体所需的硬性和软性基础设置可能会完全不同于较低发展阶段所需的情况。此时若经济体的基础设置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较高的交易费用和较低的投资边际回报会使经济偏离生产可能性边界,即经济中会存在一些资源浪费或者说是存在扭曲。为了刻画在使用较高资本劳动比的生产时经济由于基础设置跟不上而偏离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情况,我们在high生产方式中引入固定生产成本:假设每一期的生产中,生产者都要支付ξ的固定成本,ξ衡量了经济偏离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程度或经济扭曲的程度 。因而前文中引入的两种生产方式变为: 。
根据上文中对Solow模型所进行的两个扩展,下面我们来给出整个模型的设定:
企业使用资本和劳动生产最终产品,存在两种生产方式,它们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不相同,而在使用资本劳动比较高的生产方式中,需要支付一定的固定生产成本(ξ≥0)。企业在两种生产方式中选择其中一种,因而整个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投入等于整个经济体的人口(即完全就业),同时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外生给定为n>0,即有
引入外生的技术进步,中性技术At的增长速度恒定为g>0,即有
考虑一个代表性的家庭,其每期的消费C t 与储蓄S t 满足
其中s为外生给定的储蓄率。
用I t 表示每期的投资,δ表示折旧率,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为:
考虑一个封闭经济体,每期总的投资应该等于每期总的储蓄,即有
(1)到(6)式完整的刻画了整个经济系统,联合上述几式,通过适当的变换,易得到:
为了简便,忽略(7)式左边中系数为g×n的项,可以得到:
(8)式给出了经济体的整个动态过程,通过令Δk t = 0,求出各变量的稳态值,可以得到经济体的平衡增长路径(BGP):
直接对(9)进行求解比较困难,因为参数的不同取值可能使得同时存在多个k ∗ 值满足(9)式。而就像我们将在下一部分详细分析的那样,正是由于可能存在多个k ∗ 值满足(9)式才导致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