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一
旅游者活动行为分析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体验经济,体验旅游,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熟悉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响强度地域差异;旅游地空间相互关系;掌握旅游决策行为与空间行为规律。

◆能力目标

能掌握体验式旅游的游客行为特征;正确区分旅游活动行为层次,能掌握旅游决策行为与空间行为规律,在资源评价和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宾馆(酒店)选址、旅游景区形象设计和宣传中初步应用。

任务导入

人生中最牛的37个旅行体验,你尝试过几个?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即使活到百岁,也不过几万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你是否做了所有你想做的事,去了所有你想去的地方?小编列举以下人生中最牛的37种旅行体验,值得你列入旅行清单,一个一个去实现!

1.在夏威夷冲浪

2.巴厘岛“天空之门”下拍照

3.在新西兰皇后镇滑翔

4.看一次粉色的玫瑰湖

5.看一次激情世界杯

6.感受一次死海漂浮

7.去埃及看金字塔

8.在帕劳水母湖潜水

9.参加纽约时代广场的新年倒数

10.去马尔代夫的著名海底餐厅用餐

11.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看蓝色冰川

12.去肯尼亚看动物迁徙

13.参加泰国帕岸岛的满月party

14.去迪士尼看童话城堡的烟花表演

15.在迪拜高空跳伞

16.在玻利维亚天空之境定格倒影

17.加州1号公路自驾

18.探索东南亚,做一回背包客

19.到印度洒红节变个色

20.在日本紫藤隧道拍一次照

21.在阿尔卑斯山滑一次雪

22.去德国啤酒节狂欢

23.穿越非洲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24.在厄瓜多尔世界的尽头荡一次秋千

25.在马丘比丘寻找“失落之城”

26.在萨摩亚乌波卢岛的天然大水坑里游泳

27.和爱人一起牵着手穿过乌克兰爱情隧道

28.到格陵兰最北端的小村看极光

29.登一次万里长城

30.去稻城亚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31.穿越一次哥斯达黎加天篷走道

32.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乘坐一次热气球

33.围观巴西狂欢节

34.布劳克朗斯大桥蹦极跳

35.在内华达沙漠感受火人节

36.跟朋友去野营,创造美好回忆

37.独自上路,学会独立和勇敢

(节选据搜狐网整理,2017-02-10)

一、体验经济与体验旅游

(一)体验的类型

体验指主动参与或被动参与、融入情境或只是吸收信息,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其中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所创造出的体验也是令人难忘的。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主体对同一客体在不同时间、地点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情感;同一旅游主体在不同时间、地点会产生相应的知觉、情绪、思维、关联、行动等差异,这种差异性必然会影响体验活动。

根据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和参与方式(是以观察学习的方式还是以实际行动的方式参与),Pine Ⅱ和Gilmore将体验分为五大类:娱乐体验(entertainment experience)、教育体验(education experience)、遁世体验(escape experi-ence)、审美体验(estheticism experience)“和甜蜜地带”体验(sweet spot experience)(詹姆斯·H.吉尔摩,B.约瑟夫·派恩,1998、2002;姜奇平,2002)。

1.娱乐体验

娱乐体验指以娱乐、消遣、放松为指向,以获得愉悦体验为目的的多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各种主题公园是产生娱乐体验的主要源泉,而且随着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娱乐体验的种类和重要性也日趋增加。“环球嘉年华”活动在上海、北京、西安的推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到处移动的赚钱机器,其主要成功之处在于让游客有充分的感官刺激与娱乐体验。

2.教育体验

教育体验通常指顾客通过体验活动能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在提倡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21世纪,教育体验无疑将成为一种时尚。现在北京各大旅行社在学校寒暑假期间针对中小学生推出“在北京上大学”“北京著名高校精品游”等产品,都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教育体验趋势。

3.遁世体验

遁世体验指顾客不仅完全沉浸在某种体验里,而且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种体验营造的过程中去,从而达到逃避现实和摆脱尘世喧嚣的目的。在现代社会,有的遁世体验甚至要冒生命的危险。在西方国家,人们尝试用最原始的一叶扁舟去横渡大洋;在中国大陆,有人模拟木舟漂泊太平洋到达美洲,以证明远古中国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

2005年,美国推出专门针对富豪(每天花费30万美元)的太空旅行;美国德州大学科技园区的太空旅游不仅包括极其豪华的宇宙飞船旅行,而且包括利用先进仪器在夜晚对星空进行识别观察的多种旅游活动;2006年全球首位太空游客搭乘俄罗斯航天飞机遨游太空,并顺利返回地球;人类想徒步穿越地球上各种极限条件下的独特地区等;这些都是人们追求遁世体验的表现。

4.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指顾客置身于某种事物环境或氛围中,而他们由于是被动地参与体验,所以对周围的环境极少产生影响或根本没有影响。如人们在博物馆中看文化展览,或者在音乐会上听音乐,以及看服装模特表演等,都是常见的审美体验。2006年全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中,北京市宣武区推出“大栅栏”文化遗产体验系列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悠悠宣武”的强烈审美情怀。

5.“甜蜜地带”体验

人们参与娱乐体验的目的是想感觉,参与教育体验的目的是想学习,参与遁世体验的目的是想忘却,参与审美体验的目的是想到达现场。一般而言,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的体验,如美国、中国香港的迪士尼乐园,拉斯维加斯赌城,澳门的赌城等都属于此类最丰富的体验。它们能够同时满足游客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审美体验的需求,多种体验的汇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乘。

在五种体验类型中,娱乐体验是通过主动的感觉经历而得到愉悦;教育体验是客人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吸收在他面前展开的事件,让他有所得,有价值满足感;遁世体验者就想积极参与到一种浸入式的、与现实习惯不一样的环境中,得到一种逃脱束缚后的轻逸感觉;而审美体验者就想到达现场,在自然或人工营造的体验中得到真实的审美刺激,进而融入其中获得愉悦。

(二)体验经济由来及特征
1.体验经济由来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其经济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阶段。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为人们提供的“衣、食、住、行”表现出实质性的差别(见表1-1)。

表1-1 四种经济方式的比较

从表1-1可以发现,四种经济方式的经济效益以体验经济最高,而生产周期是体验经济最短,也就是说:体验经济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获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的消费重点将从产品和服务向体验转移,这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自然境界。也许体验经济的更高境界正如马克思提出的“劳动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劳动需要(王战华,2003)。

“体验经济”的提出,是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全面体现对个性的尊重,“体验经济”是顺应“以人为本”时代大潮的产物。

2.体验经济特征

可以这样理解,体验经济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非生产性

体验经济不能像其他工作那样创造出可以触摸的物品。

(2)短周期性

体验经济以小时甚至以分钟为单位,同期性短,如互联网。

(3)互动性

任何一种体验都是互动作用的结果,顾客全程参与其中。

(4)不可替代性

没有任何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经历。

(5)深刻的烙印性

任何一次体验都应该让体验者对体验的回忆超越体验本身。

(6)经济价值的高增进性

体验经济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暴利经济,这种特点给企业和寻求投资机会的人以巨大的经济驱使。

(二)体验旅游
1.什么是体验旅游

(1)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旅游产品,是人类为满足其好奇心而产生的初级旅游产品。如九寨沟自然观光旅游、北京城市观光、秦兵马俑文物古迹观光和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文化遗产观光等。

