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公共意识是社会生活正常展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随着当代环境污染、公共秩序紊乱、公共利益受损等诸多社会公共问题的凸显,公共意识从日常生活问题上升为学术话语。公共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对它的研究必须放到客观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则必须立足于“现实的人”来展开。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现实的人”是个体的存在物,更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为人的存在物。人的社会存在,是一种公共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公共生活。公共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作为公共存在本质的自觉,是在公共生活中逐步萌芽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公共意识有自身的内在结构和发生发展规律,并能通过对主体行为的导向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公共意识的根本指向,在于通过促进公共存在样态的改善,最终为个体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社会终究是人的社会,公共意识的产生发展和作用机制,以主体间的互动和共同实践为基础。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推进,主体及主体需要愈发多样化,社会公共生活也更加多元化。主体自利性与公共存在本质之间矛盾的存在,客观上对主体的公共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意识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以诸多方式共同作用才能成为可能。基于此,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公共意识进行阐发。

第1章,首先从中西方“公共”概念的发展和内在意蕴考察“公共”的“普遍性”“公开性”“开放性”及“协同性”等内涵。进而从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方面阐明“现实的人”是公共的存在,并进一步指出公共领域产生于人与人的交往活动过程中。其次对公共意识及相关概念进行必要的梳理,指出公共意识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对公民意识、公共精神这两个与公共意识相近似的概念进行系统对比,指出相互之间的差别,并对唯物史观意义下的公共意识进行明确定义。最后,对公共意识与公共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剖析,阐明公共意识对公共存在在反映基础上的设计、维护和建构功能,从而进一步说明公共意识可以通过引领主体现实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建构物质形态上直观现实的公共存在,也可以内化为主体的价值评价、价值取向等,引领主体的现实实践营造出抽象而又现实的“场”,具体展现公共意识的客观存在和作用方式。

第2章,从人类历史进程考察不同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公共意识。首先,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起源,古希腊雅典城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使雅典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并因此萌发了打上雅典烙印的公共意识;其次,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资产阶级在经济及政治上的诉求与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天赋人权”思想成为凝聚资产阶级的共同信念,并成为资产阶级思想政治运动的旗帜,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天赋人权”以法律的形式成为制度化的公共意识。再次,全球化的发展塑造了人类共生共在的全新生存样态,随着世界各国联系的愈发紧密及全球性问题的凸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等,彰显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是具有鲜明当代特征的公共意识。

第3章,对社会公共意识的内在结构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在唯物史观意义上对公共意识何以可能进行发生学的考察。着重从实践的规定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辩证关系、社会博弈的动态发展及人类社会作为文化体系的传承四个角度,对公共意识的产生进行全面阐述。其次,从现实关切的角度对公共意识这一相对宽泛的概念进行内在的具体分析,将公共意识具体划分为公共生存发展意识、公共环境资源意识、公共领域关系意识、公共权力利益意识、公共秩序规范意识、公共治理管理意识、公共安全保障意识、公共文化文明意识,系统说明公共意识的指向性和具体构成;再次,对公共意识的主体构成进行划分。现实的个人无疑是公共意识的最基本组成单元。此外,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现实的个人总是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因不同的关系组合成不同层级的人群共同体。从主体性视阈审视,任何人群共同体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都会获得超越个体之上的规定性和独立的主体性。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主体主要包括群体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它们同样是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体,因而也是公共意识的主体。

第4章,就公共意识的外在表现及其现实作用展开探讨。首先,社会公共意识表现出开放性、包容性、历史性等特征,这不仅是公共存在属性的直观反映,也是公共意识之所以成其为自身并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其次,社会公共意识通过对主体行为的导向作用,促使主体积极参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包括参与公共生活、塑造社会规则规范并凝聚公共意志推动历史变革等;再次,事物都有两面,社会公共意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主体是公与私的统一、在实践上是为私与为公的统一及具体公共意识的历史性、相对性等。

第5章,对中国公共意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考察,并提出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建构的可能性路径。首先,立足于传统中国的社会模式,指出传统中国关于“公”的思想的局限性以及儒家伦理道德在传统中国的公共性意蕴,并通过对当代中国公共道德缺失、公共秩序紊乱、公共规则失范等现象的考察,指出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建构的必要性;其次,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理论的阐述,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外生的,并未从根本上打破“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建构格局,“熟人社会”及“潜规则”等现象的现实存在,破坏了社会规范的权威性及公正性。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造成了社会价值多元化。这些现实,客观上影响了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的萌发。再次,就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意识建构提出自己的思考,提出通过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及完善社会保障、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等,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公共意识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在环境。 NlrnKg0xhpDl2RnM5IYadGoxMIDrNk0PV/tY4LJrGH2iQKxZavqyqo9VkRX06K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