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新常态下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当前,新常态已成为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语境,其直观表现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这既是经济增长客观规律的体现,更是追求更高质量、更好效益增长目标下的主动调控,其实质是在发展目标层面上,质量效益对于单一速度的超越。从新常态的内涵来看,在增速换挡中实现更高的增长质量和效益是目标,优化经济结构是实现目标的根本路径,创新是促进结构优化、实现发展目标的动力源泉。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以生产服务业为核心,以信息化、知识技术密集和高增值为特征,其发展水平对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加快江苏发展意义重大。“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中期进展情况表明,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进一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但是成效尚未巩固,存在反复和逆转的可能。因此,江苏现代服务业将继续处于加快发展、提升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应以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为主题,抓住发展机遇,打造经济升级版。

一、新常态下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78年到2004年,江苏的GDP由249.24增加到15512.3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85%,2005年到2010年增速分别超过12%,尽管高速增长速度不再,2015年江苏各市除扬州外GDP增幅均有下浮,总体上看,13个市增幅均在10%这道“平均线”上下浮动。与7.0%的全国增长水平相比,江苏没有一个市“拖后腿”。但是这种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伴而行。自20世纪90年代后,江苏始终把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实践表明,江苏经济发展是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早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江苏就致力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并取得实质性成效,尤其是在转型升级中带来的增长新动能,不断蓄积并逐渐率先形成增长新引擎。“十三五”时期,受要素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影响,江苏经济潜在增长率将有所下滑,由此会进一步压缩经济增长空间,但由于包括江苏在内的长三角核心区预计“十三五”期间,江苏以加工贸易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增长动力逐步衰减,同时以战略性新兴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将从力量积蓄期进入动能全面释放期,江苏经济有望在小幅波动中进入新稳态增长区间。同时,由于经济体量加大,未来江苏经济增速虽可能有所放缓,但实际增量可观,发展质量也将迈向新台阶。

经济新常态对江苏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江苏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了积极探索,经济结构呈现高度化、合理化、协调化等显著特征。尽管经济调整已初见成效,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总体上仍然处于经济结构链条的中低端,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三产产值比例偏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二、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比较低;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凸现出来,已经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向更深层面和更广领域推进。

实践表明,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有不同经济部门增长动力的消长和变动实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强相关性。发展中的经济体进入起飞阶段后,长时期的较快增长都是以经济结构的快速转换为基础的。工业化过程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也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过程。在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经济转换、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另外,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使整个经济结构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用高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和发展高技术经济,促进经济创新,使各行业的生产率将得到比较大的提高,从而各行业的整体素质也会有所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

(一)新常态下江苏经济结构新态势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江苏13个市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一致表述,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被确立为经济活动的主线,江苏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实现了三次经济结构的跃迁。2015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首超第二产业增加值,三次经济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2015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达48.3%,超过第二产业比重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加快、比重提升,总量超过第二产业,凸显出江苏结构转型的大趋势和积极信号。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和稳增长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结构呈现高度化、合理化、协调化等特征。

1.经济层级高度化

经济结构高度化是经济结构演进规律的内在要求,实质上是对经济结构高级状态的理性追求,也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为江苏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持久的牵引动力。2014年,从第三经济的高端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来看,无论是产值规模还是产值比重均有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60% ,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2.4%。

高新技术经济是现代经济结构中的高端组成部分,其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产值,而且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江苏高新技术经济主要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2015年这三大经济的产值比重分别为22.74%,29.63%,28.17%,合计占比高达80.54%。2016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40.5%。

从区域层面来看,2015年苏南五市高新技术产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2.75%,10.12%,9.64%,8.11%,7.07%,合计占比高达57.69%。苏中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609.50亿元,占全省的23.80%;苏北五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358.35亿元,占全省的18.51%。高新技术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加上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各种高新技术经济优惠政策的出台,将为以高新技术经济为目标的经济结构高度化提供良好支撑。

战略性新兴经济逆势上行,渐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3年末,江苏有战略性新兴经济法人企业6.7万个,占全省二、三经济法人企业的7.4%,占全国战略性新兴经济法人企业的40%。节能环保经济和新材料经济,构成当前战略性新兴经济的主体。江苏上述两个经济的法人企业数量分别为3.1万个、2.2万个,合计5.3万个,占全部战略性新兴经济法人企业总数的79%,全国这两个经济的占比为71%。从战略性新兴经济从业人员看,江苏有828万人,全国有2362万人,江苏占全国的35%。

