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战略防御与进攻

科贝特强调防御的利益。他借鉴克劳塞维茨的观点,认同防御的积极作用,同时同意毛奇的观点,认为战略攻势配合战术守势实为最有效的战争形式。

1.战略防御

战略防御是指武装力量为抗击敌对战略集团的进攻和重创敌人,扼守本国的要塞地区,以及为转移战略进攻创造条件而采取的军事行动。从概念上看,防御意指抵御进攻,其特征则表现为等待进攻。在防御战局中可以有进攻行动,在防御会战中也可以使用某些兵力进行进攻。因此,防御这种作战形式绝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含有巧妙的打击的盾牌。防御无非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作战形式,人们利用这种形式以便在取得优势后转入进攻,也就是转向战争的积极目的。

科贝特认为,“防御应该是这样的:尽可能地准备好一切手段,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有一位行动主动、沉着冷静的统帅,有不怕围攻的要塞,最后,还有不怕敌人且使敌人畏惧的坚强民众。具备了这些条件以后,防御同进攻比较起来,大概就不会扮演可怜的角色了,而进攻也不会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轻而易举和万无一失了”。

2.战略进攻

战略进攻是武装力量为达到战略目的而主动采取的军事行动。战略进攻能粉碎敌军战略集团,占领敌军战略地域,从而能根本改变军事政治局面或导致战争结束。

战争中的防御不是绝对的等待和抵御,也就是说,防御不是完全的忍受进攻。相反,它是一个相对的、自始至终带有进攻因素的过程。同样,进攻也不等同于单纯的进攻,它始终是与防御相结合的。两者的差别在于:没有反攻的防御是无法想象的,反攻是防御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进攻则不是这样。进攻或进攻行为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完整的概念,防御对其来说并非必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第一,进攻不可能一气呵成,直到战争结束。它需要一定的间歇,在间歇的时间里,自然就成防御状态。第二,进攻军队通过后,留在其身后的区域空间,是维护进攻军队生存所需要的,这个空间并不总是能受到进攻的保护,它必须专门加以防守。

战争中的进攻行为,尤其是战略进攻行为,是进攻和防御的不断转化和紧密结合。防御在这里不是对进攻的有效准备,也不是为了增强进攻力度;它不是一种积极因素,而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是给各方面带来困难的延缓力量,是进攻的致命伤。之所以说防御是一种延缓力量,是因为防御即使没有对进攻造成不利,它所体现出来的时间损失本身就必然会降低进攻的效果。但是,并不是说每次进攻包含的防御因素都会妨碍进攻。战略防御之所以能发生如此作用,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进攻不可能不和防御相结合。在进攻的间歇,进攻方处于不利的防御形势时,防御中的进攻因素就能积极地发挥作用。

战略进攻的目标可以分很多层次,进攻的目标一旦实现,进攻也就随之停止,并转化为防御。人们据此似乎可以把进攻看作有特定范围。但科贝特认为,如果实事求是地分析,情况并非如此。进攻的意图和手段在何时转为防御,通常并不能在事先确定好。军队指挥官很少或者至少不是常常可以预先准确地确立进攻的目标,他要根据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况来确立和调整。进攻通常是要比原来的设想走得要远一些。但是,有时进攻在指挥官原来设想的时间之前就停止了,转为真正的防御。从这里就能看出,如果成功的防御能不知不觉地转化为进攻,那么进攻也能在不知不觉间转为防御。

3.战略防御与进攻的相互关系

进攻和防御是可以区别开的两个概念,但防御的规则以进攻的规则为基础,而进攻的规则又以防御的规则为依据。科贝特从战术和战略两个领域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战术领域来看,在战斗中克敌制胜的因素虽然包括军队的优势、勇敢、训练或其他素质,但比较重要的、极有利于取胜的因素只有三个,即出敌不意、地形优势和多面攻击。综合来看,进攻和防御的关系应该这样理解:进攻者只能利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因素的一小部分,而防御则可以利用这两个因素的大部分和第三个因素的全部。

从战略领域来看,所谓战略成果,一方面是指为战术的胜利做好的有效准备,这种准备越充分,战斗中的胜利就越有把握;另一方面是指战术上已取得的胜利。会战胜利以后,战略能够通过各种安排使会战胜利产生的效果越多,它能够从已被会战动摇根基的敌军那里取得战利品越多,它的成就就越大。能导致这种成果或使得这种成果容易取得的主要条件,也就是在战略上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1)地形优势,(2)出敌不意,(3)多面攻击(以上三个因素同在战术上的三个因素是相同的),(4)战区通过要塞及其一切附属设施所产生的有利作用,(5)民众的支持,(6)对巨大精神力量的利用。

从以上这些因素看,进攻和防御的关系如下:

作为第一因素的地形优势,防御者占有地形优势,而进攻者具有奇袭的有利条件,这在战略领域和战术领域完全相同。但是应该指出,奇袭这个手段在战略领域比在战术领域更有效,也更重要。在战术领域,奇袭很少能够发展成为大的胜利,而在战略领域,通过奇袭一举结束战争的情况却不少见。

第二个因素,在一定地点配置优势兵力造成出敌不意。不管防御者是否认为此举包含隐忧,都应如此。

第三个因素是多面攻击,在战略领域,侧翼攻击和背后攻击涉及战区的背后和侧面,因此,其性质就大为改变。(1)火力夹击不存在了,因为从战区的一端不可能射击到战区的另一端;(2)被迂回者对于失去退路的恐惧要小得多,因为在战略领域内,空间很难被人封锁;(3)在战略领域,由于空间较大,内线的效果增大,这对抗衡多面攻击极为不利;(4)交通线非常脆弱是一个新的因素,交通线一旦被切断,影响就大了。

在战略领域内,由于空间较大,通常只有掌握主动的一方,即攻方才能进行包围;防御者不能像在战术领域那样,在行动过程中进行反包围,因为它既不能将他的军队部署得纵深较大,也不能部署得很隐蔽。包围对进攻者来说最大的影响就体现在交通线方面。这在战略领域也许可看作取胜的因素之一。不过在初期,这个因素的作用并不大。随着战局的发展,当进攻者在敌国国土上逐渐成为防御者,它的作用才变大。

第四个因素,即战区的有利作用,自然是在防御者一方。当攻方发动战役,他们所要通过的作战区域越大,他们受到削弱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防御者的军队则仍然保持着同各方面的联系,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要塞,不会受到什么削弱。

民众支持作为第五个因素,并非历次防御中都能拥有,因为有的防御战局是在敌人的国土上进行的。这里所说的民众支持主要是指战时后备军和民兵武装的作用。

在分析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略防御和进攻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科贝特认为,由于战争特点的多样性以及目标的重要性,人们应该对战争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从战争的政治目的来看,如果战争的政治目的是积极的,即进行战争的目的就是夺取敌方的某些东西,那么战争的性质就是进攻性的;另一方面,如果战争的政治目的是消极性的,即只是简单地阻止敌人夺取己方的优势地位,那么己方所进行的战争就是防御性战争。对于一个海上大国来说,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不寻求武力控制海洋的话,都不可能既确保海上防御同时又全力以赴去发展海上进攻能力。而且,不论该国的战略防御目标是多么明确,但最有效的寻求海上利益的方式还是通过海外战争。进攻性和防御性战争的最终目标都是针对敌人的武装力量尤其是海上力量。它们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如果战争的目标是积极的,在一般情况下的战争计划就是进攻性的;但是如果战争目标是消极性的,那么战争规划就应该是防御性的。在战争中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防御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它对战争会有消极的影响。但是如果能够适当运用的话,就有机会进行战略反攻。

尽管仅从战争的政治目的来分类在实践性和逻辑性方面存在不合理性(例如分类标准是完成战争目标所使用的手段不同,结果容易导致人们对错误的假设进行争论:积极的战争就意味着是进攻性的战争,而消极的战争意味这是防御性的战争。更加严重的错误是把战争分为进攻性和防御性意味着进攻和防御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在大多数战争中,为实现积极战争目标的一方经常是使用进攻性方式的,而为实现消极性战争目标的一方一般都采用防御性的方式。在研究了这种分类的可行性之后,这种区别就自然地展现了出来了,那就是它迫使人们去分析和研究进攻和防御战略的相对优势,在科贝特看来, 清楚地理解它们的 相对优势是战略性学习的关键所在。

人们往往认为,战略防御在通常情况下不适用,因为战略防御虽然能阻止敌人的前进,但是它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实力。此种观点可以在陆战中得到验证,但在海洋战争中就不那么明显了。防御战略在海上也是有可能存在的。对于英国来说,当敌人在自己的海域或基地的时候英国几乎不可能去攻击,但是敌人通常会在英国力量消耗严重的情况下实施进攻。此时英国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各种手段迫使敌人与英国进行战斗,哪怕是在敌方基地附近。战略防御的优势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得以体现;战略防御的现实威慑力和娴熟的运用在英国的古老传统中就很著名,甚至可以说屡试不爽。尤其是在英国本土海域,当英国舰队较弱而不宜进攻时就想尽一切办法去阻止敌舰入侵。

因此为了现实的政治目标把战争分为进攻性的和防御性的是有一定道理,但最重要的是清楚地理解进攻和防御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的相对优势,即在具体的情况下,如果总能保存一种进攻性的意志,当进攻有可能导致不利局面的情况下,即使战略防御也可能使自己在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取得一定的胜利。 UXQtI7lMfP8RJ9PPMgEkH6dcYtb57VX2u1+zOBVdaAB8sCsZuM0U2a93t85w7yq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