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江苏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继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1.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2015年6月17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分三大部分,共35条。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共3条;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共25条,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场馆运营管理、扩大消费市场供给、营造健身良好氛围等8个方面;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共7条,包括推进统筹协调、完善投融资政策、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完善税费价格政策、完善规划建设与土地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智力支撑。

根据省体育局陈刚局长的解读,《实施意见》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发展目标导向。力求目标与省情相适应并适度领先,根据江苏省体育产业统计调查结果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经过科学测算,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2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6%,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80万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500万等定量指标。

二是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意见》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点任务的第一条,提出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加快推进体育领域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和管办分离,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建立公开透明的体育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向社会开放等具体要求。同时,强化政府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宏观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对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鼓励社会参与,繁荣体育市场,促进体育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突出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实施意见》在多处提及鼓励社会参与、吸引社会投资等内容。一方面,强调参与主体和领域更加广泛,提出促进体育领域资源全面开放,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参与体育产业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推进竞技体育社会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另一方面,突出参与形式更加多样,强调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领域,并实行更加多元的参与方式。比如: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大型体育场馆采取单独组建、合作联办、冠名赞助等方式参与职业体育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运营;鼓励体育场馆通过合作经营、连锁经营、托管经营、服务外包等方式,改善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益。

四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方面,体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的现代产业发展思路。在专业化发展方面,提出加快培育骨干体育产业,积极支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市场主体作用,利用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体育企业。在集约化发展方面,以载体建设为支撑,培育国家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以及体育产业集聚区和功能区,实施一批体育产业重大项目,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品牌和园区。在特色化发展方面,鼓励发展特色体育产业业态和产业集群,培育体育产业特色县(市)和体育器材、体育旅游等特色乡镇。

五是突出多元融合发展。重点强调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注“体育产业+相关产业”,促进体育与健康、养老、教育、文化、旅游、传媒等行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康体服务,引进和培育一批康体服务品牌项目;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二是关注“互联网+体育产业”,提出构建覆盖全省的“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和平台,推动体育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鼓励利用APP等手段扩大体育消费,加强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

六是突出促进体育消费主题。《实施意见》从扩大消费市场供给和优化健身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体育消费的思路措施,引导人民群众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习惯。注重扩大消费市场供给,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体育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场馆设施,积极培育一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体育消费产品和活动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和群众性赛事活动。与此同时,强调营造健身消费环境,从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等方面,为群众健身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强化标准化建设、安全服务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使体育市场活而有序。

七是突出重点领域改革。按照问题导向和补齐短板思路,针对体育领域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比如:提出制定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办法,建立省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等措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组织、承办体育赛事;制定落实职业体育发展政策措施,鼓励多元投入职业体育,培育一批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定全省足球发展中长期规划和青少年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推动足球事业与足球产业协调发展;改革体育场馆运营机制、提高运营效能、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等,实现场馆公益性定位和市场化运营有机统一。

八是突出政策支撑保障。《实施意见》在落实国家、省现有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从完善投融资、健身消费、税费价格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更多侧重政策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省体育局等部门出台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系列政策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5]66号)的精神,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江苏体育产业的政策。

2015年正式印发的重要文件包括: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28号);省财政厅、省体育局《江苏省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苏财规〔2015〕38号);省体育局《政府采购工作管理办法》(苏体经〔2015〕126号)等。

(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1.加快体育主管部门职能转变

《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点任务的第一条,提出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加快推进体育领域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和管办分离,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建立公开透明的体育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向社会开放等具体要求。同时,强化政府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宏观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

2.继续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
(1)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

2014年3月20日,江苏省体育局印发关于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江苏省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以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为重点,以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竞技体育社会化,推动竞技体育从规模扩张向集约发展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以量求胜向以质求胜转变,从较为封闭单一的办队模式向开放多元的联合办队模式转变,从重成绩、轻成本向重人才、重绩效转变,提高竞技体育的发展内涵、训练水平和综合效益。

(2)优化竞技项目结构布

根据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设置,结合江苏省各项目的发展基础、人才队伍等情况,将江苏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分为奥运争光项目、全运夺牌项目、集体球类项目三类。做强做大奥运争光项目,切实加强全运夺牌项目,重点突破集体球类项目。

(3)推进竞技体育社会化

江苏是全国最早引入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的省份之一,在开创省队市办、省队区办、省校联办、省企联办等多种模式后,成为全国最多合作办队的省份。目前,“竞技体育多元办队模式基本形成,29支队伍与市县、高校、企业联办”。