截至2015年,江苏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总量实现四年倍增,增速继续高于面上工业4个百分点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左右,占比达到30%以上。其中物联网和云计算、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超过35%。2016年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以网络购物为代表,新业态增势强劲,全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7.7%,增速比全国快9.5个百分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产品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成长性,全省统计的11种新产品中有10种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智能手机增长1.5倍,工业机器人增长69%。

“苏州工业园重点发展的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云计算三大战略性新兴经济,产值年均增幅近40%,2014年均达到200亿元规模,八大战略性新兴经济产值超2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60%”;“南京软件谷实现软件及信息服务销售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32.3%,占全市比重达40%”;“中国医药城签约落户医药类项目128个,在建经济化项目103个”;“无锡物联网及相关经济业务收入增长40%以上”;“盐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产销64.6万辆,全市汽车经济销售突破千亿元”发展高新特经济等等,13个市都在“换挡加速”。

2.产业结构合理化

三次经济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向“三二一”标志性转变。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5.7∶45.7∶48.6,第一经济比重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25.1%下降到2015年的5.7%;较2014年的5.6∶47.7∶46.7,实现产业结构“三二一”标志性转变,第三产业比重首超第二产业。作为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二、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一的江苏省,近二三十年,第三产业增长并不慢,但是由于第二产业总量太大而且增速也很快,所以三次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更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结构优化。

经济活力继续增强。2015年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7398.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GDP比重达67.6%,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占GDP比重为43.4%,分别比上年提高0.2个和0.6个百分点。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82.2万户,新增39.4万户,注册资本7296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个体户387.2万户,新增63.7万户。

投资结构持续调优。一是工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省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965.1亿元,同比增长11.1%,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6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业投资同比增长40.7%、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7%、新能源制造业和智能装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3.3%。全省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4.8%,低于全部投资增速5.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仅9.3%,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持续快增。全省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2345.6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比工业投资增速快13.2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总量的比重达54.2%,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项目投资继续加快。全省服务业项目投资完成14628.3亿元,同比增长14.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7个百分点,服务业项目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31.9%,占全部服务业投资比重达64.2%,比上年分别提高了1.1个和3.3个百分点,民生相关行业投资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63%,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46.9%。

四是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全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468.5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高于全部投资3.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6.3%,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4.7%,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4%,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同期全国民间投资创出2.8%的增速新低的背景下,江苏民间投资却逆势飞扬,同比增长11.1%,比全部投资快1.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0.4%。

消费作为经济第一拉动力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2016年上半年全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2%,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比投资的贡献率高5.4个百分点,消费作为经济第一拉动力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2016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超过5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2.8万家和7.2万个,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展顺利。

江苏以劳均产值(增加值/从业人数)衡量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2015年第一、二、三次经济的劳均产值分别为4.55万元/人、15.66万元/人、18.56万元/人,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4,1.30,1.78。

3.区域发展协调化

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6.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苏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苏中整体发展水平提升,苏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2015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9.9亿元、1278.9亿元、1885.9亿元,同比增长9.2%、13.9%、12.9%,苏北增幅比全省平均高1.9个百分点。分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904.4亿元、7618亿元、8404亿元,同比增长6.3%、10.6%、11%,苏北增幅比全省平均高2.7个百分点。沿海开发有力推进,沿海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25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9.4%。

2014年,苏北五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1671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7倍和2.1倍,人均GDP由2010年的2.9万元提至2014年的5.1万元。2011至2014年,苏南、苏中、苏北GDP年均分别增长10.5%、11.7%和12.2%。在苏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9%提高到44.6%。2015年,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对全省的贡献率达46.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015年,按常住地来分,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73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7元,增长8.7%。从这个角度来看,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由上可见苏中、苏北的发展态势仍明显好于苏南,江苏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4.投入产出低碳化

经济结构低碳化是以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低碳发展技术,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土地特别是化石能源的配置效率,调整经济结构布局,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限制发展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从而不断降低整个经济体系的碳排放量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

