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三
旅游交通与旅游区划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交通的含义;熟悉旅游交通线网的分布;掌握各旅游区的名称及旅游特色。

◆能力目标

根据不同的旅游交通方式的特点推荐合适的旅游交通方式。

任务导入

中国高铁里程超全球六成改变国人时空认知

“从北京到上海只要不到6小时,这个距离相当于布加勒斯特到巴黎”“我可以看着窗外,看到各种风景,就好像整个中国都在眼前移动”……《我想把高铁带回国》一文中描述了各国青年对中国高铁的评价。今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力压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成为留学生们最想带回国的中国现代生活方式。

如今,往返京沪6个小时都不用了:国庆前夕,“复兴号”在京沪线启航,时速350公里使得上海到北京只需4个半小时。而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高铁成为民众出行的首要选择。随着一条条线路的开通,截至2016年末,中国高铁里程达2.3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六成以上。可以说,高铁变革了国人的出行方式,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

近年来,我国高铁版图不断延伸:2013年7月,穿越江南水乡的宁杭高铁开通;2014年6月,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建成通车;2016年12月,沪昆高铁全线通车,云南不再边缘”;今年8月3日,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速铁路乌兰察布至呼和浩特东段开通运营,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草原大地上,有了第一条高速铁路。

国家统计局发文称,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铁投资建设突飞猛进,高速铁路网快速形成。到2016年末,全国高铁里程达到2.3万公里,比2012年末新增里程1.4万公里。高铁里程占比由2012年末的9.6%提高到18.5%,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里程的60%以上。

穿越塞北风区,翻过岭南山川,驰骋东北雪海,穿梭江南水乡……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极大地改善了民众的交通出行条件。

(东方财富网,2017.10.08)

一、旅游交通

交通对于旅游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部门,通常所说的现代旅游业和现代交通业,是现代经济技术社会发展中的一对“孪生子”。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旅游业的持续繁荣,中国的民航、铁路、公路、内河及海洋客运交通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一)什么是旅游交通

(1)从需求角度分析,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利用某种手段和途径,实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外一个地点的空间转移过程。“它既是旅游者抵达目的地的手段,同时也是在目的地内活动往来的手段。”(Burkart and Medlic,1981)

(2)从供给角度分析,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保继刚,1999)

(二)旅游交通的层次

一次完整的旅游行为,其空间移动分三个阶段:从常住地到旅游地,在旅游地各景区旅行游览,从旅游地返回常住地。概括这三个阶段,即为“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根据旅游交通的类型和形式,将旅游交通分为以下三种层次:第一层次是外部交通;第二层次是由旅游中心城市到风景区的交通;第三层次是风景区内的交通,详见图3-1。

图3-1 旅游交通层次解析图

交通通达与否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完整的网络体系;其二是配套的运输能力。没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就不能保证旅游客流空间流动的顺利进行,会出现交通环节上的压客现象,进一步破坏旅游地的形象,影响客源的产生,环境的恶化,社会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例如面对当前旅游发展的火爆之势,旅游交通(尤其是在西部)成为这一趋势的障碍,所以我国旅游交通网的深入研究和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三)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1.纵观旅游发展的历史,交通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旅游者外出旅游,必然要进行空间位置的转移,交通工具是旅游者实现空间位置转移最为快速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出行的距离越来越远,没有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旅游者的旅游愿望就无法得以实现。发达的交通系统,充足的交通运力,不仅可以解决旅游者在常住地与目的地的空间转移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旅游者的时间问题。正是因为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使得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成为可能。因此,交通是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2.就旅游者主体而言

时间、距离等因素往往通过交通便利程度表现出来,影响着旅游者决策与选择。同时,在旅行过程中旅游交通的好坏还直接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满意度。

图3-2 中国2008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3.从旅游目的地来看

旅游交通联系客源地,使旅游地接待旅游者,发展旅游经济的愿望得以实现。旅游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是旅游区兴起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4.从旅游业收入构成来看

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旅游收入和创汇的重要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显示,中国2008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统计中,长途交通收入124.8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2%,为所有项目中比例最高的。其中民航为90.4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7%,铁路13.46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3%。