②休闲旅游

旅游与休闲相融合,即“休闲旅游”,即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更多强调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氛围、文化经历、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不仅满足感官需要,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刘邦凡,2002:34~36)。

③体验旅游

随着青藏铁路开通,许多游客希望远离大都市的喧嚣,抛开现代生活的压力,返璞归真,“到藏民家里体验一天牧民生活”“问天:穿越西部无人区”“去西藏体验高原之旅”等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2)体验旅游内涵

邹统钎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受。以B.Driver、P.Brown和G.Peterson为代表的北美体验派(Experience-based Management)提出游客体验才是旅游休闲管理的最终产品,这些体验包括享受自然、逃避精神压力、学习、价值共享与创造等,因此旅游开发规划(策划)的核心是为游客设计独特的旅游体验(B.Driver、P.Brown、G.Peterson,1991)。结合我国旅游实践与国内外相关理论,作者试图初步同意并拟订一个定义。

所谓“体验旅游”,是在体验经济时代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产品,无论游客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以观察学习的方式还是以实际行动的方式参与,它首先强调游客自身的参与和体验,使游客融入旅游的全过程,满足游客各个层次的需求,获得最大的生理、心理的诉求。

2.体验旅游的7种类型

根据人们的不同体验需求来开发与经营不同的旅游项目,主要有以下七种。

(1)探险型

满足人们追求未知的体验,如澳大利亚深海探险项目、西南喀斯特溶洞考察项目、桂林地裂考察项目、欧洲北美太空旅游项目、塔里木科考项目等。

(2)刺激型

满足人们对平凡生活厌倦而短暂逃避所需要的刺激体验,如跳伞、蹦极、滑翔、冲浪、漂流等。如上海某公司在环球嘉年华活动中仅蹦极就推出跳床蹦极、单人蹦极、双人蹦极、火箭蹦极、飞天蹦极、小飞侠欧洲蹦极、弹跳器蹦极、蹦极球、弹力绳蹦极等,为此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3)怀旧型

满足人们对旧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情调的怀念,匈牙利与中国台湾盛行怀旧铁路旅游(如台湾苗栗旧铁道旅游),海南省开辟怀旧火车旅游,国内许多旅行社推出江南水乡古镇怀旧旅游线,湘西永顺县麻岔乡开发了以土家土司文化为载体的“土司王城、土家圣地”怀旧旅游产品。另外东北知青故地重游、黄土高原知青生活再体验等也独有市场。

(4)求新寻异型

农民观光大都市,都市居民到乡村田野返璞归真。在求新寻异的心理驱动下,农村与城市的二元分化导致两种相反的旅游流。

(5)人文消费型

到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北京的故宫、长城,西安的兵马俑、乾陵旅游等都是这种类型。

(6)生态旅游型

众多的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都属于这种类型。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统计资料,截至2006年5月底,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处,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初步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这些自然保护区一方面有效保护了各类生物物种及当地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其自身也是合理适度开展生态旅游的绝好旅游地。

(7)游戏娱乐型

指变换一种社会角色或面对多种生活机遇,重新安排人生与选择机会,以满足人们从常态生活当中超脱出来的潜在欲望。旅游者他乡招亲、英雄救美、喝同心甜酒、博彩娱乐(如北欧Viking号游轮上有设置)、对爱情山歌、愉快闹洞房、模拟洞房花烛夜等,在虚拟的情境中得到假想的满足。

3.体验式旅游游客行为特征

以前我国游客市场主要是大众旅游市场,和工业化时代的产品相类似,都是标准化的旅游产品。优点是可以批量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即缺乏个性。而体验旅游时代一个重要特点是很难再用一个标准去生产旅游产品了,其具体特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①更愿意选择散客而非团队;

②从“旁观”到“参与”,从“领受”到“奉献”;

③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旅游产品;

④不是购买整体产品而是购买零件自己组装,从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

⑤从“走马看花”式的巡游到“下马赏花”式的游览;

⑥从只重视“到此一游”的结果到同时重视“结果”与“过程”,从“被组织”“被安排”到“自己组织”“自己安排”。

这种认识给旅游业的启示在于:用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运作旅游地,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食宿条件之外,更要着眼于充分满足旅游者多种多样的、健康的体验需求。这里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即旅游者从“一般意义上住、行、观光的被服务者”转化为“主动体验一种特殊生活、主动参与一次特殊仪式、深刻印记一些特殊经历、主动加入一回有保障的冒险活动的参与者”。

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为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自从人类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来,地球表面便由单一的自然地理环境逐渐分化成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部分,在地理学中这两部分统称为地理环境。分析两大环境的诸多组成因素,与旅游者产生关系密切的有:自然地理因素、文化地理因素、经济地理因素、环境质量因素四个方面,称为旅游者产生的四大地理背景。

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游行为的实现。激发影响包括截然相反的两个含义,即吸引激发与促动出游激发。各种地区虽然都具有激发旅游的影响,但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因地而异,可能只存在一种影响,也可能二者兼有。

地理背景之所以能够激发人类产生旅游的需求,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与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与地表环境间宏大与微小、丰富与单调的尖锐矛盾。正是这对矛盾激发着人类最本能的内在心理——好奇心。

(一)自然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差异性与丰富性

自然地理环境由六大要素组成,不同地区不仅存在着各单一要素间的差异,更明显的是由六大要素所构成的一个个自然综合体的整体特征的差异。可以说没有任何两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完全相同的,但只有大的差异才能产生强烈的感观刺激,也才能唤起人类的好奇心,乃至产生旅游的愿望。根据地带性、非地带性以及地区性的分异规律,可将地表自然环境的差异分为三级:

(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异

自然地带是由于地理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完全独立景观特征的、东西带状延伸、南北依次更替的自然地理环境单元。全球共计11个水平自然地带。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内由于地形的影响还发育着结构各异的垂直地带环境。每一个自然地带有其独具的环境基调,故而称其为基调景观。

(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地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海陆交接地带特有的景观、宜人的气候和内陆水面也无法提供的人类开展特殊运动的环境条件。

(3)三级差异──由于地区性的原因而形成的奇特或秀美的自然景观。

①由于某种特殊的地质原因而形成的奇特、秀美景观

——岩性的不同。由于花岗岩、石灰岩、砂页岩、红砂岩、流纹岩等岩石的组成矿物、成岩过程以及地质构造作用的不同,即使是在相同的外营力作用下,也会形成特征各异的地貌景观。

——地质作用的不同。各种地质作用造成的奇特景观和标准地层剖面等。

——封闭孤立的演化环境。在地壳演化过程中,一些地区被水域或山体围绕与外界隔绝(如澳大利亚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中国南方的一些山间盆地),因而形成自身封闭、孤立的演化环境,使其他地区已灭绝的某些古老动植物在这里得以存活、延续,这些地区被称为古老的活化石保留区。

