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推行之后,要求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不纳入当前考试范围的学科就会被忽视,如体育。在不少学校中,体育课被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体育课经常被语文老师占用进行考试,或者是被数学老师借去讲习题。体育教学无关紧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体育虽然在学校时期不是考试的项目,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小觑。

一、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1.增强学生体质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逐年下降,甚至有的学校体检合格率都不超过60%,不少的学生甚至都跑不下一个完整的1 000米。另外,当今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仅为169厘米,排在世界第32位,开始落后于像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国家。而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体育锻炼的缺失。

不少人认为体育课无关紧要,只不过是跑跑跳跳而已,事实绝非如此。体育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对运动的热情和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的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差,经常感冒发烧,这就是当今学生缺乏运动非常典型的表现。而体育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情况,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

2.促进其他学科学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才是学习的基础,当今的课业压力越来越重,学生的家庭作业都要做到很晚才能结束,另外,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学习的监督,学习压力日益增加,长期这样高强度的学习生活,没有一个健康强健的身体是绝对吃不消的。

而体育课就是一个绝佳的释放压力的渠道,体育课上的有氧运动,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身心压力,暂时让人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脱离出来,这对于学习十分有帮助。长期在高压状态下学习,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成绩不但不会上升,反而还会下降。体育课可以让大脑充分的放松,减轻平时的课业压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抑制肥胖

肥胖是当今社会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它不单单会影响个人形象,过度肥胖还会造成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洋快餐的流行,肥胖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倾向于低龄化,特别是在青少年这一年龄段,表现最为明显。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饮食方面也没有限制,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随之而来所造成的,就是肥胖问题。在青少年时期,无论是身高还是心理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肥胖却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们的成长。

研究表明,肥胖儿童青少年体内的脂肪集聚过多,耗氧量要比正常人多30%~40%,体内氧气“入不敷出”,就会出现无精打采、易疲劳等现象,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另外,体重过重会增加身体负担,平足、膝内弯、下肢弯曲、脊柱和椎间软骨损害等现象时有发生,肥胖儿童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高,血脂也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能力较弱,易患呼吸道疾病,还容易导致一些“成年疾病”年轻化,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

体育课的开设,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得到适当的锻炼,消耗身体中多余的脂肪,培养他们对于运动的兴趣。这样一来,可以很大程度抑制学生肥胖的情况,对他们身心的成长也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健康的身体要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多的知识也没有可用之处。体育课的开设在学校时期十分关键,正确的、系统的体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作为学校体育老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们塑造一个强健的体魄。中国的体育教育事业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还需要广大体育教师的不断努力。

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社会打下物质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

1.体育中渗透着道德品质教育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比在教室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课程更实际。因此,许多国家在制定学校体育目的的任务时,都提到注意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体育不仅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而且在更广泛更全面的教育过程中占有一定位置。尽管各个国家的社会情况不尽相同,带有不同阶级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但都一致确认体育的教育因素,重视通过体育培养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

通过体育能卓有成效地育人,这是已被实践多次证实了的。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人在从事体育活动,尤其参加运动竞赛时,情绪往往兴奋高涨,其潜在的品质和思想作风最易真实地表现出来,而规则、裁判、道德、精神文明规范等都是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这种教育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场上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培养遵守纪律,服从裁判、礼貌待人、顾全大局等好作风,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塑造“四有”人才的重要方面。

2.体育中包含着终身体育思想教育

体育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度过余暇时间的重要内容。因此,人们对于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赋予新的意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这样就要求学生更好地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参加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正确的态度。体育的终身受益的理念,还要强调对学生掌握实用能力的教育,要重视多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指挥队列的能力、组织小型体育活动的能力、体育竞赛的基本裁判能力、处置简单的运动损伤的能力以及指导他人参加体育实践的能力等等。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体育教育,将会延续到社会。学生步入社会后将从事各种职业。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打下物质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

3.体育中渗透着美育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中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各国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将美育列入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之中。芬兰明确提出“体育可以为美育提供可能性”。新西兰提出学校体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能轻快,优美地进行运动”。英国关于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列有“美的理解”的内容。不少国家愈来愈重视利用体育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当然,美的教育应是有意识的,潜移默化的。首先,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自己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美,懂得审美常识。这样才能以高尚健康的美育贯穿于体育之中,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美的情感,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认识生活。

总之,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应以它特有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规律和教育效果,发挥其育人的特殊作用。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社会打下物质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 c1gJUJ+AcXh/qG2Arty7iezqgRHiUIpq6DEvOhMc4AgUhBxqQjiSv5BhAw2NmHo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