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存活型局域理论

存活推导模式是最简方案下具有代表性的局域理论,主要由Thomas Stroik以及Michael Putnam两位学者提出(Stroik 1999, 2009a, 2009b;Stroik& Putnam 2009, 2013; Putnam 2007, 2009, 2010; Putnam & Stroik 2010)。Stroik将这种推导模式总结为存活原则(Survive Principle),Putnam则称之为存活-最简主义(Survive-Minimalism)。存活的概念是这种局域理论的核心基础,因而该局域理论被称为存活型局域理论。

存活型局域理论认为以移位来解释位移现象属于循环论证,经济性条件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因而不属于概念必要性内容。同时这一模式不能生成存在约束关系的实际语料,因而在理论和经验上都存在不足。在比较表征式理论、推导式理论和混合式理论的基础上,Stroik提出只有纯推导式理论模型才能符合最简句法的要求。 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存活原则:位移现象来源于移位成分与相关成分合并时特征的不匹配(incompatibility),从而使得移位成分在算式库(numeration)中得以存活,以再合并的方式参与下一步的推导,进而形成句法位移现象。句法操作不是为了核查词汇特征在接口层面的可识别性(legibility),而是为了核查推导式是否存在特征的匹配和存活。这样的理论无需特征删除、复本删除等操作,也无需显性(overt)句法操作和隐性(covert)句法的分类,更能符合最简方案所追求的概念必要性要求。

Stroik分两步论证了他的句法模式。较早版本的存活原则以驱逐(repel)为核心,其内容为:

(82)存活原则:当作为句法成分的YP与X为中心语的XP合并时,如果YP有一个尚未核查的特征与X的特征不相匹配,YP就要被驱逐到XP上一层最大投射ZP的指定语位置;YP将被持续驱逐从而产生移位直至所有特征得以核查。

这样的模式存在理论上的优势,如采用了局部操作解释位移现象,避免了循环论证、无需经济性条件制约、推导模式更为精简等。同时存活原则还存在语料方面的优势,它可以解释量化词浮游现象和超级提升等语料。问题在于,当驱逐发生后,上一层的ZP投射尚未构建,因而缺乏落脚点,直接设定YP被驱逐到ZP投射中出现了句法操作中的前看问题,因而需要加以重新表述。经过修订过的存活原则表述如下:

(83)存活原则:以X为中心语的XP投射中包含句法成分Y,如果Y有一个尚未核查的特征与X的特征不相匹配,那么Y将在算式库中得以存活并以再合并(Remerge)的方式参与XP上一层投射ZP的推导;Y将持续进行再合并操作直至所有特征得以核查。

这样的表述摒弃了驱逐操作,引入了再合并操作和算式库,从而完全符合概念必要性的要求,属于较为理想的推导模式。

根据存活理论的内容,可以看出Y如果在XP中与X的特征产生不匹配,那么一旦上一层投射ZP得以建立时,Y将存活到算式库中并再合并到ZP中进行核查。如果仍然出现特征的不匹配,Y将继续存活、并继续进行再合并操作。这样来看,局域的单位是以中心语的介入和投射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存活型局域理论认为局域的单位是一个中心语的最大投射,而这一结果很好符合Boeckx(2008)以及Müller(2007, 2011)等学者提出的局域单位为最大投射的论述。

以一个多重wh-疑问词问句为例:

(84)a.Who does John tell how to use what?(疑问句)

b.John tells Mary how to use the computer.(答案1)

c. * John tells Mary how to use what.(答案2)

由上述语料可以看出,存在三个疑问词的问句当中,位于句首和句尾的两个疑问代词who和what在回答时必须要给出疑问词对应的答案,而中间的疑问副词how则无需回答。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疑问代词没有给予回答,答案都不能是合格的。由此来看,who应该具有[OP,REF]特征,how应该具有[OP]特征,而what具有[REF/WH]特征。[OP]为算子特征,从而驱使wh-疑问词发生疑问,形成形式上的算子-变量约束关系,因此[OP]为激发移位的特征。[REF]为指称性特征,要求疑问词必须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指称对象,即必须要求得到回答。[REF/WH]为依附性疑问特征,说明该疑问词的指称对象要依附另外一个疑问词的指称内容,比如在(84a)中,what的指称内容由who决定。一旦who的指称内容发生变化,what指称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REF/WH]要求带有该特征的wh-疑问词移位到被依附wh-疑问词的相邻位置,从而获得解读。该句的关键生成步骤如下:

(85)a.合并use和what,生成[use what]。What因为[REF/ WH]与中心语use特征不匹配而得以存活

b.合并how,生成[how [use what]]。How因为[OP]的不匹配性得以存活

c.合并v,生成[v [how [use what]]]

d.合并PRO,生成[PRO [v [how [use what]]]]

e.分别再合并what、how,生成[how [what [PRO [v [how[use what]]]]]],what和how继续存活

f.合并C,生成[C...[how [what [PRO [v [how [use what]]]]]]]

g.分别再合并what、how,生成[how [what [C... [how[what[PRO[v[how[use what]]]]]]]]]。How的[OP]与C产生匹配,how不再存活。What继续存活。

h.最终合并C,生成[C... [how [what [C... [how [what[PRO[v[how[use what]]]]]]]]]]

i.再合并what、who,生成[who [what [C... [how [what[C...[how[what[PRO[v[how[use what]]]]]]]]]]]]。What的[REF/WH]特征被核查,who的[OP,REF]也被核查。

What因为指称具有依赖性,因此必须与被依附的wh-疑问词who形成相邻分布,从而获得语义指称。但是其拼读的位置仍然在动词what之后。至于拼读的实现位置问题,存活原则没有一个明确的机制,因而存在不足。当所有疑问词的特征被核查后,推导宣告结构,句子得以合格生成。

再合并具有两大特征,其一为再合并的自动性,只要存在特征的存活,拥有该特征的词汇项将再合并到后面生成的每一个最大投射的边缘位置,直至最后该特征的成功核查。量化词浮游和副词浮游可以出现在句中任何一个最大投射之中,这两种句法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存活理论的合理性,如:

(86)a.They(both)were(both)expected(both)to(both)have(both)been(both)elected to the Senate.

b.What(exactly)have you(exactly)been(exactly)saying(exactly)?