(四)旅游交通的发展与变革

旅游交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中世纪——18世纪)

初始阶段的交通方式主要体现在水路和陆路,其中水路交通工具主要为独木舟、帆船、远洋船等,旅游活动空间主要是内核旅行和长距离洲际旅行;而陆路主要交通工具为牛车、四轮车和轿子,旅游活动空间主要是国内短距离旅行。

2.发展阶段(19世纪初——二战结束)

发展阶段的交通方式主要是水路、陆路和航空,其中水路交通工具有了蒸汽机船、汽轮机传、柴油机船等,适用于内河旅游和长距离国际旅游;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火车(蒸汽机车和电力机车)、地铁、内燃机、私人轿车和长途客车,适用于国内中长距离旅游;当时航空的主要交通工具为飞机和民用航线,适用于国内长距离旅游、洲际旅游。

3.繁荣阶段(二战结束以来)

繁荣阶段的交通方式仍然主要是水路、陆路和航空。其中水路出现了大型巡游船,适用于国际旅游;陆路的交通工具主要为自行车、私人汽车、流动旅馆汽车、旅行房车、火车(内燃机、电力机车)、地铁、磁悬浮列车等,比较适宜短中长距离旅行;此阶段航空发展的交通工具是喷气式飞机、波音707、波音747、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适用于国内中、长距离旅游、国际旅游、洲际旅游、太空旅游。

(五)影响旅游交通决策的主要因素
1.感知环境

影响旅游交通决策的主要因素首先体现在感知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感知程度或强度和感知距离。旅游者外出旅游追求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往往对交通环境和劳累程度有特殊的要求。此外,如果旅游目的地距离较远,为了避免过度劳累,旅游者通常都会选择速度较快的旅游交通方式。

2.最大效益的原则

影响旅游交通决策的第二个因素是最大效益原则,主要体现在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和最大的信息收集量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旅游交通客运一般只在旅游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进行直达运输,或在若干旅游目的地之间进行最小重复的环状运输,使旅游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旅游目的地,从而实现“旅速游慢”“旅短游长”。

二、旅游交通主要形式及比较

(一)旅游公路交通方式

公路运输是最普及的旅游交通方式,世界上50%以上的国际旅游者、发达国家80%左右的国内旅游者乘坐汽车出游。公路出游方式包括乘自驾车和旅游公共汽车两种,其主要方式表现为公共汽车,私人小汽车,摩托车,以及用于住宿的车辆,如汽车式房屋、野营卡车、旅行挂车、篷式挂车等。

其运输优势表现为灵活方便、便于游览和高效省时,其劣势是速度慢、运距短、舒适性较差、安全系数低等。

我国公路网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一般公路组成。中国高速公路发展从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随后沈大、京津唐、广深、京石、京广澳、京沪等高速公路陆续竣工并投入运营。到2017年3月,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万余公里,超过美国居于世界第一。

(二)旅游铁路交通方式

铁路以火车站为客运站场,以旅客列车为客运工具,以铁路为客运线路,主要从事中距离旅游运输活动,如在旅游城市之间开行旅游列车和假日列车等。世界上约有6%的国际旅游者使用这种交通方式。传统的铁路主要运输优势表现为安全正点、环保性强、经济实惠和快速高效,其劣势主要是灵活性和舒适性较差。

1.传统铁路交通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所以经济、快捷的铁路普遍占有更大的优势,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铁路是中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目前,我国铁路网的骨架基本上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由多条纵贯南北的干线和横贯东西的干线交叉而成,再通过无数支线、专用线等,把全国各大中城市、工矿区、农林牧生产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构成全国铁路运输系统。

2.中国高铁

高速铁路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中国的高铁速度代表了世界的高铁速度。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的中国铁路长远规划,开通的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是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的350千米/小时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10多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截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

“八纵八横”客运专线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四纵四横”主骨架基本形成。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提前实现原规划目标。

