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苏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

一、苏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服务业发展提速明显,经济拉动能力提高

随着沿江和沿海开发战略的不断实施和地区经济的不断腾飞,为苏中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苏中三市服务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提速,占GDP比重稳步提升,拉动经济能力提高。表1显示了2011年以来苏中地区各市服务业增加值状况,相比2011年,2015年南通、扬州和泰州服务业名义增加值增加了近两倍,平均每年增长率保持两位数以上。在苏中三市中间,南通规模最大,扬州、泰州次之。2015年泰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高于GDP 1.0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5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0%,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服务业税收收入216.30亿元,增长13.9%,高于税收收入0.2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47.5%,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2015年南通市服务业增加值为2816亿元,增长10.5%,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5%,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市围绕转型升级工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各项举措得到体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8%,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在13市列第2位,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0∶49.8∶44.2优化为5.8∶48.4∶45.8;2015年,扬州市服务业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贡献率稳步攀升的良好态势,各项指标全面完成预定目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62.8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5%,较去年提升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二产位居首位。

表1 苏中地区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16》。

随着服务业占GDP比重的提高,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拉动经济能力不断提升。整体来看,苏中地区服务业占GDP比重由2014年的43.6%提升至45.0%,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南通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为45.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居苏中第一位。扬州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3.9%,服务业提高1个百分点。泰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增长1.6个百分点,占比排名苏中第二位。

表2 苏中地区服务业占GDP比重

(%)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16》。

表3 苏中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指数

(%)(按可比价计算,上年=100)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16》。

(二)服务业税收逐年增长,投资增速渐趋上行

苏中三市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都获得较快发展,同时税收支撑作用较为显著。2015年南通市完成服务业税收481.09亿元,同比增长20.9%,快于全市税收增速8.8个百分点,快于全省税收增速7.2个百分点,在13市中增幅第一。其中房地产业、金融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分别完成税收183.40亿元、101.95亿元、59.16亿元和57.09亿元,四大行业税收收入占到整个服务业税收的83.5%。租赁商务服务业增速继续保持高位增长,为78.6%。我市服务业税收已占全部税收总收入的53.4%,较去年同期提升3.9个百分点,其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提升。2015年南通市完成服务业投资2143.70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呈放缓趋势,但仍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和工业投资4.2和7.9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逐季提高,全年占比49.0%,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扬州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330亿元,同比增长24.5%,超目标5.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2。

(三)集聚效应逐渐显现,主推服务业特色发展

2015年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获得了蓬勃发展,各项指标超额完成。2015年扬州市43家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917.8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服务业税收26.6亿元,同比增长11.2%。积极开展企业创新示范工程培育工作,汇银家电、庆松化工等5家企业入选省级“服务业创新百企示范工程”,获评省级创新团队1个,笛莎等23家企业入选省级创新企业库,成功建立市级30家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库,评出11个“市级服务业创新团队”;2015年南通市各县(市)区从各自实际出发,推动服务业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海安县加快提升集聚区要素吸附能力,1—8月海安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上缴税收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21%。如皋市加快创新服务业统计工作,实现服务业统计代理机构全覆盖。如东县加快推进项目建设,1—8月服务业投资增长25.7%,全市第一。海门市以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获批为契机,与淘宝速卖通联手,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启东市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启东天汾科技五金交易会,参展企业近千家,意向成交额60亿元。崇川区加快发展主题楼宇,成功举办了“星光耀—外贸港”推介会和“五洲国际创意港”概念推介会两场主题楼宇招商推介活动。港闸区加快发展动漫产业,成功举办互联网+动漫创新趋势峰会,正式启动了赛格动漫基地。通州区加快集聚电商企业,建立了“中国创纺e站”孵化器,吸引4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家纺电子商务产业园。市开发区加快发展服务外包,1—8月服务外包执行额18.5亿元,全市第一。苏通园区服务业税收增速居全市前列,滨海园区应税销售增速为全市第一。

(四)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助推服务业提速发展

2015年扬州市“四新”重大项目认定和产出贡献取得新成果,按照“两突出”项目认定导向,全年共认定服务业新开工重大项目42个,新竣工项目29个,广陵区Y-MSD项目实现全市百亿规模服务业重大项目“零的突破”。9个列省服务业“十百千”的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1.5亿元,圆满完成投资计划。载体平台建设水平有效提升,顺利开展38家服务业集聚区星级评估工作,新认定虹桥坊旅游、小纪健康产业和广陵新城中央商务等新兴业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0家;南通市制定下发《2015年度服务业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计划》,按季开展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推磨式检查。到8月底,全市168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7.5%。其中,宝湾物流一期、星光耀广场、世茂广场等20个项目竣工运营;丰树现代物流产业园、林森物流三期、国际供应链管理基地等45个项目开工建设。

