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寒江独钓待春来

拙作即将写毕付梓之际,内心缱绻的校报情结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与慰藉,写作的孤寂与痛苦在这一刻统统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抬眼望天,“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十年之久的校报生涯与更长久的校报为伴的生活仿佛昨日重现,令人思绪万千,情状万端。

我的职业生涯是从校报开始的,但历史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机遇——创办校报。2000年,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气十足的年轻人时,就开始了三个多月南下北上的奔波,一点一点地完成了校报报名的题写、校报刊号的申请报批、创刊号的编辑筹备及出版等工作,恰如十月怀胎,一朝呱呱坠地的生命,让我可以不受羁绊地塑造校报的性格,磨合与校报的感情,一天一天地增进对校报的责任。

我的职业生涯也是以校报为轴展开的。在十余年的工作生涯里,先后经历了党政办公室、二级学院等多个工作岗位的锻炼,但是,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之前,总是要先回到校报的岗位上“回炉”一下,这段以校报为轴“三进三出”的经历,似乎在时刻提醒我,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不论职务有何变化,都要不忘初心,像最初爬格子一样殚精竭虑地保持昂扬的工作激情,挥洒无悔的青春汗水。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服务师生员工的舞台变了,但所有的工作岗位和校报一样,都是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大计。“三进三出”或许不单单是一个历史的巧合,更像是冥冥之中的约定,让这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欲说还休。

因为这一份约定,每一次回到校报的原点,都步点精准地赶上了校报发展的重大时刻,似乎是为了等着我来完成校报的托付。于是,在校报创刊(2000年)、创刊两周年纪念活动(2002年)、迎接省高校校报质量评估(2009年)、创刊十周年系列活动(2010年)、校报更名(2011年)的不同历史阶段,我都有幸参与到校报的每一次成长盛典中。这份与校报“心有灵犀”的默契,在我看来是莫大的荣誉和责任,唯有不负重托,创新创优,才能让每一次校报的盛典都成为我珍藏的历史记忆。校报质量评估达优的日日夜夜,“感念十年,一路有你”校报文化系列活动的策划并一一付诸实施,新报名题字和更名程序的办理,这些与校报共成长的印迹:校报从无到有,从黑白色调到彩报出版,从稚嫩粗糙到文化风骨……我也有幸以一名校报人的名义参与并见证了学校两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建校三十华诞、学校更名等重大历史时刻。

与校报相伴的日子断断续续不觉已然十载,再要追溯到大学阶段当学生记者,参与大学校报的撰稿、编辑、划版等工作经历,那就更加久远了。如果说,编辑人赋予了校报以生命,那么校报也同样使得编辑人的生命具有无限的价值。在校报这块“半亩方塘一鉴开”的小天地里,我笔耕不辍,编校不息,真切地找到了、也看到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深邃美景,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思想理论水平、选题策划能力、文字编辑能力,凡是能够准确、精炼、有力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因素,都得到了提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审、改、编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接触到来自于学校各个系统、专业众多师生创作的优秀作品,也让自己从中吸取到甘甜清冽的养分,从而不停地鞭策自己勤于学习,对编辑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观点、新事物、新提法进行刨根究底的考证,塑造着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追求。

时光荏苒,岁月静流。在一期期校报的字里行间,流淌着我的汗水,倒映着我的青春韶光。校报偷走了我的青春,让我华发早生。“鬓微霜,又何妨!”因为我的所有改变都有着校报的影子。我的最初的科研方向是从研究校报起步的,我的思想的成熟也得益于办报的淬炼,我的朋友圈里也多是兄弟高校的校报同仁,以致多年形成的求真务实、标新立异的工作风格,“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品性价值观,慢功出细活的严谨方式都和校报这么熨帖协调。

十年办报,辛苦自知,感恩永随。近年来,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在我的耳畔回响:是时候总结一下了,对校报要有一个交代,对难以割舍的校报情结要有一个交代。这种声音越来越强烈,似在体内种下了蛊,每每在发呆时或写不下去想要放弃时,病毒就隐隐发作,憋闷难受,似乎要冲出胸腔的束缚,周身烦躁不安。我知道,这是心魔在作祟。解蛊无他,唯有化作笔尖上的文字,把办报的酸甜苦辣、体会心得娓娓道来,病自祛除。

