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二
金融企业的会计要素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金融企业的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以会计前提为基础而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由于采用货币计量,不同的经济活动都转化为货币运动。货币运动在会计上就是资金运动。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收入的实现、支出的发生、利润的计量等,都表现为资金运动。会计上将这些资金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它们通常被称为会计六要素。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利润表要素。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一般可以认为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简单地说,资产就是企业的资源。与联合国SNA中的核算口径相同,我国资产负债核算中的“资产”指经济资产。所谓经济资产,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已经界定,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

2.资产的特征

①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②资产是公司、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③资产能给公司、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3.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除了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外,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即该资源有较大的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即应当能以货币来计量。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所谓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公司、企业的现有债务,这种债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负债一般具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有些负债在其确立时,并无明确的债权人和确定的日期,但其债权人和日期是可以预计的,这称为或有负债。如售出产品的保修业务在其保修期内,购买该产品的单位和个人都可能成为其债权人。

2.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负担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

(2)负债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会产生应付账款(已经预付或是在交货时支付的款项除外),接受银行贷款则会产生偿还贷款的义务。只有源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上才有可能确认为负债。

(3)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如用现金偿还或以实物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以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形式偿还。

(4)负债须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

对于可以做出合理估计的,可以做出合理的估计;对于某些不能合理估计的,但是有可能在将来发生损失的事项,可以作为或有负债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或用其他方式予以揭示。“或有负债”一般是由于某种约定的条件或允诺的责任,在将来可能成为企业的负债,但当前并不是负债。如进行中的诉讼案件,由于可能败诉而造成赔偿,而产生或有负债。又如,应收票据贴现后,可能发生出票人到期不能偿付而形成或有负债。

3.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除应符合负债的定义外,还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构成。

(1)实收资本

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

资本本身升值或因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权益。它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3)盈余公积

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4)未分配利润

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①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可长久使用的资金来源,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在清算时,所有者权益的清偿列在负债之后。

③所有者权益的满足由企业实现的收益程度决定,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利润的分配。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是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采用的是狭义的收入概念,即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2)收入必然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4)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5)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确认条件

销售商品的收入只有同时符合以下四项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④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按照其功能可以划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

2.费用的特征

①费用是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在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②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③费用会导致企业负债的增加,或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密切相关。费用的确认应遵循以下两条基本标准:

第一,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这一原则限定了费用确认的时间界限。

第二,权责发生制。确认费用的条件一般有以下三种:

①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③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在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后的余额。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利润的内涵不同,体现的社会关系也不同。

2.利润总额的构成

利润的确认和计量,简单来说就是利润的确定。根据我国现行《财务通则》的规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其关系为:

企业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的概念。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专栏1-1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清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又称为统一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元素口径一致,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课后实训1 BXs2FvZRdtaBt2A+JmDVIma+cYXaJ/+D2cpgbCT9ScLNCL3UNxvxOamCCEwU0FY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