在这两句中的量化词和副词分别出现在每一个最大投射的边缘位置,这充分说明了局域的单位应该是最大投射,同时也说明存活型局域理论对于上述语料的解释力。而之前所涉及的六种局域理论都较难对上述语料做出合理的解释。

再合并的特征之二为结构性,即所有存活的句法成分的特征都要得到核查,且需要按照它们在句法结构中合并的顺序逐一进行。也就是说如果A先于B合并到某句法成分中,在最后生成的表层表达式上A将低于B的位置,从而能够维持句法成分进入句法结构的先后次序,并以之为基础建立句法成分之间的线性排列顺序。这一模式可以解释诸多语言中的配对问句现象,以及多种语言中多重wh-疑问词以及双宾成分排列的线性顺序问题。以保加利亚语(Bulgarian)中的多重疑问句为例:

(87)a.Koj kogo vizda?

who whom sees

‘Who sees whom?’

b. * Kogo koj vizda?(Rudin 1988)

在(87a)中,kogo为动词vizda的内论元,为先合并的内容。Koj为外论元,为后合并的内容。当两个wh-疑问词都要前移时,kogo的位置一定要低于koj。在(87b)中,句子的不合格性主要是因为kogo的位置高于koj。这样的句法分布说明了合并操作的结构性。

存活原则可以在运算过程中通过特征匹配这一关键操作来监测生成句法结构的合格性,而无需生成众多不合格的句法结构表征移交至接口加以解读,因而减轻了语言处理的负担。存活原则下的推导可以保证生成的句法结构都是合格的,因而属于崩溃预防型(crash-proof)句法,有效地减少了接口需要处理的句法表达式的数量,体现了语言处理高效性的特征,具有较好的心理现实性。 从儿童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这种体现高效处理和高效运算的局域理论可以为儿童语言习得的快速性和一致性提供理据支撑。

最简方案认为要从概念必要性的内容来设计最简句法的理论模型,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内容包括如下五点:第一,运算系统负责生成语音式和逻辑式以供两个接口识解;第二,句法表达式以词汇为基本材料推导生成;第三,词汇项所有的句法形态特征必须得以核查;第四,运算系统包括合并(外部合并)和移位(内部合并)两个操作;第五,经济性条件限制运算系统的过度生成。前三条内容说明句法结构是通过一个最优的运算系统生成以便核查词汇特征在接口处的可识别性,内部合并操作可能产生没有约束条件限制的长距离移位,从而过度生成不合格的语法结构。另外,用移位操作解释句法位移现象存在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这样来看,Chomsky(2005,2011, 2012, 2013)提出的内部合并(Internal Merge)和外部合并(External Merge)操作就出现了冗余。核心句法操作只能有合并,而无其他。同时,为了约束移位操作,需要引入多种经济性条件以决定生成的句法结构的合语法性。这些经济性条件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限定,同时在运用到具体的推导过程中也会产生问题。因此移位操作和经济性条件都不是概念必要性的内容,不应该包含在最简方案下理论构建的范畴之内。

存活原则从选用词库/算式库、(再)合并操作和两个接口这几个概念必要性的内容出发,设计了全新的推导模式。算式库处于接口中,从而解释人们使用语音和语义信息习得词汇的语言现实。词汇的特征不具有解释性和非解释性之分,运算系统的任务不是为了核查删除词汇项的不可解释性特征,而是核查句法成分在进行合并操作之时的匹配性。如果存在不可匹配的特征,拥有这个尚未核查特征的词汇项就会在算式库中存活下来,通过再合并的方式参与下一个最大投射的推导,直至所有特征的核查。最后生成的句法结构被移交至两个接口,获得语音和语义识解。

存活原则从最简方案的基本框架出发,讨论了移位操作、EPP特征、一致操作、语段理论等多种分析手段,在揭示它们不足的基础上选择由接口条件所决定的基本操作,通过存活原则和其他理论模式的对比揭示存活原则在理论构建上体现了最简化的优势,具有理论设计方面的优越性,同时能涵盖更多的现实语料。

存活推导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没有涉及移位成分的语音实现问题,也没有确立一个合理的拼读机制。 对于某些移位成分在多个位置都加以语音拼读的句法现象较难给出理据说明。其次,句法位移的激发机制来源于移位成分的特征核查,照顾到多样化的现实语料,存活型局域理论设计了多种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在词汇中的存在势必会加重词库的负担,这对于儿童的词汇习得会产生何种影响作者也没有予以说明。最后,Stroik指出算式库位于接口之中,但没有说明算式库与两个接口的具体互动关系和运作模式,毕竟这一设计与主流的句法模式具有较大的差异。尽管存在上述不足,存活理论不论是在理论设计方面还是在语料覆盖方面都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符合最简方案的精神,是一种重要的局域生成模式,值得进一步反思和验证。 GX03kFv9tj8zSupbzICngM4DZauV94gobKpSqvl+AIEcGG8Blfbfi2bezEsUAj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