2015年,江苏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降低,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经济结构的低碳化。与2010年相比,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22%,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下降33%。2016年上半年,全省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27%。全省原煤、水泥、平板玻璃、民用钢质船舶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4.6%、2.8%、15.3%、24.3%。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105.46万吨、13.77万吨、83.51万吨、106.76万吨,较2014年分别削减4.13%、3.43%、7.70%、13.38%,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为了切实保障经济结构向低碳化方向迈进,江苏持续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力度。2013年,江苏工业污染防治施工项目完成投资74.48亿元,同比增长24.97%,分别为2000年和2010年的4.26倍和4倍;当年完成环保验收项目环保投资311.72亿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5.73%和98.07%,江苏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努力,既促成了环保相关经济的繁荣发展,为经济结构注入了低碳内容,又大大降低了高能耗经济的碳排放量,减轻了整个经济结构的碳压力。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出台《江苏省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污染物种类、地域及行业范围。完善水环境资源上下游“双向补偿”政策,全年区域补偿资金近4亿元。制定《江苏省环保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组织全省2万多家企业开展环保信用评价,落实环保“黑名单”联合惩戒制度。

5.对外开放国际化

经济结构国际化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和配置经济发展要素,在全球市场上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依托全球价值链升级和经济布局调整,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江苏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明确地选择了国际化取向,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经济结构国际化方面铸造了辉煌业绩。江苏连续多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居全国首位。

“十二五”时期江苏利用外资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速度,2014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1.74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23.6%。2015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2.7亿美元,新设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企业605个。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外资有利于缓解经济结构调整的资金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外资能够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为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技术动力,特别是在研发支出投入方面外资企业做出了很大贡献。2013年全省规模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为802.73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贡献了226.38亿元和105.18亿元,二者合计占比高达41.3%。

如果说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从要素供给层面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话,那么对外贸易则是主要从市场需求层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影响。虽然江苏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21世纪初加入WTO使江苏对外贸易发展迎来了黄金期,外贸依存度一度超过100%。

不过,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以及国际市场的持续疲软,加上国内宏观政策由外需向内需的转型,江苏开放型经济已经出现了种种放缓迹象。从推动经济结构国际化的第一利器——外资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弱化,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某些年份由于受国际金融形势的影响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繁荣发展,经济活动对外资的依赖在减弱,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显著下降趋势,这一指标2008年为18.85%,2010年下降为13.00%,2013年进一步下降为12.04%。

二、新常态下江苏现代服务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江苏经济已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但发展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也逐渐显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面临的新挑战依然突出。

(一)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尽管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实现了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但江苏省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

从农业看,江苏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紧缺。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耕地资源不断趋紧,现有耕地人均不足0.9亩,耕地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可以说,耕地资源已成为江苏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超过了70%,种地老龄化、兼业化的问题就更明显;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比重超过了50%,维护农民权益问题就更突出。

从农田基础设施看,农田水利设施标准不高、配套不全、老化失修,抗灾标准低,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现有的农田沟、渠、路、桥、闸、涵等配套设施以及供排水机械、收割机械拥有量与高产稳产的田块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亟待重新修建水利设施和配套完善。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看,一方面,江苏农业务农人员老龄化、兼业化,而目前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较少,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指导和推广,用种量过大、田间管理粗放、关键措施不能迅速落实到位等情况在普通农户中仍然广泛存在,一旦遭遇不利气候就会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粮食种植方式科学化仍需推进;另一方面,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社逐渐兴起,但由于资金、技术、土地租用等因素制约,土地集中经营在粮食生产中优势及生产潜力尚未完全发挥,经营方式仍需优化,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据调查,目前江苏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和3倍,每年使用的65万吨农膜回收率只有60%左右,农业投入品使用量超过合理水平,造成面源污染,加上工业、生活污染,农村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长远发展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工业看,产业总体处在全球分工体系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处于加工组装环节,其产品多以中间环节的零部件和材料为主,高端产品和技术较少、中低端产品和技术较多。企业生产服务需求中对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需求比重较大,而对研发设计、知识产权、品牌经营等高端服务需求比重较小,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较弱。这导致了制造业对高端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不足,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从服务业情况看,首先,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足。目前全球服务业占比平均超过60%,2015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48.6%。欧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普遍在70%左右,占GDP比重大多在43%左右,较为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11—2015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分别由2011年的51.2%和21.8%,提高到2015年的56.5%和27.5%,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比较大。对经济转型升级起重要作用的研发、营销、金融、商务、保险、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使得服务业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的专业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二)创新驱动增长原力不强