②尚无法解释的诸多自然之谜发生地区。

③特定地点才出现的壮观的自然现象,如佛光、树挂、特大潮汐等。

④在不适于大规模人类聚落存在的地区,由于受人类现代文明干扰甚少,还保留着近乎纯自然状态的地区,如旅游开发之前的武陵源、神农架、卧龙、九寨沟等著名风景区。

2.自然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影响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于生活在各自环境中的人们产生由于彼此吸引而激发的单层影响。特别是截然不同的环境会给人耳目一新的强烈刺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旅行家、探险家就是在这千差万别的斑斓的自然界的吸引下,揭开了人类旅行行为的帷幕,开创了古代旅游的时代。早期旅游促进了自然科学,特别是地理学、地图学、生物学、航海学等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影响能力在一天天加大。但是与宇宙空间中天体间的外营力以及地球内营力相比,到目前为止人的力量还是渺小的,不足以改变上述自然环境的三级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地理学、地图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在人们脑子里建立起大自然全貌的理性概念,这无疑对现代人产生旅游的愿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至今全世界的旅游者中,对自然风光的观光旅游,回归自然、投入自然的绿色旅游或白色旅游仍是主流。因此,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是激发人类旅游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吸引激发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不同基调景观间、沿海与内陆间具有相互吸引,因此它们可互为客源地与接待地;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对一般环境和人为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具有单向吸引作用,一般环境地区、人为环境地区则是其客源地。

3.吸引强度地区差异

按一般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差异越大,相互的引力也越大;未知程度越高,引力越大。因此,按照地域分异规律推理,引力强度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在古代旅游阶段表现得最为突出。世界上的未知数太多了,因此人们对任何环境都无可以挑剔地去征服它、认知它。

然而对于人的正常生存需求来讲,自然环境有优劣之别。对于人们向往健康、美好的各种心理需求来讲,自然环境又有特殊与一般的区别。当人们对地表自然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吸引强度的地区差异便应运而生,并且伴随人类认识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于是地球上便出现了一个个稳定而集中的旅游地,它们分别代表着某一种环境类型。

根据对全球近代旅游接待地,特别是现代重点旅游接待地的分析,以及对旅游者旅游需求发展趋势的调查预测,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沛、环境优美奇特的地区吸引强度最大。如:中、低纬度地带吸引强度大于高纬度地带。全球高纬度地带国家的外出旅游人数密度普遍在80%左右,如冰岛为87%,芬兰为83%,加拿大为81.5%,瑞典、挪威为79%,多数人选择的目的地是“阳光”目的地;中、低纬度地带内的岛屿及迎风海岸的沿海地带引力强度大于内陆;内陆地区奇特优美的自然环境引力强度大,而且原始程度越高,引力强度亦越大。

(二)文化地理背景
1.文化地理环境概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传袭的行为,如居室、服饰、食物、生活习俗和开发利用资源的技术装备等;也包括人们的信仰、观念和价值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如法制、政府、教育、宗教、艺术等。文化地理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称物质文化要素)和蕴涵在文化景观中的无形的气氛(称精神文化要素)共同创造的,是人类的创造与自然存在的复合体。

因此文化地理环境由三要素组成,即自然环境的物质基础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其中能够体现出某地文化环境特征的是后两者,特别是物质文化要素能给人直观的感觉。我们平时看到一幅风景画或一张风景片,往往就能从其中的田野风光、建筑、人物、服饰、交通工具以及道路、店铺等所构成的复合体,辨认出它是世界上什么地方的风光。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图画上的文化景观,故而物质文化要素是文化地理环境的标志性要素。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文化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续与地域分界两重性。

2.文化地理环境差异性与丰富性

文化地理环境的时空差异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因此其内涵的丰富性也甚于自然地理环境。

文化地理环境的时间差异指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物质文化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任何一件人为创造的物质实体都是当时人类智慧与技术水平的结晶,都记载着那个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人类的审美意识。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是以新的发现、新的文明对旧有事物的全部破坏和替代的形式进行的,而是在继承精华、扬弃糟粕、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延续的。我们称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要素为历史的载体,蕴涵在其中的精神文化要素为传统。正是这有形与无形的结合所构成的文化景观,向后人展示着文化地理环境的历史延续性。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为创造的。其历史是用人类的历史单位——年来计算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在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下,依照自然规律的制约形成的,它的历史是用地质历史单位——万年来衡量的。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于距今1万年的冰后期(中低纬度地区形成的时间更早),至今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引起的变化基本没有发生。

人类文明至今只有5000年的历史,然而人类社会已从原始阶段发展到现代的高度文明阶段,文化景观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大变化。5000年来中国经历了16个朝代,历朝历代的伟大创举构成了璀璨的中华文化,留存至今的古迹恰似现代文化景观中的星辰闪烁着历史的光辉。因此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

空间差异表现为文化景观特征随地面距离延伸所发生的变化。

图1-1 按照H.J.de布列季的见解,将世界分为12个文化区

世界文化地理环境也存在着三级差异。

(1)一级差异——文化圈

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影响的地区。这些地区可能在地域上不连续,但由于所承袭的文化是一致的,所以共有某些中心思想和基本的实践,而在非基本要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环境氛围的基本一致使他们彼此对他国的环境不产生陌生感。我们称处于同一文化圈内的所有地区为同质文化区,不同文化圈的为异质文化区。

现代世界分为五大文化圈,即欧洲文化圈(俗称西方文化);东亚文化圈(俗称东方文化,亦称儒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圈(俗称伊斯兰或穆斯林文化);非洲文化圈(发展缓慢而落后的文化);太平洋群岛上的土著文化圈(联系松散的文化)。

(2)二级差异——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

文化区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一个文化区内即使自然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但在文化特征方面仍具有共同的空间属性。

由于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以及在边界地带文化间的融合,很难划定两个文化区间的准确界线,有时不得不以国界来划分。全世界大范围的文化区界线基本是一致的,不管是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还是其他社会科学家,他们划分的结果基本一致,只有细节上的差异。分歧在于是否将日本独立为一个区。美国地理学家J.E.斯潘塞和W.L.J.托马斯分11个区,H.J.de布列季分12个区(1977年提出)。按12个区划分如下:①西南亚北非文化区(包括埃塞俄比亚、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伊朗高原等地区);②欧洲文化区(包括北欧、中欧、西欧、南欧);③印度和印度边缘文化区(包括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河以东的南亚次大陆及印度洋北部岛屿);④中国文化区(包括中国大陆、沿海岛屿及朝鲜半岛);⑤东南亚文化区(包括印度支那半岛、马来群岛);⑥黑非洲文化区(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⑦中美和南美文化区(包括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岛以南地区);⑧北美文化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⑨澳洲文化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⑩苏联文化区(包括东欧诸国及苏联);瑏瑡日本文化区;瑏瑢太平洋群岛文化区(包括太平洋三大群岛)。

(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全球有2000多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的传统、风俗习惯、居住方式和生产特点,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氛围。在多民族聚集地区,这种文化景观的差异由于彼此的对照表现得更为突出。人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因素,文化随人流的移动向外扩散,传播的速度、方向、范围是任何自然要素所达不到的。所以,文化景观不仅存在着上述三级具有固定空间位置的差异,还存在着移民造成的文化汇聚所带来的局部地区内的差异。如散布在欧洲文化圈内的黑人区、唐人街等。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丰富性也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

3.文化地理背景影响

文化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同样也是吸引激发的单层影响,然而由于文化内涵的广博,其产生吸引激发的原因要比自然地理背景复杂得多。这里有异质文化间以及同质文化不同文化区间文化景观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彼此吸引;有同一文化区内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物对后人的强烈好奇心理的激发;也有文化发祥的核心地带对其扩散区,接受文化影响地区人们的吸引激发,激发海外游子及其后裔寻根的心理、异国志士对自己的文化追根溯源的心理;更有特殊的文化传统(如法国的绘画艺术,奥地利的音乐艺术,希腊、意大利的雕塑艺术,中国的园林艺术)对向往艺术的人们的吸引。因此,文化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又一个重要客观因素。按照人类好奇、求知心理的一般规律推论,文化景观吸引强度的地区差异应表现为如下两点:①景观差异越大,彼此间的吸引强度亦越大。那么最大的应该是异质文化之间,其次是同质文化区域内的不同文化区间,再次是同一文化区内的不同民族区域之间。②不论同质还是异质文化区中,历史越悠久、文化景观越丰富的地区,吸引强度亦越大。