按照规划,“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3.中国地铁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已开通地铁的城市(包括北京地铁、香港地铁、上海轨道交通、南京地铁等)有35个。中国地铁之最有:

中国及世界最长里程的地铁系统:上海地铁[截至2017年12月,上海轨道交通共开通线路15条(不计磁浮),车站387座,全网运营总里程达672公里,在世界城市地铁长度排名当中高居榜首,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地铁系统。]

最早建设的地铁系统:北京地铁(规划始于1953年,工程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线路竣工于1969年,是大中华地区第一个地铁系统。)

第一条跨省级行政区的地铁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面积最大的地铁站:南京地铁的新街口站(新街口站是南京地铁1号线和南京地铁2号线的换乘车站,共有24个出口,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

国内首个建设并投运轨道交通的地级市——苏州。截至2018年3月,苏州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3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4号线及支线。车站数量97座(其中换乘车站5座),运营里程121公里。远期规划至2040年,苏州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共15条(市区9条、市域6条),总里程约768千米(市区391.4公里、市域377公里)。

(三)旅游航空交通方式

航空运输是国际旅游者使用最频繁的交通方式之一,世界上约35%的国际旅游者乘飞机旅行。以机场为客运站场,以飞机为客运工具,以航空线为客运线路,主要从事远距离旅游运输活动,如国内大城市间旅游包机和国际定期航班运输等。航空客运包括定期航班服务、包机服务。其运输优势表现为速度快、航程远、乘坐舒适、安全,其劣势主要是价格高、灵活性差、游览功能弱。

(四)旅游水路交通方式

以港口为客运站场,以船舶为客运工具,以水上航道为客运线路,主要从事水上游览和中距离旅游运输活动,如远洋巡游和内河客运等,约承担世界上8%的国际旅游交通运输量。

旅游水运交通方式包括功能和特点反差极大的两种基本类型,即水上客运和水上游览。前者以运送旅游者为主要功能,运输优势是价格低廉,劣势是速度慢、舒适性差;后者以观光、度假为主要功能,优势表现为豪华舒适、安逸浪漫,劣势主要是速度慢、价格昂贵。

(五)特种旅游交通方式

受旅行习俗、地理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除常规现代交通方式以外,世界各地还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特种交通方式。特种旅游交通方式的客运站场、客运工具、客运线路多种多样,无统一固定模式,主要从事游览性运输活动。其主要运输优势表现为类型繁多、游览性强、文化含量高和价格较低(特种现代方式除外),其劣势主要是灵活性差、客运功能弱(有些甚至不具备客运功能)、舒适性差(特种现代方式除外)。

1.种类

从适应的地理条件上可分为平地、坡地、山地、沙漠、草原、雪地、水上、水下、空中等类型,如平地的黄包车、坡地的旱地雪橇、山地的滑竿、沙漠的骆驼、草原的勒勒车、雪地的雪橇、水上的羊皮筏、水下的观光潜艇、空中的热气球,等等;

从历史沿革上可分为传统、现代、超现代等类型,如传统的独木舟、马车和溜索,现代的摩托艇、索道缆车和滑翔机,超现代的气垫船、磁悬浮列车和太空船等;

从主要功能上可分为客运、观光、娱乐、健身、竞技等类型,如以客运为主的水翼船、以观光为主的索道、以娱乐为主的仿古游船、以健身为主的自行车、以竞技为主的皮划艇,等等。

(1)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用羊皮做成。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组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等。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也是兰州汉族民俗文化的遗产。

(2)勒勒车

勒勒车又名大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勒勒”原是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常以牛拉动,故也叫蒙古式牛车。勒勒车是为适应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生活习惯而制造的交通工具,现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及其周边地区依然可见。

常以草原上常见的桦木制作,双轮轮高4米多。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带运行,载重数百斤乃至千斤,用牛拉、马拉、骆驼拉都行。牧民们拉水、拉牛粪、到场搬家、运送燃料及婚丧嫁娶,运输生活日用品、赶那达慕大会等都离不开它。勒勒车首尾串联,一人可驾驭三、五辆,甚至十余辆,故有“草原列车”之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改用轴承胶皮铁轮。过去,勒勒车是牧民必备的家当,现已被拖拉机、汽车所代替。

