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模块2

需求与供给

教学目标

了解需求、供给等相关概念,掌握影响需求、供给的相关因素,掌握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数量,能够应用市场均衡理论解释实际经济现象;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教学重点

1.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需求定理;

2.供给与供给定理;

3.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4.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及应用。

课前阅读
供需并重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在去年下半年限购集体加码之下,曾经火爆的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在今年得以冷却——价格趋稳、成交骤降。但楼市的短期平稳,并没有让公众以及决策层放松警惕。

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五次会议,提出要完善一揽子政策组合,引导投资行为,合理引导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需充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特点,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

这也是决策层短期内二度提及房地产长效机制。去年12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目前来看,之所以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在今年趋稳,主要得益于去年下半年的限购、限贷政策。从1月份70城房价统计数据看,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基本止涨,成交则大幅下降,如上海住房成交量创下近年新低,新房网签量环比下滑四成,同比下滑七成。

毋庸置疑,限购、限贷以及提高首付之类的政策,单纯在需求端进行抑制,非长久之策。且从以往限购的经验看,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稳定房价,但随之而来的反弹不可避免,因为限购限贷都有其时效性,并未解决楼市过热的根本问题。

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部分城市住房供应不足。即便当前中国住宅用地和住房供给总体过剩,但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依然严峻。根据监测数据,在16个热点城市中,2016年有8个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量少于上年同期,减少较多的有厦门(50.2%)、上海(47.5%)、广州(41.9%)、北京(30.8%)、苏州(21.1%)。住房供应的不足,也是今年热点城市新房成交骤降的原因。正是这种情况,令民众对于热点城市房价平稳未能产生长久预期。

因此,欲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应该供给、需求并重,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运行。

最有效的无疑是增加供给。城市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市化”,热点城市的房地产供应,要以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为基准,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换言之,热门城市应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以此缓解目前热点楼市库存供不应求的状态。以北京、上海为例,2000多万常住人口中有四成左右为外地户籍,这些人工作、生活都在大城市,城市规划应等同视之。

财税也是重要手段,针对此前热议的“北京有人买一百套房”等情况引发供应不足,就空余房产征税宜早不宜迟。以中国目前的情形来看,如国际上通行的全面征收房产税自然不合适,且与目前土地70年使用权问题,在法理上有一定的冲突。因此,可对人均拥有住房面积超过一定标准进行征税,比如在部分热点城市推行人均一定居住标准以上部分征收,全面实施不动产登记。如此既可激活存量,增加有效供应以抑制房价过热,亦可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

此外,让租赁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途径,也是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日前住建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加快立法,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建立健全住房租赁市场监管体制,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住房是重大民生问题,房地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如何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既不至于金融资本化引发资金“脱实入虚”,又能够对经济发展有所裨益,亟待建立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3月2日) nuMkHWk9GLvQLkynoW0cVejh3sxb49uMsJKQt4F2LrXHG2Ugdeyccq3PVH3kOlp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