文化环境只是客观存在的吸引刺激因素。这种刺激因素的作用能否生效取决于,旅游者本人的经济条件、闲暇时间的长短及对外界环境感知的限制,同时也取决于两地区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更受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的影响。当然同质文化环境氛围的一致是不可忽略的影响,但它也只是诸多影响之一。

(三)经济地理背景

世界上经济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标准。以经济发达程度为标准来划分有两大基本背景区,即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地区;以经济发展性质为标准来划分也有两大基本背景区,即城市和农村。

1.经济发达地区是主要旅游客源地

(1)经济发达为旅游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达的最基本标准有三点:①机器密集型代替劳动密集型;②高度的分工与高强度的工作量;③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化现象。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必然带来生产高效、快速和高额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高额的人均收入,这使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得以具备。

经济条件:国际上有这样的经验统计,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4000~10000美元时,将产生国际旅游的动机;超过10000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动机。

闲暇时间:对于旅游行为影响较大的闲暇时间是周末双休日和带薪休假日。经济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便相继实行了每周五天工作制,职工于周末即有时间进行短途旅游。带薪休假制自法国1936年首先提出后,由于二战的影响,普遍的推行是在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后。二战后世界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主要客源地带薪休假制的普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每年带薪假期最短的不低于2周(美国),最长的达到6周(瑞典),多数为3~4周。

人口文化水平高,信息传递手段先进,在经济发达国家基本普及了中等教育,电视广播、卫星电视转播盛行,同时各国间基本实现电脑联网。文化水平的提高、信息传递手段的先进,使国民获取信息的范围扩大、速度提高,因此感知环境更加丰富。

(2)经济发达促动国人出游主观原因

第一,渴望恢复由于工作单调、枯燥、紧张而受到影响的身心健康。据国际劳工组织调查,在工业化国家有1/4的人可能在就业期间患精神病。工作紧张使神经错乱,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社会和健康问题之一。据美国估计,其国民经济每年因此而蒙受的损失达205亿美元。因此,通过旅游的方式调节身心已成为迫切的需要。

第二,渴望回归自然。人口城市化是描述发达国家人口高度集中、环境高度人为化的专用词汇。人口城市化的突出标志是高楼林立,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各自有限的固定空间里。为容纳日益增长的人口,房间的高度不断缩小,使人产生烦闷、压抑的感觉,人们迫切需要到开阔的空间,到大自然中去透透气。

第三,渴望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往。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激烈的竞争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这种竞争存在于不同的企业之间,也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竞争不仅带来了彼此的促进与提高,同时也使人们由于彼此的戒备、猜忌而疏远,使人们之间的交际往往带有某种功利色彩。长期生活在这种状态下,会使人产生极度的心理上的疲劳和情感上的失落。因此,迫切需要到一个轻松、愉快、安逸的“世外桃源”里寻求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往。

最后,渴望体现主人的感受。经济发达与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的雇佣关系分不开。在日常工作中人们的行为要受各种制度的约束,工作要接受上司的支配,没有自我。只有在旅游的过程中才可以充分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的乐趣,在支配别人为自己服务的时候找到做主人的感觉。

促动国人出游的客观原因:

首先,国际经济再分配的需要。由于经济发达程度的地区差异,带来世界性的或地区间的经济分配不平衡现象(表现为外贸收支的逆差或顺差)。因此,经济发达国家鼓励国民到经济协作国旅游,通过旅游消费的方式来降低对方贸易逆差的数额,以平衡彼此间的经济关系,维系彼此间的经济合作。

其次,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内大量货币的回笼可以抑制物价上升,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生产。因此,各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鼓励国民开展国内旅游。

最后,奖励旅游。企业家为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增加企业凝聚力的需要,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时间、经费同时保证的旅游奖励。奖励旅游是各国奖励政策中最高的奖励,因为它不仅是一次高消费的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奖励旅游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现已遍及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客源国。

2.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主要旅游接待地

经济发达地区普遍也是旅游接待业发达的地区,其对外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世界上有两种经济发达地区,一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经济中心,如西欧各国;一为历史较短的后起之秀,如美国。这两种地区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与发达的经济同步发展起来的发达文化。除都具有先进而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旅游设施、雄伟壮观的大城市风貌、极其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外,前者有精湛的历史遗物、古朴淡雅的小城镇景致和恬静优美的乡间田园风光,后者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信息。

3.城市与乡村间相互吸引激发

乡村与城市经济环境的根本差异在于:人口密度低、环境人为化的程度低、生活的节奏慢、民俗风情的文化氛围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间,彼此存在着吸引激发和促动出游激发的双层影响。在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之间,只存在着指向发展中地区的单向双层激发影响。

(四)环境质量背景

环境质量背景,是由于现代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分布特征,严重地改变着自然环境的原貌,而派生出来的后天背景。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后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环境在急剧恶化。然而人类受到视野的局限,一直没有发现和意识到它的严重性。美国发射了地球资源卫星后,人类才对自己居住的星球环境变化状态有了宏观的全貌了解,也才认识到在人类自身活动的破坏下,全球自然环境恶化程度的地区差异及分布规律。为与量化研究相吻合,提出环境质量这一新概念。环境质量的状况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对人类的旅游活动更有决定其去向的重要影响。

1.环境质量衡量标准

环境质量系指自然环境原始性质、状态的变化程度。衡量其好坏的标准可概括为如下两方面:

(1)生态环境退化程度

包括绿地面积的减少或植被群落的退化(植物品种或结构的改变),土层的消失,地表水流失,地下水枯竭,最终导致的气候的变化。

(2)环境污染程度

环境中有害成分的增加,包括大气中二氧化碳、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的增加;臭氧层的破坏;地表水、地下浅层水水质的变化及有害物质的含量;江、河、湖、近海,水质、水体透明度、氧气含量的变化,微生物覆盖度及水面垃圾等;地表固体垃圾的堆放(更严重的是有毒或有残余放射性工业废渣的堆放)。

2.环境质量分布规律

据美国第七号资源卫星传递回来的信息分析:

(1)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与人口密集程度成正比,其空间的递变顺序与人口密度的分布顺序相一致。

(2)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区与工业发达地区、大城市的集中分布区相一致。尤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继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后,臭氧层严重消耗变薄的现象,在北极上空及北半球人口集中的中纬度地带的上空被发现。

(3)环境质量背景对旅游者产生极大影响。促进出游激发与吸引激发同向,加强了环境质量高的地区的吸引强度。因此,暂时摆脱严重污染的环境,到少污染或无污染的地方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出游的重要动机之一。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如今生态旅游在国际旅游业中日趋走俏。

三、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

地理背景影响的最终结果是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从而产生游客与资金的流动。任何物质的流动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驱使旅游客流形成的力(吸引力、促动力或推动力)称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三点: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