(3)黄包车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黄包车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同治十二年(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4)雪橇

雪橇起源于瑞士山地,后逐渐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国家流行。雪橇最初为木制,后发展成用金属制作。1884年英国首次举行雪橇公开赛。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类型。

雪橇,雪上运动器材。用木料或金属制成。种类繁多,一般有无舵、有舵、单撬、宽撬、骑式、卧式、连模、牵引、电动、风帆等类型。目前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只采用无舵雪橇(亦称“运动雪橇”或“单雪橇”)和有舵雪橇进行竞赛。无舵雪橇为木制,底部滑板为金属。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因纽特人一般养狗,用来拉雪橇。在国外的雪场,狗拉雪橇算是贵族娱乐。拉雪橇的一般都是纯种西伯利亚哈士奇、阿拉斯加雪橇犬或萨摩耶。滑雪橇是俄罗斯各地节日里都必不可少的共同娱乐,大人带着孩子登上雪山,从冰坡高处往下滑,从早到晚,不知疲惫。

(5)骆驼

骆驼,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两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足有厚皮,用来适应沙漠行走。

骆驼的役用性能是其主要的生产性能之一,它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主要的骑乘工具,也曾被广泛用于沙漠考察等工作。骆驼虽不善于奔跑,但其腿长,步幅大而轻快,持久力强,加之其蹄部的特殊结构,因此,适合作为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沙漠、戈壁、盐酸地、山地及积雪很深的草地上运送物资时,其他交通工具往往难以发挥作用,而骆驼则是这些地区最为重要的驮畜,发挥着其他家畜及交通工具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也被广泛用于沙漠地区的探险、科学考察、运输等工作。骆驼在气候恶劣、水草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仍可坚持运输。此外,骆驼还可用于耕地、挽车、抽水等。

(6)溜索

溜索又称滑索、速滑、速降、空中飞人等,最早用于高山自救和军事突击行动,后演化为游乐项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刺激性和娱乐性的现代化体育游乐项目。可跨越草地、湖泊、河流、峡谷,借助高差从高处以较高的速度向下滑行。使游客在有惊无险的快乐中感受刺激和满足。

(7)索道

索道(Ropeway)又称吊车、缆车、流笼(缆车又可以指缆索铁路),是交通工具的一种,通常在崎岖的山坡上运载乘客或货物上下山。索道是利用悬挂在半空中的钢索,承托及牵引客车或货车。除了车站外,一般在中途每隔一段距离建造承托钢索的支架。部分的索道采用吊挂在钢索之下的吊车;亦有索道是没有吊车的,乘客坐在悬于半空的吊椅,使用吊椅的索道在滑雪区最为常见。

(8)热气球

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在气囊底部有供冷空气加热用的大开口和吊篮。空气加热后密度减小,温度达100℃时密度约为0.95千克/立方米,是空气的1/1.3,因此升空不高。现代热气球在吊篮中安装有简单的飞行仪表、燃料罐和喷灯等设备。从地面升空时,点燃喷灯,将空气加热后从气囊底部开口处充入气囊。升空飞行后,控制喷灯的喷油量操纵气球的上升或下降。现今乘热气球飞行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航空体育运动。此外,热气球还常用于航空摄影和航空旅游。

现在热气球已经成为一种旅游娱乐项目,很多景区为了丰富景区娱乐活动,都纷纷开始引进热气球观光。

2.特点

首先,具有优越的游览性。它们在运输形式上千奇百怪,在功能上千差万别,可以体现人与自然协调的思想,符合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现代需求,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特、求异的多样化特殊游览目的。

其次,它们一般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多数可由旅游者亲自驾驭并从中得到独特、刺激的体验经历。以景区内观光索道为例,其对自然地形的适应性强,爬坡能力强,能缩短运输距离;并且可以使游客产生紧张和刺激感,增添旅游乐趣。但是,索道建设对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破坏作用。