(4)扶持职业体育发展

江苏三大球目前均已成立了职业俱乐部。2015年9月22日,江苏正荣男子排球俱乐部正式成立。2015年11月18日,手游彩冠名江苏女篮俱乐部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2015年12月21日,江苏足球俱乐部由苏宁控股集团正式接手,并更名为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

3.创新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体制
(1)推进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财办教〔2015〕 6号)和省财政厅、省体育局转发《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通知》的通知(苏财教〔2015〕3号)的要求,江苏省启动并实施了2015年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申报工作。

国家补贴办法只对体育部门所属大型体育场馆进行资金补贴,按观众座位数分甲乙丙三档进行补贴。同时,根据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按照补贴标准的20%、50%、80%安排补贴资金。2015年,江苏省共有80个场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307万元。

根据江苏实际,省体育局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江苏省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对享受补贴的体育场馆的规模做了调整,具体为座位数10000以上的体育场,座位数2000以上的体育馆和跳水游泳馆,并在甲乙丙三档的基础上增加了丁类体育场馆。省级财政根据省级场馆和非省级场馆分别给予60%和30%的补助,丁类场馆补助金额标准由江苏省自行制定。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的补助金额标准分别为100万元、80万元和100万元,省级财政按照省级场馆和非省级场馆分别给予60%和50%的补助。

另外,江苏省对补贴范围也进行了调整,既包含体育部门所属体育场馆,也包括承担省级以上综合性运动会的国有大型体育场馆。南京奥体中心是此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南京奥体中心并不隶属于体育部门,因而享受不到国家政策的补贴。按照江苏调整以后的管理办法,南京奥体中心将享受到国家标准60%的补贴,每年将有500多万元。

(2)推进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2015年,江苏省成立了江苏体育产业集团,将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南京奥体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划归体育产业集团。体育产业集团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

(3)提升体育场馆综合经营管理水平

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积极探索大型体育场馆从功能单一的竞赛场馆转向集全民健身、体育竞赛、场馆服务、体育培训、运动健康管理、青少年体育拓展训练、体育休闲、体育会展、体育商贸、体育旅游等功能于一身的体育服务综合体的转型路径。体育中心通过连锁托管、管理输出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复合经营能力。2015年,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与靖江市体育局、铜陵市体育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分别以管理输出与合作经营的形式运营靖江体育中心和铜陵市体育中心。目前,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已拥有连锁经营、委托管理、合作经营、管理输出等四种运营形态。

4.继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作为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秘书长单位,江苏省体育局牵头编写了《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蓝皮书》,并于2015年3月29日正式向社会首发,该书是我国第一本区域性体育产业蓝皮书。同时,协调指导溧阳、溧水、仪征三地承办2015年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系列活动,与扬子晚报、扬子体育报合作开展活动宣传报道,扩大江苏体育旅游产业的区域影响力。

2015年6月29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协作年度第一次会议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 上海市体育局、江苏省体育局、安徽省体育局、浙江省体育局、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分管体育产业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继2014年之后的又一次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的交流提升会议。会议主要听取了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协作各成员单位对各自《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的发展目标制定、起草思路、主要任务和亮点以及各成员单位对自个牵头项目的汇报。如浙江省体育局牵头举办的“2015第二届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活动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安徽省体育局加入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会议第一年的工作情况及第一次参加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的工作心得和体会;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研究院关于全国“十三五”规划工作的进展介绍和对长三角地区体育消费工作几点建议,等等。

会议决定设立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会议秘书处,并挂靠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研究院;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各成员单位要利用好这一协作机制。会议决定继续编印《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状况》蓝皮书。

(三)优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制度

1.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使用情况

2011年起,江苏设立了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符合江苏体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能够引导多种性质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引领新兴体育业态的尽快形成和快速发展,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好的体育产业重大项目、优质品牌以及国内外知名的体育赛事。2011—2015年,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累计投入4亿元,扶持项目570个。

表1-1 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项目一览表(2011—2015)

