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科技论文摘要的语篇特征及分析

近年来,语篇相关研究比较注重对语篇宏观结构及交际功能的深层解析,认为语篇的体裁不同,交际功能不同,则其组句成篇的组织结构模式也会不同。一个完整的语篇,其中的语句不会杂乱地叠加,而总是依照一定的逻辑连贯性有规律地组织起来,这种规律性是语篇结构模式形成的基础。这就是从语篇体裁的角度来分析一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认知结构,即“体裁分析”的方法(秦秀白,1997)。“体裁分析”法常用于学术和职业语篇的分析。John Swales等研究者还提出了“语步”的概念,认为这些语篇通常按一系列“语步”来组织成篇。科技论文摘要是对论文重要内容的概述,具有明确的交际目的。已有研究绝大多数采用“体裁分析”法,以“语步”为基本分析单位,对主要是信息性科技论文摘要的宏观语篇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此外,也有研究采用相对传统的语篇分析方法,探讨了摘要语篇的连贯与衔接模式。不管采取何种语篇分析方法,多数研究是在定量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定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信度相对较高。

3.2.1 摘要语篇结构模式:体裁分析

论文摘要本质上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那么摘要的宏观语篇结构就应该与文章主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科技论文目前普遍遵循IMRD模式,即Introduction(引言)—Method(方法)—Result(结果)—Discussion(讨论)模式,因此John Swales(1990)指出,论文摘要的结构与论文主体的结构模式一致,也表现为从Introduction(引言)—Method(方法)—Result(结果)—Discussion/Conclusion(讨论/结论)的四语步模式。Bhatia(1993)也提出了同样的四语步模式,并认为这一模式具有跨学科通用性。Hyland(2000)在四语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的五语步模式,即“导言—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模式。考虑到论文的引论部分一般包含两项重要内容,即对“研究的背景”进行介绍,并明确指出论文将要研究的具体“论题”或“目的”,因此,把四语步模式中的“引言”部分细化为2个语步,即五语步模式中的“导言”和“目的”是合理的。此外,一些文摘机构对科技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也做了一些说明。例如,EI提出,摘要只需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4个部分,且强调指出摘要应“尽量少谈或不谈背景信息”。一方面,“少谈甚至不谈背景信息”的基础在于科技论文的读者基本为专业人士。另一方面,EI一般要求信息性摘要长度为150词左右,因此“少谈或者不谈背景信息”可从内容上满足EI对摘要简洁性相对比较苛刻的要求。我国国家标准GB6447—86中也提到,中文论文摘要应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及“其他”等4或5个部分的内容。根据所收集的语料来自多个学科还是具体某个或某类学科的不同,相关研究可分为跨学科的研究和针对具体学科的研究。

3.2.1.1 跨学科研究

为了验证以上提出的摘要语篇体裁结构模式是否具有跨学科通用性,研究者们在定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多个学科论文摘要的结构模式展开了对比研究,对跨学科论文摘要的语篇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研究的侧重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2.1.1.1 语步顺/逆序现象

已有研究大都认为,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摘要,各语步大多按照“背景—论题—方法—结果—结论”的顺序排列,没有太大的学科差异。例如,葛冬梅等(2005)收集了电子与电气工程、金融学、外科医学等3个学科的英文摘要各50篇,共约24 000词的语料进行体裁分析,提出英文科技论文摘要通常包括5个语步:“研究背景”“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且绝大多数摘要的语步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由此说明摘要的语篇结构模式受学科的影响不大。亢娟妮(2013)也发现, Nature 期刊上论文摘要各语步出现的次序大致相同,基本按“背景介绍—研究成果—讨论”的模式顺序展开。

科技论文摘要有时也会出现语步逆序的现象。葛冬梅等(2005)发现,这种语步逆序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先提出“研究课题”,再介绍“研究背景”,并认为这种结构有利于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研究上,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也有研究发现,摘要中的语步逆序现象表现为先提出“结果”,再说明“方法”,目的在于突出强调“研究结果”。(何霜,2008)张玫等(2010)提出各语步顺序可以变化,且语步之间,尤其是“目的”与“方法”语步还可合并。

3.2.1.1.2 语步频率差异

以上提到的5个语步,即“背景”“论题”“方法”“结果”和“结论”,是否在每一份摘要中都共现呢?一般认为,科技论文摘要应将信息的重心放在研究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之上,这是否就意味着这3个语步在摘要中出现的频率应该相应较高呢?