(五)现代服务业不断创新融合发展

苏中三市根据自身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不断加速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2015年,泰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泰州市旅游业跃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提出将康养旅游打造成为泰州旅游新名片,把泰州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上集“药、医、养、游”于一体的大健康旅游集聚示范城市,建设成为长三角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的。创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是医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泰州打造“药、医、养、游”康泰之州的节点性工作和控制性工程。2015年南通市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扩大,共有服务外包企业997家,较2014年同期增加113家;2015年服务外包合同额达到84.31亿元,同比增长49.0%;服务外包执行额79.11亿元,同比增长47.7%,全市服务外包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另外,服务外包业务领域向高端延伸,形成软件开发、呼叫服务、工业设计、数据分析、技术研发、医药研发六大服务外包特色产业集群。外包企业加快落户,功夫动漫、微众传媒、炫一下秒拍微视频等一些与世界知名大公司合作的项目先后落地南通市。2015年扬州以软件信息、文化旅游、科技服务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加速发展,服务业产业整体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取得突破,2015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23%,首次实现过半,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40%以上,科技服务业收入增长15%,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也保持了较快增速。制定出台《扬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首批认定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25家。积极推进“三室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经济招商,成功举办京东扬州馆启动暨江都名优产品互联网推介峰会,目前已有近百家扬州特色企业入驻京东扬州馆。生活服务业转型提速,围绕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牵头成立“长三角协调会健康服务业”专业委员会,筹建“长三角区域健康服务业”专家库。起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健康和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意见》,综合运用长三角健康资源和社会资本加快健康和养老产业发展,有效发挥牵头示范作用。推进家庭服务业职业化、品牌化建设,累计登记注册家庭服务企业近千家,吸纳就业人数7万多人,其中华南公司、陆琴脚艺获评“全国驰名商标”。

(六)政府纷纷出台推动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文件

2015年2月泰州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泰政规〔2015〕1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泰州将通过政府、市场、社会联动,合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为辅助,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养老床位总数每千名老年人达到40张;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分别达到80%、40%。《意见》共分四部分:一是工作目标,《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泰州市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为辅助,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工作任务,提出了加快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稳步推进养老机构改革、积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六项具体工作任务,并阐述了具体工作措施和方法内容。三是政策措施,重点从保障养老设施建设用地、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完善老年人政策性保险和关爱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投资融资政策、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导性强、具体可行的保障措施。四是工作要求,指出各级政府是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落实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民政、财政、人社、卫生、规划等部门要统一思想、整合现有养老资源,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相互协作、各司其职,为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15年,南通市提出新兴服务业全新发展思路:以优化结构和提高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加快发展知识流程外包、供应链管理、物联网服务、云计算服务;培育壮大数字文化和环境服务;强化重点项目、集聚区和企业三大抓手;突出规划引领、政策配套、要素保障等五项重点工作,推动新兴服务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一批,即以建设长三角北翼总部经济第一城为目标,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以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目标,鼓励企业加快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加快提升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以打造长三角北翼一流的工业设计中心为目标,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一批,即着眼于承接上海等发达地区外包产业转移,积极打造长三角北翼知识流程外包首位城市;以建设长三角北翼供应链管理应用中心城市为目标,推动供应链管理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以打造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和应用示范中心为目标,加快培育物联网信息服务新模式;以建设长三角北翼云计算服务高地为目标,加快打造包括芯片、硬件、终端、网络、云中心建设运营、云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培育跟进一批,即加快发展数字影视动漫,积极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加快发展数字教育;大力开展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服务、大力推进环境咨询服务业、加快发展环境技术服务。