数据来源:江苏省体育局。

2015年度,共有117个项目获得总额1亿元的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资助、奖补或贷款贴息。综观2015年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资助项目,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社会投资项目进一步增加。今年117个项目中社会投资项目占比达80%以上,前四年从未获得过引导资金支持的单位占比达65%,体育系统外单位占比达80%以上,一批非体育领域企业特别是部分大型企业集团涉足体育领域,建设运营体育场馆及健身场所、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开展体育培训、投资体育旅游或职业体育俱乐部等。特别是,一大批社会企业利用自身闲置厂房、社区房产等存量资源开展健身服务或新建健身场所,该类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涉及健身场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二是对体育服务类项目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资助项目中,体育场馆运营、健身健康服务、体育培训等与群众健身服务密切相关的项目共53项,约占总数的45%,加上赛事活动、职业体育等类别项目,与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关的项目数量和资助金额占比均达到76%左右。

三是项目类型进一步丰富。体育与旅游、健康、科技、传媒等融合的项目进一步增多,智慧体育、智慧场馆、智能产品等与互联网相关的项目初步呈现,众多项目单位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运用O2O(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涌现了展会、论坛、信息、金融等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服务平台类项目。出现一批与冰雪、足球、马术、航空飞行、房车等时尚运动相关的产业项目,为拓展新的体育消费热点、培育潜力体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是项目扶持方式进一步优化。更加强化对贷款贴息和奖励类项目的扶持力度,共支持贴息类项目11项,约占总数的10%;奖励类项目22项,约占总数的19%,奖励总额1000万元。

表1-2 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2015年扶持项目一览表(117项)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江苏省体育局。

2.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使用情况

2012年以后,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泰州市、常州市等省辖市相继设立了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江阴、太仓等苏南发达地区还设立了县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例如,自2013年起,南京市财政设立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符合南京体育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引导多种性质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引领新兴体育业态尽快形成和快速发展,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地方体育产业重大发展项目、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项目和体育品牌打造项目等。

表1-3 2015年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资助项目

续表

资料来源:南京市体育局。

(四)实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

1.江苏省实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情况

2014年7月2日,江苏省体育局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江苏省本级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暂行办法》,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发展竞赛表演和体育培训业。2015年12月3日,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印发《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规定,政府向社会力量所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应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并主动向社会公开,主要包括公益性文化体育产品的创作与传播,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承办,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展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运营和管理,民办文化体育机构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公共文体辅助及技术性服务等内容。

2.常州市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1)常州市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基本情况

2013年10月,常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科学界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分类管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引入公开竞争机制,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的总体目标,以推进全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为确保全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有序开展,2014年2月,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常州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目录(暂行)》,包括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环境服务、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公共设施管理服务、水利管理服务及其他公共服务等九大类91项,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2014年3月,常州市财政局印发发了《常州市市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操作办法(暂行)》,进一步明确了常州市实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施范围、购买目录、实施流程、资金管理及工作机制等内容,提出了政府采购、直接资助和项目申请三种购买方式及具体操作办法。

2013年12月,常州市体育局和常州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常州市关于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暂行)》。《办法》规定,公共体育服务的购买主体是市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承接主体包括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以及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购买内容涉及承办市级以上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的教育培训、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等11个公共体育服务项目;购买方式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制、直接资助制和项目申请制。购买过程和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常州市2015年推进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015年,常州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赛事类项目共28项,包括常年性的常州品牌赛事2项,即“常州的中超业余足球联赛”和“常州的CBA篮球联赛”,“谁是球王”系列赛5项,“展示活动”和“业余赛事”类21项。专项经费扶持由2014年的129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400万元。

第一,买什么——百姓说了算。2015年,常州市将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从2014年的18项增加到31项。这些项目的设置,常州市做了充分的调研,包括召开专题会议,网上征求意见等,充分考虑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要求。其中包括“黄金联赛”2项:常州市业余篮球联赛和常州市业余足球联赛;“谁是球王”5项:常州市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业余比赛”15项:常州市排球赛、常州市自行车赛等;“展示活动”6项:常州市象棋、围棋赛、常州市太极拳、太极剑展示活动等;“健身服务”3项:国民体质检测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力求满足不同层次百姓的需求,同时将群众体育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

第二,怎么买——第三方说了算。常州市继续实行第三方评估,由包括财政、民政等政府部门代表、媒体代表、大专院校体育专家、群众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组成第三方评审组,同时纪检部门全程参与,第三方评审组将当场评审、当场公布评审结果,确保招标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第三,怎么实施——承接主体说了算。在实施过程中,常州市提出总体要求,即公益性、广泛性、安全性。公益性是指承办所有比赛不以营利为目的,体现惠民宗旨;广泛性是指作为全市的活动,必须覆盖二市五区,体现参与覆盖广度;安全性是指所有赛事的承接方都必须为参赛选手购买保险,必须有详细的安全预案和措施,体现安全健康。在此基础上,项目具体实施则完全由承接主体决定,政府部门不干预、不介入。

