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经济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预期合理区间,年度目标任务可望较好完成。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

——外贸进出口增长19%,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4.6%。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7%。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左右。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2.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

——城镇登记失业率2.98%,城镇新增就业148.6万人。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7%。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68.8%左右。

——地表水国控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65.4%以上。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达6%。

对照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各项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较好,全面完成年初设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全省上下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重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狠抓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完成年度退出钢铁、煤炭、水泥产能目标任务;各设区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都在12个月以内,积极开展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出台降低企业杠杆率实施意见、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全年共为企业降低成本1 300亿元左右;制定出台补短板实施意见,完成投资4 000亿元以上。召开制造业发展大会,认真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高效配置调度资金、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2.4%,总量保持全国首位。多次调研及经济运行监测平台调查显示,实体经济企业信心有所增强、预期有所转好,感受明显好于往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县、农业特色小镇、“一村一品一店”三项创建工程,全省产值10亿元以上县域特色农业产业达到162个,“三品一标”数量达到18008个。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11.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50.3%,商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1%,民间投资增长9.5%。新动能加快成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4.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8.9%,工业机器人、服务器、3D打印设备产量均增长50%以上。出台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培育共享经济龙头企业。“互联网+”发展迅猛,限上批零业网上零售额增长49.8%。

(二)重抓政策落地见效,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全省上下以钉钉子的精神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做到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有成效。深入贯彻国家鼓励消费政策,扎实推进“六大消费工程”“十大扩消费行动”、幸福产业100个重点消费项目,研究提出大力发展中高端消费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意见;支持发展“互联网+商贸”“同线同标同质”等新业态新模式,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召开基础设施建设大会,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建立“承诺、评估、调度、考核”的项目推进制度,扎实推进省级重大项目以及全省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超额完成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引领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外贸企稳回升,深入实施对外贸易“优进优出”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今年以来外贸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11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8倍;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服务外包离岸业务执行额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

(三)重抓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推动发展动能转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召开江苏发展大会,开展对接大院大所活动,落实科技创新40条政策,制定人才26条政策、知识产权强省18条政策,建设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并正式上线运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3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0%左右,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607家。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省专利授权量的70%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1.3万家。规划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着力打通产业创新链条。积极推进双创基地建设,支持常州市武进区、南京市雨花区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创新创业的高效载体平台,推进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县级全覆盖。举办“创响江苏”主题系列活动,提升创新浓度。启动建设省大数据管理中心,编制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成功获批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应用试点。

(四)重抓聚焦富民发展,有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深入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力促全省人民获得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制定富民33条政策意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把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最大民生普惠,提出10个领域87项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出台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全省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特别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支出同比增幅超过10%,有效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把富民产业作为最大民生支撑,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扶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29.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48.6万人,人数均为近年来最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险种参保率保持在97%以上。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任务,持续推进精准脱贫,年收入6 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脱贫60万人以上。把公共安全作为最大民生底线,持续推进“政社互动”,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深化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社会公众安全感达到96.5%。

把生态作为最大民生关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263专项行动,全年关闭燃煤小热电57.3万千瓦、化工企业1 496家,2016年以来全省禁养区累计关停搬迁畜禽养殖场10372个,纳入长江沿岸危化品整治范围的118个非法码头全部整治完毕;全面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任务,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76%,印发省耕地河湖修养生息规划,空气质量和水体环境有所好转,单位GDP用水量下降5%。坚持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同步优化,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提出全省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单位GDP能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量持续增加,严控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1 972万千瓦,占新增能源总量的47.8%。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启动建设覆盖全省的低碳管理与服务云平台。

(五)重抓区域功能布局,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积极研究谋划区域功能发展与布局,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出“1+3”重点功能区战略,打破传统地理和行政区划格局,充分挖掘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四个区域不同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发展新路,推动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转变、区域同质竞争向协同发展转变。召开宁镇扬联席会议,加快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步伐;与浙江方面积极对接沟通,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召开2017年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进一步深化开放、健全机制,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取得新突破。全面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规划》,突出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加大对沿江化工企业和非法占用码头的整治力度,降低沿江地区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和重化工业比重。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政策、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相挂钩的指导意见,推进人地挂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公布首批25家省级特色小镇和首批13家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名单,全力打造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方向、以特色产业为支撑,融入文化、旅游、智慧、社区等功能的特色小镇。制定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确定首批45个省级建设试点,力促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体现时代特征的乡村实例。

(六)重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全省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800多项,“不见面审批”模式得到国家肯定和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张网”高效运转,“3550”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超过91.8%。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出台我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备办法,推进“不再审批”项目承诺制试点,研究制定企业投资鼓励类“零用地”项目不再审批试点方案。截止2017年底,共有249个PPP项目落地,总投资5 217亿元。着力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国家售电侧改革试点,切实抓好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盐业体制、公务用车制度、国有林场等专项改革。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推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建设,连云港亚欧国际班列达到日均2.1列规模,进一步畅通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合作平台。积极探索推进境外园区建设方式,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启动建设,成功获批全国首家“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柬埔寨西港特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召开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以“一特三提升”为抓手,推动开发区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

在充分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党的十九大新部署、人民群众的新期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生态环境还存在许多短板和突出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主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主动权。 s6/FC6XcC4n5jTLPCzH0c+tTEibhjAfnqTieuV4dMVK+lBxfnNa74GLTVqOAWe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