再次,它们的普及程度一般较低,有些只保留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只在实验基地进行小规模试运行,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或科幻色彩,能够满足旅游者怀古和探知未来的特种需求。

特种传统旅游交通方式,如羊皮筏、雪橇和黄包车等,一般只需简易的运输工具、站场和线路,因而运营成本低,运价低廉。但是,现代的特种旅游交通方式,如磁悬浮列车、游览索道、水翼船等,则需要高科技运输工具、专用站场和专用线路,因而运输成本较高,运价也相应较高。

表3-1 各种旅游交通方式运输优势对比

三、影响旅游者旅行方式选择因素

(一)旅游目的和动机

差旅型旅游者的最大特点是,他们外出的目的是办理公务,在一定程度上不大考虑旅行费用问题。因而他们乐于选择的旅行方式是航空、铁路和小汽车,一般很少乘长途汽车和轮船。

消遣型旅游者,外出的目的是度假消遣。由于这类旅游者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会选择较为低廉的旅行方式,有时可能不会选择商业性经营的交通工具(也有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这时是旅行者选一种别样的体验,没有选择其他更为省力的方式),而采取徒步,骑自行车或自驾车以及免费搭顺路车。

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行者的需求难以一概而论,但在以下两点上是共同的:第一,出行目的地固定;第二,在具体的出行时间上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其标准一般是既高效、安全,又廉价。

(二)运输价格

人们的收入毕竟有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游度假都有一定的预算。在预算之内,如何使旅游活动更充分,更有效率。据调查,价格和费用出现波动时,会影响到旅游者对交通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讲,公务旅游者,对价格不敏感,其他类型旅游者,一般在不同季节、不同价格之间选择。

(三)旅行距离

旅行距离通常涉及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两个方面。空间距离越大,所需要的时间距离也越多,然而人们外出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时间,人们必须尽量缩短用于交通方面的时间。据调查,长途旅行一般会选择航空、火车、自驾等方式。短途则多选择汽车。另外还有比较特殊的方式:地铁、公交、步行、自行车等。

(四)旅游者的收入水平

旅游动机、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闲暇时间是旅游者出行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通常来讲,如果收入水平高,选择飞机的可能性就较大;相反,如果收入水平较低,通常会选择火车或者汽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

(五)旅游者的偏好和经验

除了以上影响因素之外,旅游者的偏好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对于自我中心型的初次外出旅游者,一般选择汽车或者火车等传统型的交通方式;而对于多中心型的初次外出旅游者,一般选择飞机或者邮轮等交通方式;对于再次外出的旅游者,都会根据之前的旅游经验做选择。

四、中国旅游区划

(一)什么是旅游区划

旅游区是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基本相似,自然旅游风光与人文旅游特征基本相近的地理区域综合体。旅游地理区划是人们根据旅游的需求、规划、研究等实际需要,按照不同标准和指标,对区域内部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与邻近区域差异性最大、相似性最小的旅游地理现象从地域上加以划分,以形成各具特色而又相对完整的旅游地理区域体系。

(二)中国旅游区划

鉴于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多位专家和学者经过探索,曾先后对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提出了一些方案,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划体系。本书根据旅游区划的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特点,重点参考杨载田的区划方案,将地域方位邻近、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特征相似、发展方向基本相近的跨省地域归属为一个旅游地理大区,即将全国划分为8个旅游大区。每个旅游大区之下划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划的旅游亚区。具体详见表3-2。

表3-2 中国旅游分区一览表

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交通?

2.现代旅游交通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特种旅游交通都有哪些?

3.旅游交通的作用是什么?旅游交通在旅游消费构成中比例多大,对出行有多大影响?

4.简述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实训题

1.家庭住址位于上海市的李先生、王女士、张先生和赵女士四个家庭分别要前往南京、周庄、纽约和济州岛,请分别为他们推荐交通方式,并说明理由。

2.写出我国8个旅游大区,并在地图上画出各个旅游区的位置。 JXXMvxPT0xi4UHwGm7in0F1CLADDcjV+NoGqGW6EP6L2wXNIqCW7t/aDfCLskAU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