发展创新型经济,是江苏经济进行“第三次转型”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效显著,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两个单项排名第一。但在基础创新力、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创新绩效等领域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知识创新能力低于北京,知识获取能力低于上海,创新绩效低于广东。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13年江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经费支出占总研发经费的比重分别在3% 和10% 以下,低于先进省份水平。原创性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导致江苏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专利总量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和外围技术,关键部件、器件和材料主要依靠进口。江苏对外技术依存度约为60%,而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在30% 以下,其中美国和日本低于10%。客观而论,以往江苏经济发展也是创新驱动,只不过其创新驱动的意义更多在于切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实现跟随和模仿,具有高强度投资的重要特征。此种意义上的创新与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并非同一概念。总体而言,江苏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够强,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这是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全球产品价值链和国际经济链中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新常态”下江苏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所需突破的难点之一。

整合全球创新要素能力较为欠缺。从本质以及微观角度看,当前以全球要素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实质就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和利用全球优势要素和资源。过去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受到江苏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限制,或者说主要依托以初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的事实特征,决定了我们在全球要素分工中主要处于“被整合”的地位。虽然多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使得江苏集聚或者说吸引全球生产要素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集聚”能力并非等同于“整合”能力。实际上,江苏整合全球生产要素能力亟待提高,本土企业“走出去”整合全球生产要素包括创新要素的能力还比较弱,具备“走出去”整合全球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能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数量还极为有限。

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实施开放型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终要落到作为微观经济体主体的企业身上。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确立,企业微观活力难以得到有效释放。仍然存在着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府干预需要进一步减少、竞争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普遍观点认为我们的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而更本质地看,与其说创新能力的缺失是技术困境所致,倒不如说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得到完全确立的困境所致。因此,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改革,让企业在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中发挥创新想象能力以及选择自负其责的技术路线,会更为有效地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创新”要素的真正创新作用。

(三)经济实力与广东存在一定差距

广东比江苏经济起步更早,率先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第三产业比重提升。2015年,广东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8%,而江苏则为48.6%,这2.2个点的差距也意味着按目前的速度而言有就是3—5年当中的差距。而且,江苏可能会经历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速的放缓。相比江苏,广东在产业结构方面更加优化。2015年,广州三产比重达到66.1%,南京三产占比为57.3%,广州高出南京8.8个百分点。除广州之外,深圳和制造业重镇东莞三产占比都超过了50%。而江苏除省会南京外,其他经济重镇,三产比重均未超过50%。其中,苏州为49.9%。

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来看,2015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950.48亿元,而同期江苏为45905.17亿元,超出广东大约1.5万亿。而江苏的投资率,更是高达65.5%。2015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为41.1%,具体到城市,深圳更是只有18.8%。事实上,从2003年开始,江苏的固定资产投资就已经超过了广东,至今已逾十年。过于依赖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其不仅边际效应会呈下滑趋势,更会由此对经济转型造成阻碍。

广东的内需比江苏更为强劲。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已有的统计显示,2012年广东为3.13万亿元。江苏为2.59万亿元,广东多出江苏5400亿。在2015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入选的企业多于广东。不过,江苏的经济,对于外企依赖性比较大,强势企业多出自外企,而广东的本土经济更为突出。广东的高新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通用飞机基地、华为、中兴、腾讯、元征、金蝶等均为广东本土企业。

江苏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领域,建立了相对优势“新苏南模式”的起点相对比较高。江苏制造业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但在互联网经济等新经济领域与广东、浙江等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虽然江苏的高端制造更为强劲,但是广东的产业结构更为丰富多元。

三、新常态下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

新常态下江苏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常态将给未来江苏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带来“五大机遇”。

(一)机遇之一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人均发展水平潜藏着进一步提升的巨大空间。2013年全省GDP增速降至个位数,为9.6%,比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14.9%)低5.3个百分点。但由于基数提高,GDP增量仍在扩大。2013年,全省GDP增量按现价计算为5104亿元,约相当于1995年全年的总量。

