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中,密集地隐含着巨大的技术资本、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因而其产出也是一种差异化极强的无形产品,这直接决定了使用这些产出的企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现阶段高技术服务业如今已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其中,信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不断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创意设计、节能服务、远程诊断、远程技术支持、系统流程服务、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在线产业带等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融合的新业态,也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撑。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价值链中增值最大、最具竞争优势、也是最具战略性的高级环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知识技术引入商品和务生产过程中的飞轮,同时也是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重要通道。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人们习惯上把“服务形式的投入占生产总投入的百分比”称为“产业结构软化系数”,这是反映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水平上升的最重要指标。
服务业相对于非服务业尤其是制造业,是一种可贸易程度差、内需性强的典型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事实上就意味着主要应开拓国内市场,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而不是主要靠外需,实现双向开放。中国经济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其实是由国内巨大的、过剩的制成品生产能力构成的。这些供给过度的制成品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由于可贸易的程度较高,都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消化到了别国的市场。而如果今后把资源主要投向服务业,不仅有利于缓解第二产业的竞争压力,减少资源、能源和环境的消耗,而且还可以利用其本地化、可贸易型差的特点,就地消化在本国市场,从而实现扩大内需、降低国际贸易摩擦、转换发展方式以及最终提升人民幸福程度的目的。
现代服务业成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不仅在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成果和充分培育运用人力资源方面占据领先地位,而且事实上也成为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高端环节。从产业升级的内容看,首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意味着从宏观上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和效益,也意味着从微观上加快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产业链升级和产业集群升级。就前者看,过去鲍莫尔和富克斯都认为“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由于制造部门(即所谓的进步部门)的生产率相对快速增长,将导致停滞的服务部门出现相对成本的不断上升,因此,服务业容易得“成本病”。而事实是服务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其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的不断增加,从宏观上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就后者看,微观上所说的“功能升级”,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攀升微笑曲线”,即攀升全球价值链的两端,其实就是发展非实体性的服务经济活动,如研发、设计、品牌、网络、营销、金融物流等。而产业集群升级,则往往是指提升集群中的现代服务水平,如研发设计、公共检测、技术维修、管理咨询和金融法律服务等。
从现代服务业的特性看它不仅是制度供给的载体,也是对制度依赖性很强和对制度极为敏感的产业,因此,首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动经济体制和机制的更新和转型。无论是现代企业的产权体系和治理结构,还是现代市场体系的秩序和运作规则,或者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法制化和现代化,其实都是一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问题。例如,创新驱动型经济赖以有效运作的知识产权制度,各类人才、技术、知识和产权等中介市场,财富驱动创新的金融制度安排等,无一不是属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内容,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则属于公共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制度供给的载体和制度密集的特征,决定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经济转型具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与制造业对制度不太敏感的特征相反,服务业对制度供给和供给质量的高度依赖的特性,也决定了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果首先启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中国的经济增长潜能。
互联网作为一种服务性工具,与产业相结合,将赋予其一定的现代服务业属性。由于其服务跨越时空,为分工协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待时机成熟,一个新的行业就会孕育并分离出来。对于第一、第二产业,农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已导致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在部分领域的界限不断模糊;对于第三产业,互联网已催生出大批新兴行业,如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在线租车、在线教育等。在互联网作用下,现代服务业体系变得日益丰富。根据Internetlivestats报道,数字世界再次到达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了30亿人大关。Internetlivestats通过来自ITU、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数据推断出它的数字,因此时间不一定特别精确,但是,这一数字对全球互联网的持续增长仍是非常有用的指导。互联网企业凭借其灵活的机制、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实现“过顶传球”,改变了竞争规则,使不少传统服务业企业都产生“狼来了”的危机感。在过去,电信运营商的垄断地位何其巩固,仅以短信和语音两项业务就赚的盆满钵满;然而,“微信”横空出世,立马迫得电信运营商手忙脚乱,昔日优势渐成明日黄花。同样的,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升温,传统银行业赖以生存的“存、贷、汇”等核心业务也面临众筹、人人贷、第三方支付等新型业态的有力竞争。互联网企业跨界竞争,发挥鲶鱼效应,正全面重塑行业格局。2014年新浪微博、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使“互联网”成为频频见诸报端的热点词,互联网应用得到广泛宣传,互联网应用与发展模式快速创新,比特币、互联网理财、网络购物、O2O模式等一度成为社会性事件,这些宣传报道极大地拓宽了非网民认知、了解、接触互联网的渠道,提高非网民的尝试意愿。
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第一优先产业,围绕“互联网+”发展战略,加快新一代软件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发推广,支持适应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网络构架的软件信息产品研制应用,提升新型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产业和新兴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空间,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依托“一谷两园”,进一步加大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引导相应的产业资源加快集聚,到2020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年均增幅超过全国水平2—3个百分点,产业规模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名城。
大力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电网、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科研人才和国内外研究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在相关领域确立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研究开发、科技金融、科技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鼓励科技园区、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托管、运营等服务,到2020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3.2%,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800亿元,年均增幅保持15%以上。
加快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打造通信、电力服务、创意设计、动漫服务、供应链管理、医药研发、金融服务等服务外包产业链,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国际服务外包品牌。到2020年,力争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300亿美元。
