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鼓足自我超越信念的培养方法

(一)建立个人“愿景”

大多数人对真正愿景的认识都很肤浅。我们有目标,但这不一定是愿景。在被问起想要什么时,都会提到眼前想要摆脱的事情。例如,想换一个更好的工作、想要迁居到环境较佳的地区等,连所谓成功人士也摆脱不掉。这样的愿景是生活中适应或解决问题的副产品,它只是不断地去摆脱困扰的事情,并不会促进自己成长。

“愿景”有多个构面。它可能是物质上的欲望,如想住在哪里,有多少银行存款;可能是个人的构面,如健康、自由、对自己诚实;也可能是贡献社会方面的,如帮助他人,或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所贡献。这都是我们心中真正愿景的一部分。但社会发展常会影响个人的愿景,社会舆论也常会褒贬个人愿望的好坏。这也是为什么实现个人愿景需要勇气,而自我超越层次高的人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自己的愿景。

(二)保持创造性张力

即便愿景是清晰的,但人们在谈论自己的愿景时却常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会敏锐地意识到存在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想要成立自己的公司,但苦于没有资金”,或是“我想从事真正喜爱的职业,但现实必须另谋他职以求度日”。这种差距使一个愿景看起来好像空想或不切实际,使我们感到气馁或绝望。但相反,愿景与现实的差距也可能是一种力量,将你朝愿景方向推动。这种差距称为“创造性张力”,是创造力的来源。

创造性张力常夹杂着焦虑、悲哀、气馁、绝望、担忧等情绪,以致人们以为创造就是焦虑状态,其实这是“情绪张力”引起的负面现象。我们应充分利用创造性张力这个动力来实现个人愿景。

(三)改变“不可能的思想”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实现自己想要的愿景和目标,或认为自己的愿景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我超越,需要改变这种“不可能的思想”。方法如下:

首先坚定意志力。意志力是我们全神贯注地去击败达到目标过程中所有形式的抗拒力,它表现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以击败阻力,达成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品质,坚定自己的意志力,用自己的意志力去摧毁一切不可能。

然后转化压力。压力是一种情绪张力,可以利用情绪张力,使自己更加努力,追求预想的结果。这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会自我加压和自我解压,能够将压力成功转化为工作动力,争取让一切愿景成为可能。

(四)改变思维方法

欲实现自我超越就需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只有在工作中捕捉知识,掌握工作技巧,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构建自己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工作要求。只有改变自己的思考方法,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找到工作规律和做事方法,保证自己每天都有进步。只有养成一种良好习惯,才能使人受益无穷。一名进取者的魄力、能力、态度、负责精神会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五)运用好潜意识

“自我超越”层次高的人有种潜在特质,就是在忙乱中仍能优雅而从容地完成异常复杂的工作。实际上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有较高的契合关系。潜意识对于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应当作一种修炼来加以提升。

人自出生每项事都需要学习。只有专注渐进地学习,才能学会一切新事务。学习过程中,整个活动从有意识的注意,逐渐转变为由潜意识来掌管。譬如,你初学开车时相当注意,和坐在你身旁的人谈话都困难。练习几个月后,不需要意识上专注,就可做同样的动作。可见,培养潜意识必须契合内心真正想要的结果,愈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良知和价值观,愈容易与潜意识深深契合。

(六)时刻战胜自我

一个人最了解的是自己,最不了解的也是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多,容易自傲,可能发展到狂妄;看到自己的弱点多,又会自卑,直至变成懦夫。因此,人要成为生活的强者,就必须不断地战胜自我——即战胜自我的自私心理、思维的混乱性、自卑情绪、非理性冲动、实践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自我认识的狭隘性和片面性、自我惰性和守旧性等弱点。要不断地磨炼和雕刻,把自己炼成铁、炼成钢,打造、雕塑成宝刀式的创造工具或艺术珍品。

【案例欣赏】 石头的价值——自信心

一个长在社会福利院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以后社会还会接纳我吗?我活着有什么价值呢?”院长开导了几次后见没有效果,就交给孩子一块普通的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卖,我要你把石头带回来。”

男孩一脸迷惑,第二天去市场,蹲在一个角落里叫卖石头。出人意料,竟有人要买,慢慢地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出价一个比一个高。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着要他明天拿着这块石头去黄金市场叫卖。在黄金市场,竟然有人出价比昨天高100倍。最后院长要男孩拿这块普通石头去宝石市场上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比昨天又涨10倍。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这块石头被人传扬成“稀世珍宝”,参观者纷至沓来。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他眉开眼笑地将发生的一切情景禀报给院长。院长摸着男孩的头问:“孩子,你懂了吗?”男孩点点头说:“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意义,只要看重自己、珍惜自己,生命就有意义。” i6l4+qdvsZf+v1es47XCClujm9fPsJIRVhI0vNZpI4aEB8Zp+5UZrluwE6VPRc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