课题结题的压力应该算是写作此书的另一个原因吧。校报文化研究作为我主持的一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研究成果,两年前课题正式立项后,以专著结题的压力如影随形。搜肠刮肚的写作折磨、自卑自怜的妄自菲薄、博采资料的捉襟见肘、偷懒懈怠的惰性麻痹,始终干扰着我的写作全程。幸好,课题结题的强制性迫使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从感情上的缠绵羁绊,到立项进行实质性总结提炼,激励我增强信心,大胆迈出这一步的还应该要感谢一个人和一部书。2003年,朋友凌北在北京大学新华书店购得一书赠送与我,勉励我“当趁青春年岁,共赴大志”。这本书就是蒋广学先生撰写的专著《编学原论》。凌北的深意大抵是希望这本研究编辑学的专著能够对我的校报编辑实践工作有所裨益,但我却因才疏学浅,翻看了几页后就将之束之高阁了,直至多年以后,混迹为校报编辑队伍中的“老油条”,再重拾此书,感觉书中所言大意尽和自己的校报编辑经历一一印证,皆为自己办报经验的哲学思辨,读后突有醍醐灌顶之顿悟和大快朵颐之愉悦。

蒋老先生,笔名应学犁、雕胡等,1965年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74年参与南京大学学报复刊工作,1985年起长期任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持学报的人文、哲学和社会科学版的编辑出版工作,17年编辑工作实践以及哲学专业背景,使他“能够结识到本校文科各专业最优秀的学者,获得与他们讨论问题的机会……使他像蜜蜂一样,在最芳香的学术花蕊中吸取养料,成为最为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从哲学的专业角度审视书报刊的编辑规律,提出了编辑自然论,构建了编辑心灵学的理论体系。

蒋老先生的著作至今已经出版近20个年头了,不知道有多少同道中人也和我一样成为蒋老先生的点化之人。在我眼中,蒋老先生的编辑思想至今仍然具有超越时代的、历久弥新的学术价值,他以哲学为方法论,提出的“博学、通识、专能”的编才三长理论,“历史是衡量社会科学学术价值的自然尺度”的选题思想,因作品之自然而美作品之自然,全其观点、美其风格的编稿独见,“形神相和、正奇有间”的版面和装帧设计艺术观点,等等,无不令人耳目一新,其观点的超前性、学理的思辨性使得该书不愧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编辑学著作。

诚然,蒋老先生的理论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学报编辑经验之上的,但是,其形而上的哲学意境对于校报的办报规律、办报经验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性。个人一管窥之,校报和学报之间就好比是饺子和馄饨的关系。虽然二者之间,由于皮子的薄厚、馅的多少、独有的包法等方面有着些微的差别,但是二者在和面、拌馅、擀皮、装填等方面却具有相同的流程,就像校报与学报有着同样相同的策划、选题、审稿、编稿、校对一样。因此,其多年心血构建的《编学原论》的思想体系对于广大校报界的同仁同样具有“启明星”般的借鉴启示意义。毫无疑问,我的校报文化研究受到了蒋老先生《编学原论》的巨大影响,它像一把钥匙一样打开了我头脑中关于校报方方面面的遐思和异想。我愿意做一名文化上的传承者,用尽自己的“洪荒之力”,把蒋老先生的编辑思想、哲学观点再一次接棒传递下去。

我曾经无数遍地扪心自问:在当下的网络新媒体时代,专门来谈论、研究校报文化,是不是开历史的倒车?校报是不是已经成为“明日黄花”,没有值得研究的价值了?君不见,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最受当代大学生欢迎和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相反,印刷时代的校报仍像老牛车一样慢慢腾腾,凸显落伍于时代的不搭调。校报编辑队伍也呈现出“万马齐喑”和“马放南山”的颓势。有数据为证,从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校报”进行搜索统计,2014、2015年,共公开发表各类校报论文分别是97篇和83篇,而输入关键词“新媒体”搜索的统计结果是,2014年6201篇,2015年8917篇。截止到2016年9月,知网上刊登的当年新媒体论文达5977篇,而校报研究论文却只有可怜的42篇。干校报的不去研究校报,校报又怎么会有希望呢!另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干校报的不仅少有人去研究校报,而且干校报的年轻编辑,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其编辑基本功严重退化,不愿意、不习惯、静下心去老老实实地“爬格子”,不愿意、不擅长去对标题、字句进行打磨和推敲,不愿意、不热爱去长期从事校报这个青灯黄卷、皓首穷经的工作岗位,满足于当搬运工、裁缝匠、快刀手,老一代编辑传承下来的“为求一字新,耐得半宵寒”的工匠精神濒临后继无人的危机。作为一名中青年校报编辑,在痛心于此的同时,有责任用这本小书与新加入校报大家庭的每一位年轻编辑、学生记者交流、分享。我要告诉他们,校报是一个必须坚守的阵地,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舞台,校报文化研究是一个储量惊人的富矿。