第四,怎么评价——社会说了算。对承接单位的运作情况,常州市主要是通过合同化管理和社会化评价来进行监督。而其中老百姓满意不满意是主要依据,常州市将通过设立热线电话以及常州市体育信息网(局长信箱)等措施,接受群众监督。

(五)积极打造产业展示服务平台

1.省体育局召开2015江苏体育产业大会

2015年3月29日,2015江苏体育产业大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省体育系统、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和部分外省市体育局、省有关部门、高等学校及专家学者代表千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大会共设权威信息发布、服务平台展示、行业标杆发布和体育企业推介四大板块。会上,发布了江苏体育产业发展报告和江苏体育产业资源信息,公布了2014年度江苏省十大最具品牌价值体育赛事、十大体育用品企业、十佳体育中心、十佳体育健身企业、体育达人和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举行了《体育蓝皮书·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报告》首发仪式,解读了2015年度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策。大会发布了《江苏省体育产业投资指南》。该《指南》主要包括十四大类109个投资方向。

2.省体育局组织参加2015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

2015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于10月11日—1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省体育局牵头组织了33人的团队集中参展,展位场地、展台设计与布展等工作和费用均由省体育局承担。江苏共获得十佳3项、精品12项,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获得体育旅游十佳数量全国第一。

二、做大做强产业发展规模

(一)江苏体育产业的总体情况

“十二五”期间,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448.18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818.96亿元,年均增长16.3%,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1的0.92%,提高到2015年的1.17%,提高了0.25个百分点。“十二五”末,江苏体育产业总规模约达2600亿元,增加值位居全国前列,约占全国体育产业总量的1/6。

江苏体育产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1年,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448.18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92%,体育产业从业人员37.69万人;2012年,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535.73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99%,体育产业从业人员41.45万人;2013年,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626.11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6%,体育产业从业人员45.59万人;2014年,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716.8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8%;2015年,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818.96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17%。

2015年6月17日,江苏省公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江苏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2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6%,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80万人。

表1-4 江苏体育产业总体情况(2006—2015)

续表

数据来源: 2006—2011年的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局编,《科学发展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年,第119页。2012—2014年数据来自江苏省体育局,本书编者根据省体育局领导的公开讲话资料整理汇编。2015年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印发的《江苏省“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图1-1 江苏体育产业从业人员(2006—2013)

图1-2 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2006—2015)

(二)江苏体育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体育产业规模处于第一梯队,长期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体育第一大省福建。2006年,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国1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4.9%;2015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20.5%,显示出江苏体育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表1-5 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与全国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江苏省体育局。

图1-3 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及其占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2006—2015)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江苏省体育局。

图1-4 体育产业省增体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6—2015)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江苏省体育局。

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体育产业规模大约在全国前三名。2015年,江苏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818.96亿元,仅次于领头羊福建省的近千亿元 ,大约位居全国第二。

表1-6 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全国排名情况(2006—2015)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体育局或统计局发布的公开资料汇编。

近年来,苏闽两省的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2012年,苏闽两省的差距大约是209.48亿元;2015年,苏闽两省的差距缩小到大约是181.04亿元,江苏正在逐渐赶上福建。但是,由于福建拥有较多的体育产业大品牌大企业,这一追赶过程将是较漫长的,预期近期这个差距仍将客观存在。

表1-7 江苏和福建体育产业增加值对比(2006—2015)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体育局或统计局发布的公开资料汇编。

图1-5 江苏和福建体育产业增加值对比(2006—2015)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体育局或统计局发布的公开资料汇编。

(三)江苏体育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地位

从长三角地区二省一市来看,江苏体育产业规模最大,甚至超过了浙江和上海之和。2014年,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716.82亿元,占当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总量的17.6%;浙江省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354.82亿元,占当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总量的8.8%。上海市体育产业规模相对较小,2011年,上海市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12.42亿元,占当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总量的4.2%。总体来说,长三角地区苏浙沪体育产业规模的比例大约是4∶2∶1。

表1-8 江苏和浙江体育产业增加值对比(2006—2014)

续表

图1-6 江苏和浙江体育产业增加值对比(2006—2014)

