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切豆腐”看校报人的编辑功夫

去菜市场买过豆腐的人都有很深的印象,你说来两块钱的豆腐,卖豆腐的人拿着小刀,从一大块豆腐上横平竖直地切下一块,不够秤的再削下一小块补上。柔软水嫩的豆腐在小刀的“写意”削划下,进入到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满足了老百姓对恬淡生活的安贫乐道。

校报人,尤其是年轻的校报编辑人,更喜欢把这种切豆腐的潇洒运用到稿件的“外科手术”中。针对凝聚作者思想的稿件一律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段一段地砍掉。编辑的眼里揉不进一点沙子,但凡有病变的地方,都要在病变方圆几公里区域内斩草除根。但这种“切豆腐”式的编辑手法却不是笔者所提倡的,与之相反,这恰恰是校报人的大忌。对校报人来说,这种编辑手法体现了对编辑工作的敷衍和亵渎。对作者来说,这种对新闻作品的刀砍斧斫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漠视和失敬。

诚然,“切豆腐”式的编辑方法,在某些时候针对某些稿件是适用的。但是,这样能够直接满足左一刀、右一刀的“豆腐式”编辑的新闻稿件肯定是少之又少。殊不知,切掉的那一部分中很可能含有有用的信息,而幸存下来的文字中却也可能潜伏着需要剔除的“毒瘤”,不加思量、不假思索地举起生杀予夺的笔刀,简单粗暴式的锯腿截肢,而不探究病情,细察病理,最后留在报纸上的文字却像一面不断放大校报人庸庸碌碌的放大镜。

现在回过头来,再对适用“切豆腐”法的“某些时候”和“某些稿件”做一个详细阐释。对“某些稿件”的理解,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指作者的原稿件。这一类稿件中既有学生写的稿件,也有学校各级领导、老师、校友撰写的各类稿件。稿源来源广泛,质量参差不齐,一律“切豆腐”显然是行不通、要不得的。二是指经过编辑加工修改过的稿件。这一类稿件由于经过了文字的“修剪”,符合编辑的意图,是经过千淘万漉制作出的“豆腐”,理论上是可以全文登在报纸上的。所谓“某些时候”,意指当校报人准备把加工好的稿件摆在报纸的蒲包里的时候,由于报纸版面有限,稿件的文字量超过了版面的总量,个别稿件为了顾全大局,可能就要“被瘦身”。在这里要郑重地说明,这两类稿件的“切豆腐”虽然招数一致,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把作者的原稿当做豆腐切,是校报人大而化之编辑手法的体现,这种跳过字斟句酌的编辑加工过程是很可怕的,长此以往,校报人就会逐渐丧失对稿件的敬畏心和对校报工作岗位的责任心。对经过编辑润色修改后的稿件进行“切豆腐”,那是校报人在对稿件内容充分把握情况下的“忍痛割爱”的一刀。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稿件在排版过程中都需要挨一刀,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编辑的手法,充其量算是一种排版的技巧吧。

校报人应该做一个淘金者,要在原稿的大河中,一个字一个字地滤洗,只为求得传之后世的文化真金。但是放眼我们的身边,这样的豆腐编辑人还是不在少数的吧。提高年轻校报编辑人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细细分析个中原因,似乎不能完全把板子打到他们身上,这里面既有校报人自身的问题,也有新媒体当道的大气候原因。从事校报编辑岗位的老师很多都是大文科类专业出身,因工作需要或自身文笔较好而“被”从事校报工作,由于不是新闻专业的科班出身,自身对于新闻业务能力、办报规律也需要有一个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假以时日,在校报工作的长期浸淫中,凭着认真端正的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定会取得可圈可点的进步。所以,大气候对于一名校报人的影响则是巨大的、根本性的,也是最令人担忧的。

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步步将原来的校报读者变成新媒体的粉丝时,在高校大力发展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虚拟空间主动权、话语权的大趋势下,校报也体会到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凄凉,即便还拥有“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校园主流媒体”的特权身份,但时代发展的“滚滚东逝水”,使得校报成为孤芳自赏、无人赏识的“宫花寂寞红”。即便在报网融合的趋势下,又有多少年轻的校报人愿意从事这样无人关注、无人喝彩、无尽孤独的爬格子工作呢。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样的困厄环境会消磨年轻报人的热情,打击年轻报人的责任心,会滋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态。受到这种可怕心态的蛊惑,体现在工作中就会用粗枝大叶来代替精工细作,用“切豆腐”来亵渎编辑的神圣劳动,有这样颓废无力的心态哪里还会追求办报水平的提升,哪里还会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劲头。

这种可怕的消极心态对每一个从事校报工作的人来说都会是一个横亘在面前的第一道关卡,或者说是每一个校报同仁的心魔。你战胜了心魔,呈现出来的报纸就会充盈着自己的风格;战胜不了这个心魔,它就会潜伏下来,控制你、误导你、毁灭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理念决定工作水准,轻描淡写的“切豆腐”背后其实是心魔的作祟。只有根除心魔,才能高筑起校报的灵台,练就编辑的真功夫。除魔无他,唯顿悟也。