虽然书中文章是我多年校报实践的经验提升和办刊心得,文笔略显稚嫩,但坚守的精神充盈在每一个篇章、每一处字里行间。校报固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但校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办报育人是它与社会媒体最大的不同,也是其最显著的优势。新媒体环境虽然打开了沟通世界的一扇扇窗户,但世界范围内多元多样文化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也使得网络新媒体成为中西方意识形态较量的“没有硝烟”的主战场。网络上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严重侵蚀毒害了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动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校报的党报性质和权威性、公信力、深度化是治愈新媒体病毒的一贴清凉剂。窃以为,校报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是过时了、边缘化了,而是更加重要了,更加不可替代了。这个阵地不仅需要有人去坚守,而且还要确保守得住、守得牢。

守好校报的阵地,需要每一个校园媒体人切实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感,从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重新审视校报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重新审视校报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新机遇、新地位、新价值。种好校报这方田,结出校报文化万颗果。校报自身是一个文化信息的承载体、综合体,其文化的鲜明特征是主流化、大众化、时代化。校报同时还是一个文化的策源地,它不仅忠实地记录校园里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而且还能够能动地策划一系列文化活动,引领、创造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这种策划具有大局性——围绕中心而策划,这种策划具有全面性——辐射全校。校报因人而生动。校报人的编辑出版活动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水准的艺术性文化劳动,学生记者的采访、写作也同样是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文化劳动。校报人要重视编辑技能的培养,像一名政治家一样高瞻远瞩、服务大局;像一位文化学者一样为校报灌注思想的琼浆;像一位匠人一样推敲、打磨最完美的新闻艺术品。

守好校报的阵地,需要校报在新媒体的虚拟时空中掌控好创新的舵。创新是重新焕发百年校报生命力的源泉。在新媒体环境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的“势”下,校报同样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用理念创新引领手段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从传统的新闻型定位向文化型定位转型,与新媒体相互咬合,错位发展,特别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做好传统媒体校报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文章,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校报这个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不仅要以网托报,为古老的校报传播发行装上“互联网+”这个引擎,而且要发挥互联网在扩大校报新闻线索来源渠道,促进学生记者队伍管理高效化、科学化以及报网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作用。更要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校报话语体系的创新,少用说教性的语言,多用活泼的语言;少点板着面孔说话,多点平等交流、娓娓道来;少点高大上的空洞性宣传,多点接地气的身边故事。

守好校报这块阵地,需要校报人持续加强校报文化研究。如果说,校报队伍是校报能够在信息化时代奏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代强音的火种,那么,校报人迸发出来的研究热情,孵化出来的校报文化研究成果才是校报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的标志。这种研究一定要具有大历史观,把校报放在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的大背景中考量。本书紧扣“坚守”和“转型”这两个关键词,从校报人的素质追求、校报编辑功夫、校报文化发展史、校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阐述了我个人的粗浅研究成果。因个人学识浅陋,课题结题期限临近,所以,诸如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专题性研究,就不得不放弃了。虽然有点缺憾,但能够以一个研究体系而不是以合集、作品集的方式出版,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点赞的学术勇气。除了涵盖面有所不足,另外校报研究的学术功力、理论素养还略显不足。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写作中,虽然我有意尝试着用一种轻松的、拉家常式的语言风格行文,把文学的起兴、修辞等元素大量糅入意义的表述中,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文字的晦涩,也很有可能这种“形而下”的“意象流动”的方法部分起到了准确表达它背后的“形而上”的本质意义,但是,这种“言有不能表其精微,而假之物象”的“以晦求远”法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切、不约的问题,或许此法也巧妙地起到了掩饰个人在新闻传播理论方面的露怯。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校报这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阵地的坚守与转型吹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全体校报人要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新要求投入到校报的内容坚守、转型升级、融合创新的时代任务中来,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光芒,用文化的浸润力量和高校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为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汗水。

校报的热土下蕴藏着储量巨大的矿藏。只要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多积累,多琢磨,多写作,我们校报人就一定能够在“为他人做嫁衣”的执著奉献中同样成就着“为己做嫁”的人生追求。唯愿拙著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带动我国校报界同仁掀起坚守校报、创新校报、研究校报的热潮,更好地发挥校报在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真是:

十年报缘一世情,

报里乾坤有洞天。

你若躬耕文化地,

必将成己嫁衣人。

是为序。

2016年9月12日于泉山东麓 ThRyatVGBl+szOsEj2NstbR16ALavCYHPygkJwf8k1plGl6pxHM1AkansiOMhO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