三、培育发展多元市场主体

(一)培育大型骨干企业

1.省体育产业集团挂牌成立

2015年4月21日,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是推动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重要的经营主体和投融资平台,主要业务为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相关产业,同时也是江苏省体育发展的融资渠道和技术服务平台,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和江苏省政府委托举办的公益性体育服务项目。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体育基础设施、体育产业项目的投资、运营;江苏省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体育场馆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开发;健身休闲和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用品和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体育地产开发、建设和运营;体育健康管理和酒店经营;国内、外贸易;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

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公司目前有六家下属单位,分别为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南京奥体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江苏苏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苏体运动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江苏苏体运动科技有限公司及江苏省体育竞赛有限公司。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公司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江苏省体育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快速提升,努力打造成为“立足江苏、辐射华东、面向全国”的体育产业龙头企业。 [1]

2.苏宁集团布局体育产业

近年来,江苏著名大企业苏宁开始大手笔布局体育产业,有望成为江苏体育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苏宁体育是苏宁商业帝国中的重要一部分,与苏宁云商、苏宁置业、苏宁金控、苏宁投资、苏宁文创共同构成了苏宁控股的六大产业集团。

(1)收购和分拆PPTV体育

2013年底,苏宁出资2.5亿美元收购PPTV 44%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2014年12月10日,苏宁公告增持PPTV的股份至64%,从单一大股东变成PPTV的控股股东。苏宁副总裁范志军出任PPTV管理执行委员会主席。根据其官方公布的数据,PPTV体育的独立用户数量约在2亿,旗下的独立品牌PPTV第一体育及其APP也有着破千万的用户基数。

2015年8月5日,PPTV宣布旗下体育公司获得2015—2020年西甲联赛中国地区独家全媒体版权,拿下此次合作PPTV方面一共耗资2.5亿欧元。根据协议,PPTV聚力将独享西甲在中国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的全媒体版权,包括电视、网络、新媒体及公共播映权(户外屏幕、地铁、公交、影院等)等媒体的播出及版权分销权益。

目前,PPTV体育拥有包括英超、欧冠、中超、CBA、亚冠、西甲等国内外顶级赛事的版权。根据消息,PPTV体育将独立分拆,下设体育产品研发部、节目制作部、商务策划部、媒体运营部和广告销售部。和乐视体育一样,PPTV的体育传媒事业部将拥有独立的研发、销售和节目制作、运营和商务采购职能。

(2)进入国内外足球产业

2014年6月,苏宁与巴塞罗那俱乐部签署一份2+1的赞助协议,成为巴萨俱乐部历史上首家中国赞助商。双方达成合作后,苏宁将成为巴萨中国区粉丝官方合作伙伴,在苏宁易购站内建设巴萨频道,建立巴萨中国球迷的官方互动渠道,获取巴萨授权的专属资讯和图片。在合作中,巴萨授予苏宁商标许可、肖像权、广告权利、市场营销权利、商品化权利、接待权利、特别活动权利、友谊赛权利等诸多权益。同时,巴萨还会协助引入赞助商品牌入驻苏宁运动户外频道。

2015年3月3日,江苏国信舜天俱乐部宣布苏宁签约成为国信舜天足球俱乐部2015年的主赞助商。除了苏宁易购拿下球衣胸前广告,双方还在商业运营、文化建设、梯队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全面合作。2015年12月,苏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入驻江苏足球俱乐部。此前原资本方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突然发布公告,以5.23亿人民币转让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苏宁控股集团正式接手,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更名为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

2016年6月6日,苏宁集团在南京举行以“更国际,更精彩”为主题的媒体通报会,宣布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的总价,通过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68.5%的股份。根据福布斯在2016年5月份发布的最新足球俱乐部价值榜数据,排名第16的国米估值为5.59亿美元,折合成欧元为5.02亿。

(二)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

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安排了多项专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 [2]

1.财政性资金支持

(1)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2015年度省创新资金项目的组织,坚持“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竞争择优、优化环境”的原则,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培育,主要支持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园内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项目分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主要支持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试点、国际创业园和专业孵化器内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重点项目省资助经费不超过50万元,面上项目省资助经费不超过30万元。

(2)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3)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

(4)省企业技术创新奖和省国际科技合作奖。

(5)省科学技术奖。2015年,省政府授予“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等183个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107项;授予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2015年度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授予皮尔·J·沃林顿(Pierre Jacques Verlinden)等6人2015年度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和江苏省为了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1)流转税优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总局公告2014年第57号)规定:①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的,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②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兼营营业税应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税项目的销售额和营业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免征增值税;月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免征营业税。

