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儿童戏剧教学与创作至今已有 8年,感受到这门学问无穷魅力的同时,也意识到儿童戏剧是永无尽头的学习旅程。
走上这条路,首先要感谢 95岁的孙毅先生——儿童戏剧界的老前辈,虽然他远在上海,素昧平生,却一直关注着我每一步的成长与成功。永远记得在先生的院子里,听着他爽朗的笑声,感受着那颗不老的童心,以及老骥伏枥心有不甘,让我油然生出一种使命感。
感谢远在浙江金华的导师蒋风先生,在我迷惘时给了我很多电话鼓励。至今记得先生在电话那头响起的温暖坚定的声音,他对我的期许与鼓励,让我意识到,儿童戏剧教育这条道虽然荒凉,前景却无限美好——因为这是儿童生命中需要的一种风景!“把自己的生命定义在儿童需要的事业里是幸福的。”这是蒋风老师 2005年在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年会上的讲话。我创作的首部童话剧在郴州演出时,现场三千余名师生的笑声和掌声让我含泪又一次回味了先生的话。
感谢台湾的张晓华、李其昌两位恩师,感谢厦门的陈世明教授,你们于 2015年在福建省举办的儿童创作性戏剧教育师资高级培训班,终于让我有机会全面接触创作性戏剧教育的体系,让我在大学教学时增添了无数快乐,在指导儿童戏剧教育活动时更是如虎添翼。感谢郑伟师兄,闻知我在寻觅早已绝版的《中国儿童戏剧史》一书,悄悄为我影印。高级班的十一位学友,友情比海深!
感谢董蕾老师,她得知我在岳阳的创作演出活动后,破例将我引进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的大门。我入会后,在官网上看到一个个曾经印在演出海报上的鲜活名字赫然都在,才知道自己闯入这扇童话的大门是多么幸运!
感谢岳阳甜橙儿童剧团的一帮年轻人,给了我充分的信任。我们在这座小城,将童话剧从星星之火做到现在的燎原之势,儿童音乐剧《丑小鸭与靴猫侠》连演 24场,给了我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研究儿童戏剧的机会。从剧本创作、演员海选、排练演出、后期制作,再到全国巡演,这个艺术实践过程,留给我多少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我更要感谢的是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领导对这门课程的厚爱,“儿童戏剧创编与表演”的产学研创基地横空出世,成为学院课程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近四百平米的教学剧场,让这门课有了许多精彩。名师工作室和儿童戏剧研究所同时挂牌,更是意味着这门课程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感谢在我的教学团队工作过的每一位成员,陈铭、方琳、彭盈盈、罗素华,是你们让这门课有了全新的气象。
我对儿童剧的痴迷源于儿时对戏剧的温暖记忆,而真正促使我拿起笔来、投身于儿童戏剧创作与理论研究的,是宋庆龄先生对儿童戏剧的期许:希望中国有个专为儿童演戏的剧团,希望通过戏剧培育下一代。先生的话,金声玉振,一直响在我的人生路上。
2014 年出版初稿时,我对很多需要清晰阐释的专业问题依然心存疑窦,最终书成,仍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经过四年的艺术创作实践和一线教学实践,有些问题有了新的思路和建设性的突破,剧本的选择也有了较宽的面。尤其是近些年亲自指导学生完成了近200 部绘本的改编,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今,《儿童戏剧》这门课不仅成为我校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也成为湖南职业教育的名师空间课程,并入围了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随着全国使用这本教材的高校和培训机构越来越多,使得这本教材的再版一天天提上日程。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儿童戏剧教育活动产生有益的影响,也希望有兴趣的老师能借助学银在线、智慧职教MOOC 学院平台与我继续分享交流。
由于儿童戏剧博大精深,编写时间仓促,书中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行业专家学者、广大师范院校以及培训机构教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方先义
2018 年12 月于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