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看马克思

杨乔喻

摘要: 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的期末论文,以随笔风格记录了一名大二学生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史的粗浅理解。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谈到历史科学,在马克思一以贯之的理论努力中,寻求马克思一生哲学事业的伟大之处。当时个人电脑尚未普及,本文初稿、改稿都由纸笔完成,后在南京大学哲学系计算机房(当时在全校属于最优越配备)打字录入,并保存在文件极易损坏的3.5寸磁盘中。《林间路》编辑时,由于格式原因,本文注释被删除,因作者未保留原文件备份,故在此仍保持原来的注释空缺样貌。

关键词: 马克思;异化;人本主义;人;实践;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与马克思的接触,仅限于自小到大所听到的日常所宣传的意识形态口号,大学课堂上老师的解读以及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所阅读的有限的书籍。所以,自知学问浅薄。我眼中的马克思,或许已经是被我的偏见所“异化”了的马克思,现将其呈现,供批判,以期复归。很多人高喊口号:马克思是伟大的,因为他为人类建构了一座理论的大厦!马克思所建构的理论是一座大厦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基于一切理论都具有可错性的原则,这座大厦的基石终有一天会被历史的验证所淘汰,整个大厦轰然而倒。又有人高喊口号:马克思是伟大的,因为他的理论得到了实践的检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如果可以因此而说明马克思的伟大,那么同理可得:付诸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实践的儒家理论,较之墨道法名等各家理论是更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显然,这样的结论是荒谬的。

那么,马克思是伟大的吗?毋庸置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在19世纪社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转型期,作为一个将全人类利益置于胸中的激进的社会批判理论家,马克思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对现实的批判切中要害,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现实意义;即使随着社会的变迁,他所面对的现实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这种理论所提供的思路依然令现世的批判者啧啧称赞。

随着对马克思的现实的当下的接触,一个词凸显在我的脑海里——人。不仅是马克思本人由形而上的抽象实体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更多的激发起我兴趣点的是马克思对人的关注与关怀。尽管,把马克思解读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这种做法早已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学者们批判得体无完肤,但于我而言,从青年马克思的思想里,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道主义者。而我坚信这种人道主义的思想必将影响整个马克思的理论建构。

“人”的问题,古来有之。古希腊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成为人类思想理论永远的预设。文艺复兴“人”被真正发现,新兴资产阶级发现了自己,并发展了自己,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真正变革。然而作为一个历史概念,人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终极的解释。历代的思想家们徘徊在人的“是”与“应该”之间,这也正是人道主义的基本命题。人道主义旨在研究人和外部世界的价值关系,集中注意力从人的本然性出发来批判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实然状况,即揭示出外部现实世界对人性发展的肯定或否定关系,然后根据人的应然要求来对人所处的现实世界进行革命的、批判的改造,使其向符合人类的世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重点不在于揭示,而在于改造。

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的德国,社会矛盾重重,充满着贫困、失业、制度的不健全、政治的腐败等各种社会问题,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被冲得七零八落,面临严重的价值危机。这种景况一如今天中国的现实,只要抬眼看看我们现在周围的一切,就会对当时马克思所处的境地有所感受。然而,不同的是,当时的德国有马克思,而今天的中国充其量只有些文人和文化人,他们自称以人为本,实则多数是在就文字论文字,以文化论战取代理论批判。如果马克思本人看到中国——实践了他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国家——今天的理论状况,一定会哭笑不得他的批判的哲学流传至今竟然变得如此“贫困”!

青年马克思热爱人性,是个不折不扣的人道主义者。只要存在人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和人性在现实世界的存在状况的矛盾,就必然会有人道主义的出现。从他中学的毕业论文足见其志。“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人和理性的崇拜,并且,他提出人类的幸福和个人自我完善的一致的人道主义理想。同样作为年轻人,我们汗颜。只有怀着巨大的使命感和对人性的热爱与憧憬,才能写下如此激昂的文字。也只有这样一个完全的理想主义者才会描绘出如此美好的共产主义图景。这一点,从马克思青年时期充满激情的诗歌,以及对燕妮的炽热爱情里都可以深深体会到。

作为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人道主义者,青年马克思首先抓住了“人性”。阿尔都塞说:“理想的人性与现实世界的非人性的矛盾,是一切人道主义的隐蔽的本源:人性的光明面是非人性的黑暗面的外表,而人性的黑暗面必然遭到人们的反抗,人性的光明面必然成为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人道主义的真谛和秘密,也就在这里。”此时,马克思话语中的人是在人性意义上而言的,而这里的人性并非人的本性,即可以给出善恶等价值判断意义上的人性,而是指人在获得了真正的解放之后的本真状态,或未被异化的原初状态。