(2)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7号)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印花税优惠。《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4〕78号)规定,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4)政府性基金优惠。《关于公布对小微企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的通知》(苏财综〔2015〕2号)规定:按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以及按季销售额不超过9万元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纳税人,免征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按增值税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免征防洪保安资金,对其他企业减半征收防洪保安资金;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20人的小微企业,3年内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5)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取消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的通知》(国税函〔2011〕97号)的规定,自2011年2月1日起,办理税务登记核发税务登记证时,不再收取工本费。

(6)免收发票工本费。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免征小型微型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财综〔2011〕104号)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收小型微型企业发票工本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1〕759号)的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小型微型企业领购发票时免收发票工本费。一年以后,国家又对此项优惠政策的适用对象予以扩大,受惠面覆盖了所有纳税人。

3.金融优惠政策

为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激活小微企业发展动力,江苏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小微金融政策扶持体系。以南京市为例,已经出台了下列金融扶持政策:

(1)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根据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关于“要加快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的要求,由市金融办会同市财政局制定, 2014年11月4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后实施。小贷险将为南京有融资需求、但缺少抵质押、担保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支持。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可以通过购买小贷险进行增信,银行、保险公司分别对企业进行独立的贷前审核,审核通过后发放贷款。未来贷款发生风险时,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按 25%∶75%比例分担贷款损失。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专项扶持资金,对小贷险赔付率超过150%后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的超赔部分给予补偿。

(2)小微企业应急互助基金。由市金融办会同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南京营管部和紫金投资集团等部门制定,2014年12月5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后实施。以转贷过程融资需求为切入点,为有续贷需求但缺乏短期流动资金的小微企业提供暂时性周转资金支持,帮助小微企业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基金带有公益性,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资金来源以市、区两级财政引导资金为主(其中市级5000万元,各区最低500万元),会员企业自愿认缴资金为辅,基金风险由市、区两级财政按1∶1进行分担,认缴基金会员企业仅享受借款额度和费率上的优惠,既不承担风险也不享受收益。

(3)科技银行。《南京市科技银行创新发展实施办法》于2015年3月17日印发,是2011年《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银行发展的实施办法》的强化升级版。在原有政策的推动下,南京市科技银行历时三年,从最初的7家发展到10家,信贷规模也从首年末的6亿元快速增长至53亿元,涨幅接近9倍。

(4)文化银行。截至2015年3月末,文化银行已累计向340余家文化企业发放贷款13.5亿元。根据《南京市科技银行创新发展实施办法》规定,科技银行扶持政策全面覆盖文化银行,文化银行向全市初创期、成长期文化企业发放的文化贷款将享受与科技银行同等的风险代偿和利息补贴扶持政策,推进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

(5)科技保险。《南京市科技保险创新发展实施办法》于2015年3月12日印发,是在2011年制定出台的《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保险发展的实施办法》基础上对南京市科技保险加大扶持力度的强化升级版。科技保险一直以来作为科技型企业向科技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风险保障和增信手段,是南京市科技金融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和创新亮点,三年来已累计为超过10亿元的科技型企业贷款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

(6)融资性担保。《南京市融资性担保业务补助实施办法》由市金融办会同市财政局研究拟订,2014年12月12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后实施。市财政每年安排 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重点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给予业务补助及风险补助,扶持范围除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业务外,还涵盖了科技型企业、文化企业、涉农企业以及“南京321人才计划”项目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融资性担保行业的融资保障功能。

(7)资本市场。《推进全市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实施办法》是由市金融办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制定,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实施,目的是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为契机,鼓励和推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不断做优、做大、做强。《实施办法》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对小微企业引导和扶持:一是加强引导和培育,建立健全拟挂牌上市企业储备库,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拟挂牌上市的小微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和重点培育;二是建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补贴奖励资金,对在境内外多层次股票市场首发上市的企业,给予补贴200万元,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的企业,给予60万元补贴,对利用在全国性法定公开市场发行的创新型直接融资工具成功融资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补贴;三是优化融资环境,建立中介机构服务备案登记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直接投融资产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帮助小微企业了解资本市场,正确选择资本市场,灵活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推动自身的发展。

