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闻背景:新闻隐形的翅膀

历史是曾经的新闻,新闻是记录着的历史。新闻价值不仅体现在事件本身,还在于新闻所传达的历史回声,所透视的历史风貌,所改变的历史进程。任何一个新闻,都有着和历史抹不掉、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个巨大的时代背景裹挟一切,在一个个新闻的浪花中映照出时代背景的斑斓。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重大新闻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和进程。萨拉热窝新闻事件的发生,其深层次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欧洲霸权和分割殖民地的斗争中,两个互相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之间重新划分世界的矛盾总爆发。

在新闻大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独立的新闻还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小时代”背景,那就是新闻事件发生的人物背景、目的背景、故事背景、时间背景、衍生背景、模糊背景等,姑且统称为新闻背景吧。

在2012年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共庆前,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由基层记者面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提问同样的问题“你幸福吗”以此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却屡遭令人啼笑皆非的“神回复”。

清徐县北营村的一名务工人员面对记者“你幸福吗”的提问时,首先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该记者却未放弃,继续追问:“您幸福吗?”这位大叔上下打量了一番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

这个看似文不对题的回答却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甚至意外地被解读为“农民工背后是坚硬而沉重的现实”。之所以会弄出这样一个“无厘头”式的黑色幽默,与采访人的单刀直入、主题先行有很大关系。这种直接屏蔽背景,缺乏过渡铺垫,过于简单真空的提问,往往令被采访人措手不及,惊慌失措。

网友“不会跑步的兔子”就认为:幸福不是靠追问就能得到的,作为媒体应该深入去采访幸福的细节。网友“紫冰”则表示:看不出这期节目重点在哪里。比起“幸不幸福”,媒体更应关注老百姓犯愁的问题,例如农民为卖粮难的焦虑,打工者回不了家的焦虑,离乡者见不着儿女的忧伤。

虽然回复五花八门,但是老百姓的“真实感想”“民意心声”,都被中央电视台原汁原味地在屏幕上播放出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这一刻“幸福着你的幸福”。

新闻是要向社会公众公开,在阳光下传播的。新闻背景就像是阳光下新闻的倒影,成为新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大学生记者在初写校园新闻时,常常不小心丢掉了新闻背景这个影子,这也常常使得新闻成为单薄的怪物、鬼魅的幽灵。

分析原因,大学生新闻背景意识的淡薄不能完全归咎于大学生,当他们第一次接触新闻理论的时候,新闻的基本结构中就没有新闻背景的影子,其先天性缺失让其难以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扎根。在他们的思想认识中,新闻背景是可有可无的,毕竟,新闻价值主要靠新闻事实,而不是新闻背景。但是,“恰如其分的背景运用,可以使事实的新闻价值得到有力的提升,有时甚至背景材料成为决定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

2016年年初,中国网友的微信朋友圈基本上都被一个新闻事件刷屏了,这个新闻就是美国演员小李子(莱昂纳多)凭借《荒野猎人》成功夺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帝。为什么一个外国演员获得一个电影界奖项却惹得全球民众喜大普奔呢,其深层次的新闻背景就是,从1994年参演《不一样的天空》首次获得奥斯卡男配角提名至今,整整22年的时间里,莱昂纳多4次入围奥斯卡,却始终无缘“小金人”。小李子的努力与执著,感动了全球影迷,以至于他能否摘得奥斯卡影帝,已经成为每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全民话题。这就是新闻背景的价值和意义。

新闻背景的重要性不仅助燃新闻价值,而且在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悲情英雄式的背景人物还有一个专属的尊称——背景帝。这是一组非常矛盾的词汇组合,“帝”是一个凝聚了至高权力、无上荣光的封建社会的专有名词,今天能够用“帝”去指代一个人,显示了这个人的行业地位和职业成就。作为在江湖上扬名立万的腕儿,他们予取予求的“雄姿”总是被聚焦在镁光灯下。但是他们也有受辱的时候,而能够跨越他们、打败他们的人则更加显得成色十足,也只有“背景帝”级别的人物作为绿叶陪衬,才能更加凸显英雄的存在。

1989年5月8日,乔丹绝杀骑士的季后赛,终场前3秒,骑士分卫克雷格·伊洛命中关键的一球,帮助骑士以100∶99反超,此时,本场已经拿到24分的伊洛本来可以成为克里夫兰的英雄,但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乔丹的最后一击,自己非但没能成就伟大篇章,反而沦为了飞人缔造神迹的“背景帝”。

一幅幅经典照片凝固了这一刻,缔造了一张张体育史上的经典历史画面。“背景帝”的故事十分巧妙地契合了新闻背景材料在新闻作品中所能够起到的这种“超级绿叶”的作用。一个网站的标题说得好:向“背景帝”致敬——世界有你们的一半。我想加上一句:向“背景帝”致敬——新闻也有你们的一半。

“背景帝”的故事旨在说明,恰当运用新闻背景,对于增强新闻报道的内涵深度和新闻价值,有时候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境界全开的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新闻背景在新闻中所表现出的,诸如对比衬托,阐明意义;解释说明,加深认识;提供知识,增加趣味;巧用背景,表明观点等一般性作用。

“背景帝”“超级绿叶”等关键词就是笔者眼中的新闻背景的分量,其重要性已经无须赘言。但这并非表明,新闻背景材料的添加多多益善才是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南宋词人李清照对丫鬟的嗔怪声里,雨疏风骤后的叶子应该是更加的油亮鲜绿,那海棠花儿却被映衬得越发楚楚可怜、娇弱动人。