扬州在“十三五”期间力争推动“五个转型”服务业产业创新,推动服务业包容内生发展。一是业态转型。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以“互联网+”战略实施为突破点,引导产业创新,促进跨界整合,探索适应各产业发展趋势与特点的业态模式,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二是空间转型。统筹大空间谋划与小空间尺度,推进“组团格局”与“节点分布”向“带状延伸”与“网络联结”转型,打造普惠性服务网络节点与高端化精致服务高地有机结合的服务业空间格局。三是功能转型。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专业化生产性服务机构,构建定位清晰的特色产业生态圈,强化集聚辐射功能。鼓励产业创新与功能复合,打造面向扬州及周边城乡居民的高端城市综合体,提升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推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居民基本保障功能。四是主体转型。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化与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与服务一体化,构建产业链联盟。鼓励大型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平台经济。引导中小微企业依托产业发展平台,增强特色化、精致化、品质化服务供给能力。五是政策转型。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立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和规范市场规则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服务业工具箱和政策库,为扬州市服务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二、苏中现代服务业的问题分析

(一)苏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存问题

1.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较高

目前苏中第一大服务行业仍为传统服务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2015年苏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达到1/3。而发达地区恰好相反,第一大服务行业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及租赁业”,“批发贸易”“零售贸易”“运输和仓储业”“住宿和餐饮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不到1/4。

2.生产性服务比重亟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服务行业供给不足

美国经济学家Shelp曾指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即生产的上下游阶段,是以研发、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这些阶段的附加值较高。“微笑曲线”的底部即生产的中游阶段主要是制造、加工或组装过程,这一阶段的利润空间较小。朝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制造业升级越来越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与融合发展,因此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研发服务为例,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意味着只有强大的加工环节留在国内,而“微笑曲线”两端的利润更高的服务环节则培育了发达国家众多的服务提供商。苏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与钢铁、水泥等制造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相反,苏中部分服务行业存在供给不足问题。例如,当前苏中居民对健康、养老、医疗等服务需求旺盛,这些行业的供给能力事关民生的改善,但这些行业发展严重滞后、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3.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

从苏中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2014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较。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此外,苏中全省制造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服务支出、市场销售服务支出、人力资源服务支出、外购信息技术服务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生产服务需求偏少。例如,与发达城市相比,南通的网络零售发展相对滞后,网购快递流入包裹的数量明显多于外送的数量,按照卖方统计的社消零数据明显“缩水”。此外,由于南通时尚、高端上档次的百货零售企业不多,加之赴上海、苏州、南京的交通便捷,一些高端消费明显外流,南通市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

4.服务业企业成本上升

南通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做了问卷调查,在问及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多选三项)时,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58.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43.2%的企业认为“市场需求不足”,25.4%的企业认为“招工难”,17.8%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快”,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排第一位。四季度,有20.3%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单位营业成本比上季度上升,环比增加3.2个百分点;有16.9%企业反映“盈利减少”,环比减少4.2个百分点。在问及企业单位成本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时,有91.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劳动力成本”,环比增加25.0个百分点;8.3%企业认为是“原材料价格”,环比减少15.5个百分点。另外,有88.1%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没有获取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途径。

5.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困难

南通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在问及企业招聘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员工难易程度时,44.0%的被调查企业选择“较难”,15.3%的企业选择“困难”,另有30.5%和10.2%的企业选择“比较容易”和“容易”。选择“难”的比选择“容易”的高出18.6个百分比。另外,有52.5%被调查企业反映企业招聘普通员工“比较容易”,21.2%的企业认为“容易”,有16.1%的企业认为“较难”,只有10.2%的企业认为“困难”。

(二)苏中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垄断和准入限制过多

行业垄断和准入限制过多是造成苏中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目前,苏中服务业中,除了批发零售、餐饮、旅游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准入限制较少外,诸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电力、铁路、民航、港口、新闻出版等现代服务业仍然具有很强的行政垄断色彩,国有企业占据绝对地位,非国有经济面临严格的准入限制,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服务业的大发展需要中小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而苏中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将绝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拒之门外,既造成服务业部门资源流入不足,抑制了服务供给能力的扩张,也造成服务业竞争活力和发展动力不足,影响了服务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行政审批环节过多

行政审批环节过多也是抑制苏中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发改委等联合调研组曾对服务业行政审批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显示服务业前置审批项目涉及17部国家法律、33部国务院行政法规、20个国务院政策文件,此外还涉及106个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门规章、文件。在地方层面,各地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制定的配套性和操作性规定就更加数不胜数。过多、过滥和过时的行政审批规定与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形势的快速变化格格不入,给服务业企业的设立和运行带来了许多干扰。

3.公平准入落实不到位

党和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实践中却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如,早在1992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提出使第三产业有一个全面、快速的发展;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2012年《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电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市政等行业,等等。然而时至今日,社会资本在上述行业的市场准入、融资服务、税费优惠等方面,仍然受到实质性歧视。