张玫等(2010)针对 Science 期刊中100篇研究性论文摘要的研究发现,“导言”“结果”和“结论”这3个语步出现的频率最高,是英文摘要语篇的必要成分,而“目的”和“方法”是可选语步。他们尝试对此进行解释,指出这说明以 Science 为代表的国际权威科技论文的写作越来越注重科技语篇人际意义的实现,论文作者试图通过论文语篇与读者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论文作者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学术界的承认,推送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并促进学术交流,因此“结论”语步不可或缺。另一方面,“背景介绍”语步出现的频率高达82%,这是因为对相关背景进行介绍,可让读者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有利于引导读者顺利进入下文的阅读和理解。

亢娟妮(2013)以 Nature 期刊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为研究对象,所得出的结论与张玫等(2010)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其研究发现, Nature 论文摘要中的“研究背景”语步出现的频率为40%左右,而“方法”语步则常常没有独立完整的语句来实现,只是作为“结论”的一部分融合于对研究成果的陈述中,由此表明 Nature 论文摘要在体裁结构上似乎趋于轻“研究方法”而重“研究背景”的特点,并认为这一特点符合该刊一直以来强调科技论文的可读性,强调能让其他专业的读者看得懂的宗旨。

3.2.1.1.3 语步循环现象

语步循环也是科技论文摘要语篇一个重要的特点。葛冬梅等(2005)发现科技论文摘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循环(cyclicity in structure)模式,即“结果”和“结论”,或“方法”和“结果”语步之间的循环,并认为这种循环模式说明摘要的交际重点为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何霜(2008)的研究也指出了论文摘要中“方法”和“结果”语步循环的现象,并认为这种循环结构有利于研究者清楚地阐述多种研究方法及结果。

3.2.1.2 具体学科研究

除跨学科研究之外,一些研究者还尝试对具体某一个学科摘要的语篇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问题也集中在语篇结构模式、语步顺/逆序、语步频率这几个方面。例如,保护生物学和野生动物行为学这两个学科的论文摘要大多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模式成篇,但野生动物学更重视对“背景”语步的介绍。(Samraj,2002)在电子与电气工程学的论文摘要中,“研究方法”语步出现的频率较高,说明该学科对“研究方法”很重视。(葛冬梅等,2005)在SCI农业期刊论文摘要中,“研究目的”和“研究结果”为必不可少的语步。(易兴霞,2006)航空航天学科论文的英文摘要大多按“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五语步模式来组织语篇,但“背景”为可选语步。(何宇茵等,2010)材料类国际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方法—结果—结论”为主要的语篇模式,符合材料学研究中“合成(方法)—结构(方法/结果)—性能(结果)”的基本研究思路。(操林英,2012)在语言学和医学这两个学科的论文摘要中,“目的”“方法”和“结果”这3个语步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在计算机学科的论文摘要中,“目的”和“结果”是高频语步。(康勤等,2012)至于通信类论文的英语摘要,语步逆序多表现为“研究论题”或“研究结论”语步的提前,因为提前介绍“研究论题”,再介绍“研究背景”,能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符合西方思维模式;此外,首先提出“结论”语步,再陈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可突出研究贡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赵娟,2013)

由此可以看出,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学科在语篇结构模式、语步顺/逆序、语步频率等方面也都表现出一些差异。已有研究所涉学科比较有限,研究也比较零散,语料规模大小不一,使得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不是很高。不过,医学论文摘要的研究相对要丰富很多。

3.2.1.2.1 医学论文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医学论文开始采用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模式,这实际上是一种格式比较固定的信息性摘要模式。到90年代初,《新乡医学院学报》率先将结构式摘要模式引入国内医学论文摘要的写作中,而后《中华医学杂志》及国内其他一些医学期刊也纷纷效仿。结构式摘要的优点在于:1)能准确、具体地将内容表达出来,使审稿更为便捷,编辑容易校对、纠正,并使读者易于阅读,能迅速找到内容针对性强的文章;2)便于作者模仿,使其在实验设计开始时就明确各项内容,使各部分更趋合理,以得出正确的结论;3)还可使计算机检索更准确、有效,无复繁难。(钱寿初,1990)

根据刘雪立(2003)的介绍,英文医学论文结构式摘要还可细分为“全结构式摘要”和“半结构式摘要”(或简明结构式摘要)两种形式。据宋建武等(2010)的调查研究,使用全结构式摘要的国际知名期刊为数并不多,多数期刊使用的是半结构式摘要或其变体。

全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purpose、aim)、设计(design)、研究场所(setting)、患者或其他参与者(patients and other participants)、处理方法(intervention)、主要结果测定(main outcome measure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的内容各为一段,段首加上以上内容作为小标题,如《内科医学年鉴》(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即采用这种摘要模式。此外,该杂志还提出可加上研究局限性(limitation)部分,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论文的价值。《美国医学会杂志》(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也采用全结构式摘要模式,其全部内容为:背景(Context)、目的(Objective)、设计和研究场所(Design and Setting)、患者(Patients)、处理方法(Intervention)、主要结果测定(Main outcome measure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但该杂志在投稿要求中指出,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将相关项目合并。

