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险的预见性及防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发挥对大学生进行风险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立足当前社会大环境,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正确认识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用身边的实例教育他们。
比如,不合理的饮食、缺乏运动、睡眠不足,将导致身体“亚健康”的风险;沉迷网络游戏,将导致学业难以顺利完成的风险;创新、创业、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陷阱”,造成人身、财产风险等,使他们切实感受到风险无处不在,从而使他们正确地认识风险,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素养。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案例与风险意识的联系,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均应具有风险意识。告诉他们,风险意识与本专业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在今后工作当中,具有风险意识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国内高校中,应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专业机构,健全风险咨询服务体系,完善创就业咨询、学习咨询、情感咨询等服务机构,保证经费投入,配备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困境,提高大学生的风险意识与抗挫折能力,有效应对日益多样化的风险因素,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健全学生思想动态监控体系,及时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及处境,对家庭情况特殊、个性偏激或内向的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干预。还应建立大学生失败干预体系,当大学生在经济、情感、健康、创新、创业等方面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劝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挫折,积极探索减轻风险损害的途径。
风险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会带来严重后果,是防范和规避的对象。不断抵御风险有助于积累经验、总结不足,更好地提升自我,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尽管旧的风险解决了,但是新的风险还会出现,也是一种机会和创新动力。应正确认识风险,既要看到风险带来的挑战,增强对风险的预警,又要看到风险中孕育的机会与希望,树立科学的风险观,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风险发生机会,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
富有冒险精神,指的是不满足于现状,不轻易服从于已有研究和现成结论,不受传统文化的约束,不迷信于权威及专家观点,敢于向其挑战,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它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和心理保障。冒险的内涵表现为愿意承担合理的风险,有勇气、有魄力去探索新的想法,尝试新鲜事物,不断寻求挑战,不断寻找突破,敢于行动与拼搏,并接受创造过程中不稳定的外在环境与内心冲突,勇于承担行为后果。换而言之,冒险即做别人没想过的、没做过的或未竟的事业。
胆怯会使人丧失创新的最佳良机。如元素周期分布表是门捷列夫发明的,而英国青年纽兰兹发现更早,因为胆怯、不敢冒险而放弃了进一步研究。数学家高斯在1824年之前便独立完成了非欧几何,同样因为胆怯,一直不敢公布这项研究成果。在跨越创新领域的新境界时,需要勇敢无畏的精神、奉献与牺牲的胆略,惧怕风险、患得患失将与创新无缘,不具备挑战权威与传统的勇气是不可能创新的。
失败对任何创造者来说,都是一种严峻考验。面对失败,该做出何种选择?失败对人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激励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方面,失败能引导人产生创造性变迁,增加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才能的形成,既包含成功的经验,也包含失败的教训。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些不好的方法以后,才能知道做好一件事的方法是什么。”消极方面,失败会造成心理上的伤痛,多次失败后,会使人失去信心,出现焦虑忧郁的心境。意志薄弱者会失去热情,甚至自暴自弃。为尽可能消除消极的影响,有时遭到失败以后,可做短暂休整,改变一下环境,避免陷入烦恼、精神不振,然后,再以充沛的精力和热情,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整旗鼓;成功产生于失败之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只要爬起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就是成功。一切创造者都应该记住:再坚持一下,与成功之间,可能只是一步之遥。然而,再迈出这一步,需要你坚强的毅力!
科学巨匠的发明与发现,都是失败多于成功。但他们不屈服于失败,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吸取教训,修正认识,继续努力,才走向成功的彼岸。记住这样几个抗挫败的真实故事,对提高你的抗挫败能力将大有裨益:
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的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因为谁也没见过这种别具一格的科幻小说,退稿无数次,他一气之下,把手稿丢进了火中。幸亏妻子及时抢出,安慰他:“我们再试一次如何?”当送到第20家出版社时,才遇上“伯乐”。这家出版商独具慧眼,看出这是一部天才作品,不仅立即出版,而且与凡尔纳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合同,要凡尔纳把今后写的作品全部交给他出版。作品出版后,轰动文坛,各家出版社争着找凡尔纳签约。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致力于科学研究几十年,是科技佼佼者。他最大的体会是“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失败’”。汤姆逊铺设海底电缆十年,经历过多次失败:电缆折断、信号微弱、信号模糊不清等。公司耗费巨资,股东纷纷退股,公众舆论哗然,各种批评、指责接踵而至。汤姆逊只要稍有动摇,就可能彻底失败,但他最终以坚强的毅力顶住了压力和打击。公司总经理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决心继续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在爱迪生之前,许多科学家研究过电灯,都没有成功,原因是找不到一种理想的灯丝材料。爱迪生为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就试验了6 000多种材料,研究上万次才将电灯发明成功。发明电灯只是他一生中1 300多件专利中的一种。可想而知,他一生经历过多少次失败。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就经受不住这些失败,也就不会成为世界发明之王。
十几岁时,做生意失败;二十几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做生意再度失败;23岁时,爱侣去世,一度精神崩溃;2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0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3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0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50岁时,当选美国总统。此人就是著名的美国总统林肯。如果面对一次又一次次失败,心灰意冷,最终能成为总统而名垂青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