提到异化,这是青年时期的马克思话语中最为核心的一个概念。其实,无论是在启蒙思想家,还是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异化的问题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论述。人的异化和人的解放的要求也已经成为当时鲜明的时代背景。青年马克思由于家庭、环境等主客观原因,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可以说,马克思的人直接来源于法国启蒙思想。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宛如一股激流,以开山碎石之势在山间激荡。而这种激情仍然是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或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也就决定了这时,马克思的思想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理论,而只能是价值批判——人道主义意义上的对现实的鞭笞。然而,不可否定的是,这种价值批判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是马克思后期社会发展理论形成的重要理论环节;同时,青年马克思对于现实的激进批判也以年轻人独有的激情而极具魅力!

基于异化理论,青年马克思提出了“人—人的否定(异化)—人的否定之否定(异化的扬弃)”的社会发展说。固然,无论是此时的异化理论,还是基于异化基础上的社会形态说,马克思并未考虑到现实的物质基础,仅仅是从人与非人的人本主义视角进行思考。但必须指出的是,他所围绕的核心问题,已经暗含了理论发展的潜质,为从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价值批判向社会发展理论的飞跃埋下了伏笔。马克思“人本主义”观点所围绕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点:个人自由;哲学(理性或自我意识)对现实的批评;人同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论述无不奠定了历史辩证法的形成基础。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用偏斜的原子直接指向了人的自由,强调人的应然是自由。随后,马克思将个人自由归结为人类的自由,这种“类”的思想大概来源于费尔巴哈。而这种类自由又不是完全脱离了外部的环境的自在的存在。马克思否定那种幻想不依赖任何“外部必然性”,只是消极的或是否定的对待周围环境的形而上学自由观。他指出,这是只知道“脱离定在的自由,不是即在定在中的自由”,并且这种自由是无内容和无价值的。因此,这里马克思的个人自由是同周围环境相联系的自由,成为后来归属于阶级的个人自由的理论准备。而这种人与周围环境相联系的关系,也成为生产关系的“社会人”产生的主要因素。同时,以与周围环境相联系的人的自由为目标,对现实进行的严酷批判,也成为日后实践理论的主要来源。可见,人、实践、社会关系、历史,这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在青年马克思的价值批判里已经若隐若现。

一个人的思想发展可以被界定为前期的和后期的,而无论如何界定,各个时期的思想必定具有同质性。“客观性在于正确的时间性”,只有历史地分析对待一个思想家的思想理论,才是真正的客观;而把握其中一脉相承的同质性,却是历史的理解的前提,亦是同等的重要。

如果你把人理解为你抬眼所见之人,那么,你所理解的人必定不是马克思意义上的“人”。这句话暗含了对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深层理论理解——即人的本质乃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然而,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中盘旋——马克思的“人”是如何从价值批判的对象转变为生产关系总和中的个体?

随着对马克思接触的加深,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青年时期的马克思试图找到一个“应该”的世界,并找到一条道路,从当下“是”的异化了的世界通向那个“应该”的世界。而起初,这条道路被马克思挂在了空中,当他一旦把这条路拉回到人间的时候,也就是他的社会发展理论诞生的时候。促成这一转变的催化剂便是实践。

我接下来的马哲和马哲史的学习便将由此延伸开去。期待着与马克思更现实的接触。

作者简介: 杨乔喻(1979— ),女,辽宁抚顺人。南京大学哲学系1999级本科生,2004年申请到美国密苏里大学全额奖学金(Huggins Fellowship)攻读哲学硕士,后获全额奖学金(Graduate Assistant)攻读心理咨询硕士,2010年回到南京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专业博士。2015年起,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副教授。

南哲感悟: 一晃,与南哲的缘分已近二十载。当年那一纸录取通知,没想到暗地里执着地开启了我与一座城、一所大学终生难以割舍的缘分。这篇文章,是我大二那年马哲史课的期末作业。说是文章,其实算不上,仅仅是一篇随笔,表达一下自己在阅读马克思过程中的一些非常浅显的想法。当时任课的是胡大平老师(人称“胡大”),不仅讲课风格极具个性,连对学生的评价也打破常规,竟给我这个不那么中规中矩的学生一次高度的评价。胡大可能并不知道,正是他的知遇之恩,给了我后来走上学术道路的决心和勇气。谢谢胡大!我会认真地做好南哲的教书匠。 rwJyaHq4VWfBLOq9If76A6sVQ9chNiGGIoCNay71tEikm5DJ/VBO1CJ53WujGN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