(一)互补性

由于地理背景环境的不同,造成常住某地的居民对外界具有感知、感受或某种心理需求上的空白,另一地恰有可以弥补上述空白的事物。这个填补过程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完成,而不能由任何其他信息渠道或方式来代替。我们称这样的两地具有互补性。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互补性产生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互补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二)替代性

两个旅游地的互补性导致两地间旅客的流动。但是,也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当游客在A和B两地间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另一个能提供与B一样性质的旅游地C,于是A地游客转向C地移动,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同类旅游地间的替代性。当B地被C地替代后,即使其与A地间仍然存在着互补性,但相互作用也难以产生。因此,替代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产生的制约条件。

互补性存在于两个性质不同的旅游地之间,互补的结果是旅游客流的形成;替代性存在于两个性质相同的旅游地之间,替代的结果是同一客源地客流方向的完全转移或者分流。

旅游地间的互补性与替代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然而无论对旅游者还是旅游经营者来讲,这个客观存在都含有内容各异的现实意义。对旅游者来讲,在性质相同的旅游地中选择近处的旅游地可省钱、省时,还可以免受长途旅行之苦。对旅游经营者来讲,现实意义有三点:

(1)旅游地的开发方向必须具备与周围地区间的互补性,这样才能保证稳定的客源市场。

(2)正确地运用替代性,开辟新的同类旅游地,人为地分流以减轻某一旅游地人满为患的环境压力。

(3)清楚地认识替代性的分流影响,以避免旅游地开发中的盲目性,杜绝由于雷同的开发使客流分散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可进入性

(1)具有互补性的旅游地之间要有通达便利的交通条件。

(2)旅游接待地要有游客停留的接待条件。

(3)旅游接待地不存在游客进入的自然的或人为的障碍因素,如自然灾害、安定状态、对外政策等。

可进入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

四、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一)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旅游活动虽然千姿百态,但就旅游产品开发难易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于是旅游活动本身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层次。这些层次之间,存在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陈传康先生将旅游分为三个层次:

(1)观光游览的基本层次。本层次的活动以游览为主,主要观赏物有自然风光、风土民情、文明城乡面貌、文体盛会、生产流程等。观光旅游就旅游组织而言,简便易行,资源开发几乎不用投入资金,只要适当地组织产品线路,挖掘好产品的内在观赏价值,就会引人入胜。就旅游者而言,此类观赏物的主要功能是消遣,无需专业知识背景和必要的身体素质,而且费用低,是一般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活动层次。

(2)购物和娱乐的提高层次。本层次以消遣为主。旅游者通过消遣行为,获得特定的旅游资源,满足身心需求。主要消遣物有各种娱乐设施和购物设施。例如滑雪、游泳、漂流、垂钓、庆宴、舞会、民俗体验等娱乐活动,还有综合购物大厦、批发市场、露天零售市场、饮食街等。购物和娱乐就旅游组织而言,要有大量先期策划和准备工作,尤其是娱乐资源的资金、人力投入较大。除传统节目外,必须不断更新内容,让旅客在娱乐中求得欢乐。购物旅游活动的开发,主要依赖于当地经济、物产和生活习俗的实际情况,开发十分不易,旅游企业要善于将各种购物资源组织起来,形成特色,让游人来有所获。就游客而言,从事此类旅游活动,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价格太高,游人会望而却步。

(3)特殊旅游的专门层次。该层次的旅游行为从属于某一特殊目的,如休养疗养、出席会议、从事商务活动、科学考察、文化交流、大型运动会、登山探险、宗教朝觐等。这种旅游行为不具有普及性。

旅游行为层次的相互关系。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行为层次是各有侧重的,这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性质、游客的爱好、消费能力等;不同的旅游行为层次可以同时并存,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并不一定要在较低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优势之后才出现;一般而言,较高层次旅游行为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的活动行为出现之后。

(二)影响旅游活动行为层次主要原因

影响旅游活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件三部分。

1.内动力

即旅游动机,是激励人们去旅游的心理原因。常以愿望、兴趣、爱好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促使产生旅游行动。

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旅游需要是人们全部需要的一部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是相互联系并且逐个提高的,旅游是一种特殊的高层次消费形式,旅游动机当属高层次的需要。

2.外动力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均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性,它们形成地域之间的一种差异梯度力。追求领略异乡风情、异质文化的旅游者,便会从客源地奔向他们觉得需要去的旅游地,同时引起物质、货币的空间移动,构成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一般来说,时空距离越大,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但其地域差异梯度力可以增强或削弱其阻力。

3.中间条件

即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优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充足而集中的带薪假期和发达的交通条件,是促使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付诸实际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距离衰减作用:虽然从映像地图的角度看,人们对距离越远的事物想象越丰富,渴望越强烈,但是从行为实施的角度看,一般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的。旅游流也是如此,随着旅游地间距的增大,旅游费用及时间都要增加,导致旅游流强度减弱。统计资料表明,国内旅游流强度大于国际旅游流,短、中程旅游流大于远程旅游流。

图1-2 中国城市居民到访率在空间上的分割(吴必虎,1997年)

中国城市居民出游空间分布规律: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千米以内的范围内。

五、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者构成旅游活动的主体。对旅游者行为规律的研究从地理学角度研究,重点是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的实践意义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外出旅游之前,人们首先要收集各种有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好,做出决定,这个过程称为决策行为。决策行为的研究包括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旅游决策过程和旅游决策模式。

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行和游玩的过程,旅游空间行为以旅游决策行为为基础。对旅游空间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对各种尺度的旅行模式——洲际旅行模式、国际旅行模式、国内旅行模式(或大、中、小三个尺度旅行模式)的研究。

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旅游者行为的规律本身,而且可以借此来考虑资源评价和开发,宾馆等接待设施的选点布局,可以使之更趋客观合理。

(一)旅游者决策行为

旅游者在外出旅游之前,根据自己所收集的各种信息,并结合自己的主观偏好做出旅游决定的过程,称为旅游决策行为。

在旅游行为的三个层次中,专业层次的旅游行为从属于某一个固定的专业活动目的,在目的地的选择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专业活动的需求。因此,旅游决策行为的研究对象是主动型的旅游行为者,即进行游览观光活动的旅游者和进行娱乐、购物活动的旅游者。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主要因素有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

1.感知环境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根本原因,但只有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整体环境形成深刻的印象,即感知环境后,才能产生旅游动机,而后付诸旅游行动。感知环境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旅游宣传品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二是旅游者的直接介绍。

比如贵州黄果树瀑布和十丈硐瀑布,二者的条件差不多(规模、距离、相距最近市级居民点人口),但吸引游客的数量相差悬殊。

用广泛的促销宣传来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度,是达到此目的的唯一有效方法。否则,你即使拥有价值极高的旅游地,人们也不可能到那里去旅游。

2.最大效益原则

即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旅游效益,是指导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基本原则。它是在做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效益,受感知环境的限制,是最满意的效益,而不是最优的效益。其表现形式包括: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最大的信息收集量;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选择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的典型区。

旅游既是一种娱乐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人类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总结出价值规律后,社会上的一切经济活动便围绕着同一个焦点去进行,即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旅游者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投入不是追求经济上的效益,而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精力上的恢复,这两点构成旅游效益的内涵。根据目前研究的结果,最大效益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在一个完整的旅游过程中,用于往返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所消耗的时间的比值称为旅游时间比。现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的最大区别是游大于行,因此,人们在做旅游决策时总是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决定旅游时间比大小的主导因素是行的时间,而行的时间又是旅游者有限的资金分配与现有的交通条件等变量的函数。因此,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因人因地而异,其只能是旅游者决策方案中的最小值。如何求得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有两种途径:一是当地点尚未确定时,在类型相同、所提供的游玩时间近似的诸旅游地中,选择距离最近的旅游地;二是当旅游地确定后,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若单程旅行时间超过12小时,应选择晚间发车的车次。

