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昆曲起源于江苏省昆山市,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是我国首个被列入其中的传统艺术。由于言辞古雅、格律精严,和现代生活有一定距离,创作时也必须遵守昆曲固有的许多艺术规范,因此,昆曲的保护、传承与革新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中,京剧、越剧等都被称为“剧”,唯有昆曲可被称为“曲”,因为它与其他传统戏曲的本质区别在于:除了表演程式、剧本文学、舞台呈现等因素外,昆曲艺术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调牌为单位的成千上百支“曲”,与其他剧种所唱的音乐不同,调牌体“曲”的本质特征在于每一支曲调都具有与音乐相配合的文辞格律。因此,我们对传统昆曲的曲律加以研究并对其现代性的传承提出意见,这对昆曲的传承与革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昆曲格律研究领域,学术界成果丰硕。如吴梅、任二北、王季烈、俞为民、赵义山、王守泰、李昌集等学者,都曾对传统的昆曲格律梳理考察。例如:吴梅《曲学通论》之论平仄、阴阳、宫调、韵等章节,分门别类地阐述了昆曲格律在各个方面的特点。王守泰《昆曲格律》一书,从字音、工尺谱、曲牌、套数、昆曲格律的应用与发展几个方面探讨了昆曲格律,并提出了昆曲曲律的发展阶段和特征,并提出了“腔格谨守、字格从宽”的传承与发展态度。此外,俞师为民《昆曲格律研究》,从“字声特征与腔格”“曲调句式”“曲调组合形式”等方面极为细致地说明了昆曲在各个方面的格律规范,系统考察了曲律的形成与固定过程。以上学者的论著都对昆曲格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梳理,为传承昆曲、继承昆曲的优秀格律传统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而缺憾在于,过去的曲律研究大多没有提出曲律的传承与革新问题,亦没有给出具体的曲律现代化方案。诗、词、曲同属于广义上的格律诗歌,即具有韵律、节律和字声规则的诗歌,现代人创作的律诗、律词,实际上已经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开始逐步应用适应现代语音的诗词新律。例如近体诗创作,就有遵守“近体诗新韵”的要求。而昆曲有编写新剧目的需要,昆曲中所用的律曲之“律”也就与诗词同样有现代化的必要。

在昆曲的现代化研究领域,亦有刘文峰、汪秋萍、俞为民、孙书磊等学者进行了探索、提出许多建议。如俞师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昆曲现代发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也提出了昆曲现代发展的对策性和措施。再如刘文峰《昆曲的历史定位及保护与利用》一文,提出了具体保护昆曲的方案,如“把保护昆曲纳入政策”“建立昆曲博物馆”等现实角度的保护措施。再如汪秋萍《昆曲保护与繁荣的现代思考》,阐述了昆曲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契机。以上研究都论述了昆曲革新与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当前的有利形势,并提出许多有益建议。然“昆曲”剧本的重要基石在于“曲”,“曲”的根本在于曲文与曲乐的创作,曲文创作必然需要“曲律”的指导及规范。但“曲”的现代化创作又不像诗词新律一样,可以在遵循平仄交替规则的同时简单套用新韵。新旧字声的差异、传统曲牌音乐的流传变化等问题,造成了“曲律”现代化的困难和复杂,目前各种对昆曲改革的探索中,在“曲律现代化”这个方面,尚未有突出的研究成果。

如前所述,昆曲之所以可以被称为“曲”,是因为它的本质特征是用一支支的“曲牌”演唱、表演故事,它的创作,必须按照一定的套数,选择一定的曲牌,按照曲谱中的格律进行。如果这种创作方式不进行合理的、合适的传承与革新,那么必然导致昆曲现代化的种种问题。现代的新昆曲创作,往往会受到话剧、京剧甚是西方歌剧的诸多影响,在创作过程中,作家易忽略传统曲律给昆曲带来的独特艺术美感,不严格遵守曲律所要求的字格、句格、押韵、字声安排等定则,这会使得昆曲丧失其艺术独特性,成为一种混合了各种艺术门类特色的“四不像”。这一方面会导致原本热爱昆曲的人离开剧场,一方面也会使得新接受昆曲的人误解昆曲,无法明确昆曲和其他剧种,尤其是板腔体戏曲的区别。特别是,昆剧作家在创作昆曲曲牌唱段的过程中,过多地受到西方音乐理论的影响,重视旋律与情节气氛环境等要素的配合,而忽视了传统词曲文学中的“文乐配合”,就会导致“曲牌”这一古典音乐文学结合体的消解,而昆曲作为“曲牌体”戏剧,也会从本体形式上被破坏根基。

所以,研究昆曲传统曲律的源流发展,明确曲律自身的制定原则、制定目的,并顺应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以文化部提出的“保护、继承、革新、发展”的号召为指导,对曲律进行传承与革新,具有极大的意义。传承与革新曲律,所谓传承,是指让现代昆曲继承传统曲律的精华和核心思想,用以规范现代昆曲的案头创作,使新的昆曲曲辞符合古典艺术创作规律,让文辞和音乐保持传统昆曲的和谐之美、抑扬有致之美;所谓革新,是指让现代昆曲摆脱一些已经不符合现代语音系统和欣赏趣味的严格规则的束缚,让创作出来的文辞更贴合现代观众的语言习惯,令他们可以自然地欣赏古典音乐文学的文乐相生之美。在国家大力倡导昆曲革新的今天,传统的曲律当然也需要适应现代的表演和创作,因此本书的研究对发展昆曲这一全世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研究昆曲曲律的起源与制定依据,从古代的曲律理论中,发现曲律对昆曲的美学特征起重要作用的精华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严格的曲律规则,昆曲文辞才能符合声韵美感,并和谐地配合调牌音乐,脱离了“里巷歌谣”,成为高雅的音乐文学艺术。因此,我们有必要确定一些在昆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抛弃的、必须继承的曲律原则与思想,以保证昆曲的艺术独特性和传统音乐文学的声音美感。其次,我们应当研究昆曲曲律在明清二代直至民国时期的自身进化发展历程,研究曲律在古代传奇作品中的实践应用情况,揭示曲律衍变的深层原因,确立昆曲曲律革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曲律演进史中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如何在当今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明确昆曲曲律革新的方法和目标。其三,我们应考察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些昆曲新剧目的格律使用。分析目前出现的《班昭》《蔡文姬》等新编昆曲在曲律方面的得失,对提出曲律传承与革新方案提供参考。其四,还需要结合传统与现代,探索出可以指导现代昆曲创作的新曲律。研究在现代语音系统中昆曲唱词应当遵循的字句格、声韵律标准,以此为基础,并结合现代观众的音乐审美情趣和戏曲欣赏趣味,以传统昆曲曲律的核心美学思想为原则,提出昆曲曲律的改革方案。最后,我们也应为昆剧创作者提供一个实用的曲调组合、曲韵安排和字声使用指南。 AVkWGqxSBrUOaFIUJag+I+ASVRSLWm9Tty6jErk7VH3g7arjm957qjxHIarWqv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