过去30多年间,江苏人均发展水平实现了大幅跃升,2015年江苏人均GDP突破1.4万美元。2013年全省人均GDP达12047美元,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80年代初的日本、80年代中后期的德国和英国、90年代中后期的韩国。这表明,一方面江苏发展追赶的任务仍相当艰巨,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增长仍存在着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完全可以再创一个较长的“黄金发展期”。

(二)机遇之二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结构调整孕育新突破。一是产业结构将深度调整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大量涌现,促进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已悄然变化。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6%;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1373.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1.4%。二是需求结构将进一步改善,内需增长特别是消费的支撑作用增强。2016年上半年全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2%,比投资贡献率高5.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局面初步有所改观。三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正释放出越来越多推动经济发展的“正能量”,将加速结构优化升级。《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5》显示,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七连冠”,其中企业创新、创新环境两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三)机遇之三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将呈现多元化。一是城镇化将释放出消费和投资增长的巨大潜力。目前江苏城镇化率虽然已达65%以上,但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2%,由此每年约增加90万左右的城镇人口,则需要每年增加公共支出900亿元,所形成的基础设施、住房建设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将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网络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3年江苏的电商交易额约1.2万亿元,2016年上半年全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7.7%,增速比全国快9.5个百分点。三是绿色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而且通过提供需求快速扩张的生态产品,能够拉动有效投资,激发绿色消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2013年,江苏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1600多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700亿元。

(四)机遇之四

新常态下各项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深化,“改革红利”将极大地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改革开放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创新,改革通过优化要素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不断释放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近年来,江苏发挥政府与市场的正向叠加效应,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效应逐步显现。2015年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7398.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GDP比重达67.6%,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占GDP比重为43.4%,分别比上年提高0.2个和0.6个百分点。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82.2万户,当年新增39.4万户,注册资本7296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个体户387.2万户,当年新增63.7万户。要素价格调整、国企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农村土地改革等,都将为促进经济高效均衡发展转型注入活力。

(五)机遇之五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加速释放,经济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时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在江苏密集实施,为江苏加强战略统筹,更好发挥综合效应,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多重国家战略的密集实施,为江苏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并从国家意志与地区发展的互动中构成江苏发展的特殊战略机遇期。多个国家战略在江苏的布局实施,不仅将带来政策、资源、项目、投资集聚,也将营造出独特的发展环境,丰富江苏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并将成为江苏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源,江苏将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区域,在全国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四、新常态下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省服务业工作将准确把握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努力追求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最优平衡,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以江苏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为主抓手,突出把握好培育我省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的有效路径,全面优化江苏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主体、产业生态、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一)把握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驱动路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一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张和质态提升并重。突出抓好规模实力优、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等六大重点产业,培育壮大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和标准化等六个细分领域和行业,确保年度生产性服务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二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化并进。培育一批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实施一批制造业服务化示范项目。引导企业加大产品整合力度,从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客户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和专业化继承方案,支持企业外包产品加工环节,专注于产品设计、运营维护、零销分摊等高附加值业务,提供线上线下智能化垂直化服务,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个性化产品设计、众包设计、众筹设计等网络制造新模式。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载体提升和龙头企业培育并行。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制定出台专门实施方案,采取年度滚动管理的方式,启动2016年度“双百工程”一期计划。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培育形成百家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完善园区主导产业体系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其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壮大百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显著创新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推动要素集聚和政策叠加并举。进一步放开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土地、价格、财税政策。合理安排生产性服务业用地,促进节约集约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完善主要以市场决定价格的生产性服务业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服务价格。开发适合生产性服务业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度高的特点,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财税政策。