(2)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对于最大信息获取量和最高满意度的追求,使人们在选择旅游地时有以下倾向: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知名度大的旅游地往往比知名度小的旅游地有更大的稀缺性。人们通过旅游消除的稀缺性越大,获得的信息量也越大。

选择自然、文化环境与其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自中国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来,业界人士逐渐认识到,外国旅游者对中国的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普遍感兴趣,对品尝精美可口的食物也感兴趣,而对娱乐活动、冬季运动和廉价的度假兴趣不大。显然,前者与他们的居住地有较大的差异,而后者在各国都类似。在体验不同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方面,来自欧美的游客比来自亚洲的游客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可见,环境差异越大,越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趣。

选择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的典型区。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属于旅游活动的提高层次,对克服旅游活动及旅游产品的同类型,发展特色旅游、主题旅游,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具有特别的意义。如香港的购物游及迪士尼乐园就具有代表性。

3.旅游偏好

人们在进行旅游决策的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共性特征,即感知环境差异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性特征,即各自国情、民俗习惯,以至个人的兴趣、能力、爱好和性格差异的影响。我们称这一个性特征差异为旅游偏好。旅游偏好对决策的影响,可以从居住环境、年龄、职业、学历、性别等方面去研究。

表1-2 年龄影响旅游偏好 (吴必虎,王斌,2001年)

①子女不足6岁

续表

①子女6岁以上但未独立

性别差异影响旅游偏好:

①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平均搜集更多的信息类型,并更倾向于搜集旅行费用、食宿状况、线路安排这三种旅游信息。

②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更倾向于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获取旅游信息。

(二)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旅游空间行为以决策行为为基础,空间行为中的许多特征是由决策行为的原则所决定的。

根据涉及空间大小,可将空间行为分成大、中、小三个尺度。

表1-3 三个尺度空间行为所涉及的空间大小 (保继刚,1993年)

1.大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

线状旅游空间行为属于大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俗称跑线,即以交通串联若干旅游中心城市或旅游景区,构成一条完整的旅行线路。旅游者照此线路依次在各地按预定的时间旅游。行为层次结构多是以基本层次的观光游览为主,附以提高层次的购物旅游。整个行为过程是空间上的长途跋涉与定点地短暂的停留交替进行的过程。因此,游客一般是日游夜宿或夜行。整个行为过程的节奏比较快,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疲惫,其目的是对未知环境的感知。除非某地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游客绝不会再旧地重游。因此,这种类型的游客回头率极低。

在追求最大旅游效益的心理驱使下,旅游者在这种空间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如下:

(1)倾向于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

主要表现为:一是倾向于选择有高级别旅游点的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例如,湖南旅游者去京津唐地区旅游,其首要目标一定是北京;二是到达目的地后,往往只选择游玩目的地附近较高级别旅游点,如去北京则会游玩故宫、颐和园。

(2)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

一般来说,大尺度的远程旅游者常常只游览目的地中具有国际级别和国家级别的旅游点。如果时间和资金等条件许可,他们往往不会仅在原有目的地游览,而是迁移到其他目的地游览较高级别的旅游点。

(3)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

当旅游目的地不止一个时,旅游者总试图选择闭环状路线进行,以免走回头路。例如,旅游者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其选择线路一般是以上海为起点或终点,向南游览杭州、苏州,然后经沪宁铁路游览无锡、南京,乘游船游览长江、黄浦江回上海;或反其道行之。

旅游终止点尽可能选在“购物天堂”。

2.中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与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相比,中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的轨迹不是一条线,而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一个面。即以能上能下常住地或暂住地为中心,以一日游的可能距离为半径,划定旅游的活动空间。整个空间行为过程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通过数次向不同方向的一日游方式来完成。从旅游行为层次来讲,面状旅游空间行为既适应各个层次的单项旅游行为,也适应复合的多层次旅游行为。其行为特征如下:

(1)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点的选择上,不排斥等级高的,但也不局限于等级高的,而是追求新颖、奇特。

(2)旅游线路采用中心放射、往返式节点状线路。由于旅游者一般不愿意在外地留宿,一则花费太大,二来心理上对常住地有特殊的归属感,所以在附近旅游的中长距离游客尽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游程,而且往往表现为数次向不同方向做一日往返游,这就表现为空间上的节点状线路。

(3)旅行线路影响旅游效果。中尺度的旅游行为保持日游夜宿的正常生活规律。旅游者无论是行还是游都精力旺盛,往往有一定兴趣观看旅行线路附近的景色。因此,旅游效果受旅游线路的影响。

3.小尺度空间行为

小尺度的行为可忽略不计,吃、住、游、购、娱均在一地。最典型、最集中的是各类度假旅游(包括每年集中的度假日和周末)和边界购物旅游。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基本上是提高层次与专业层次行为。例如,现在世界盛行的白色旅游、绿色旅游、海滨度假旅游、研修旅游以及周末野外郊游等。其行为特征如下:

(1)选择环境质量高的旅游度假地。

(2)选择娱乐性、运动性、直接参与性强的度假地。

(3)同一旅游行为在同一地区重复发生。

在三种尺度的旅游行为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回头率最高,无论短期旅游还是长期旅游均如此。如西欧各国较为流行的每年冬、夏两次度假,夏季集中在地中海、比斯开湾沿岸,而冬季的白色旅游集中在阿尔卑斯和比利牛斯山脉的北坡。

此外,在中、小尺度的空间行为中,旅行线路影响旅游效果。大尺度空间行为给旅游者的印象是长途跋涉,对旅游者常住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线路要求便捷快速,不合理的迂道路线会削弱旅游者的旅游兴趣。但中、小尺度空间行为的旅游者会对旅行线路附近景色感兴趣,平淡无奇的旅游线路会影响旅游效果。

六、“十三五”旅游规划

(一)五大趋势

消费大众化。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助游、自驾游成为主要的出游方式。

需求品质化。人民群众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竞争国际化。各国各地区普遍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参与国际市场分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纷纷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旅游市场全球化、旅游竞争国际化,竞争领域从争夺客源市场扩大到旅游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发展全域化。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速转变,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科技、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

产业现代化。科学技术、文化创意、经营管理和高端人才对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更加广泛。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四大目标

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交通更为便捷,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带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实,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旅游环境更加优美。

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出境旅游健康发展,与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全球旅游规则制定和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三)五大创新
1.理念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主要依靠景点景区、宾馆饭店等基础旅游要素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众旅游新时代的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促进旅游发展阶段演进,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

2.产品创新

适应大众化旅游发展,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创新旅游产品体系。

(1)推动精品景区建设

全面提升以A级景区为代表的观光旅游产品,着力加强3A级以上景区建设,优化5A级景区布局。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观光旅游产品精品化发展。强化A级景区复核和退出机制,实现高等级景区退出机制常态化。(国家旅游局)