半结构式摘要是全结构式摘要的一种简化,主要包括背景(background)、方法(method)、结果(result)、结论(conclusion)4个部分。这一模式与一般科技论文摘要模式基本一致,应用于许多生物医学期刊,如《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内科医学档案》(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等期刊。其他如《柳叶刀》( The Lancet )采用的是Background、Methods、Findings和Interpretation的形式,并没有太大差异。

中国医学期刊目前广泛采用的摘要模式与英文医学期刊稍有差别:语篇上主要采用半结构式摘要模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但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国内医学期刊的摘要一般不分段,只是在段落内部用醒目的字体作为小标题以标明特定的内容。

一般认为,相对于非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因而要优于非结构式摘要,但有研究指出结构式摘要似乎并未使信息质量出现明显的提升(Scherer,1998),也有研究指出国际知名医学期刊中,临床类医学期刊更倾向于使用结构式摘要,而基础类医学期刊则更多地使用非结构式摘要(Nakayama,2004;宋建武等,2010)。因此,国际医学类期刊摘要的语篇模式要更多样化一些,而目前国内高度统一地采取结构式摘要模式有过于简单化之嫌。

3.2.1.3 中、英文摘要语篇结构对比分析

已有研究绝大多数以英文摘要的语篇结构为研究对象,而专门针对中文摘要的研究却异常少见。据已掌握的文献来看,目前似乎只有柏晶瑜(2008)提到中文摘要在内容构造方面常存在的问题,包括繁简不当、完全重复结论、没有依据的评论等3个方面。

其他涉及中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英文摘要在语篇体裁结构方面的对比分析。例如,李平等(2005)对比了中、英文心理学期刊论文摘要的体裁结构,发现该学科英文摘要的结构较之中文摘要更加完整。何霜(2008)的研究发现中、英文摘要在语步顺序上有很大的共性,基本都按照“导言—方法—结果—结论”的次序展开,但整体而言,英文摘要的语步数量多于中文摘要,说明英文摘要结构更完整一些。何宇茵等(2010)发现,航空航天学科论文的中文摘要普遍省略“背景”和“方法”语步,且“结果”语步出现的频率也明显少于英文摘要,并据此认为中文科技论文在引用调查事实和数据事实方面存在不足。医学类论文摘要方面,丁茂平(2010)的研究发现,国际知名的生物医学期刊摘要在内容上一般包括“背景信息”,而国内医学期刊的中文摘要则基本不包括“背景信息”,并认为该部分信息能增强语篇的连贯性和可读性,因此建议国内医学期刊的中文摘要增加该部分的写作。

可以看出,针对科技论文中、英文摘要在体裁、结构方面的对比分析一般认为,英文摘要相比较更完整一些。这些对比研究对于各学科中文摘要的规范化和国际化,以及中文摘要的英译等方面都很有启发。

3.2.2 摘要语篇特征分析:连贯与衔接

徐筠等(2004)以EI与SCI中源自期刊的信息性摘要为研究对象,对科技论文摘要如何获得统一、连贯及衔接等语篇特征进行了分析。

一般认为信息性英文摘要应包含4个部分,即“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但为了分析上的“简单”与“概括”,徐筠等(2004)认为可将摘要整个语篇的结构理解为由“方法+结果”这一语义链构成,因为其中的“研究背景”可解释为“过去的方法”加上“过去的结果”,“研究目的”相当于“意向性结果”再加上“方法”,而“结论”则是“总结性结果”。因此,“方法+结果”这一语义链在句内和句间的连贯就构成了整个论文摘要语篇的连贯性。

其研究还发现,英文科技论文摘要的衔接手段主要表现为“照应”“连接”和“重复”等手段,其中“人称照应”极少,而“指示照应”中“the”最常用,且英美学者一般喜欢将“This paper”放在句首做主语,显得直截了当,非本族语者则喜欢用“in this paper”,并将其放在句首、句尾或句中;大多数EI摘要,尤其是作者为英语本族语者,都倾向于大量使用“隐含性”连接关系,即尽量不使用连接词,但亚洲作者却相对使用较多,似乎有矫枉过正之嫌;有些摘要为了“严谨精确”而不惜采取“重复”的手段。 IqnvCcBFDppiv6Io3yJDiKf2uesjAPUN9Eq+2JrdQrJ1F9V/JqhPQgIkpoUXpD4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