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化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为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据统一教学计划的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安排了16学时(1学分)用于实践形式的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熟悉历史、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遵循着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的目标,以能力为根本,以素质为基石,形成了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为支撑,以任务驱动为主的项目制教学理念。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适应篇、思想篇、道德篇、法律篇。每一模块分别对应不同的实践项目,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带动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中穿插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素质,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服务外包人才。

三、实践任务安排

(续表)

(续表)

四、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所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践教学活动。

2.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以个人和团队双主体的形式开展,既有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实践任务,也有需要个人完成的实践项目。

3.在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课上,任课教师要求班级学生自由组建小组,每个小组4—8人,每个班级分4—8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同学的考勤、实践任务分工以及督促工作。

4.任课教师为实践教学的直接实施人,具体组织实施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评定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等。

五、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原则

(1)评、考结合,以评为主原则。

(2)过程性考核原则:将整个课程的考核分散在每一章,每一个项目进行,以教学过程中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评价,将考核工作放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束,考核完成。

2.评价和考核体系构建

(1)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各自占有一定比例,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和日常表现,强化能力培养。另外,为了激励学生学习,还设立一项励志评价项目,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活动中所获得奖项为依据(共10分),结果计入总分。

(2)本考核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标准,并尽可能将定性指标定量化。具体见下表:

(续表) PrraPZxiGZulrJ6Ywy/K30dJcyUjBiSrRPQrVrMHZmB+gxhgLredlH9z6iGgVC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