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假设

(1)完全理性。个体最优化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价格调节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的前提。经济行为是理性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都是自私的,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花费最少,获利最多的方案。这样的人就是“经济人”,有理性的经济行为。理性的行为也可以表述为:产生最优化的行为。一个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组织结构:

①消费者。花一定的收入进行消费,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追求效用最大化。

②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③政府。对既定目标寻求最优化决策。例如,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寻求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让绝大多数人享受最大的保障,如何做到公平等等。

(2)市场出清。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使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迅速到平衡,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

(3)完全信息。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迅速、全面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假设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各种信息都充分了解。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的信息是指消费者了解欲购商品的价格、性能、使用后自己的满足程度等等。只有掌握充分的信息,市场主体才能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但能不能说假设就没有意义呢?并非如此,经济分析做出假定,是为了在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基本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假设是理论形成的前提和条件。但假设在大体上不违反实际。

二、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

(一)微观分析

微观分析是指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微观分析所得到的结论被称为微观经济学。

在理解微观经济学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与厂商。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它以实现效用(即满足程度)最大化为目标。厂商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它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家庭和厂商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从而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优化。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其他内容则围绕这一中心理论。正因为如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对单个经济单位和单个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及其相互关系所做的分析。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某种产品的产量就属于价格和产量这类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微观经济学就是分析这类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如图1-1-2所示。

注:图中的实线、虚线各表示需求关系和供给关系
图1-1-2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宏观分析

宏观分析是指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宏观分析所得到的结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在理解宏观经济学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体经济。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单位,而是由这些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这样,宏观经济学就要研究整体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分析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广义的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总量概念)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体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这种变量有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如国民收入是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之总和,总投资是各个企业的投资之和等等;另一类是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与劳务的平均价格等等。总量分析就是分析这些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总量经济学”。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作为经济学的不同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为了实现经济学的目的,使得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把社会经济体制作为既定的前提,不分析社会经济体制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只分析这一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体制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单个经济单位之和构成整体经济,宏观经济学分析的经济总量就是由经济个量加总而成的,对宏观经济行为和经济总量的分析是以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为基础的。举个例子,失业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要涉及劳动供求和工资决定理论,以及商品价格如何决定的理论,而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模型,正是建立在以完全竞争为假定前提的价格理论和工资理论基础之上的。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说明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这种方法首先要提出对经济现象给予解释的理论,然后用事实来验证理论,并依据理论对未来做出预测。实证分析是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将会是什么”的逻辑结构。当经济理论把自己局限于表述经济活动的原因与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时,这种理论就称为实证经济学。

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这种方法就是依照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判断,规范经济政策措施和经济行为后果的是否可取性。规范分析是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应当如何”的逻辑结构。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济学就叫作规范经济学。

比如说,“70年代世界油价暴涨主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这句话就是比较客观的,是一个人通过经济模型得出来的结果,你无可辩驳,这就是实证分析。“效率比平等更重要”。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定理这样说,有的人会认为效率重要,而平均主义者会认为平等更重要。这就带有主观评价,这就是规范分析。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与方法》一书中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对两种不同的科学进行了分类。实证,就是讲是什么,比较客观,就是我不做任何评价,只给你一个客观道理,客观描述事物现在存在的一个状态。规范,就是做评价,有自己的主观观点,描述事物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之所以要权衡取舍,是因为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 )。

A.有效的

B.经济的

C.稀缺的

D.边际的

2.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

A.资源绝对数量太少了

B.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而言太少了

C.资源相对于人口的数量而言太少了

D.资源分配不公,总是被少数人占有,而大多数人缺乏足够的资源

3.反映资源稀缺性特征的主要是( )。

A.生产可能性曲线

B.机会成本

C.决策的稳定性

D.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4.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5.在既定的资源约束下,社会最有效率生产的商品组合位于(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外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C.生产可能性曲线内

D.生产可能性曲线内外的任一点

6.( )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A.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下降

B.穷人应该不纳税

C.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得更快

D.“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

7.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 )。

A.集中决策

B.分散决策

C.计划决策

D.多个决策单位一起选择最优方案

8.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 )。

A.以分散决策为主

B.以集中决策为主

C.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

D.以私有产权为基础

二、实训项目

1.机会成本是你为了得到一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由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下列每种东西,可能要放弃什么?

(1)张三可以全职工作或上大学。他选择了上大学。

(2)张三可以全职工作或上大学。他选择了工作。

(3)在本题中,上大学代替工作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2.项目:时间的稀缺问题。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正确认识稀缺性概念,以促进珍惜和有效利用资源。

实训形式:调查分析。

实训指导(指实训步骤):

第一步:资源稀缺性的概念理解。

第二步:给出一定单位时间要求在此时间内提高某两类不同项目的成绩。

第三步:分组分析可行性方案,并选出最优方案。

第四步:同学们分组按照最优方案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项目综合成绩并进行比较。

活动举例:

(1)在半小时内学习并提高投篮与跳绳的综合成绩。

(2)在两小时内学习并复习专业英语词汇与经济数学公式,提高综合成绩。

(3)假期时间用于旅游还是打工的选择分析。

微信扫码查看 o0l+UXEQM7OMPLHqxuz31TKGwpYsGBe5/Me+EgWL6EW4/fAZO231z2KlfAc2/+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