4.对外开放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相对低,参与全球化不足,对外开放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比较小。对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多限制,导致服务业对外开放不足。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仅为15%,不仅低于美国(24%)、英国(34%)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28%)等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几个自贸区在服务业对外开放上已经引领全国,但上海自贸区的122项负面清单中,仍有83项属于服务贸易领域。服务业对外开放不足,使得服务业不能像制造业一样更好地引进外资及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难以像制造业一样迅速发展改善。

三、苏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苏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1.国际环境及其的影响

从国际发展环境看,全球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双速增长还将持续,经济增长重心缓慢向东转移,中国将可能加速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亚洲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之后一枝独秀,全球的消费中心、贸易中心和制造中心不断向亚洲转移,从而加速了全球经济中心向东转移,亚洲在未来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更加活跃,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改变了全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三五”期间,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仍将处于孕育期,但新技术群体性突破态势将更加明显,网络信息领域的深度应用将成为常态化,生物技术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纳米技术的市场空间将继续扩展,新型材料的重要性将继续显现。全球生产方式加快转变,随着新的生产理念、技术和模式不断涌现,全球生产方式将面临全新变革,生产的社会化更加显著,网络成为新的生产方式,以社交生产为代表的在线生产新形态悄然升起,众包众筹日益兴起,生产的协同化日益盛行。科技与经济加速对接,科技交叉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四新”经济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科技创新推动全球制造软化。随着发达国家将高端制造与IT产业、现代服务业融合作为制造业复苏的重要内容,科技与制造将深度融合,依托高新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将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将促进服务业业态模式创新。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日益紧密,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家电社交、移动互联网医疗、大数据服务等新兴业态将不断涌现。

2.国内环境的影响

(1)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从消费需求看,排浪式的消费需求基本结束,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加速转变;二是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基本饱和,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基于新技术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新要求;三是从国际收支看,企业走出去将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常态;四是从生产能力和组织方式看,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点;五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方式看,从要素驱动逐渐转向人力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转变;六是从竞争方式来看,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七是从资源配置模式看,既要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发挥政府作用,靠市场力量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2)“十三五”期间,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看,主要从依靠劳动力、土地、原材料投入推动,依靠增量资本投入,加速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市场作用看,主要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转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从动态优势看,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全球价值链看,主要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逐渐向中高端提升;从创新角度看,从“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变,装备制造业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3)“十三五”期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成为我国发展的主题

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中高速增长将成为常态,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形成之中,外部需求收缩,内部多种矛盾聚合,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全面深化改革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民生有效改善,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金融、财政、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化,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将发生幅度较大的调整,新的增长点逐渐涌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逐步健全,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保障房制度全面推进,扶贫救助更为精准实效,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4)“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诉求

绿色发展成为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实现“共赢”是经济增长的新诉求。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渐趋合理。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相互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长三角发展环境的影响

(1)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全面实施,为苏中跨越发展提供历史机遇

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加速了长江沿线相关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和资源整合,将有力推动沿江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有助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苏中将获得与周边地区经济合作的新空间,可有效整合沿江资源,发展港口经济,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2)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为苏中接轨苏南、跨江联动提供新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有利于苏中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先进产业基地,苏中要充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海港口群,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契机,加强与上海的区域分工和紧密合作,深度接轨苏南,实现跨江融合,融入苏南沿江临港产业集群,并推动先进生产要素由南向北梯度扩散。

(3)上海自贸区双重效应日益显现,苏中开放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上海自贸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苏中产业转型升级、外向型经济发展、城市功能提升等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但上海自贸区也会对苏中产生一定的虹吸效应,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将进一步吸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上海转移,企业和集团总部向上海集聚,吸引和转移众多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吸引民间资本向自贸区政策高地集聚,这一切都将对苏中招商引资形成挤压,造成苏中的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外流,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靖江的竞争优势。

(二)苏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以新兴行业、新兴业态为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结构优化、层级提升

苏中目前及未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不应是低端(传统)行业、传统业态,而是要聚焦于价值链上端研发设计和下端增值服务强势环节的新兴行业,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业新兴业态,如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服务、工业云服务及大数据集成服务等。这既是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根本之道,又是培育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主要做法有:①注重从新兴产业、高端环节和新兴业态的培育入手,以增量扩张实现比重提高、结构优化和层级提升;②实现“传统行业提升”与“新兴行业培育”同步,更加注重质态提升,尤其是将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更高水平、更低成本的生产性服务。