正本清源:“切豆腐”不是编辑的方法,更不是编辑的功夫;“切豆腐”是走火入魔的邪门歪道。蒋广学先生为我们梳理了古代著书立说的编辑者留下的重要遗训。我认为这五条遗训是老一代编辑人的心灵感悟,至今仍然焕发出强烈的理性光辉。这五条遗训也是校报编辑同仁的重要功夫口诀,对于提升校报人的编辑功力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应该成为每一个校报人的努力方向。

其一为明旨,即建立明确编辑意图的功夫。“没有明确的编辑意旨的编辑就是‘无头脑’的编辑,他注定是一生忙忙碌碌而一事无成” 。校报不是各种信息的胡乱堆垒,不是没有主次轻重的“一锅乱炖”,校报编辑人不是稿件的搬运工,不加选择、原封不动地将报纸运到仓库里。校报的字里行间要能体现出编辑人明确的意图主旨,以编辑人立意策划的“纲”串起一张报纸的众多“目”。

其二为鉴识,即慧眼识珠的功夫。蒋老先生从图书出版编辑的角度谈“鉴识”,他认为“从众多的作者中选择一批有真才实学者,在堆积如山的作品中采出‘玉’来,这就靠自己的‘鉴识’”,并认为形成这种“鉴识”的关键是“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探赜索隐,致远钩深”。校报出版作为一种特殊化的编辑出版劳动,其校报视域下的“鉴识”不是选择最合乎编辑意图作者的能力,而是具备“鉴”出新闻作品的政治立场、新闻价值、育人价值的能力,具备长远策划、稿件组合、储存待用的“识”。

其三为熔裁,即文字编辑打磨的功夫。刘勰认为,“规范本体谓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斫削矣”。可见,熔裁的每一个字都有自身的含义。所谓熔,即要规范好文章的主题内容。所谓裁,即要修剪文章的语言文辞。经过精心裁剪,文辞不再拖沓冗长;经过熔模规范,全篇的纲领才更加明白晓畅。这好比在木材上用墨线来审查度量分辨曲直,用斧头来砍削使木料端正一样。刘熙载在《艺概》中对熔裁也间接做了解释,他说:“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熔裁确实应该作为校报人的一项核心技能。

其四为校雠,即校对正误的功夫。文字的差错率体现了校报的办报质量,要减少文字的差错率,就必须要校对、校对、再校对。有很多高校的校报编辑部为了减少文字上的低级错误,专门聘请了第一读者,协助编辑校对。笔者认为,第三方校对力量的介入仍然不能代替校报编辑人自己的校对,不能把校对的工作职责完全转嫁给第一读者。这是因为校对不仅仅是检查文字本身的错误,还包括校对提法的准确性、理义的严谨性、整体的协调性等。把每一期校报都完完整整地校对一遍是校报编辑人责无旁贷的重要编务工作之一,这是做一名合格的校报编辑人最起码的条件。

其五为立一家之言,即自成一派、自成一家的功夫。蒋老先生非常看重这一“上乘武功”,他认为这是成为编辑大家的根本条件。反之,“一个编辑如果不能‘以树立自我的心境’出入于书稿与天地之间,来往于我与作者、读者之中,那就注定只能成为作者的尾巴” 。图书编辑如斯,于校报编辑亦然,小到一篇短消息的修改,大到报纸整体风格的确立,无一不是在“立一家之言”。校报编辑人要“不唯上、不唯名”,哪怕是学校领导、著名学者、教授的来稿,也要按照策划的意图,对来稿进行逐字逐句的考量,既穷尽作者之理义,又厘定来稿之大体。现实中,很多年轻的校报人对于领导的来稿,一个标点、一个字也不敢动,甚至对于教授、学者的来稿,恭维为“不刊之作”。当校报编辑人主动失声、忘言,思想“注入”不到来稿中的时候,又谈何“立一家之言”哉!这仅仅只是小成,要真正树立起校报编辑人的主体旗帜,找寻到自身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校报人既要具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敬业精神,又要能够在“阅尽人间盛衰草”之后,杂糅升华推进大学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那才真正获得了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异曲同工之妙境。

这五条内功心法对于一名校报人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希望我们的身边少些豆腐西施,因为我们的编辑部不是豆腐坊。把“切豆腐”运用到办报中,实在是校报编辑人的大忌。这不仅是对自身编辑岗位的不敬畏,而且也是对学校事业发展的不负责,更是对办学历史价值的不尊重。 pidTEC6HYFmsGwj9fpOnIl5x2pD5+tJ/gI9NMEy86nkmZDsy/9X0qedTJAc51ZX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