如何让“绿肥”在风雨、雷电、日丽、黄昏等一系列新闻题材的生态环境下衬托出“红瘦”,真的是“欲辩已忘言”啊。

新闻一般具有消息、通讯、图片、言论、专访等表现样式。新闻中的背景可能远远比其本义更加复杂。所谓背景,原指舞台上或电影里的布置,把它放在后面衬托演员的演出活动。新闻缺少了背景,就像夏天穿着比基尼在熙熙攘攘的闹市街头散步一样令人好笑。有的学者对背景的种类进行过研究,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各种不同种类。有的按照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纵向背景和横向背景两大类;有的从新闻背景的功能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有的按照背景的内容来划分,分为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知识背景、地理背景等。如果把新闻比喻为房子,那么新闻背景就是那窗外的风景。读者透过每一扇窗户,都能够领略不一样的风景画;看不到风景的房子,就如同没有窗户的小黑屋一样,这样的新闻作品也终将消弭在新闻生产流水线的巨大产能中。

这个房子既可以是消息的小房子,也同样可以是通讯的大房子;这个房子既可以是言论的城堡,也可以是专访的大厦,还可能是一座摄影图片的庄园。所以,好的新闻作品一定会有背景。

新闻价值往往是在新闻背景的坐标下定位出来的。新闻背景还同样赋予了新闻的气度、深度,同样助燃了新闻的意义和价值,还同样赋予了新闻以生命,它使新闻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每一个走进新闻写作世界的大学生记者朋友,都要树立新闻背景的意识。因为新闻背景在新闻结构中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位置,它像一个精灵一样出现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时露出一个小脑袋,有时,它又调皮地只露出一个小尾巴。正是由于它的活泼好动,所以,大学生记者常常在新闻写作中忘记了正在和你“躲猫猫”的新闻背景。

在这其中,消息的背景运用一般是最会被遗忘的。消息的身材这么小,消息需要有背景材料吗?回答是肯定的。除了一句话的零讯之外,一般一个完整的消息体裁中,背景的交代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是,如果处理得不好,背景材料交代过多,反而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喧宾夺主。“菜鸟”时期的大学生记者往往拿捏不准背景材料在消息中的分量,而无一例外地加多、加足。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性的现象。笔者曾写过一首打油诗来指出他们这方面的问题:“积累素材多多益善,写稿选材挑肥拣瘦。把握变化确凿无误,好稿还需千磨万击。”所以,消息中的背景材料一定要慎用、惜用。与消息表现主题无关的背景信息,再好也要割舍。要多用“点睛之笔”,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地起到“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效果。

与消息的小身材相比,通讯、评论、专访的体量要大得多,新闻背景也会有更宽广的表现空间。新闻评论是根据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有感而发的言论总称,新闻报道就是评论里的新闻背景。如果没有新闻背景,新闻评论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它就像是评论的点火捻子、触发机关,评论就是捻子后面的炮仗。当然,有的新闻评论在论点、论证、论据中穿插出现了更多的新闻背景,这样的新闻评论就像是一个大礼花弹,通过一个接一个点燃捻子,把评论引向深入。

专访是就某一个话题、问题对相关新闻人物的问答式采访,是以记者同新闻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人物专访稿要想写得成功,记者的提问采访非常重要,如何通过提问打开新闻人物的“话匣子”非常关键,就一定要求记者提前备课,全面了解新闻人物的成长轶事、幕后故事、已经取得的成就、社会上的不同评价等背景材料,才能达到“深挖洞,广积粮”的效果,极大地满足读者对该新闻人物全面而深度的了解。

通讯是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手法表现典型人物或典型事迹的比较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与消息重在追踪新近发生的最新鲜的新闻事实不同,通讯恰恰对新闻背景材料感兴趣;与新闻评论、专访对背景材料的零星使用不同,通讯几乎满篇都是在挖掘新闻背景,形成独特的背景新闻。

所以,有必要把新闻背景与背景新闻二者的关系梳理清楚。与新闻人物及新闻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就是新闻背景。而专门针对幕后的背景进行调查采访,形成的就是背景新闻。从这两组词的字面意义上看,新闻背景可以扩展为新闻(需要的)背景材料,新闻背景的点缀重在为新闻服务,增强新闻的立体感、层次感、价值感,这主要显现在消息的文种中。背景新闻可以扩展为背景中(潜藏)的新闻,重在把背景作为采访调查的新闻主题,而或新或旧的新闻报道则成了通讯中的新闻由头,既满足了受众想了解最新新闻资讯的需求,又进一步为受众提供了有理有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

南宋词人辛弃疾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后四句非常契合新闻背景在不同新闻体裁中的作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新闻专访、新闻评论中的背景材料就像是天外的“七八个星”,消息中的背景材料就像是山前的“两三点雨”,虽然有“山前疏雨”,但让辛弃疾感到惊喜的是,转过溪头时猛然间看到社林边上自己从前住宿过的茅店。“旧时茅店”似乎成为词人夜行的目的,在“明月”“惊鹊”“清风”“鸣蝉”“蛙声”“星星”“雨点”一系列的意象情境中,在山转水转、路转人转的时空转换中,从前的茅店,即点出了通讯中的背景主题。

一言以蔽之——好新闻一定是具有背景的新闻。好新闻一定是背景运用精当,与新闻本身水乳交融的新闻。一则缺少了新闻背景的新闻如果想要获奖,那一定是impossible。 d+K9cwIQXDG1ifNHOUD0fQrCkk+ldaT+Ah3JpHTVtaCcsoguNFv3/75hECpKAS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