(2)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

大力开发温泉、冰雪、滨海、海岛、山地、森林、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一批旅游度假区和国民度假地。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休闲度假产品。加快推进环城市休闲度假带建设。(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市场化发展方向,加大乡村旅游规划指导、市场推广和人才培训力度,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建立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开展乡村旅游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旅游延伸。实施乡村旅游后备厢行动,推动农副土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支持旅游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创业就业,推出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以乡情教育为特色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创新乡村旅游组织方式,推广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使亿万农民通过乡村旅游受益。(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等)

(4)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

突出社会效益,强化教育功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将红色旅游打造成常学常新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堂,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坚持实事求是,相关设施建设要体现应有功能,保障基本需要,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加强统筹规划,注重与脱贫攻坚、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相衔接,促进融合发展。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引导社会参与,增强红色旅游发展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等)

(5)加快发展自驾车旅居车旅游

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完善的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培育营地连锁品牌企业,增强旅居车产品设计制造与技术保障能力,形成网络化的营地服务体系和比较完整的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产业链。(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体育总局、工商总局)

(6)大力发展海洋及滨水旅游

加大海岛旅游投资开发力度,建设一批海岛旅游目的地。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推进横琴岛等旅游开发。制定邮轮旅游发展规划,有序推进邮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升港口、船舶及配套设施的技术水平。推动国际邮轮访问港建设,扩大国际邮轮入境外国旅游团15天免签政策适用区域,有序扩大试点港口城市范围。支持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青岛等地开展邮轮旅游。制定游艇旅游发展指导意见,发展适合大众消费的中小型游艇。支持长江流域等有条件的江河、湖泊有序发展内河游轮旅游。(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等)

(7)大力发展冰雪旅游

以办好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大力推进冰雪旅游发展。支持黑龙江、吉林等地做好冰雪旅游专项规划。建设一批融滑雪、登山、徒步、露营等多种旅游活动为一体的冰雪旅游度假区或度假地,推出一批复合型冰雪旅游基地,鼓励冰雪场馆开发大众化冰雪旅游项目。支持冰雪设备和运动装备开发。推动建立冰雪旅游推广联盟,搭建冰雪旅游会展平台。支持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冰雪旅游专业化人才。(国家旅游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商务部、体育总局)

(8)加快培育低空旅游

结合低空空域开放试点,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景区、城镇开展航空体验、航空运动等多种形式的低空旅游。开发连接旅游景区、运动基地、特色小镇的低空旅游线路。提高航油、通信、导航、气象等保障能力。出台低空旅游管理办法,强化安全监管。支持低空旅游通用航空装备自主研制,建设低空旅游产业园。(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民航局等)

3.业态创新

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

(1)旅游+城镇化

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大型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发展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加强规划引导和规范管理,推动主题公园创新发展。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名镇。(国家旅游局、住房城乡建设部)

(2)旅游+新型工业化

鼓励工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旅游,促进转型升级。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助力城市转型发展。推出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制造业。培育一批旅游装备制造业基地,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并按规定享受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民航局等)

(3)旅游+农业现代化

加强规划引导,开展农业遗产普查与保护。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发展定制农业、会展农业和众筹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推进现代农业庄园发展,开展农耕、采摘、饲养等农事活动,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业附加值。(农业部、国家旅游局)

(4)旅游+现代服务业

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扶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文化演艺旅游,推动旅游实景演出发展,打造传统节庆旅游品牌。推动“多彩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集中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镇。(文化部、国家民委、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

促进旅游与健康医疗融合发展。鼓励各地利用优势医疗资源和特色资源,建设一批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启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发展温泉旅游,建设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制定老年旅游专项规划和服务标准,开发多样化老年旅游产品。引导社会资本发展非营利性乡村养老机构,完善景区无障碍旅游设施,完善老年旅游保险产品。(国家旅游局、国家民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保监会、国家中医药局、全国老龄委、中国残联)

促进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文物古迹、古生物化石等专题研学旅行。成立游学联盟,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规范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文物局)

促进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编制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精品线路。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和品牌。引导和鼓励特色体育场馆、设施和基地向旅游者开放共享。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体育总局)

促进旅游与商务会展融合发展。加快北京、上海、杭州、昆明等商务会展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国际化、专业化的商务会议会展旅游业。加快相关场馆设施建设,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会展品牌,提高会展旅游专业化水平。加大会议会展促销力度。(国家旅游局、商务部等)

4.技术创新

大力推动旅游科技创新,打造旅游发展科技引擎。推进旅游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等重点涉旅区域无线网络建设。推动游客集中区、环境敏感区、高风险地区物联网设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旅游局)

建设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全国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建立旅游与公安、交通、统计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形成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实施“互联网+旅游”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国家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乡村。支持“互联网+旅游目的地联盟”建设。规范旅游业与互联网金融合作,探索“互联网+旅游”新型消费信用体系。到“十三五”期末,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消费支出20%以上,4A级以上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全覆盖。(国家旅游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等)

5.主体创新

依托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及发行上市等途径,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并购等方式发展知名旅游品牌。

(四)优化空间布局
1.做强跨区域旅游城市群(5大)

京津冀旅游城市群。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挥京津旅游辐射作用,构建城市旅游分工协同体系,推进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长三角旅游城市群。全面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大力推动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高品质的旅游度假区、都市休闲区和乡村度假地,形成面向全球、引领全国的世界级旅游城市群,建设亚太地区重要国际旅游门户。

珠三角旅游城市群。充分利用紧邻港澳区域优势,创新出入境管理方式,促进旅游消费便利化,推进城市群与港澳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商务旅游目的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门户。

成渝旅游城市群。充分发挥长江上游核心城市作用,依托川渝独特的生态和文化,建设自然与文化遗产国际精品旅游区,打造西部旅游辐射中心。

长江中游旅游城市群。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挥立体交通网络优势,推动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低空旅游和自驾车旅游发展,打造连接东西、辐射南北的全国旅游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

2.培育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20)

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文化部、国家海洋局等)

3.打造国家精品旅游带(10)

遵循景观延续性、文化完整性、市场品牌性和产业集聚性原则,依托线性的江、河、山等自然文化廊道和交通通道,串联重点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功能区。重点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京杭运河文化旅游带、长征红色记忆旅游带、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青藏铁路旅游带、藏羌彝文化旅游带、茶马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带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文化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文物局等)

4.重点建设国家旅游风景道(25条)

以国家等级交通线网为基础,加强沿线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风情小镇、特色村寨、汽车营地、绿道系统等规划建设,完善游憩与交通服务设施,实施国家旅游风景道示范工程,形成品牌化旅游廊道。(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

5.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8类)

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满足大众化、多样化、特色化旅游市场需求。(国家旅游局、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文物局等)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强政策引导、标准规范、技术创新、典型示范,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重点抓好乡村旅游厕所整体改造,着力推进高寒、缺水地区厕所技术革新,鼓励大中型企业、社会组织援建中西部旅游厕所,倡导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推进厕所无障碍化。积极倡导文明如厕。“十三五”期间,新建、改扩建10万座旅游厕所,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点的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中西部地区旅游厕所建设难题得到初步解决。(据国家旅游局十三五规划节选)

七、全域旅游

(一)产生背景

领导重视与指导。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旅游局先后在浙江桐庐、宁夏中卫召开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和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

2017年6月12日印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全国现有500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迸发出实施全域旅游的无穷活力,纷纷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牛鼻子”工程,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综合体制改革、现代旅游治理机制建设探索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突破。

1.大众化需求呼唤全域旅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全面小康社会必然伴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2016年,我国国内游达44.4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3次,旅游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必需品。全域旅游是应对全面小康社会大众旅游规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