(8)股权投资。《促进南京市股权投资业发展实施细则》引导股权投资重点支持中小微初创期企业发展,分别从开办费用补贴、投资风险补偿等方面鼓励社会创投机构投资我市初创期企业,为小微企业提供成本更低的直接融资:一是对新落户南京的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注册资本在1—5亿元并主要投向为初创期的,给予30 万元首期补贴,其后根据其对南京本地初创期企业实际投资额的1%给予追加补贴,追加补贴与首期补贴累计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二是对新落户本地的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资金2—10亿元并主要投向为初创期的,给予30万元首期补贴,其后按其在南京本地实际投资额的0.5%给予追加补贴,追加补贴与首期补贴累计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三是对社会创投机构投资于南京市种子期、初创期企业两年以上,其投资退出后发生损失的,经第三方机构审计,由市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核确认后,按创投机构实际损失额的30%下达风险补偿资金计划。单个投资项目补偿金额最高为100万元人民币。

(三)深入政产学研融合

1.设立江苏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2015年1月16日,苏州大学与江苏省体育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苏大设立江苏体育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强化政产学研的结合,集江苏体育产业研究学术创新体、体育产业发展战略高端智库、体育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基地等功能于一身,致力于全面推动江苏体育产业发展和江苏省体育现代化问题综合研究,服务于江苏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实现体育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创新。中心围绕体育产业改革与发展这一重大问题,搭建了理论创新中心、政策创新中心、改革创新中心和管理服务中心四大平台,研究内容涉及体育产业基础理论、体育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体育产业跨界融合、体育产业战略与决策、体育产业研究服务、体育产业市场分析、体育用品与装备研发、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等方面,并设立体育产业孵化基地。

2.成立江苏省公共体育发展研究院

2015年5月13日,“江苏省公共体育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江苏省公共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南京财经大学与江苏省体育局联合成立并共同领导的学术研究机构,也是全国首家公共体育发展研究院。研究院以“深化体育产业发展研究、构建学术交流中心、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江苏省公共体育产业科研服务品牌”的建设目标,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政策决策服务、体育产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服务和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评估服务。

3.成立省现代体育产业研究服务中心

2014年4月22日,省体育局批复同意成立省现代体育产业研究服务中心(苏体人〔2014〕17号)。省现代体育产业研究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江苏省现代体育产业研究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现代体育产业研究服务中心研究员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保障相关研究服务工作规范开展。已经先后承接了《宿迁市时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体育金融服务体育产业发展》、《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淮安市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南京市溧水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连云港市市级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浦口体育健康养生产业国际社区规划》、《全国体育消费调查方案研究》、《全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等近十项规划、课题和政策文件,通过智力研究,有效服务了体育总局、各基层体育部门和相关体育产业单位。

(四)培育体育社会组织

1.体育社团及其改革

截至2015年,江苏有57个省级体育社团、670个市级体育社团、2510个县级体育社团、11653个体育俱乐部,其中3A级以上体育社团359个,这些体育社团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举办各类体育竞赛、引导百姓体育消费,促进了体育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20年,江苏体育社团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承担更为重要角色,全省体育社团总数达到4000个、团体会员2万个、个人会员200万人,发展各类体育俱乐部1万个,有组织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50%,乡镇街道覆盖率达100%。

为了规范领导干部社团兼职有关问题,省体育局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专门出台了有关规定,对领导干部社团兼职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苏体党组〔2016〕14号)。明确规定,在职处级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包括会长、副会长、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退(离)休处级干部兼任社会团体职务(包括会长、副会长、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名誉职务、常务理事、理事等)要从严控制,因特殊情况确需兼任社会团体职务的,必须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已兼任社会团体职务的,应辞去兼职。

2.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

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于1989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是全国最早创办的体育公益组织之一。基金会秉承“面向社会广泛募集资金,致力于发展体育公益事业”的宗旨,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公益资助,以大众品牌公益项目为核心,在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中找准定位、拾遗补阙,走出了一条独具体育公益特色的发展之路。

基金会根据江苏省社会公众的体育公益需求,着力打造了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支持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阳光体育计划”,推动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实现健康老龄化战略目标的“乐天·夕阳红计划”,为在生活、就医、求学、创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退役运动员提供帮助的“勿忘我计划”,支持江苏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奥运未来之星计划”等公益计划,实施了惠及不同群体、满足更多需求的“江苏体彩公益行”和“体育启蒙”等公益活动。基金会还根据江苏省体育公益事业发展需要,专门设立了“今世缘体育基金”、“勿忘我领航体育基金”、“乒乓球运动专项基金”、“华泰女足基金”等专项基金。

