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流运作的环境远比国内物流复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内,物流活动的距离更长、单证更复杂、在产品和服务上顾客需求变幻莫测,并要满足各种文化差异。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全球物流呈现出如下的变化新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发展,发展物流业的经济意义越来越明显,其主要表现是:第一,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和改善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有利于加速物资在时空上的有效流动,节约社会成本;第三,有利于提高制成品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能力;第四,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生活水平。
物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证明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据有关统计,欧洲物流营业额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为1460亿美元和1540亿美元,到2005年,这一指标达到2120亿美元。在一项对德国和美国企业的调查中,有71%的德国企业和53%的美国企业把物流放在企业经营第一或第二的位置。为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各国政府制定了各种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从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开展不同的物流产业规划。
伴随着商务界对物流需求的增加,产生了为生产者提供相关服务的物流服务提供者。这些服务提供者无论其名称如何,根据其经营活动和功能都可以被归入“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尽管在目前阶段,生产企业对其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可能带来的降低成本的好处还持怀疑态度,但对一家厂家来说,将物流服务交付给一家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从理论上讲确实是一种控制运作成本的好方法,而且对生产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建立彼此的相互信赖,维护较好的商务伙伴关系有利。发达国家的一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已经取得了厂商的信赖,并获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
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同时欧洲约有24%、美国约有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在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据统计,1994年美国第三方物流业的收入为150亿美元,1996年为250亿美元,而此后,则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
在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中,跨国公司的地位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通过推行全球化策略,跨国公司不断地扩展着其市场和利润,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举足轻重。在跨国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跨国企业对强有力的物流服务体系的需要与日俱增。
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国际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物流的成本,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在国际贸易中,诸如订单、交付凭证以及海关表格之类的国际商业文件,通常属于硬拷贝文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传输,往往还含有许多的误差。但目前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了订货需求的传输速度、生产进度、装运进度以及海关清关速度。
各类国际贸易管制措施的逐步降低、解除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国际物流的壁垒主要是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营销和竞争方面的壁垒,如对国外投资者在进入方面的限制。二是金融方面的壁垒,主要来自于推动物流成长的金融机构的基础结构不完善。没有同物流相匹配的银行、保险公司、法律顾问和运输承运人的业务衔接,更没有相关的法律体系。三是配送渠道方面的壁垒,其主要表现在基础结构标准化和贸易协定等方面在国与国之间存在差异。上述三个方面的壁垒在发达国家之间基本上消除,但发展中国家中还存在,正在逐步消除。
一般地,物流企业过去是提供五项基本服务项目:联合运输、仓储管理及运作、承运人的挑选、运费磋商和运输管理及运作。当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经营发展后,提供的最主要的五项服务内容为联合运输、仓储管理及运作、物流信息服务、产品的回流和存货补充等。对物流企业而言,联合运输和仓储管理及经营是最为传统、最为基本的服务内容,也是物流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生产商对物流服务要求的细化,加之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所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除了上述服务项目以外,一些物流企业还为客户提供诸如订单处理、重贴标签、再包装、产品测试等服务。
经济的发展使各类企业发现只管理它们自己的组织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涉足直接或间接地提供投入的所有上游企业和负责向最终客户交货和提供售后服务的所有下游企业,才能实现高效益。“提供链管理”的出现正是这种认识的体现。而供应链管理的真正实现有赖于物流服务方式的网络化、信息化。现代物流服务的方式正在从以对“物”的处理为基础的物流经营模式向以电子商务为主轴的发展模式转变。即物流的发展方向不是仅仅将物流服务项目作为一项业务来完成,而是作为一种系统来完成。未来物流经营模式在物流的整个价值链中将更加依赖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以形成低物流成本,向客户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机制,实现速度、安全、可靠和低费用的“3S1L原则”。因此,在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物流标识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
在整个物流管理过程中,一个连接紧密的供应链体系是通过诸如采购、生产和销售,再加上仓储、存货管理、运输和信息系统等基本商务运作环节实现的。由于商业运作的复杂性,某一单一的物流服务提供方难以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也无法给客户带来较高的满意度。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解决资金短缺和应付市场波动压力,进而增加营销服务品种和扩大企业的地理覆盖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联合营销和销售活动中收益正成为许多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最流行的结盟方式是与其他物流企业以及仓储、运输、货代、报关代理、空运快递公司、国际分销公司结盟。此外,还有与信息系统公司、制造商、设备租赁商、海运公司等结盟。通过结盟,使企业得以在未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的情况下,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许多物流业经营和研究人员认为,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彼此相互信赖,有效而积极的沟通和信息支付,共同的企业经营目标和凝聚力,技术上的互补能力,双方高层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共同努力等是使物流企业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
经济的全球化,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全球化的服务,即由少数物流公司承担更为复杂的物流服务。物流人才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具有采购、仓储管理、运输、客户服务和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知识,敏锐的分析能力,并能够对需求进行专业的预测。在国外,高级物流主管享有和公司财务主管、法律部门的主管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主管同等的地位。但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的缺乏,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级物流人才较少,使得物流业界对物流人才的争夺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