(二)把握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驱动路径,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精细化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新近出台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意见,研究制定我省实施意见,明确我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导向、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一是以民生需求为纲持续增加服务有效供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增加对短缺服务的关注和投入,开发新型服务产品和手段。遵循产城融合、产业融合和宜居宜业的要求提升发展城市生活性服务业,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定位,优化布局网点,完善服务体系和功能。以改善基础条件、满足农民需求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城镇生活性服务业网络向农村延伸,不断完善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机制,促进区域结构更加均衡。二是以消费升级为引领深度开发生活性服务市场。深度开发人民群众从衣食住行到身心健康、从出生到终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生活性服务,积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市场。在发展重点上,充分根植江苏城乡居民消费偏好、传统文化特点、民俗风情特色,围绕商贸流通、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家庭服务、教育培训、体育服务等领域,精细服务环节,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智慧服务。三是以服务质量为本显著提升生活性服务品质。开展江苏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行动,鼓励生活性服务企业将服务质量作为立业之本,坚持诚信经营,强化质量责任意识,积极制定各类国家级和省级服务标准和规范,积极运用新理念和新技术,促进“老字号”生活性服务品牌焕发新生机,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精细化、品牌化、标准化、职业化发展,确保生活性服务质量和服务品牌实现显著双提升。

(三)把握“互联网+”融合创新驱动路径,促进服务业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一是大力培植互联网平台经济规模优势。依托我省先进制造业和总部经济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大力支持本土有综合实力、有发展潜能的平台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鼓励总部型服务业企业平台化发展,重点引进国内外具有发展潜力的平台经济总部,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型平台企业,以此为依托,加速对产业上下游环节的整合,有效拓宽平台经济的发展空间。制定实施《江苏省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在六大重点领域做优做强100家重点平台企业,实现千亿元利税收入,创造万亿元产业规模。二是全面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嫁接。发挥江苏实体经济发达的优势,加快与互联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向“互联网+”的服务环节转型延伸,强化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柔性化改造,依托网络开发定制产品;指导传统服务业企业积极学习并灵活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实施改造升级,进一步拓展网络消费领域,加快线上线下融合,重点发展信息消费,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和形式。积极鼓励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高新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提升服务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创造拓展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服务业产业新生态。

(四)把握开放合作共享驱动路径,促进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在“十三五”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大背景下,积极融入国家扩大开放战略的大格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开放战略平台,发掘服务业跨国和跨地区合作的新良机,打造服务业以开放促转型的新样板。一是坚持引资引技和引智同步,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有序开放金融、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业领域,鼓励外资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和金融租赁、互联网金融组织等新兴金融市场主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外商投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产业、出版发行等行业,鼓励外资优先投向医疗资源稀缺的区域以及特需医疗服务短缺的领域。放开养老、建筑设计、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快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引进外资本与引进先进理念、关键技术、高端人才紧密结合,鼓励优质外资重组、并购本土服务业企业。二是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扩大服务贸易比重。加快推动运输服务、加工服务、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发展,培育发展文化贸易、技术贸易、中医药贸易等新领域,鼓励发展新型贸易方式,重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推广新型外贸经营综合服务平台。支持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江苏沿江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群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城市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三是衔接省走出去倍增计划,加快服务业企业国际化步伐。完善服务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服务业企业,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鼓励支持服务业企业开展组建跨行业跨地区战略联盟等行动,在全球化产业分工和重组新格局中赢取主动权。

(五)把握区域协调联动和示范试点改革驱动路径,促进服务业发展格局更趋优化

一是以“两级四带多板块”为框架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在十三五服务规划编制过程中,初步提出“两极四带多板块”的布局构思,以南京、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要核心极,沿江城市群、沿海、沿东陇海及沿大运河四大服务业发展带为重点产业带,并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徐州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及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头堡等六个服务业发展重要板块打造为现代服务新的增长极。二是以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为方向探索更优集聚模式。探索研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设想,分析把握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区域特色和形态演变趋势,借鉴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经验,尝试建立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这一新兴载体模式,从主导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新业态新模式拓展以及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完善园区规划引导,从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集成资源要素,推动示范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开放化发展,努力打造我省新兴服务产业集聚发展先导区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三是以国家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区域先行先试。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以土地、人力资源、专业技术等要素市场、金融资本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竞争秩序等为重点,健全服务业市场体系;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资本投向服务业需求旺盛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服务业企业和企业集团为重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和投融资体系改革、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服务效能。抢抓国家计划中的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这一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试点政策,适时扩大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在新一轮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中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qJp7MUsENjw9qIPHt3zAZVZLLJeIYLTQJTpIDSC9hW0HwJF5gcIl+QzPcYkZZaX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