2010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2015年分别由江苏省民政厅评估为首批“5A级社会组织”“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 [3]

3.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政府向社会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相当一部分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扶持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例如, 2015年,常州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赛事类项目共28项,其中,由各项体育运动协会的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共16项,占全部项目的57.14%。

四、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优化体育产业内部结构

江苏省目前已经形成以体育用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例如,2013年,江苏体育用品制造业增加值为438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96%;体育用品销售增加值为86.93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88%;场馆服务业增加值为26.98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1%;其他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74.21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85%。也就是说,在江苏目前的体育产业结构中,体育服务业只占到了16.16%,体育用品业占到了绝对优势地位。

为了优化体育产业内部结构,江苏省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在《江苏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江苏省提出,在“十三五”时期,更多体育企业向服务业延伸,体育产业链拉长、附加值提高,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35%左右。在《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江苏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2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6%,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

(二)优化体育服务业结构

在《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竞赛表演、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拓展体育旅游、体育创意、运动康复、体育科技等新兴体育服务业。在《江苏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江苏省提出,在“十三五”时期,以提升体育服务业总量和水平为重点,大力培育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表演等体育服务业,推动体育与健康、养老、教育、文化、传媒等行业融合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标准化推动、平台支撑等手段,进一步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延展相关产业链条,全面推动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三)优化体育用品业结构

江苏省体育用品业存在着大而不强的现象。江苏省体育用品业家大业大,在生产规模、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均排在全国前几名。但是,江苏体育用品业缺少与其生产和销售规模相适应的知名大企业、知名大品牌。虽然江苏体育用品业整体规模较大,但江苏企业个体规模较小,与国内外知名体育用品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江苏体育用品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多体育用品企业主要从事贴牌生产,主要从事加工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愿望很弱,这就使得江苏体育用品的产品附加值很低,竞争力不足。

在《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体育用品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持体育用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在《江苏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江苏省提出,在“十三五”时期,积极支持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加强体育用品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开发一批技术领先、绿色环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替代进口的产品,鼓励发展体育用品智能制造、定制服务和电子商务。

五、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水平

(一)积极创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

截至2015年底,江苏省共有11市86个县(市、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超目标完成苏南80%、苏中和苏北60%的市、县(市、区)建成省级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创建任务。

(二)积极创建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产业联系点

2015年,省体育局对《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梳理了省级产业基地类型及相应要求,明确了产业基地认定、指导和管理等具体工作的责任部门。将《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印发江苏各市体育局及有关单位征求意见。2016年1月,《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修订稿)》正式印发(苏体规[2016]1号)。

201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体育产业联系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各地前期申报、国家组织评审的基础上,通知确定了35个地级城市(包括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为联系点城市,同时中国滑雪协会等4个国家级单项体育协会、山东乐陵等3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等3个职业体育俱乐部为联系点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列为联系点城市,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列为联系点单位。

(三)积极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

结合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苏南五市体育产业高端化、国际化水平。推动重大体育产业项目沿江布局,整体规划沿海体育产业带建设。抓住大运河成功申遗的机遇,编制江苏运河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开发以沿运河八市为节点的多层次体育产业项目。利用陇海线、太湖、洪泽湖、高邮湖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运动休闲和生态体育旅游产业。推进苏南与苏中、苏北地区在投资、项目、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深化长江三角洲体育产业协作,培育一批体育产业合作项目。

六、扩大体育产业增长贡献

(一)江苏体育产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国增长速度

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 2014年,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为716.82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8%,4年复合增长率达21.3%。

(二)江苏体育产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年均增长9.6% 。十二五期间,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448.18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818.96亿元,年均增长16.3%。 十二五时期,江苏体育产业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同期江苏经济总量。

(三)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越来越大

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3年首次突破1%,达到1.06%,2014年达到1.08%,2015年达到1.1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资料来源: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 http://www.jssig.com/index.html

[2] 资料来源:国家工商总局,小微企业名录,申请扶持导航。 http : //gsxt.saic.gov.cn/xwqy/home

[3] 资料来源: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 http://www.jssf.org.cn/index.asp. F/aiulV0PYh2I1mHF8oOfczvnjihYWU+uGUnd5r+bAg+3FdqJN0I1B0C1rf9TUy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