2.建设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平台,推动网络化产业生态系统形成

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高效的基础平台,形成两者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目前,苏中缺乏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通渠道和信息交流通道。一方面,不少制造业企业因为不满意外部的服务,而选择服务部门内部化;另一方面,服务业企业因为没有充足的市场空间,无法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建立服务业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加快多方平台交流,提高信息服务资源的潜在利用效率。同时,整合信息资源的提供商、信息技术的服务商和其他一些中介服务商,通过集成多层次、互补性的专业化力量,建立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网络化协作平台和特色产业联盟,实现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无缝对接,建立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具体做法一是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等重点产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联动发展,推动产业向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上下游延伸。围绕“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物联网服务等新兴产业,找准发展定位和突破口,力争形成新的增长点。二是推进民生服务业统筹发展。围绕推进“两个率先”和保障民生的总体要求,促进商贸流通、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扩张规模体量、转变发展方式,以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提高的要求。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家庭服务和农村服务等领域加速发展、提升质量。三是加快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软件和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服务的功能,促进工业产品的升级,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培育信息化产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与软件、通信、网络等信息产业的有机融合。

3.注重高层次人才、知识技术和创新资源等高端要素的引进与培育,以能力成长推动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的培育

在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苏中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的培育除了要考虑市场基础、制度环境等不可缺少的因素,关键还是要看其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包括知识创造能力、技术开发能力以及业态与模式的创新能力等。具体做法有:①调整要素供给结构,优化江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企业开发活力,进一步开发优势资源,促进知识技术的积累,培育专业服务机构,继续实施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工程,特别是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培育力度,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核心资源。②营造企业创新氛围,从依赖“引进”转变为在开放条件下坚持自主开发的技术进步方式,鼓励和鞭策本土企业走上自主开发的道路,改变它们原有的行为模式,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以知识生产、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发展。

4.开展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工程,培育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

重大项目在推动产业发展、培育竞争优势中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和功能性作用。因此,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应实施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工程,以区域性服务业高地为契机,加大对产品附加值高、有实力的骨干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行业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同时,鼓励这些企业跨行业、跨所有者并购重组,加快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步伐,培植若干个超百亿元、超十亿元的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使其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5.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空间

当前,世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和服务业对外投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出现了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跨国公司相继把一部分服务业务,如电话客户服务、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IT服务等,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世界银行统计表明,在多数工业化国家,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占这些国家一半以上的外国直接投资。20世纪70年代初,服务业只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1/4,1990年这一比重达到50.1%,此后一直保持在一半以上的份额。江苏要充分利用契机,大力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主动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围绕外资制造业,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和软件开发等服务企业落户苏中;创新服务业聚集区功能和制度设计,在承接服务业外包的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积极有序引入战略投资者,对目前仍带有垄断性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改革重组,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适当扩大服务进口,既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投入,又引入市场竞争,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质量的改善。

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应实施“走出去”战略,密切跟踪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把握国际产业分工新特点,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整合全球资源,推动江苏优势服务业产能转移,促进对苏中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的培育。具体做法有:①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从事建筑、贸易分销、物流、家政、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教育、医疗、出版、发行、影视、文化传媒、电子信息、技术设计、中介咨询、运营管理和售后服务等业务。②鼓励江苏新华传媒集团、江苏凤凰集团和江苏苏广传媒有限公司等文化企业“走出去”,传播苏商精神,打造苏商文化品牌;推动舜天国际集团、汇鸿国际集团、苏豪国际集团、国泰国际集团、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开元国际集团和弘业国际集团等各类中介机构在境外开展各类服务贸易活动;力争取得突破,不断扩大江苏现代服务业“走出去”的领域和规模,为江苏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拓展国际空间。