加快推进金融业创新,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提升对中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促进融资租赁发展;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南京银行、南京证券、紫金投资集团等地方法人机构做大做强,重点打造南京河西金融集聚区、新街口金融商务区以及金融城等特色功能载体。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保持高于服务业2个百分点以上的增幅,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22%,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基本奠定。
坚持引进和重点培育相结合,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在主城和江北新区,依托商务楼宇资源,打造一批总部经济集聚区和商务服务主题楼宇,吸引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及其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落户南京。
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会计审计、企管策划、人力资源、咨询评估等各类商务服务业,引进一批高端商务中介机构,并加快提升会展经济的规模、层次和国际化水平,着力建设功能强、服务好、国际化水平高的区域性商务及会展中心城市。
强化商贸业优势特色和民生保障水平。引导商贸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经营模式创新,推动商贸业向“互联网+”全面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与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和时尚高端商贸设施建设,强化中心城市在商贸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社区便民网点、流通基础设施、城市共同配送建设,完善商贸服务城市的功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探索和实践“集货、集商、服务”三位一体的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平台化转型;合理布局商业及相应仓储网点,依托市场主体,提升对城市供给的调配管理水平,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70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3000亿元。
强化现代物流对产业服务的功能。加快完善以海港、空港、高铁为依托的物流集疏运体系,推进电子口岸和通关一体化。加快建设各类物流园区和基地,培育有骨干支撑作用的综合性物流中心,有区域集散功能的专业物流中心和布局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引导物流设施资源集聚集约发展。完善物流服务标准,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智慧物流,推动流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物流行业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到2020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6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60万标箱。
依托城市文化内涵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建设“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加快打造新兴文化产业载体,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拓展文化产业空间,引导文化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到2020年,建设示范功能区10个、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和基地30个,培育全国文化企业30强2家、全省“民营文化企业30强”企业10家,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占GDP比重超过8%。
实施旅游精品项目建设工程、服务体系配套工程、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市场推广工程、管理体制优化工程,重点加强以“一核、两带、五街区、十片区”等18个旅游集聚区建设,深入挖掘整理南京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推动旅游产品从观光旅游为主向更深层次的观光旅游与休闲旅游并重转型。加快南京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旅游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在线旅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抓住用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积极吸引境外游客来宁旅游,不断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提升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文化休闲之都、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到2020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900亿元左右,境内外游客总数达到1.5亿人次。
加快发展贴近服务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积极发展居民和家庭服务业,推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技能培训和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培育各级各类家庭服务经营机构和企业,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家庭服务市场。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提升全民体育健身水平,促进体育产业加快成长;积极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家庭保健、母婴照料等健康服务,促进健康产业由医疗保健为主向健康管理为主的转变。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建设养老设施,大力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为辅助、社会为主体、法制为保障,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1] 闫星宇,张月友.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6).
[ 2 ]夏海力,廖瑛.发展苏州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对策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 2008(7).
[ 3 ]顾焕章.江苏服务业发展研究[ J ].江苏社会科学, 2006(2) .
[ 4 ]李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研究述评[ J ].科学管理研究, 2005(6).
[ 5 ]邓志能,洪曲波.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J ].经济纵横, 2006(8).
[ 6 ]刘靖.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J] .商业时代, 2006(17).
[ 7 ]何骏.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与集聚研究[ J ].上海经济研究, 2011(8).
[ 8 ]杜慧,陈伟达.基于三维灰色趋势关联度的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性[ J ].华东经济管理, 2012,26(12) .
[ 9 ]侯茂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研究[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
[ 10 ]龚丽敏,江诗松,魏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治理模式与战略定位[ J ].南开管理评论, 2012,15(2) .
[ 11 ]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 J ].经济研究, 2011(4).
[ 12 ]朱孔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 13 ]李小胜,陈珍珍.如何正确应用SPSS软件做主成分分析[ J ].统计研究, 2010,27(8) .
[ 14] 潘安娥,杨青.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J ].中国软科学, 2005(7) .
[ 15 ]马社强,邵春福,左忠义,马壮林.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34(6) .
[ 16] 黄繁华,洪银兴.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 J ].南京社会科学, 2007(7):120—125 .
[ 17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6(6):14—21.
[18 ]王玉珍.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与发展[ 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5):59—63 .
[ 19 ]宣烨,孔群喜,李思慧.加工配套企业升级模式及行动特征—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视角[ J ].管理世界, 2011(8):102—114 .
[ 20 ]戴庆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J ].产业经济研究,2008 (4 ): 66—71.
[ 21 ]周晔.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及其启示[ J] .开发研究, 2010(6):118—121 .
[ 22 ]郭怀英.韩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研究[ J ].宏观经济研究, 2008(2): 23—28 .
[ 23] 叶伟华,黄汝钦.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划体系探索与创新[ J] .规划师, 2014 (5):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