2.经济新常态需要全域旅游

经济新常态下,全域旅游贯通消费与生产领域,促进中国经济脱虚入实,发挥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要功能,成为中国经济一抹亮丽的风景线。2016年,我国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达47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5.5万亿元。2016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2997亿元,同比增长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1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比房地产投资增速高22个百分点。

3.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体系

全域旅游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发展全域旅游“因之缘起、为之落实、以之为遵循”。全域旅游具有天然的与“四化战略、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工业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对接和融合发展的优势。

最近几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8年,我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5900亿元;住建部公布的首批200家特色小镇中有70%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旅游电商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商领域,在线旅游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20%。

4.旅游业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

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期、游客文明素质逐步提升期、旅游市场秩序逐渐规范期及各类矛盾凸显期,呈现“五期叠加”的特征。旅游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期:

一是景点旅游的边际效益下降,旅游产业在新的时期急需拓展全域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能。

二是出游方式上散客化趋势显著,游客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旅游空间行为出现全域化特征,导致旅游供给的全域化。

三是游客散客化趋势导致了旅行社和导游核心业务被削弱,旅游主营业务发生了质的变化。四是旅游核心竞争力由景点竞争转向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

(二)概念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建设管理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

2013年,中国的GDP占比情况中,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例,而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旅游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由原来的门票经济和以产业角度来看旅游,旅游已经变成了生活方式,并且它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发展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产业发生变化的同时,生活也在变化。中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休闲社会的阶段,一大脚步已经跨进了休闲社会门槛。未来学家曾经有过预测,就是2015年是人类进入休闲社会的一个标志性年代。

旅游业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由观光旅游的单轨独进转变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驾马车并行,门票经济或者说把旅游仅仅当作产业来看待的做法已经改变,旅游已经变成了生活方式,是活得有尊严的表现。当把旅游看成生活方式的时候,这种生活方式变成了城镇化新的推动力。

那么对一个旅游地和旅游城市怎么管理?全域旅游要靠智慧,第一是旅游+和互联网+,这两个车轮一起驱动,而不是单独一个轮,旅游+互联网+影响着旅游业态和体验,旅游目的地建设也要在旅游+语境下进行,需要寻找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之间的联系。(据吴必虎,2015)

(三)重大意义
1.中国旅游发展新道路

全域旅游为旅游资源数量和品质一般,甚至缺乏旅游资源的地区提供了一种旅游发展的可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和“特色文化、生活方式”等全域旅游资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2.区域统筹发展新方案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为动力产业的区域统筹发展和协调的新方案。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成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重要选择;成为东部地区统筹城市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重要抓手,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3.生态环保新格局

通过持续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有望把全域旅游区划定为一种新的国土功能区划方式,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新的生态保护格局。

4.脱贫致富新出路

旅游扶贫又是“造血式”扶贫,是物质和精神“双扶贫”。发展全域旅游扩大了对贫困人口的覆盖率和扶贫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发展全域旅游也成为东部地区乡村和城郊老百姓的致富快车。

5.百姓幸福生活新方式

发展全域旅游是建设“幸福中国”的重要源泉,它扩大了老百姓的出游空间,为老百姓提供了多元化的旅游选择,大幅提升了老百姓的出游意愿、出游频率,全面提高了国民旅游福利,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2016~2017年度旅游幸福指数为93.6。

(四)全域旅游政策框架

1.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全局予以定位和强化,建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督查考核。

2.每年财政投入旅游发展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并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年递增。

3.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对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的扶持力度,整合交通、发改、林业、农业、水利、城建、环保、文化等部门扶持资金,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项目倾斜。

4.实行旅游土地优惠政策,优先安排旅游产业用地,逐年增加旅游产业发展用地,对重点旅游项目优先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先供地。

5.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和政策扶持,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建设,对新办旅游项目、开发生产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的重点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6.落实免税政策,积极争取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的政策。

7.推进落实旅游中小企业“走出去”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小微企业减免税政策,对投资、就业、入境旅游贡献大的旅游企业实施政策性激励。

8.支持金融企业开展旅游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质押、旅游饭店经营性物业抵押、旅游装备服务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贷款抵质押模式,加大对中小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

9.配合发改部门景区制定门票价格,鼓励景区出售门票年卡,推动旅游景区门票年卡发行。

10.奖励旅游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提档次、创品牌。

11.建立督查反馈和通报考核制度,将全域旅游工作纳入各乡镇和部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定期检查评比,采取单项和综合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12.把单位职能与全域旅游工作紧密挂钩。

(五)厕所革命由景区向乡村延伸,基础设施不断升级

全域旅游是一条改革之路,厕所革命在解决了游客如厕难问题的同时,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全面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PPP模式与创建单位合作建设一批旅游厕所,注重生态环保、智能管理、以商养厕,成为业界的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创建单位共改建和新建厕所25769座,越来越多的厕所配备了第三卫生间,各地也基本实现了临街和临景厕所对社会和游客开放,创建单位旅游厕所建设基本达到了“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管理有效、实用免费”的目标。

以旅游厕所革命为驱动,创建单位实现了涉旅基础设施升级、配套系统更新、服务水平升级。许多创建单位依托航空、高铁和高速公路,基本构建了“快进慢游”的交通设施网络,实现了旅游主干道,通村通景公路的贯通,以及形成自驾车道、骑行道、徒步道所组成的慢游系统。围绕交通网络配套了停车场、汽车营地、充电桩等旅游设施,配套了供水、供电、消防、环保、垃圾处理场(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配套了金融、通信、电视和WiFi网络等。

(六)前景广阔

全域旅游战略的意义和影响将远远超越旅游领域。全域旅游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的新引擎,这是历史赋予当代旅游人和中国旅游业的巨大机遇。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和相信,全域旅游将带来许多方面变革。从旅游业来看,全域旅游将成为旅游自身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新抓手。全域旅游将成为一项中长期国家战略和国策,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国家各部委将加大对全域旅游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从生态建设来看,通过5年的创建期,全域旅游将成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届时会塑造一批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一批国家旅游功能区,成为生产、生活和生态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土空间形态。

从全域综合效应来看,全域旅游将成为促进社会变革的新动力。全域旅游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全域旅游成为老百姓的旅游生活新方式,成为老百姓幸福的重要源泉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全域旅游将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人民素质提高、各民族融合、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从理论研究与示范价值来看,对全域旅游的研究将会保持较高的热度,将形成全域旅游的本土理论体系,为中国旅游理论做贡献,并为世界提供借鉴价值。全域旅游将成为促进中国融入世界旅游大潮、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新举措,并为世界贡献中国旅游经验。

(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发展报告,节选)

思考题

1.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2.旅游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关系?

4.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实训题

1.假设你从未到过北京,而现在你有三天的时间前往北京旅游,在不考虑费用限制的情况下,大致画出你三天的行程图。

参考:

(1)北京人给外地游客推荐的三日游路线;

(2)旅行社制定的北京三日游路线;

(3)游客关于北京三日游路线的经验分享。

2.调查周围人的旅游行为,并分析其原因。

3.青藏铁路开通以后,你认为沿青藏铁路线可以开展哪些具体的体验旅游项目,具体可以吸引哪些目标市场的游客? aIcehwjJVGmPnX7aCoB9GQOOSo4nR5gaP05KrfU288ZCwd4yNETXiYaktpKmR5O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