6.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消除体制性障碍,引入和规范市场竞争机制。政府要调整服务业管制框架及其政策,进一步放宽行业进入的限制,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增加生产性服务竞争主体供给,推进非基本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建立健全江苏服务业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创造高效有序的生产性服务市场环境。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尚有许多不规范的行为和不合理的竞争现象。因此,需要对企业管理规则、商标管理规则、会计管理规则、广告管理规则、工程设计招标管理规则、金融保险管理规则等进行检查和修订,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提高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效率。二是引导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社会化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三是加大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和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生产性服务业条件。基础设施重点是加快“三港三路”建设,“三港”即江海港、空港和信息港;“三路”即铁路、公路和光路。江海港口方面,重点加快南通港等主要港口建设;空港方面,重点加快电子政务网络、“诚信江苏”网站,物流信息、商务服务、科技服务、基础信息交换等公共服务平台等工程建设。铁路方面,加快京沪铁路江苏段电气化改造、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建设。公路方面,重点是新增必要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网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光路方面,重点是长途光缆和本地网光缆建设。在扩大服务业投资总量规模的同时,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如资金资助、税收减免、信贷贴息或补助等,来推动研发设计、成果转化、教育培训等重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江苏服务中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四是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生产性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中介体系,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江苏商务成本偏高的原因很多,其中商务中介组织发展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要完善中介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对民营等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限制,大力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生产性服务体系。

7.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梳理服务业审批事项,突出重点进行攻关,更好地向社会和市场放权。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可能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等事项,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能和服务质量。二是强化公共服务。确立服务业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在继续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通过贴息、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开放服务业投资领域,培育多元化投资和运营主体。坚持节约集约,科学确定服务业用地计划,探索服务业重点项目的用地供给新途径。全面清理规范对服务业企业的收费,落实服务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协调解决服务业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金融要素供给。加快建立统一的地方金融市场监管体制,统筹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满足服务业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尽快研究出台知识产权的资产评估政策,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评估准则体系,积极破解文化、软件和信息产业类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四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重视社会诚信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诚信文化,制定和实施现代服务业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加快推进服务业企业信用基础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应用,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五是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积极作用,形成多方发力、共推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积极落实国家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有序拓展开放领域,主动争取更多试点。加快与上海自贸区全方位对接,充分利用辐射功能,积极推动区域分工和联动发展,培育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优势。

8.狠抓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着力点,力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强化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对已有项目要跟踪落实,不失时机推动更多事关全局、惠及长远的服务业重大项目乘势而上,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后劲。注重有效投入的增长,层层落实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是持续提升集聚集约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载体建设提档升级,理顺集聚区管理体制,力争企业相互关联、集聚形成规模、产业形成优势。大力引进龙头旗舰企业和基地型项目,努力打造优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使集聚集约特色更加鲜明、带动发展能力更加突出。三是加强重点企业培育。继续加大对新兴服务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项目的引导支持,促进其开展技术、业态、模式和品牌创新,鼓励开展服务标准研发。对不同领域重点服务业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分业施策,突出规划引领、典型示范,逐步提升发展质量。

9.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在市级层面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和工作协调,加强对共性问题的研究。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引导其开展共融合作、错位发展,避免产业的重复布局和同质化竞争,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层次分明的区域产业布局。二是理顺机制,规模发展。深入推进公用事业改革、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后勤及配套服务改革,推动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营利性服务与公共服务分离,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打破所有制分割和行业垄断,合理引导民资、外资参与国有服务企业的改组改造,通过重组、兼并、上市、联合等途径做大做强。三是完善统计,明确指标。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尽快明确电子商务、高新技术服务业等统计口径,注重统计网络建设,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建立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制度,以便于全省范围内的统一理解和准确适用。四是重视督查,落实政策。加强对服务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推动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密切关注金融机构执行收费项目减免的进展情况,不折不扣地执行服务业企业在水、电、气等资源使用价格方面和工业企业并轨等相关扶持政策,为服务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倪蔚颖。服务业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2011(01).

[2]张旺,申玉铭。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06).

[3]张涑贤,戴峰。基于区位熵指数的西安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0).

[4]李红.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研究述评[J]. 科学管理研究,2005 (6).

[5]邓志能,洪曲波.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经济纵横,2006(8).

[6]刘靖。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商业时代,2006(17).

[7]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8] Romer David.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 Boston : McGraw-Hill ,2000

[9]张红娟,蒋涛,沈正平,刘海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徐州市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2011(9).

[10]孙红军,戚建强,李红. 发展现代服务业,助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J]. 科技创新导报,2012(1).

[11]吴海涛,杨应德。兰州都市区零售区和批发业集聚水平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08).

[12]王文静。天津金融服务业集聚的测度与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2(15).

[13]杨勇。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0).

[14]任英华。现代服务业集聚统计模型及其应用[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04).

[15]阎薇,陈伟。基于基尼系数的辽宁省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分散实证[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0(02). e7ztyECLMWntr3KPL5uCYU4XSzNEBec0xZ+aLVBeTnKN6NQrIRaxsMKbfgQ/gRj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